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足球分层走班教学现实困境及解决策略

2023-10-29 20:21李日俊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528467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学情层级足球运动

李日俊(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 528467)

为改革创新传统足球教学并更好地实现规划要求,初中足球课堂逐渐引入分层走班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全新的足球教学环境,优化了足球教学和训练模式。然而,这一模式也面临着现实困境,影响了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应寻求解决方法,更好地发挥足球分层走班教学的优势,优化足球教学和训练模式,激发学生足球潜能,实现全体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的持续发展。

一、初中足球分层走班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分层走班教学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我们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制约了分层走班教学的深入实施。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分层缺乏科学性

科学的分层是初中足球走班教学的前提,只有科学的分层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然而,一些初中学校在实施足球分层教学时缺乏科学的分层意识。这主要表现在分层标准模糊、分层方式单一等方面。分层标准制定过于笼统,没有根据学生足球运动素养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分层标准,导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分层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学生自主选择班级的方式,不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导致学生的选择盲目和不适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率。

2.分层缺乏弹性化

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和战术水平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这就要求足球分层走班教学具备一定的弹性,以适应学生不断发展的足球运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然而,一些学校的分层走班缺乏弹性化,不能根据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和技术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抑制了学生对足球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的持续发展。学生长期处于同一个层级,容易削弱对足球的兴趣,降低参与积极性。

3.教师缺乏能动性

教师是足球分层走班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些教师在足球分层走班教学中缺乏主动性,不能根据教学特点提高教育供给能力。教师缺乏主动性导致分层走班教学的供给和不同层级的学习不相适应,分层走班教学内容区分度不大,教学方法相似,从而使得分层走班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主动性,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4.兴趣缺乏持久性

以学生为本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分层走班学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中,受到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分层走班学习缺乏持久的兴趣。在教学实施初期,学生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随着教学的常态化进行,学生的兴趣没有同步跟进,逐渐减退,学习的兴奋感逐渐消退,期待感明显降低,从而制约了学生足球技能的持续发展。

5.评价缺乏有效性

有效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推动足球分层走班教学,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然而,有的学校的教学评价过于简单,缺乏有效性。评价不能根据学生所在的层级和不同层级的班级制定差异化的评价制度。评价的维度相对单一,不能从学习态度、技能发展、习惯养成、发展变化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评价流程不合理,无法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评价主体也相对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在评价中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6.管理缺乏规范性

足球分层走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统一班级授课模式,按照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进行分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容易出现管理真空,影响教学效率。一些学校并没有针对足球分层走班加强教学管理,管理形式过于简单,主要以体育教师为管理主体,也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支持足球分层走班教学。教师既要忙于足球教学,又要进行教学管理,较为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也不太利于提高学校的规范管理水平。

二、初中足球分层走班教学的破解策略

初中足球分层走班教学面临的问题影响了预期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足球素养的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有效策略来共同破解教学难题,更好地发挥教学优势,让分层走班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足球学习需求。

1.细化标准,科学分层

在初中足球分层走班教学中,应加强科学分层意识,通过精准的学情诊断和细化分层标准,确保足球分层走班能够实现科学分层。

一是把脉学情,精准诊断。科学分层需要教师强化“把脉”意识,通过学生自我诊断和教师诊断等方式,实现对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精准诊断。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根据自己足球运动实践,对自己足球运动水平所在的层级进行诊断,发挥在学情诊断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进行综合诊断,应结合学生自我诊断、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足球运动水平进行层级化判断。通过科学诊断,给学生分层走班提供依据。

二是依据学情,细化标准。初中足球分层走班教学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将学生作为分层走班教学的中心。在学情诊断基础上,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根据学生规模和运动发展水平差异,形成符合学情的分层班级,让分层走班符合实际。进而,根据不同层级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分层标准,给足球分层走班教学提供支持。制定分层走班教学标准时应体现差异化,要根据不同层级制定标准,标准要有机对接体育核心素养。

2.根据学情,弹性调整

由于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足球分层走班教学应具备弹性,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弹性调整应兼顾学生和教师两个因素,依据教师建议和学生需求进行及时调整。

一是加强过程观察,教师及时建议。教师是足球分层走班教学的主导者,也是分层走班教学的观察者、评价者。教师应基于自己在足球分层走班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过程观察,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动态化发现学生足球运动水平发展情况。对于足球运动水平提升较快的学生,应及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通过动态化调整,让学生更好选择适合自己层级的班级,也激励学生足球运动信心,不断挑战自我,更好释放学生足球运动潜能。

二是满足学生需求,学生自我建议。学生在选择分层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感性因素,导致分层和学生实际运动水平不太一致。在足球分层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运动认知差异性也可能会出现增速较快的现象,造成分层和学生实际运动水平不一致。因此,足球分层走班教学应阶段性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我诊断向教师提出建议,教师再综合分层走班过程观察,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及时处理。通过动态化分层,让分层走班在相对稳定中体现出动态化,更好满足学生足球分层走班运动需求。

3.强化教研,提升师能

教师是分层走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足球分层走班教学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任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分层走班理论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升任教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让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表现出更高、更强的执行力,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要聚焦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教学困境,精准把脉,开展现场跟踪观察、聚焦案例分析等真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通过真教研解决真问题,真正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学提升。

4.优化活动,因材施教

足球分层走班教学应强化活动设计和组织意识,根据不同层级形成符合学情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性提高各技术层次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一方面,教学应根据不同层级,对足球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设计,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情。相同教学内容还需要根据分层走班进行运动难度上的差异化设计,让教学难度适合不同层级;另一方面,教学应当根据学生认知兴趣爱好,对活动形式进行趣味化设计。活动形式讲究形式的多样化设计,带给学生丰富的活动体验。同时,教师可以引入足球游戏的形式,增强足球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寓教于乐中放大足球分层教学效能。

5.完善评价,提升效能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作用,根据足球分层走班教学特点构建适应的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以提高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性和自我需求,根据不同层级学生采取差异化评价方式。对于基础层级的学生,侧重于激发学生足球运动兴趣;中层学生,夯实学生足球运动基础,强化技术规范性;对于高层级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足球技战术运用能力,并将评价贯穿于训练过程。这样的评价,不仅能体现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不断挑战、不断突破的勇气和自信心。

6.多措并举,强化管理

分层走班教学对每个班级学生进行了重新分配,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给体育课堂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体育班级建设应从优化管理入手,要坚持教师为管理主体,落实管理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主管理。通过评价,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借助积极分子,引导自主管理。这样一来,才能确保分层走班教学管理效率和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分层走班教学效能。

猜你喜欢
学情层级足球运动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