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素养课”的建构与研究

2023-11-08 02:56吴稀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双减政策

[摘  要] 在“双减”背景下,要努力建构“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新体系. 当前,“双减”政策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形成了双重影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要基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并向其借力,通过“素养课”这一新型课堂形式的有效建构,同步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使学生在“素养课”的学习、实践、探究和提升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和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步发展,切实达到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 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为促成“双减”政策的落地,以及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将“双减”政策的要求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起来,然后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调整和优化,使之体现出高效教学的一面,以及具备更强育人效能的一面.

[关键词] “双减”政策;农村初中;数学“素养课”;建構;研究

“双减”是国家关于教育最大的政策之一,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必须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要在体现数学学科基础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双减”背景下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价值体现出来. 尤其是对于农村初中而言,数学学科教学更要成为“双减”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双减”政策要减轻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课外培训负担,所要减轻的这两个范畴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当学生在没有作业负担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建构数学知识时,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参加课外培训的需要. 这意味着面向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能够保证他们的知识建构需要,以及他们的素养发展需要. 可以这么说,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关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主要强调的是在落实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努力建构“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新体系. 相应地,考虑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注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也要关注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也就是思考如何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有效落实新课标的育人要求——实际上就是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丰富初中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和课程核心素养这两个维度的发展上,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

与此同时,在“双减”政策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双重影响下,笔者注意到当前关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愈发丰富. 这意味着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要基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并向其借力,着重凸显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素养课”这一新型课堂的有效建构,来同步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使学生在“素养课”的学习、实践、探究和提升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和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步发展,切实达到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

“素养课”的理论建构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进行农村初中数学“素养课”的理论建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最基本的路径应当是借助他人关于农村初中数学“素养课”的相关理论的研究,获得一些理论角度的基础知识. 笔者进行研究时,以“双减”政策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综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环境优化进行了深度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考虑到教学过程的系统整合和教学形式的重要性,确定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就可以形成更富育人效能的“素养课”,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堂实践、课后巩固的综合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和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步发展,进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并在此过程中凸显农村初中教育教学特色.

应当说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还是非常明显的. 从研究意义的角度来看,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基于政策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凸显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特色,建构更富育人效能的“素养课”体系,将能够进一步加速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相关的教育改革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并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基础,为有效推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化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从研究价值的角度来看,面向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从“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双重纬度入手,能够很好地将宏观的政策要求与学科教学要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此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要求,就可以建构起更具育人效能的“素养课”体系. “双减”政策的要求与学科教学的要求相结合,就可以打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新局面. 就“素养课”的实施而言,完全可以从理论角度推理得出相关的愿景,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在“素养课”中学习、实践和探究时,就可以实现课程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既指向数学知识,又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综合效能的提升. 同时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通过“素养课”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为开展更多教学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对于农村初中教师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

“素养课”的实践研究

实施“双减”政策,必须认识到其是指为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而颁布的政策. 在本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宏观层面的基本认识,同时要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阐述,来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和优化,使之具备更强的育人效能. 在实践“素养课”时,同样要认识到“素养课”是指以促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课程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课程.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与特点,然后结合双重教育目标的落实,建构起更为健全的素养培育体系,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课程核心素养得到同步发展. 总体而言,就是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科本体知识,明确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的根本目标[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 结合这样的认识来看本研究,应当说本研究的实践基础是非常牢固的,在“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就展开了以“减负提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工作,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创新、作业管理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具有显著农村特色的教学形式和作业形式也开始普及开来. 这就使得本课题的研究基础较为扎实,能够基于初期的改革成果,建构起更富特色的“素养课”新体系.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中有“从算式到方程”这一内容,面向农村初中学生,笔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学生对算式是比较熟悉的,對方程则是相对陌生的. 如果在教学中不能顺利引导学生从陌生走向熟悉,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终教师只能通过习题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而这在客观上就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还有可能让学生寻求课外培训来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很显然在“双减”背景下,本节课教学要体现出“素养课”的基本特点,关键就在于为学生创设能够有充分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从算式到方程的转变. 事实证明只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可以实现“双减”的初衷,就可以让学生在相关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数量的提升,而这也正是“素养课”的基本追求.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利用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相关实例,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这个实例可以是: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 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列算式解决问题.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要让学生在读完题目的基础上,先将大脑中关于列算式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充分体现出来.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一过程,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强化利用算式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

其次,当学生认识到可以利用算式来解决上述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扬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这一认识,这实际上也是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可以让学生处于认知平衡的状态. 随后可以话题一转:还有更为简单的方法吗?——要特别加重“更为简单”四个字的语气,这样可以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从而让学生进入新的探究状态. 事实表明这一策略是有效的,当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方程来解决上述问题时,学生会发现这确实要简单得多.

当学生有了这一发现后,他们原有的认知平衡就会被打破,而随着对方程价值的认同,他们新的认知平衡又会建立起来. 于是这样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就伴随着算式到方程的认识. 当然,这一过程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能够实现素养的提升,能够体现“素养课”的价值.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

“素养课”的研究总结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农村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而言形成了重要的教学背景. 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为促成“双减”政策的落地,以及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将“双减”政策的要求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起来,然后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调整和优化,使之体现出高效教学的一面,以及具备更强育人效能的一面.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成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到培育学生素养的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要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去建构新型“素养课”的基本理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本研究的突破方向. 同时,实践中必须考虑“双减”政策要求,以及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形,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建构关于农村初中数学“素养课”的创新策略,并在实践中总结相关的建构措施.

“双减”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数学“素养课”的育人效能是显而易见的,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获得数学知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学科思想方法的价值,还能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和课程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 在笔者已有的实践案例中,可以总结出的基本规律就是:当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素养时,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在提升,教学经验也在丰富,教学视野也在拓展. 可以肯定地讲,在“双减”背景下进行农村初中数学“素养课”的研究,客观上有效促成了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做到了智慧共生. 而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实践也帮助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素养课”教学经验,这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推广做好了更为充足的准备,能够让本教学模式在更广的范围之内得到推广.

总而言之,对“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素养课”的研究,无论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是值得研究与推广的.

参考文献:

[1]王红权. 建构“教·学·评”一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读《浙江省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2021版)》的思考[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2(Z1):38-42.

[2]薛行文. “双减”背景下乡村初中数学分层次作业探索[J]. 数学之友, 2022(06):51-52+55.

作者简介:吴稀(1990—),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