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 理念的《中日传统文化实践》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

2023-11-02 09:06李娅
科学咨询 2023年16期
关键词:日语一流成果

李娅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近年来,OBE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改革、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以及理科、工科、文科等领域。仅有小部分研究将OBE理念与一流课程建设建设联系解读,在这方面尚处于薄弱部分。

一、OBE 理念及实施原则

OBE理念(Outcomes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一种以成果作为标准的教育理念,即产出导向教育。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W.D.) 在1981年提出OBE理念,并于1994年在文章中指出:“OBE是指‘清晰地聚焦和合理地组织教育系统资源,使之围绕引领学生取得未来成功的实质性经验。”(1994)它的出现为“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两个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路径。

实施 OBE理念的教学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聚焦成果(Clarity of focus)。教师的课程和教学设计、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都要清晰地聚焦在成果上,教师以学生获得学习成果为目的。第二,反向设计(Designing back)。教师逆向设计教学过程,即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评价方案的制订均应围绕如何获得学习成果展开,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第三,赋予高期望值(High expectations。)教师在制定成果标准时,设定具有创造性、挑战性的学习成果绩效标准(高标准、严要求) ,在高标准的驱动下鼓励学生更深入探索目前学习的问题、更进一步接收所面临的挑战。让学生理解成功的学习能促进更成功地学习这一理念,继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第四,延伸机会(Expanded opportunities ) 。教师和学校必须将学生的个性化考虑在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设计与预期成果相匹配的包括评估形式的教与学活动。

二、中日传统文化实践课程建设现状及背景

中日传统文化实践课程开设于2016年,是一门适用于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2020年获批校级一流课程。经笔者调查,目前国内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中,在专业课程设置内与日本传统文化实践内容关联性较高的院校较多。例如,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开设有专业选修课“日本传统文化演习”;课程内容主要包含日本传统礼仪讲习与实践、花道实践、和服实践、日本传统音乐鉴赏与乐器实践、日本传统料理实践等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有专业方向课“日本茶文化”;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日本茶道实践展开。因此,与该课程相关的国内研究仅停留在以日本传统文化实践,特别是以日本茶道课程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多。在研究成果方面,主要有:天津外国语大学王晓敏在《关于本科日语专业〈日本茶道文化〉课程设置的研究——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中提出:传统的日本文化相关课程只重视理论的输出,学生缺乏对日本文化有更直观的理解与体验。北京语言大学杨峻在《日本茶文化在高校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探究》中论述:文化导入对提升语言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就日本茶文化导入高校基础日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时期、导入原则以及导入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与该课题相关的课程建设、改革等方面研究总体数量较少。部分学者仅围绕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茶道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展开探究。目前尚未有基于OBE理念探究中日传统文化实践课程de 相关课题。

三、基于OBE 理念的中日传统文化实践一流课程建设路径

教育部《关于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文件中指出:以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对一流课程的建设提出“两性一度”的基本原则。结合一流课程建设内容与要求,依据OBE理念的实施原则,中日传统文化实践课程建设路径如下:

(一)基于OBE 理念,深度融合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目标

我校日语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2022年日语专业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服务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毕业后能够适应翻译、外事、教育培训、文化产业、涉外商务、涉外旅游等领域相关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以建设省级一流(品牌)课程为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①知识目标:掌握中日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知识、新技能,完善日语语言知识结构;对中日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具有独特性及前瞻性。②能力目标:结合时代特征,能在实践中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在,探索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新特色;在实践中具有敏锐的文化意识,感知中日文化差异,并运用其解决现实问题,具备跨文化思维能力。③素养目标:能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以积极的姿态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

(二)细化课程思政,丰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往往以课程目标的形式确定下来,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但是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同时要注重准确性、时代性、科学性,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基于OBE理念,依据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以及日语专业学生毕业要求体系。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该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细化课程思政内容,选取中日传统文化元素中代表性高、社会受众广、各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日本茶道、中国瓶花艺术、日本花道、中日传统饮食体验五个模块。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充实感、成就感、满足感,今后将在课程内容加入中日传统节日比较、中日传统服饰体验两个模块的内容。

(三)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OBE理念,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整体教学设计及时调整与更新。该课程主要以实践为主,教学方法主要结合讲授法、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经过实践发现,目前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并受到较好的反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针对此问题,今后将对分课堂教学法(PAD教学)引入到该课程内。对分课堂主要分为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是教师讲解(Presentation)。第二环节是学生自学(Assimilation),消化吸收及做作业。第三环节是学生讨论(Discussion)。第一个环节为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做准备。在第二个学生自学环节中,学生将根据理论知识,自己实践创作作品。第三个环节将针对第二个环节中的实践成果,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与评价。对分课堂(PAD教学)能够弥补学生个性化教学的不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四)基于OBE 理念,深化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该课程成绩评定方式:最终成绩=期末考试(50%)+过程考核(50%)。其中,过程考核=作品创作(50%)+线上学习(15%)+课堂互动(10%)+发表(15%)+学习成果总结(10%)。

过程考核主要是以课堂作品创作为主,因此该部分占比为50%。线上学习部分主要为课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课后的巩固,占比15%。课堂互动占比10%。发表部分主要以翻转课堂的方式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比15%。学期末将以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学习成果,占比10%。

依据OBE理念,为了凸显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一步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同时秉持个性化教学理念,今后将调整过程评价占比幅度,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四、基于OBE 理念的课程建设方法

通过前期的探索与实践,该课程建设方法如下:

(一)依据反向设计原则,重塑课程体系

根据西安翻译学院最新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毕业要求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活动。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评估教学效果,反馈教学。

同时,需要不断优化课程目标,使其与时代要求更加贴合;优化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重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二)依据OBE 理念,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体系

OBE理念为成果导向教育,它要求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方面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需要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体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课前:明确课程学习成果目标。①要求学生完成线上微课及其他相关资料学习,主要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讨论。②以理论为基础,布置专题发表任务。要求学生就课前给出的专题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并凝练发表内容。

课中:设计取得课程实践成果过程,构建课程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语言文化能力的提高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融入教学各环节;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环节。具体为:①理论教学环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围绕课题进行资料查找、分析、论证、形成成果并用日语发表,教师对发表进行点评并组织讨论。②实践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实践。③指导学生完成师生共评、学生互评的成绩评定过程,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全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动态地掌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过程。

课后:巩固实践成果。以课堂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课后实践作业并上传至学习通。另外,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学生可在课后观看对应章节的线上学习资源。

(三)依据OBE 理念,深化课程建设,打造省级、国家级一流(品牌)课程

该课程目前为西安翻译学院校级一流课程,在此基础上需要继续深化课程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完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结合时代要求,细化课程思政,丰富教学内容;打造省级一流品牌课程。

五、结束语

一流课程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笔者在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调整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建立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过程及效果,在前期实践基础上,继续深化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法,教学过程更加凸显实践能力的培养。该课程的建设本身是一个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环境逐渐优化的过程。在OBE理念的指导下,课程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今后将在实践中围绕以上四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日语一流成果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关注一流学科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工大成果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