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影响

2023-11-05 09:33李婉玉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天津30004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9期
关键词:术式宫腔镜息肉

李婉玉 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 (天津 30004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宫腔镜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月经量、复发、妊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以显著改善月经情况和妊娠情况,降低复发率。

子宫内膜息肉主要是由子宫内膜基底层过度增生所导致的突出于宫腔的肿物,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以及月经量过多等,情况严重的还可导致不孕不育[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在25%左右,发病人群主要为35岁以上女性[2,3]。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病因及发病机制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明确认识,不过学者们都主张在发病早期应及时进行治疗[4]。传统的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主要采用息肉钳除或刮除术,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准确性较差,容易对子宫内膜产生损伤,术后复发率较高。近些年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具有术野清晰、微创和术后康复快等优点[5]。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具体包括宫腔镜电切除术、宫腔镜下刮宫术等多种术式。已有研究显示两种术式均具有显著疗效,但是关于两种术式选择临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6,7]。基于此,本文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年龄30~46岁,平均(36.84±5.26)岁;病程6~22个月,平均(14.22±4.16)个月;单发息肉14 例,多发息肉18 例。对照组32 例,年龄29~47岁,平均(36.50±5.44)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4.48±4.36)个月;单发息肉16例,多发息肉16例。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满足《妇科内镜学》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②宫腔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均显示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子宫腺肌病以及子宫肌瘤患者;②长期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及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④手术不耐受患者;⑤治疗依从性较低患者。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于月经干净后5~7d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给予宫腔镜电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取截石位,硬膜外麻醉。应用德国WOLF公司电视宫腔镜设备,明确探查宫腔深度后逐渐扩张宫颈管,然后置入宫腔镜,对患者宫腔清理进行检查,在宫腔镜直视视野下明确子宫内膜息肉的数量、大小和位置。采用电切环对息肉基底部进行切割,对于息肉蒂部较宽的组织可以在适当范围内增加切除深度。息肉切除后及时进行止血,对切除情况进行观察,确认完全切除后将切除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明确息肉发育情况后采用刮匙刮除息肉。术后两组均给予抗生素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②治疗前后的月经量,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通过月经失血图进行评价;③复发和妊娠情况,分别统计术后6个月和术后6~12个月的复发和妊娠情况;④并发症情况,包括宫腔感染、电解质紊乱、宫腔粘连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组间开展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描述,组间开展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n=32,±s)

表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n=32,±s)

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15.28±5.85 21.30±5.63 4.06±1.36对照组14.45±6.30 20.85±5.70 4.32±1.22 t 0.546 0.318 0.805 P 0.587 0.752 0.424

2.2 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比较(n=32,±s,mL)

表2.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比较(n=32,±s,mL)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330.28±120.52 134.25±60.54对照组342.45±143.66 238.76±72.60 t 0.367 6.254 P 0.715 0.000

2.3 两组复发和妊娠情况比较

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复发和妊娠情况比较(n=32,n/%)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1例宫腔感染和1例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有2例宫腔感染、1例电解质紊乱和1例宫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6,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可能导致患者不孕不育,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我国因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占比高达10%。因此子宫内膜息肉防治一直是妇科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学者们关于其发病机制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是主流观点认为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可能与内分泌紊乱以及子宫内膜长期受高水平雌激素刺激导致的慢性炎症存在密切关系[8]。特别是尚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在高水平雌激素刺激下,更容易产生慢性炎症,进而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增生。近些年随着宫腔镜的成熟和完善,宫腔镜直视视野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在临床治疗中开始广泛应用。借助宫腔镜可以对宫腔内子宫内膜息肉发育情况进行详细观察,还可以取组织进行活检,显著提升手术操作精度,避免手术操作对周边组织造成损伤[9]。同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属于微创治疗,可以降低对患者的创伤,效果得到患者认可。

宫腔镜电切除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术均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较为常见的术式,已有报道显示两种术式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关于两种术式的选择,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10,1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术式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宫腔镜电切除术在改善月经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宫腔镜电切除术作为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术式,在宫腔镜视野下采用电切换可以直接从息肉根本进行切除,其最深切除位置可以达到子宫浅肌层以下2.5mm,相比刮宫术切除更为彻底。宫腔镜下刮宫术虽然可以基于子宫内膜息肉发育情况通过选择合适的刮匙来最大程度刮除息肉,操作更为简单,但是可能存在刮除不彻底的情况,同时在刮除过程中还可能对周边组织产生损伤,容易引发术后阴道出血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宫腔镜电切除术在术后复发方面相比宫腔镜下刮宫术更具优势。

宫腔镜电切除术除了可以将息肉蒂部完整切除,有效避免复发外,还有助于子宫内膜在短时间内更好恢复,让子宫内膜变得更加光滑平整,有助于受精卵着床,提升受孕概率,这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12个月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宫腔镜电切除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妊娠情况,提高受孕概率。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为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关于受孕依然存在较大的心理顾虑,可能认为身体尚未完全恢复,故将怀孕时间向后推迟。国内已有报道提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电切除术更为有效,对于无生育需求患者推荐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联合内膜汽化电切术进行治疗,对于绝经后患者推荐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联合子宫内膜滚球电凝术进行治疗[12]。本文关于宫腔镜电切除术可以改善患者妊娠情况方面与已有研究保持一致,但是关于不同类型患者的对比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综上所述,宫腔镜电切除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对来说宫腔镜电切除术在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月经情况和妊娠情况方面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术式宫腔镜息肉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