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紫外线联合伤口治疗仪在治疗糖尿病足Wagner2~3级中的临床作用

2023-11-05 09:33王铮骆大行龚永红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冯尧敬纪念医院广东佛山528305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9期
关键词:体腔渗液治疗仪

王铮 骆大行 龚永红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冯尧敬纪念医院) (广东 佛山 528305)

内容提要: 目的:评价在糖尿病足Wagner2~3级患者中短波紫外线+伤口治疗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Wagner2~3级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短波紫外线、伤口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渗液pH值、疼痛程度评分、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组间比较,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创面渗液pH值、疼痛程度评分、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波紫外线联合伤口治疗仪在治疗糖尿病足Wagner 2~3级的患者中可以提高溃疡愈合效果,促进创面愈合,并且有改善创面渗液pH值、疼痛程度评分、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等指标的作用。

糖尿病足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足部并发症,包括神经病变(神经病理)和血管病变(血管病理),以及可能出现的感染[1]。这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长期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身上。短波紫外线联合伤口治疗仪是一种常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物理治疗设备。它结合了短波电磁辐射和紫外线照射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伤口治疗,包括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通常较难治愈并容易引发感染和并发症,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患者截肢或者死亡[2]。糖尿病足Wagner2~3级是指溃疡已经达到深度并涉及肌肉和骨骼,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和定期检查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保护患者的足部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在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6 月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Wagner2~3级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2~72岁,平均(63.33±3.35)岁;Wagner分级,20例2级,25例3级。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53~72岁,平均(63.28±3.41)岁;Wagner分级,21例2级,24例3级。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P>0.05),可纳入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70岁,性别不限;②符合糖尿病足Wagner标准中2~3级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及法定监护人对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放射性、风湿性和脉管炎引起的非糖尿病相关的溃疡;②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患有严重不能控制的高血压;③精神病、孕妇、过敏体质的特殊人群;④患有心、肾功能不全等疾病;⑤恶性肿瘤晚期,严重感染者。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①资料不完整可能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②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过敏反应,需根据医生判断停止试验者;③治疗过程中不配合治疗者;④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配合治疗或发生意外事件而不能坚持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①常规处理: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根据其实际血糖水平给予中长效胰岛素,确保血糖维持在较理想的范围内。同时,积极控制感染,进行药敏试验,并选择敏感抗生素以有效控制感染;活血化瘀,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扩血管药物,对组织供血进行有效改善。②局部处理:对破溃周围皮肤先进行常规消毒处理,然后使用无菌剪刀将坏死组织剪除。接着进行双氧水清洗和生理盐水清洁。最后,湿敷庆大霉素和胰岛素于创面。尽量在白天暴露创面,而晚上用无菌纱布包扎覆盖创面,避免损伤,每天换药1次,直到创面结痂。③物理治疗:给予患者支持对症治疗,减重,限制活动,患肢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持续4周。

观察组给予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操作者保持着装规范,戴口罩。根据患者病情及创面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短波紫外线的目的,以及操作的方法,让患者及家属对操作理解并配合治疗。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暴露治疗创面。常规处理患者的创面。连接好短波紫外线仪器,接插好电源线。根据创面情况,选择体腔/体表治疗。①体腔治疗:选取体腔照射器,在关机状态下连接好体腔输出电缆线。旋紧体腔照射器前端盖,旋松端盖上光导固定螺母,把选好的光导输入端轻轻插入光导孔,以接触到灯管为准,再把螺母固定紧。打开主机上的电源开关,体腔照射器紫外线灯微亮(此时为待机状态),确认主机上体腔照射器的工作指示灯亮,并设置治疗时间;等待体腔照射器预热,通常为10~20s,根据环境温度高低设置预热时间的长短;将光导输出端抵近或者直接接触患部,确保光线传导良好;轻按照射器把手上的启动开关(按一下即可松开),开始体腔治疗,此时主机上的“治疗中”指示灯亮起,治疗时间开始倒计时;等待治疗时间结束,倒计时完成后,“治疗中”指示灯熄灭;体腔照射器返回待机状态,显示屏上的时间回归预设值,同时蜂鸣器发出音响提示;将体腔照射器移开治疗部位,完成治疗。若时间不变,换部位治疗,只需移动治疗光导至新受疗部位,再一次按动手把上的启动按钮即可。若有误操作,可按动主机面板复位键,回到待机状态。治疗完毕,关闭主机电源开关。旋松光导固定螺母,轻轻取下光导并将其置于75%酒精消毒液中浸泡,下次再用时,取出后用干净纱布擦干即可。②体表治疗:选取体表照射器,在关机状态下连接好体表输出电缆线。打开主机电源开关,按动主机上的(体腔/体表照射器)“转换”键,此时体表照射器紫外灯亮;置治疗时间(单位:s)。体表照射器预热10~15s,对准患者受疗部位,按动照射器把手上的启动开关(按一下即可开启),治疗开始。治疗时间结束后,蜂鸣器音响,“治疗中”指示灯灭,时间显示回至预设状态,紫外线灯回到待机状态,等待下一步治疗,治疗结束关闭电源。体表照射治疗,可借助孔巾或涂抹凡士林对非治疗部位遮护。用体腔照射器,旋开端盖可进行小面积体表照射,效果更佳。根据创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3~5次/疗程。

评估患者的病情、伤口以及神志等,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选择合适体位,使伤口充分暴露伤口。伤口治疗仪的延长管口放在伤口上,经医用胶带进行固定,伤口覆盖纱布,或者选择适合的敷料,在纱布或者敷料上覆贴膜。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仪器的运转情况,耐心询问患者的感受。该治疗仪对环境湿度有要求,需环境湿度超过30%,当环境湿度低于30%时,湿度显示闪烁,需在便捷袋中放入湿纱布或者湿巾,仪器良好使用环境温度在10°C~40°C。仪器剩余时间为制氧余下时间,如果剩余时间为零,则要及时更换制氧组件。管路要保持畅通,避免弯曲、折弯、压。伤口使用贴膜尽量密封。持续4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②溃疡愈合率:伤口湿润,上皮组织爬行快,创面缩小超过原面积的一半,伤口细菌培养阴性,可考虑进行二期缝合或植皮术为显效;伤口湿润,伤口分泌物减少,有肉芽组织生长,创面缩小超过原面积的1/3为好转;创面无缩小,治疗前后创面无明显变化,甚至感染加重为无效[3]。③在治疗前以及治疗1周后,测量两组创面渗液的pH值(揭开伤口敷料后在伤口中心点蘸取伤口渗液5s显色后与指示卡进行对比取值);测量两组的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经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估两组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将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实施χ2检验,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创面愈合时间及溃疡愈合率对比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创面愈合时间及溃疡愈合率对比(n=45)

2.2 创面渗液pH值及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创面渗液pH值、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创面渗液pH值、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创面渗液pH值及疼痛程度对比(n=45,±s)

表2.创面渗液pH值及疼痛程度对比(n=45,±s)

组别创面渗液pH值疼痛程度(分)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前治疗1周后观察组8.73±0.43 7.62±0.31 7.54±1.32 4.89±1.05对照组8.71±0.42 8.22±0.35 7.48±1.28 6.35±1.17 t 0.223 8.609 0.219 6.230 P 0.824 0.000 0.827 0.000

2.3 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C 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组间比较,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对比(n=45,±s,mg/L)

表3.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对比(n=45,±s,mg/L)

组别C反应蛋白D-二聚体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前治疗1周后观察组9.35±1.52 5.02±1.01 0.71±0.12 0.33±0.08对照组9.29±1.48 5.99±1.12 0.69±0.11 0.49±0.09 t 0.190 4.315 0.824 8.913 P 0.850 0.000 0.412 0.000

3.讨论

糖尿病足患者的创面愈合比较慢,甚至是不愈合,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血管生成以及组织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当组织低氧时就会影响组织修复[4,5]。所以,需要为组织提供充足氧供,促进创口修复。

临床以往主要是通过换药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创面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治疗方法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而且敷料易受到渗出物的污染,进而提高创口感染的风险,同时,敷料需要频繁地更换,增加患者痛苦、医护人员工作量、患者医疗费用[6,7]。而伤口治疗仪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会持续地向靶向组织输送氧气,并配合薄膜敷料外贴,确保创口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并且保持创口的湿润,对创口周围皮肤组织持续的低氧状况进行改善,利于血管增生及肉芽增生,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的愈合,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8,9]。患者在应用伤口治疗仪后,会持续地产生氧气,进而在创口处形成封闭的、较高浓度的一个氧舱,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产生影响,增加白细胞对细菌的杀灭能力,创口的渗出液明显减少,最终降低创口感染或者再感染的风险[10,11]。在短波紫外线治疗中,充分发挥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双重作用,非热效应促使局部体内的pH值逐渐增加,使其趋向碱性,从而有效减轻或消除组织的酸中毒现象。此外,非热效应还导致局部钾离子减少,而钙离子增加,从而降低组织的兴奋性,有利于减少渗出液的产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非热效应还能提高人体抗体水平和补体水平,增强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急性炎症的快速消散[12,13]。另外,紫外线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通过低强度局部照射可扩张患者足部和小腿的深部血管,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促进组织再生,有利于吸收和消散足部水肿和炎症。同时,紫外线刺激并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加强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14]。

综上所述,短波紫外线联合伤口治疗仪在治疗糖尿病足Wagner2~3级的患者中可以提高溃疡愈合效果、促进创面愈合,并且有改善创面渗液pH值、疼痛程度评分、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等指标的作用。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数据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体腔渗液治疗仪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
鸡体腔被打开后气囊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