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语文教学方法的当代启示

2023-11-07 10:16尹晓苗
科教导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余映潮板块课文

尹晓苗,王 余

(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 自贡 643002)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应对语文课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素质。余映潮在课堂授课中运用板块式教学,对课堂内容进行重新建构,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诗意的手法,创设情境,使语文教学成为一种艺术;进行主问题设计,由主问题贯穿整个阅读教学活动,思路新颖,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余映潮使得教学真正成为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加以模仿、创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余映潮语文教学方法简述

1.1 板块式教学

板块式教学指的是在一节课或者一篇课文的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板块进行授课[1]。这些板块是根据学情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等进行合理、有层次的设置,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余映潮设置了自读自讲、朗读体味、读背积累、名句欣赏四个板块。在介绍背景材料后,余映潮便将这四个环节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自读自讲的目的在于读准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及把握文章大意。朗读体味主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请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当时快乐、复杂的心境。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并且采用齐读、教师示范朗读等方法加强训练。读背积累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全文背诵,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言简意赅。

由此可见,板块式教学具有简洁性、科学性的特点,使得教学活动逐步深入进行,把大量时间放在对文章的诵读理解上,有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掌握,革除了传统课堂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诗意手法

诗意手法指的是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掘教材的细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体会文章的细节美、语言美,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

在《散步》一文的教学中,设置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这三个板块。尤其是在品味语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余映潮要求学生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联系上下文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逐步深入,使学生感受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同时体会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

在赏析文章时,余映潮并不直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美句,而是教给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抓住文章的字、词、句、段进行赏析。这样学生在学习类似文章时就能够举一反三,自然而然地学会欣赏文章,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体会作者的心境。

1.3 主问题设计

所谓主问题设计,就是在一节课或者是文章重要内容的教学中,以主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活动[3]。在阅读课中运用主问题设计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在传统的线性教学中,教师的提问零碎且无效问题很多,课堂枯燥无聊,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余映潮运用主问题进行阅读课的教学,使整篇文章都由一个或者几个主问题进行串联,整堂课结构清晰,环节紧凑,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了借鉴。

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教学中,余映潮在纵向品析文章这一板块的教学中,首先提出了主问题“找一找‘船’在课文中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先后找出了把于勒送上船,揭开了故事发展的序幕,在旅游时碰到于勒,船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最后余映潮进行总结:船是整篇小说的线索,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为高潮做了铺垫,更是围绕文学作品构思的着眼点。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概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也得到加强。

由此可见,余映潮的主问题设计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凭空想象或者捏造出来的。主问题的设计巧妙、精准,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2 余映潮语文教学方法的优点

2.1 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课程改革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单纯注重教师的讲授,讲授的知识多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学生技能的内容很少,容易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甚微。而余映潮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尤其是板块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诗意的手法从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出发,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诗意地安排教学活动,诗意地与学生对话,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从而为促进语文课程的改革搭建桥梁;而主问题设计对于改进教师在课堂上的碎片化提问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精简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作用,改进教师的教学模式,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2.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余映潮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技能,这对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春》这篇散文的教学中,余映潮设置了读、说、写、品、记这五个板块,并且以朗读教学法贯穿课程始终,在学生读的时候,教师提出要求并加以范读,带领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另外,设置了概括课文内容的环节,从草、花、风、雨等不同的角度赏春品美。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而且深入文本分析句子,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给学生学习散文的方法,即通过字、词、句来品读文章,真正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2.3 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语文课程的改革尤其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尽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充分的知识。首先,板块式的教学,结构清晰,余映潮在课堂开始时把本节课的板块设计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该学习到的任务,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其次,主问题的教学设计大大缩短了教师提问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思考、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余映潮进行多种多样的朗读训练教学,例如齐读、教师范读、男女比赛读、师生共读等,有利于训练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但余映潮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缺点,板块式教学的设计存在将教学内容割裂的弊端[4]。在《麻雀》这篇文章的教学中,余映潮设计了朗读体味、美文联读、精讲课文这三个板块,整堂课看似连贯流畅,但是对课文的内容造成了分解,且并没有为学生讲解抓住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不利于达成本节课在过程与方法上的目标。通过余映潮的课堂,笔者发现余映潮在课堂一开始就把本节课的重点的字词为学生展示出来,只是要求学生去朗读,学生具体掌握得扎实与否,则不可知。在最后进行总结的时候,余映潮往往直接为学生展示出答案,并且要求学生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种教学设计往往会导致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老师的手里,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慢慢丧失。此外,在赏析句子之前教师会给学生出示范例,请学生仿照例子对课文进行赏析,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余映潮语文教学方法的启示

3.1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等因素,对教学方案提出的计划与设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开阔思路,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借鉴余映潮主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以主问题串联整篇文章,同时要注意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例如,在教授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可以提出“作者在百草园中有哪些快乐?”的主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捕鸟、堆雪人、玩耍、听故事这几件事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乐趣,同时也与在三味书屋中的枯燥无聊进行对比,进而感受作者对于童年生活的回忆。

3.2 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对于课文中字词的教学,余映潮一般不会占用过多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鉴这种教学方法,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难读写、难理解的字词进行重点讲解,其余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行查阅等方式自行解决,教师及时检查掌握情况。这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余映潮板块式教学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文本研读能力与阅读能力。例如,在《天上的街市》这篇诗歌的教学中,以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这几个板块为思路进行教学,使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赏析《繁星》,以此教会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3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5]。这就要求教师增强自身的语言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首先,教师可以借鉴余映潮诗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赏析课文时,抓住关键字、词,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从文章的结构、内容、思想等来体会文章,激发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将美育落实到课堂中,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感。其次,教师的语调应该随着课文内容、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应该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课堂评价的语言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教师应运用积极的语言来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跟着其教学思路走,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3.4 创新板块式教学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线性教学,板块式的教学方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教授《狼》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借鉴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的思路,从屠户、狼、故事发展等角度切入,这几个板块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整,板块与板块之间层层递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要注意在对课文进行赏析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教师可以给予简单的提示,切忌提前出示答案或固定答案,破坏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应该对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进行思考,并且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对其加以创新,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从而避免板块式教学模式化,促进语文课程的改革。

4 结语

余映潮的教学方法的形成是在新课改的推动、各位教学名家经验的借鉴以及余映潮个人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形成的,教师应对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借鉴,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避免板块式教学的模式化倾向或者过于体现主问题的教学而割裂了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余映潮板块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背课文的小偷
板块拼拼乐
一堂朴实、厚实的语文课——余映潮《“飞天”凌空》课例评析
Some methods on cultivat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余映潮诵读教学艺术研究
余映潮“一课多案”教案设计分析
背课文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