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发展现状与能力提升

2023-10-25 21:01郑华英
记者摇篮 2023年8期
关键词:主持人受众时代

□郑华英

一、全媒体的发展背景与内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对国内网络发展状况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后,发布了第51 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 亿,较2021 年12 月增长3549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我国网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呈现新特点:一是人均上网时长保持增长。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6.7 个小时,互联网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二是上网终端设备使用更加多元。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8%,手机仍是上网的最主要设备;网民中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4.2%、32.8%、25.9%和28.5%。庞大的网络视频用户吸引着新兴媒体以及运营商。腾讯、爱奇艺、抖音等软件的面世,弹幕、评论区的开放,都为受众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增强受众的参与感。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在进行转变。全媒体是各种媒体形式顺应时代改变、互相融合的成果。

本文提到的全媒体是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微信等不同媒介形态实现业务的融合。在接收终端上,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均可以兼容系统、融合吸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以使用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二、全媒体时代主持人面临的挑战

1.受众需求多样化

从广播、电视到互联网、移动客户端,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丰富,可供受众选择的内容增多,信息流通加速。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受众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而是更加乐于利用弹幕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节目进行反馈,参与到节目内容讨论当中。受众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收视率,一类节目收视率增加必定会引得同行纷纷效仿,各节目组为了再次吸引受众,只能创新节目形式,优化节目内容。许多优秀节目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他们有了对节目类型的偏好,而不是之前被动地接受数量有限的节目。在此过程中,受众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评判标准,并对节目的内容与形式也有了期待与要求。

2.“跨界主持”群体的发展

近年来,“跨界主持”的群体逐渐壮大,许多歌手、演员都作出了跨界主持的尝试。如著名演员张国立担任《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演员刘涛在2020年央视国庆晚会中担任嘉宾主持人。这些跨界主持人不仅在他们的原领域专业能力出色,在主持方面也毫不逊色。对于受众来说,跨界主持人的身份带着与生俱来的新鲜感。这样的创新形式也让受众眼前一亮,并很快接受。

在全媒体时代,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随着直播平台的出现,符合平台要求的受众都可以开设属于自己的直播间,并担任直播间的主持人。此类主持人会根据受众的喜好,开设不同类型的直播间。例如,部分受众喜欢打游戏、听游戏讲解,网络平台上就会出现以游戏为主的主持人。根据受众喜欢游戏的不同,还可细化为狼人杀板块主持人、王者荣耀板块主持人等。主持人也可以在直播间和受众实时互动,受众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直播平台观看直播。

3.受众对主持人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受众的眼界也更加开阔,媒介素养得到了提升。受众开始对主持人的表现给予很高的关注,并会在节目播出时,通过各媒体平台进行广泛议论。

在媒体互通的时代,受众对于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十分关注,一个简单的主持口误都会被围观热议。对于新闻主持人来说,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基础。2020年2月,海霞11分钟急稿登上热搜,同年11月“康辉口播20分钟”冲上热搜,网友都称“这条超长口播,创了纪录”。康辉通过央视频的采访进行回应:“这需要我们这个专业的一些基本功,同时还要调适自己的心理。”

在综艺以及直播类节目中,受众多关注于主持人的情商与现场表现。由于网络接收终端多样,并且系统兼容,受众可以边看节目,边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全媒体时代,主持人处于受众的关注之下,在保证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标准的吐字归音等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保证智商与情商在线,这样才不会成为受众批评的对象。

三、全媒体时代主持人面临的机遇

1.多平台传播,丰富传播渠道

在全媒体时代,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开始变得频繁,主持人可以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在媒体客户端、个人微博等平台查看受众留言,也可以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与观众直接沟通、交流。这使得主持人的主持形式变得多样,有助于节目的创新,也使受众可以参与到节目当中,满足其需求。撒贝宁主持的《主持人大赛》中,就设有400名在线大众评审,大众评审通过观看比赛,对每一位选手的表现进行打分。在每场比赛中期,撒贝宁都会连线一位大众评审,进行互动。

全媒体时代,也为主持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主持人可以从评论中了解受众对节目的看法与建议,从而进行反思,更好地优化节目。

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出现,也使主持人的形象更加生动。主持人通过拍摄小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受众了解到主持人在生活中的样子,使其形象变得亲切,不再遥不可及。许多主持人都在抖音上拥有视频账号,会定期发送有关生活和工作的视频。疫情期间,一些主持人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自己做家常菜、做牛奶粥的视频,教大家制作方法,这些微博深受网友喜爱,许多网友在尝试过后,也会在评论区晒出成果并进行评论。这也拉近了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许多主持人也因为利用好了微博、抖音等平台,使自己在自媒体领域站稳了脚跟。

2.个性化使主持人的形象更加鲜明

全媒体时代,受众在关注主持人的专业能力与情商之后,又逐渐把目光转向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受众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主持风格,而是希望看到主持人在结合本身特点后创作出的具有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主持人的个性化,不但受到主持人的性格特点、形象、特征、语言风格的影响,更取决于主持人丰富的学识修养和不断创新发展。跨界主持人的出现,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带给了专业主持人启发,在保证自身专业能力的情况下,打破固定模式,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主持风格和更舒适的主持方式。

全媒体时代,主持人在尝试新的主持风格之前,要保证自己本身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养。主持风格既要符合自身特点,又要与所主持的节目风格相契合。例如:《故事里的中国》是一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化节目,第一季的主持人是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董卿,其主持风格沉稳、大气,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尼格买提亲切幽默、白岩松犀利又有温度,这些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使得节目更加充实、生动,同时也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全媒体时代,优秀的主持人可以通过转变语言风格、创新节目形式,使观众眼前一亮。如被人们称为“段子手”的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他将网络流行因素融入新闻播报中,用朗朗上口的段子替代平铺直叙的内容。如“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你若军训,便是晴天;你若放假,便是雨天;你若发奋写作业,便是开学前一天;你若不发奋写作业,便会遇到铁面无私‘包青天’。”其主持语言诙谐幽默,受到广大网友关注。这种主持方式既扭转了新闻主持人在受众心中呆板的形象,也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四、全媒体时代,主持人应提升的素养

1.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全媒体时代,在一些综艺节目中,传统主持人的角色和功能一再被简化,基本上只在节目开头与广告口播时出现。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大量涌现,节目组在创新过程中为了使节目更加自然,采用画外音的形式进行主持。《奔跑吧》《极限挑战》都是由导演直接发布任务、与嘉宾对话。

在此形势下,随着不同媒介业务的融合,信息传播迅速,主持人不能故步自封,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学习,及时更新观念,进行多栖发展。如主持人撒贝宁,他在主持《今日说法》时,身穿深色西装,十分严肃。但近年来,他常常会出现在综艺节目中。本身自带的综艺感和时刻在线的双商,使撒贝宁受到大众的关注与喜爱。除了涉足综艺外,也有主持人尝试幕后或身兼数职,如董卿担任《朗读者》的主持人、制作人、总导演等。

为助力湖北经济恢复,央视主持人也参与到直播带货当中。如朱广权曾与淘宝主播一起合作直播带货,当场直播带货的主题是宣传并售卖湖北地区特产。在直播中,朱广权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介绍商品,出口成章、绘声绘色。作为网友公认的“段子手”,他把商品融入段子中,并且结合商品特点来吆喝、叫卖,两个小时的直播,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受众称,这是一种新奇的观看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主持人在更新观念的同时,也要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在决定进行多栖发展之前要冷静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不可冲动作决定。

2.充足的知识储备

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逐渐提高,文化知识丰富的主持人更能赢得受众的青睐。主持人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自身文化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会增强节目的感染力,使节目内容更加充实。

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来形容董卿是再合适不过的。她主持了1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国诗词大会》《故事里的中国》中都有她的身影,她还是《朗读者》的主持人、制作人、总导演。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董卿知识储备丰富,字字珠玑。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即使工作再忙,自己每天都会保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作为主持人,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一段时间,都不应该停下汲取知识的脚步。只有用知识充实了自己,等机遇到来的时候才能牢牢抓住。

竞技类节目,同样需要知识储备丰富的主持人。《最强大脑》是一档大型科学竞技类真人秀,主持人由之前没有台前经验的复旦大学副教授蒋昌建担任。节目组编导曾说:“《最强大脑》这档节目需要主持人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对选手作出总结,我们在主持人的选择上也是颇费苦心,挑选了很多主持人都觉得不适合,最后选择了高校学者作为这档节目的主持人。”

主持人的吐字归音、语言组织等业务素质能力,可以在不断训练中逐渐增强,主持风格也会被别人轻易模仿,但扎实的文化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高级的文化素养,是无法被模仿的,这些也正是塑造个人主持风格的必要条件。全媒体时代,文化功底的深浅依旧是决定主持人能否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关键,主持人如果不充实知识储备,将会成为受众眼中的“花瓶”。这就要求主持人一定要不断充实自我,决不能满足现有知识储备。只有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提高业务能力,才能自如地驾驭不同类型的节目,不被时代所淘汰。

3.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

全媒体时代,晚会、颁奖典礼均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虽然在开始之前经过彩排和详细比对流程,但在直播过程中,现场的变化与嘉宾的问答,都是不能预估的。当失误出现,就需要主持人用高情商以及灵活的临场反应能力来解决危机。

在2020年微博之夜,沈腾身处微博主办的活动中,却在接受采访时,未经思考,下意识回答“我刷微博刷得比较少”。眼看就要出现直播事故,主持人司雯嘉巧妙解围,立刻询问沈腾“是否因为经常看别人给你发的微博”。沈腾也立刻反应过来表示肯定,并以“起早贪黑刷微博”一句话调节气氛,此次事件也迅速登上热搜。主持人司雯嘉也收获了网友的广泛好评。

在《开讲了》节目中,在进行提问环节时,一青年以“我在搜索过气歌手时,搜索到了你的名字,你害怕‘过气’吗?”为问题向张信哲进行提问。张信哲虽出于礼貌回答了这个问题,但现场氛围逐渐尴尬。这时撒贝宁接话说:“一位优秀歌手仍然会被他的歌迷所记住,只是他的歌迷们长大了,不会用刷微博的方式来支持他,而是把他牢牢记在了心里。”既照顾到张信哲的感受,又缓解了现场尴尬的气氛。

全媒体时代,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需要从容、机智、灵活地解决直播现场与节目中出现的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结语

全媒体时代各媒介融合发展,节目的形式在调整与创新,这些都为主持人的发展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挑战。在此情况下,主持人应该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在保证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加知识储备、扩大视野、勇于创新,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找到属于自己的主持形式,为受众带来更好的节目体验。■

猜你喜欢
主持人受众时代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