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宾川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023-11-08 09:44张华燕杨秀娟何云长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宾川县样方药用植物

黄 波,张华燕,杨秀娟,张 平,何云长,3

(1.宾川县中医医院,云南宾川 671600;2.宾川县人民医院,云南宾川 671600;3.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中药资源普查是基本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1〕。1985年的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为宾川县的中药材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宾川县于2018年5月再次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截至2019年10月31日,已对全县10 个乡镇范围内40 块样地的中药资源进行普查。通过此次普查,进一步查清宾川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规律,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系统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北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地处北纬25°32′~26°12′、东经100°16′~100°59′之间。全县土地面积2 562.67 km2,南北长72.8 km,东西宽68.7 km。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接壤,南连祥云县,西与大理市交界,北与鹤庆县和丽江市永胜县毗邻。县城由凤太线连接州府下关,距离56 km,距省会昆明350km,祥宁线自宾川坝子纵穿南北〔2〕。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调查 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由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宾川县的植被类型信息自动拟合生成样地,根据宾川县的地理和植被特点,设置草丛、草甸、灌丛、冷杉林和云南松林5 种植被类型区域,覆盖宾川县10个乡镇:金牛镇、力角镇、鸡足山镇、大营镇、州城镇、乔甸镇、宾居镇、平川镇、拉乌彝族乡(以下简称“拉乌乡”)、钟英傈僳族彝族乡(以下简称“钟英乡”)。涉及自然植被面积1 580.78 km2,占宾川县总面积61.68%。见表1。根据宾川县区域面积、植被状况、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点,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全区设置48 块样地,样地分布在每个调查区域,包括不同的乡镇,兼顾不同海拔和坡度、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水系差别。

表1 宾川县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代表区域信息

在样地调查时需根据实际地形设置5 个样方套,其中每个样方套设置6 个小样方,在1 号10 m×10 m 样方内调查乔木与计数,在2 号5 m×5 m 样方内调查灌木与计数,在3~6 号2 m×2 m 样方内调查草本与计数〔3〕。见图1。调查过程中使用GPS 轨迹仪和坡度仪,记录每个样方套的海拔、经度、纬度、坡度,对样方套内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蕴藏量等进行调查,拍摄样地、生境、重点品种图片,并采集相关标本〔4-5〕。结合样地调查,对一般品种进行拍照、采集标本,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6〕及相关参考书籍〔7-9〕,对采集的药用植物依托技术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进行种类鉴定。结合分布区域对药用植物进行分析评价。

图1 样方套设置图

2.2 走访调查 通过走访宾川县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以及各乡镇相关部门,获取宾川县栽培药材的相关合作社、个体户信息,并对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宾川县药用植物种植及药材市场流通的基本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宾川县普查工作完成情况 在此次资源普查中,由于8 块样地因变成农田或山高路陡难以到达而没有进行调查,实际完成40 块样地调查,设置200 个样方套,采集制作腊叶标本894 份。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经最后鉴定统计分析,宾川县分布的药用植物有101 科388 属583种。见表2。

表2 宾川县药用植物资源物种组成

3.2 药用植物科属构成的多样性 优势科是指某一植物区系中含属量最多的科,通常是构成相应植物区系种类组成的主体〔4〕。因此,对优势科的属、种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该区植物的多样性。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发现含10 种以上的优势科有16 个,其中药用资源优势科为菊科,其次为豆科。见表3。

表3 宾川县药用植物资源优势科情况

3.3 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的多样性 对于多部位入药的植物,分析时仅统计其最重要的入药部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6〕、《云南中草药》〔7〕、《云南省药品标准》〔10〕,将药用植物入药部位主要划分为全草、根及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木等6 种类型〔11-13〕。其中,根及根茎类占有明显的优势,代表物种有川续断、牛膝、滇黄芩、甘松;全草类次之,代表物种有车前、千里光、茵陈蒿、蓝花参等;叶类代表物种桑、扁核木、淡竹叶;花类代表物种合欢、金银忍冬;茎木类代表物种木通;果实和种子类代表物种梅。

3.4 重点中药资源分布及蕴藏量 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下发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材目录》,调查宾川县重点中药资源蕴藏量,有助于评估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本调查显示,蕴藏量超过10 000 kg 的药用植物有29 种,占总调查品种53.70%(29/54),其中蕴藏量超过100 000 kg 的药用植物有9 种,分别是西南蕨麻、大白茅、何首乌、翼齿六棱菊、余甘子、扁核木、川续断、细叶卷柏、牛膝。蕴藏量高的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金牛镇、宾居镇、州城镇、乔甸镇、平川镇、钟英乡、拉乌乡。分布面积超过50 km2的药用植物主要有余甘子、西南蕨麻、川续断、麦冬、滇黄芩、大白茅、一把伞南星、车前。见表4。

3.5 种植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 宾川县积极推广药用植物种植,并逐步向规范化、规模化和长效化发展,种植品种和面积逐步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主要以种植合作社和农户自发种植为主。此次调查种植药用植物共有22 种,平川镇、鸡足山镇、大营镇、金牛镇种植面积最广,种植面积较大的药用植物主要有花椒、石榴、余甘子、枇杷、乌头、川续断、木瓜等。见表5。

表5 宾川县栽培药材资源种类及种植分布区域

4 讨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宾川县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有101 科388 属583 种,其中,药用资源优势科为菊科,其次为豆科。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最多,其次是全草类。蕴藏量在10 000 kg 以上有29 种,蕴藏量较大的代表物种有西南蕨麻、大白茅、何首乌、翼齿六棱菊、余甘子、扁核木、川续断、细叶卷柏、牛膝等。调查种植药用植物22 种,平川镇、鸡足山镇、大营镇、金牛镇种植面积最广,种植面积较大的药用植物主要有花椒、石榴、余甘子、枇杷、乌头、川续断、木瓜。各区域海拔和气候条件不同,所栽培的药用植物也不同。综上所述,宾川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但由于人为滥采滥挖的影响,导致药材资源损失严重,很多药用植物已处于濒危边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区周边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阻碍了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14〕。

4.1 加强对其他药用资源的调查 在本次调查中,根据信息系统抽样选取了40 块样地,不能覆盖所有药用植物,应增加线路调查,扩大宾川县中药资源普查范围。此次普查主要以药用植物为主,对其他动物和矿物药材未作调查。要全面查清全县药物种类、分布、资源量等,须进行补充调查。

4.2 加强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 宾川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能,由于人为滥采滥挖,很多药用植物濒临灭绝,如小白及、毛重楼、滇黄精、草血竭等。蕴藏量大的药用植物种类不是很多,若开发利用,会使药用植物资源流失。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根据各乡镇具体情况做好中药资源开发规划。

4.3 发挥地区自然优势,做好种植规划 宾川县仅有两家定制药园,主要种植乌头,其余几家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花椒、石榴、余甘子、川续断等,存在种植比较分散,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较低的情况。全县未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没有自己的中草药品牌,地方特色品种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建议:一是合理规划和布局,选准优良的药用植物品种,在气候、水土适宜地方进行种植。充分发挥宾川县山区面积大、适宜种植面积广的优势,加强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结合当前及长远的市场需求,依托核桃、花椒等经济林地可间作套种中草药的巨大空间,合理规划布局,扩大种植规模。二是加强中草药幼苗的规范化培育,并积极组织中草药栽培技术培训,从而提高中草药的栽培质量和产量。三是坚持标准化生产经营,认真实施中草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企业建基地为主,乡镇、村建设示范样板为补充,打造中草药种植特色小镇,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发展优势品种,建立中草药种植实验基地,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在平川镇、钟英乡、拉乌乡建立2~3 个连片中草药种植基地,在大营镇、鸡足山镇各建立一个连片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形成从中草药种植到药品进入市场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

猜你喜欢
宾川县样方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浅析宾川县小Ⅱ型水库养殖罗非鱼越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