践行媒体责任担当 赋能优化营商环境
——论“新闻时空·今日视点”的优化营商环境之策

2023-10-25 21:01侯韫韬
记者摇篮 2023年8期
关键词:辽阳市辽阳营商

□侯韫韬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2020 年1 月国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成为越来越被提到的高频词,各级政府修订、出台法规对于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辽阳综合广播“新闻时空·今日视点”准确传递党委和政府的声音、积极回应企业关心关切,以《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为题采制系列报道,全方位地宣传辽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主流舆论引导,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巩固主流媒体地位,为通过改革来优化营商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条件。

一、涉企惠企政策宣传,营商环境深入人心

东北振兴进入新常态之后,遇到了一些困难,从经济增长的情况看,2013年之前辽宁的增长是比较快的,自进入新常态之后,整个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破解东北振兴的瓶颈?最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来优化营商环境。辽阳市在辽宁省的各市当中既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计划单列市,可是在推进改革开放创造营商环境上先行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率先出台既是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的举措,也是完善地方制度体系的需要,更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了做好《辽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辽宁省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办法》以及《辽阳市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办法》的解读报道,辽阳综合广播“新闻时空·今日视点”邀请政府部门了解具体工作的领导干部详细讲解条例条款、营商环境投诉的渠道和流程,告诉企业,凡是政府部门侵害市场主体利益和权益的,都可以作为破坏营商案件来处理,以此表明党和政府强化法治理念,加强对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双向约束的决心。

特别是系列报道《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开篇就聚焦营商环境投诉处理这种重点难点问题,抽丝剥茧详细讲解,把辽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铁腕手段充分展现,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特别是企业对辽阳营商环境优化的信心。

政府出实招,企业享实惠,媒体广宣传。作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如何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体现媒体担当,首先就是做好涉企惠企的政策宣传。

2022 年,辽阳市开展信用环境专项整治助力优化营商环境。16 个相关部门联合,坚决锁住不讲诚信企业一些危及国家安全、涉及环保的行为,积极扶持讲诚信、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企业,围绕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企业积极向省、国家推荐。

相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国家单项冠军产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生态绿色节能企业,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制造,这一工作实际也是在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辽阳综合广播“新闻时空·今日视点”采访联合开展信用环境专项整治的16 个相关部门,报道各部门深化开展信用环境专项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改革、工作举措、实效成果。积极宣传有关企业切身利益的优惠政策,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

营商环境是辽阳市经济发展的沃土,在这片沃土上,中小微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和纾困支持是辽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也是主流媒体的聚焦与关注。疫情期间,辽阳市金融发展局建立金融普惠中心,全市贷款利率水平整体下浮,对重点企业给予最低利率,甚至延期还本付息。

辽阳综合广播“新闻时空·今日视点”广泛采访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全市金融机构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融资产品,加强信息互通,促进银企对接,将金融机构的流程优化、办理提速、服务提质有效传达给中小微企业,让金融机构了解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更符合企业的需求。通过实现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双向对接,来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与政府合作支持中小微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二、创新宣传激发活力,讲好营商环境故事

营商环境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地方政府的治理体系和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力度,充分挖掘新闻素材,创新宣传方式,讲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故事,是地方主流媒体营造营商环境良好氛围的正确路径。

辽阳综合广播“新闻时空·今日视点”在策划《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系列报道时将政府全力推进的“辽事通”APP涵盖政务服务工作作为宣传重点,围绕“一门一网一次”建设做文章。

在报道角度上,贴近百姓生活。“我们水费、电费、煤气费缴费来回跑,缴三个费去三个地方,太不方便了”“我想办落户,我想知道落户手续办理进展到哪了,还要等多久?在哪能查到?”“我想给车转籍,都需要啥手续?上哪办?”报道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几个简短的同期声代表了百姓的迫切需求。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报道,注重从民生角度切入,通过讲述优化营商环境和百姓生活的日常故事,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百姓提出的这些问题,有没有办法一次解决?紧接着记者就给听众们一个满意的答案:“有,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辽事通’APP 全部搞定!”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篇报道抓住群众的所需所想,充分展现了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在报道内容上,注重同频共振。2019 年10 月20日,“辽事通”APP上线试运行,意味着高频服务事项可以“掌上办”“指尖办”,辽阳市正逐步开发建设“不打烊”的“数字政府”。这些宣传语听起来很美妙也很抽象,怎么让听众朋友真正理解什么是“数字政府”呢?记者紧紧围绕服务百姓生产生活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事项,开展采访报道。

比如在云创直播小镇采访时,为了展现“辽事通”APP为百姓提供网上面对面的政务服务咨询,记者化身普通百姓向主播直接提问“我要办房照”,主播马上把需要的材料展示在了大屏幕上,包括需要填写的表格,讲解得清清楚楚,记者通过大屏幕就直接看到要准备的材料,非常清晰。记者体验式报道的方式很新鲜,很便捷,也更易于引发听众的共鸣。

在服务效能上,增强听众黏度。《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系列报道在精心策划、精心报道的同时,注重在服务百姓上下功夫,有效增强了听众黏度。

“辽事通”APP到底能办哪些事项,办理事项时如何操作呢?这是每位听众都关心的问题。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准确总结,为听众列出清单:市民通过“辽事通”APP 可办理包括固话、手机、采暖、宽带光纤缴费;水费账单查询、公积金相关业务查询、社保卡信息查询、身份证、居住证、户口变更等查询缴费业务,也可以办理户籍户口等相关业务,其中包括军转业务、证明类办理。申请人可以通过客户端提交和补正相关申请信息和材料,受理通过后直接进入办理程序,可在网上查询办理状态,咨询问题,作出审批决定后,申请人到场核验原材料后领取证书结果。整个办事过程到办事大厅不超过1次。

同时,在节目中,记者对“辽事通”APP 的下载进行介绍,为听众朋友提供方便,受到了广泛好评。

三、打开思路蓄势赋能,倡导“亲”“清”政商关系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辽阳市推出项目管家服务。全市每个规模以上企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高科技类企业以及发展趋势好能帮助地区就业的企业全部配备项目管家,并编制印刷《辽阳市项目管家信息册》,配备按1+1+N 模式,一个管家对一个企业,N 是各职能部门。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任何难题都能找项目管家求助。

政府有了政务服务工作创新做法,媒体打开思路做好宣传蓄势赋能。辽阳综合广播“新闻时空·今日视点”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当年落户辽中市中南数字产业园的一家浙商投资企业——辽宁货速达智慧货运物流。记者详细了解了这家企业的落户过程,跟进报道项目管家集中解决企业反映的急难问题,大力宣传项目管家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工作方法,全面展现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亲力亲为、打开思路、放下包袱,认真组织研究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瓶颈问题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践行媒体责任。

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是人,关键在干部。一些干部不作为,营商环境不好,政府和企业之间产生隔阂;一些干部想作为但心里没底,害怕一旦帮助企业被误解。如何打消顾虑,鼓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积极作为,辽阳市出台《“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政策,明确了政商交往的底线和红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辽阳综合广播“新闻时空·今日视点”紧紧抓住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将报道重点放在了《“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政策上,在宣传报道中突出思辨性,报道内容、报道角度、报道形式既走心又创新。

尤其在策划时,加强研究报道的话题性、受众的兴趣点,力求让报道主题更贴近受众需求。在此基础上,提高话题设置能力,有力推动“亲”“清”新型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政策的落地落实,增强讲好正能量故事的能力。如果说创新角度是让内容“叫好”的前提,那么,跟观众共情,形成良性互动则是“叫座”的基础。

《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系列报道持续关注辽阳市营商环境的优化,延续了百姓视角叙事的风格,并在新媒体端跟进式推送,说服力强、故事性强,让报道内容深入人心,充分体现了主题性报道的贴近性和服务性,全力号召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营商环境建设中来,做到“没有旁观者,人人皆环境”,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和持续的宣传效果。

媒体应融合互联网传播手段,助企纾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来说,目前很多广播的新闻产品还不能算成熟的新媒体互动产品,只是传统广播新闻的简单数字化转换。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对内容的赋能,亟待解决。辽阳综合广播作为具有丰富经验和实力的内容提供者,主流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并不缺乏,欠缺的是从互联网技术出发的新产品样式。这次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辽阳综合广播尝试从互联网出发,向内容做逆向创新,向技术要产品,用更多的新形式产品使内容更加生动。

一是用好载体平台。充分利用辽阳综合广播的网络影响力,在所属头条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账号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通过推出一系列主题鲜明、制作精良、受众新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并利用营商局下属新媒体平台进行联动传播,吸引网民广泛参与,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二是丰富呈现形式。在专栏下推出的作品,综合利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精彩呈现。每个作品围绕相关主题特点和所涉及的营商环境问题进行多元呈现。每周推出2至3篇优秀作品,保证了受众黏性。

三是增强产品内涵。专栏下推出的作品,重点挖掘展现辽阳营商环境优化的故事,引导每个市民都为优化营商环境作贡献。

辽阳综合广播的新媒体产品在形式上求新,通过设计精美的海报将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信息进行呈现,并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来避免单一的讲述模式,全新的展现形式让产品本身更具吸引力。

为了避免用传统的“说教”模式宣传优化营商环境,辽阳综合广播在各个新媒体产品中加入了很多真实的政商交往故事,以内容上求实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

系列产品围绕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取得的成效进行展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受众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达对辽阳营商环境工作的认可。

辽宁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优化营商环境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必须下好的先手棋,是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必须拿下的关键仗。为推动辽阳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辽阳综合广播将继续在重要时段、重点栏目对营商环境工作进行高频次、多维度的强传播,有效提升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紧扣工作主线做好选题,聚焦重点工作措施,通过报道相关举措、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呈现辽阳市加快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实践。围绕营商环境主题,辽阳综合广播积极组织实施银企对接等大型新闻报道活动,力争吸引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中新网、央广网等头部平台跟进报道,有效实现主题报道活动化、大型活动公益化和新闻宣传互动化,生动展示辽阳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

四、结语

辽阳综合广播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大主题,选取小切口、开展细策划,通过一组组鲜活且接地气的报道,展现出营商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特别是“新闻时空·今日视点”的《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系列报道站位高、角度新、落点准,通过整合技术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赋能协作,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为推进辽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猜你喜欢
辽阳市辽阳营商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辽阳雷锋纪念馆
辽阳市白塔区东文化小学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辽阳市地下水电导率特性研究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辽阳市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模拟与预测研究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辽阳有个西藏班
Experion PKS在辽阳石化聚酯装置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