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路径初探

2023-10-25 21:01努尔比亚亚生
记者摇篮 2023年8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新闻报道受众

□努尔比亚·亚生

当前,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各类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进了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并催生了大量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应用。新媒体独具特点,与传统的任何一种媒体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有诸多显著优势。因此,新媒体出现之后,很快便受到了受众的认可,改变了媒体行业及市场格局,对新闻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应当将如何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既要客观、深入地认识到新媒体对新闻工作带来的影响,更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新闻报道改进方法,以顺应媒体行业发展变化趋势,适应当前的媒体市场需求与社会环境,体现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

一、新媒体对新闻工作带来的影响

1.对新闻的信息内容与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下,受众对于“新媒体”这个词并不陌生,人们每时每刻都身处新媒体的“包裹”之中。所谓的“新媒体”,指的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种新型媒体,有别于电视、广播、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与各种各样的资讯应用、视频应用等,都属于新媒体范畴。新媒体具有海量的,形式丰富的信息内容,可以很好地满足受众的主观需求,这也是受众认可新媒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要想使新闻同样获得受众的认可与喜爱,就必须要在新闻的信息内容与形式上作出改进和优化,报道受众主观上关心的、想要了解的新闻,并将其以丰富的形式呈现。

2.要求传播途径多样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途径都是固定的,受众只能通过单一途径接收新闻信息。新媒体出现之前,受众对于这样的情况还没有感到不便。但是在新媒体出现之后,由于新媒体的终端非常灵活,受众可以利用计算机、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等信息化设备,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非常便捷。相比之下,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传播方式,会让受众感到非常不便。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必须要具有更为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扩大新闻报道的覆盖面,取得更好的新闻报道效果。

3.需要大幅度提升新闻报道效率

新闻重在一个“新”字,受众想要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新闻信息。以往,报纸、广播及电视新闻受形式所限,其报道时间与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往往存在较大时间差,导致受众获得新闻事件信息的时间滞后。新媒体则不同,其信息传播的机制依赖于互联网,因此传播速度非常快,极大地缩短了事件发生与信息传播的时间差,可以很好地满足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工作的效率也必须要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应借助于新媒体,将新闻尽快传递给受众。

4.新闻报道需要具有高度的互动性

传统新闻报道的信息传播都是单向的,只能由媒体向受众传播信息,媒体难以接收受众的反馈,更无法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与受众进行直接的互动。在如今开放、民主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具有更高的自我意识,积极寻找可供自己发声的空间和平台。而新媒体又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和平台,任何人都可通过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获得自我存在感、价值感。为了满足受众的主观需求,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同样需要全面打开与受众的沟通、交流通道,与受众保持高度的互动性。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工作策略

1.以受众为中心,优化新闻内容与形式

为了保证新闻报道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工作,应当首先树立起以受众为中心的新闻报道工作理念,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众对新闻的认知和态度,如果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以及形式无法满足受众需求,那么不论新闻本身的信息含金量如何,都难以得到受众认可。所以在进行新闻报道工作时,必须要站在受众角度,通过对受众心理和视角的分析,了解他们对哪些方面的新闻感兴趣,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和主观需求,据此进行新闻采编。传统的新闻报道在选题和采编上,多倾向于时政新闻。如今受众更想了解的信息,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与自身生活、工作、住房、教育、医疗、消费等密切相关的事。在进行新闻报道工作时,需要围绕这些百姓关注的焦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新闻选题,使新闻内容可以满足受众的主观需求。新闻报道必须要做到有理有据,不能仅仅是总结性、概括性的话语,而是要灵活使用图片、统计报表、现场实录、3D模拟等素材。

2.全方位扩展传播渠道,优化表达方式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工作需要对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进行考量,这是一项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工作,因为单一的传播渠道已经难以取得理想的新闻报道效果。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应对当前各种新媒体类型、平台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构建起新媒体传播矩阵,全方位扩展新闻报道传播渠道。媒体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百家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建立自身的新闻官方账号,尽量做到对各类受众群体的全覆盖,让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新闻信息。新闻报道还需要优化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其表达方式也应当各有特点。比如,在微博中报道新闻,其表达方式应以信息丰富和醒目的图片为主,配以简短、准确的语言表达,确保受众能被有效吸引,并真正了解新闻信息内容。如果是在微信公众号上报道新闻,则需要做到图文的深度结合,既要有极具视觉吸引力的图片,又要有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如果是在短视频平台,则需要在新闻视频的剪辑上多下功夫,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规避传统电视新闻程式化的剪辑模式,后期编辑需尽量做到灵活化、趣味化。虽然短视频对时间长度有较大的限制,要求视频画面内容精练,以提高视频信息密度,防止受众产生厌倦的情绪,但在视频剪辑时,依然需要形成完整叙事段落,注意镜头成组剪辑。因为在新闻摄影中,只通过一个镜头通常不能将这些信息充分表达出来,需要成组镜头来完成信息表达,即对同一摄影对象进行不同镜头画面表现,这就需要在新闻视频拍摄前,合理地设置好景别和机位。新闻短视频剪辑中,当需要切换场景时,通常都是相连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镜头表现同一主体的动作,使新闻短视频的叙事场景更为完整。对于视频画面剪辑点的选择,也需要加以重视,因为它是前、后两个镜头的组接点,不仅决定着新闻短视频的流畅性,同时也关系着视频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剪辑点可分为两大类,画面剪接点和声音剪接点,实践中不论采用哪类剪辑点,都需要合理、自然,要考虑到摄影和视频画面主要表现内容的转折、节奏、动作或是情绪等,为受众呈现出最好的新闻短视频效果。

3.丰富新闻素材的获取途径,加快新闻报道响应速度

要想做出高质量、有价值的新闻,新闻素材必须要充实。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工作要善用互联网搜寻新闻素材,这是丰富新闻素材获取途径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中具有海量信息。在进行新闻报道工作时,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搜寻与新闻相关的各类素材,使新闻报道能够向受众传递更多高质量、高价值的信息内容。如在当前的“全民摄影”时代下,人人都可以利用手机、数码相机等进行便捷的摄影,另外行车记录、摄像监控等设备也都具有摄影功能。这就让很多偶然性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得以被有意或无意地记录下来,成为绝佳的新闻素材。将这些群众摄影的素材用于新闻报道,不仅可以还原新闻事件现场真实情况,同时还能够以“第一人称视角”,增强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让受众获得更好的新闻体验。再者,新闻报道工作需要在加快响应速度方面下功夫,虽然新媒体平台可以快速发布新闻信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味追求效率,不讲实际,而是同样需要经过反复求证,在确保新闻信息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动态更新已经确认的信息。

4.增强新闻报道与受众的互动,体现新闻价值观念的包容性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当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如吸引受众在新闻报道下留言,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可以从评论中挑选导向积极、观点新颖的评价,作为新闻继续报道的切入点,让受众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和意见受到充分尊重。在让受众发声的同时,还需注意体现新闻价值观念的包容性,让受众更加认可新闻、关注新闻。如浙江卫视推出的网络与电视实时互动新闻节目《新闻深一度》,设置公共评论员,充分发挥网络视频新媒体的优势,让观众表达真实的想法,体现新闻的开放性、包容性,开创出新的新闻形式,丰富新闻内容,值得学习和借鉴。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工作还应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新闻报道可以通过对巨量网络信息数据的挖掘、分析,捕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甚至在智能化技术的配合下,预测新闻事件的发生。CCTV4《中国舆论场》便对大数据技术进行了深度的应用,节目面向全球直播,通过大数据分析全媒体平台的舆论热点。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引导普通受众积极参与对事件问题的话题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和意见。这样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少普通群众积极关注和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接触、表达不同的观点,健全了对新闻事件的正确认知。

5.确保新闻信息质量,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新媒体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短板。如由于新媒体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导致其中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真伪难辨,一些受众可能被虚假信息所误导。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虽然非常快,一些“标题党”“搬运党”发布垃圾信息,既占用了网络信息资源,又浪费了受众的时间。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要竭力地避免这些情况,以确保新闻信息质量,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报道要以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为方向,严格执行国家对媒体传播的各项政策和规范,始终保证新闻信息的内涵和质量。做好对新闻事件信息的深度调查、报道和评析,不能为求新、求快,不负责任地报道新闻,而是要依靠全面、深入、客观的高质量新闻信息内容来吸引受众,还原事件的真相、始末和细节。对事件作出客观、公正评价,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秩序,凸显出新闻对社会的实用、积极作用。

6.重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工作,必须要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予以高度重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前文已经多次提到,新媒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实现了媒体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发声,这是其优势,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负面问题出现。特别是面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时,新媒体可能谣言四起,造成受众恐慌和社会信任危机,此时新闻媒体应第一时间介入,报道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信息,通过对新媒体的监控,关注和引导社会舆论走向。面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任何人都可能会产生情绪波动,作出自己的猜测,甚至还有人借此机会编造、传播谣言,博取关注,由此在社会中引发负面的舆论。新闻报道在收集、梳理新闻信息的同时,还要全面掌握和了解这些舆论,针对各个猜测、谣言,作出澄清与解释,让受众了解真实的事件情况。报道的重点应放在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积极一面,如启动了哪些救援、处理措施,取得了哪些救援成果,得到了哪些社会支援,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怎样的经验和启示等。从而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防止负面舆论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普通的新闻舆论引导不同,面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做到以群众为本,站位群众的安全和利益角度,为群众发声,呼吁相关单位为群众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影响,提高了对新闻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相应地改进、优化新闻报道工作,以顺应媒体行业发展变化趋势,适应当前的媒体市场需求与社会环境。使新闻工作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加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新闻报道受众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