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媒体新闻直播中主持人的作用和技能

2023-10-29 21:32张霄亚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主持人内容信息

江 彤 张霄亚

(作者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台)

1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作用的变化

现如今的新闻事件直播早已打破了传统媒体带来的局限性,开拓了传播信息渠道,在同一时间内满足不同平台、不同领域观众的视听需求。一方面,融媒体平台的增加,需要主持人具备强大的控场能力和主持能力;另一方面,融媒体平台的应用,对传统主持人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即主持人的状态和情绪需要满足直播的要求和标准[1]。在传统的新闻事件直播中,一般都是主持人说、观众听,而在如今的新闻事件直播中主持人要成为真正的“中央处理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事件的直播更像是由主持人和观众共同完成的,基本上做到了观众想看什么,就着重呈现什么,互动性更强,由此也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主持人所承担的内容更丰富了,在整个直播的过程中,无论是跟嘉宾的互动还是跟前方记者的连线,都需要主持人作为中枢核心,成为“中央处理器”,既要顺畅地完成台本的既定内容,又得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中央处理器”的作用就是面对复杂信息,能在瞬间完成精准捕捉并作出处理,真正实现“八面玲珑”。

2 不同类型新闻事件直播中主持人的作用

2.1 策划类直播:主持人成为真正的“中央处理器”

策划类直播一般都有一个较长的策划周期,针对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例如,2021年2月7日,河北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推出了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放心年货“冀”到家》,前期通过充分的策划,通过三个篇章分别展示河北省优质企业的生产运输情况、快递包裹集散地的运转情况、快递小哥上门送件的情况、居民家里接收快递的情况等,通过“演播室主持人+邮政专家+社会学者”访谈的方式,与5组记者进行10次“行进式”连线。并且该节目实时与网友互动,设置话题,读取留言。在直播的最后,有一车特殊的包裹,从石家庄出发,寄至陕西,送给新冠感染疫情期间逆行而来的陕西医疗队代表,全网“云”观看快递直播运输实时情况的人数超过千万。

在策划类直播中,主持人可以较早介入直播内容,可准备的时间更充分。准备有广义准备和狭义准备之分,在策划类直播中,更多的是狭义的准备。在《放心年货“冀”到家》直播中,主持人分别从直播前、直播中、直播后入手,努力成为真正的“中央处理器”。

2.1.1 直播前

提前收集海量素材,针对直播主题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河北省快递业基本情况、大家在寄送快递上遇到的普遍问题、特殊时期的快递应对措施,等等。

首先,提前对接嘉宾。策划类直播中,如果邀请了嘉宾,尽量区分开不同嘉宾的作用与功能。例如这次直播中,邀请到的嘉宾一位是邮政快递业的从业人士,一位是著名的社会学者、评论员,两位分别会从各自擅长的角度进行论述,一个理性、一个感性,缺一不可。理性可以帮助大家拨开迷雾看清真相,感性则会让观众产生共情。而在这里,主持人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引导作用。人在熟悉的人面前才会更容易放松,更容易自如地表达,所以提前对接嘉宾一方面可以消除陌生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嘉宾的说话风格和所擅长的领域,更好地提升嘉宾的积极性和表现力。

其次,提前了解各组记者直播内容。在这次的直播中,一共设置了5组记者,他们采访的角度不同,面对的场景不同,看到的人物各异,每一组直播的内容都有相关性又相互区别。主持人提前了解记者在前方的信息,能够更好地预判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做好充足的应对措施。记者是主持人在新闻现场的眼睛,会更加直观地看到最新情况,主持人心中有数才能在主持工作中有的放矢、决策时成竹在胸。

2.1.2 直播中

首先,营造舒适的聊天环境。如果主持人完成了直播前与嘉宾的对接,那么陌生感消除了,嘉宾更容易畅所欲言。在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中,主持人既要把行业嘉宾的专业话语解读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又得承上启下保持直播的连贯性。因为直播存在不确定性,有可能出现记者信号卡顿、连线内容与预先设定不同、网友提出棘手问题等,所以主持人既要用亲切自然的话语、如沐春风的表达消除嘉宾的紧张感,也要在直播出现问题时正确进行判断与处理。例如,选择让合适的嘉宾来回答网友的提问,才不会让嘉宾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其次,抓细节。虽然记者的内容都会提前设计,但是直播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受众通过镜头也可以全面地看清楚现场的情况,例如准备给远方女儿寄年夜饭的阿姨,她把每一个饺子都单独用保鲜膜包好,如果主持人能够抓住这样的小细节,能够让受众一下子被触动,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再次,拔高度,由点及面。直播中连线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现象和现场,那么演播室的主持人和嘉宾就不能仅仅简单地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找出问题所在并深挖背后的原因。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母亲把寄给女儿的每一个饺子都包好,反映出来的是亲人间的爱;每一位快递小哥整装待发、安全送达的现象,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的完善保障;给援助河北医疗队寄送的礼物,每一件都有着特殊的含义,虽然可能价格不是那么贵,但是所代表的情谊却是无价的。这些由景生情、由小到大的内容就是主持人需要填补的内容。

最后,备问题。要想直播做到万无一失,再充足的准备都不过分,除了预先准备好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嘉宾一定要提前准备几个弹性问题,这样当出现类似直播信号出现中断等突发情况时,可以随时有话题可聊并言之有物。

2.1.3 直播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每次直播结束后及时回看节目内容,针对直播中出现的失误和瑕疵及时总结,避免在下一次直播中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每次积累一点点,专业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在整个直播的过程中,无论是跟嘉宾的互动还是跟前方记者的连线,都需要主持人作为中枢核心,成为“中央处理器”。

2.2 突发类直播:主持人最重要的功能是“打补丁”

不同于策划类直播,突发事件直播几乎没有准备时间,例如暴雨直播、降雪直播、酒驾查处现场直播等,往往是新闻突发的第一时间就要跟随式进行报道。无论是前方记者还是演播室的主持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信息量有限,现场变化未知。

前文中我们提到准备分狭义的准备和广义的准备,在突然事件中,更多的是广义的准备,我们也分别从直播前、直播中入手,看看主持人如何做好“打补丁”的工作。

2.2.1 直播前

首先,做好日常生活的素材积累。无论是暴雨还是降雪,无论是酒驾查处还是极端的地震海啸等,这些突发事件都会跟日常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个小角度入手展开阐述。真正的准备就在平时,平日里的留心观察、生活常识积累,这些都会在突发直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注新闻,更是关注新闻中的人,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当事人都代表着一个社会群体和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暴雨中指挥交通的交警还是清理排水口的环卫工人,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但可能并不了解的群体,他们的工作常态是什么?他们身上有哪些闪光点?这些都可以在平日的生活里进行积累。这样遇到突发直播,主持人不仅能够从容应对,更可以挖掘出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故事,让整场直播更有温度。

其次,加强对热点新闻事件的了解和梳理。好的主持人一定是关心社会点滴变化的人,每天发生的各种热点新闻事件,既是主持人了解社会变化的窗口,更是主持人在直播时可以使用的最鲜活的素材和宝藏。当在突发直播中无话可说之时,主持人从热点新闻事件中找到与突发事件相关联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能让直播更加丰满,也能让观众更容易被带入。

2.2.2 直播中

首先,随时获取最新信息。融媒体时代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来源充分,人人都可以提供素材,也可以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这些素材和信息可以成为主持人的信息来源,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主持人需要更强的鉴别能力,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主持人要通过网络搜集到实时信息来丰富突发事件直播,比如暴雨直播中,可以利用在数字地图上看到的此刻断交和拥堵路段,更新安全提示和线路指引;在新媒体端查看网友留言的被淹的地段,提醒其他的司乘人员避开危险;在失物招领处查看被雨水冲走的机动车牌照,帮助寻找失主,等等。这些鲜活的一手信息源源不断,让整个突发直播虽然突发,但是能够面面俱到,说到观众的心坎里。

其次,充分利用网友评论互动。人人都有手机,人人皆可发表观点,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既然直播间有大量的网友,评论就意味着他们对整个新闻事件感兴趣,而选取网友的留言评论本身就是增强与观看者的黏性的重要方式,让观众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融媒体”演播室更是融合了多种媒体手段,不爱静止,讲究互动,将过去单一媒体的“独角戏”,转变成互联互通、多效应集合的“集体舞”[2]。例如,在老人走失的突发直播中,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加入寻人的行列,本身对于寻人就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把直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再次,补充遗漏信息。除去记者在现场带回的最新信息和网友在线上提供的评论外,主持人在直播中还需要做到的是更加全面地展示新闻事件。例如在酒驾直播中,补充饮酒和醉酒的区别,或是不同酒驾的量刑标准,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可以进行安全驾驶提醒,传播法律知识,如果因为酒友劝酒导致驾驶员出交通事故,那么一起喝酒的人都得负责任。做到理性提醒的同时,感性的情绪价值也得跟上。

在突发事件直播的过程中,面对不完善的信息和现场,要会“打补丁”,通过直播前、直播中的准备,才能尽可能地实现张颂老师提出的“无稿播音,出口成章。”

3 融媒体时代新闻事件直播中主持人专业技能提升策略

“新闻+直播”,新闻是核心,直播是特色;内容是本体,直播是形式;现场是焦点,视频是形态[3]。融媒体直播凭借其自身的移动性、便捷性、内容画面的真实性以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等,拥有极大的传播优势,但同时对于传统媒体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提升引导性

在融媒体直播中,直播时间更长,突发情况更多,网友互动更频繁。考虑到新闻事件直播的特殊性,主持人首先要做到立场准确,把握报道的主旋律,增强新闻的公信力。也就是说,主持人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把握话题的走向,把控整体直播的节奏和脉络,不让直播内容朝着错误的方向行进,观点更不能被带偏,需要时刻绷紧“安全播出”这根弦,最终形成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3.2 提升交互性

融媒体时代,视频直播给受众带来了极强的参与感,缩小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与受众的实时互动,受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交互性得到极大的体现,这也是主持人的作用得到极大发挥的时候。网友评论意味着他们对整个新闻事件感兴趣,一方面他们提出的问题代表着大部分受众的普遍疑问,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信息的来源和提供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更得有选择性地挑选互动内容,互动问题要有代表性,更要有价值,互动也是为了整个新闻事件直播的推进以及解决,绝不是空洞地纯读留言,消耗时间。

3.3 提升随机应变能力

不同于传统广电新闻直播,融媒体直播的不确定性更强,突发状况更多,主持人要有更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更多地发挥编辑和导演的职能,在直播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日常工作中,主持人深度参与节目的制作过程,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到直播内容的设计,再到节目的编排和最终的主持词撰写,每个环节都参与其中,才能对内容了如指掌,而随机应变源于对内容的深度了解和全面把握。在突发事件直播的过程中,除了成为“中央处理器”之外,主持人面对未知情况要做到随时填补空白,面对不完善的信息要会“打补丁”。

3.4 彰显个性

在融媒体时代,具有清晰标签的主持人容易被人认识和记住,有血有肉、知冷知热,接地气、贴地皮的主持人更被人喜爱。融媒体直播中主持人更有真实感,离受众更近。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要掌握更多的交往方式,强化节目的交互效果,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交流方式,为节目注入全新的活力,打上鲜活的标签[4]。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要有新的作为,只有不失自己的本色和优势,并掌握直播主持技巧,才能体现综合实力。有道是百花齐放,有我一朵[5]。

4 结语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拥有自身特点的主持人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对一档电视节目来说,节目内容固然重要,但节目主持人与节目特点高度融合也很重要,主持人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王牌”,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成为节目收视率的保障。在融媒体影响下,大众接收信息渠道更加多元,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及传播形式已无法满足大众的新要求[6]。融媒体直播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对主持人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持人要不断提高个人政治素养,提高把控整体直播的节奏和脉络的能力,不断加强“广义的准备”,提升随机应变能力。直播中,主持人对各项问题处理得当,便会锦上添花,个人魅力也会被极大地展现。

猜你喜欢
主持人内容信息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订阅信息
主要内容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