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军:为了大地的丰收

2023-10-25 13:27孙成文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东港市东港草莓

文/孙成文

提起丹东的东港草莓,东港市草莓研究所原党支部书记兼所长谷军,绝对称得上是东港草莓产业发展史上一个绕不开的标志性人物。

东港这个当今草莓产业的“中国第一县”,30 多年前的草莓生产,却因技术落后致使规模小、产量低、品质差,发展滞缓。

1984 年,32 岁的谷军从乡镇调到东沟县(今东港市)农业局,负责农情汇总及农业新技术总结推广工作。也就是在这一年,汤池镇集贤村草莓种植户范洪昌进入了谷军的视线:同样的亩数,同样的种苗,为啥他种的草莓就比别人的好吃、产量还高?谷军专程来到汤池镇,找到了范洪昌,认真仔细地进行田间调查研究,诚恳地向范洪昌学习经验,回来后撰写了《草莓王的致富经》一文,将范洪昌的“一年一倒植”“地膜覆盖”等多项技术和经验刊发在《丹东日报》等报刊上,并组织召开全县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范洪昌的“地毯式栽培改作起垄栽培”等改革技术,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草莓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这项成果让谷军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更让他意识到东港草莓产业的发展还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从此他与草莓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 年,是东港草莓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几经周折,谷军牵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草莓产业科研、推广和种苗生产为一体的专业机构——东港市草莓研究所(今辽宁草莓研究院)。随着草莓研究所的建立,谷军干事业的信心增强了,眼界也更加开阔。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草莓科研技术水平的机会。听说农业部有“名特优”农产品扶持项目,审评通过后会有科研经费支持,这消息让谷军眼前一亮,他决定上北京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在选好草莓样品后,他一路奔波赶到了北京,直接向农业部种植业司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东港草莓,请人家品尝……就这样,他不辞劳苦、苦口婆心地向专家推荐东港草莓,阐述东港草莓产业化发展需要扶持的理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东港市获得了农业部扶持东港草莓业发展的第一笔资金。

通过一次又一次努力,谷军先后争取到国家财政部、科技部以及省市各级财政等部门的资金支持,让他和科技人员开展草莓科研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1993年,他先后引进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技术,建立了东港第一个草莓种苗脱毒组培工厂;2000 年,又建立了草莓科技示范园区,之后调查总结了东港市的草莓产业发展历史、发展条件以及市场变化规律,向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生产,适度发展早春大棚生产和有计划发展露地生产”的发展建议,保证了产销两旺,使人们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草莓。东港草莓产业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来临了。

“红实美”是这个“春天”里的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东港人不会忘记,谷军对它更是充满深情,那是他和同事们经过8 年多的努力,以日本“章姬”作母本、西班牙“杜克拉”作父本培育出的杂交草莓新品种,色泽鲜艳粉红,果肉多汁,酸甜适口,芳香怡人。2007 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草莓文化节”上,东港选送的“红实美”等草莓品种一举摘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成为最大的赢家,同时获得了“中华名果”的称号。东港草莓因此驰名中外,谷军也成为草莓行业响当当的领军人物。

近40 年来,丹东市和东港地区从事草莓生产的乡镇和较大面积的草莓园区,几乎都留下了谷军忙碌的足迹。他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在很多草莓种植户最需要的时候,他总是尽早赶到,全力帮助解决问题。

黄土坎镇的几个草莓种植户在谈及谷军当年的事迹时,依然记忆犹新。1996 年的一天,谷军在黄土坎镇为300 多个种植户进行草莓后期管理方面的技术培训,培训会一直到下午1 点半才结束。有几个草莓种植户意犹未尽,想邀请谷军再次深入到他们家的田间给指导一下。尽管身心疲惫、饥肠辘辘,谷军还是很热情地接受了邀请。他拖着疲惫的双腿走进这几户的草莓种植区,耐心讲解指导。这几个种植户觉得谷军饿着肚子,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就盛情邀请谷军去镇里的一家饭店用餐,想答谢他一下,却被谷军婉言谢绝了。他说:“你们的草莓能丰产增收,就是给我的最好午餐。”直到下午3 点半,他才吃了一包方便面充饥。

谷军(右一)正在为草莓种植户讲解技术问题

2018 年,合隆满族乡何家岗村农民王涛的爱人不幸患上尿毒症,儿子在读高中。昂贵的医疗费用、儿子的读书费用及每周三天去县城医院透析的压力使王涛喘不过气来。谷军闻知此事后,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决定对他家开展科技扶贫。他先是协调村委会帮她盖起一栋两亩地的温室大棚,又无偿提供优良草莓种苗和肥料农药,常年给予技术指导,使她家的草莓既高产又好吃,售价高人一筹,大大缓解了她家的经济压力。多年后,王涛特意领着考上大学的儿子来表示感谢。谷军笑着说,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应做的分内事情,无需感谢。

近40 年来,情感所系,职责所在,谷军全身心投入草莓事业,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常年提前1 小时上班,下班最后一个离开单位。长期劳累让他的身体垮掉了:从肾炎到肾小球肾炎,再到肾透析、尿毒症,最后是肾移植,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谷军为东港的草莓产业奔波劳碌了几十年,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这项能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事业,为东港市赢得中国草莓第一县的称号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被评为2003 年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2005 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 年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17 年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9 年中国草莓十大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这些荣誉,记录了谷军几十年如一日,在草莓产业领域不懈的付出和坚守。“作为一名老党员,看到从事草莓生产的农民脱贫致富,就是我人生最大最美的心愿。”谷军深情地说。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现在,早已退休的谷军依然在发挥余热。他带领着科研团队,继续奔波忙碌在草莓生产的第一线,为了让“中国草莓第一县”的品牌走向世界而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

猜你喜欢
东港市东港草莓
东港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海岸 魅力东港
全家谈祖国变化
东港市休闲农业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草莓
漫谈辽宁东港方言
东港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东港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与建议
重庆东港立交设计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