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2023-11-08 13:10李兴东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背景

[摘  要] 作业就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优质初乳”. 作业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目标、兴趣、素养和问题为导向,设计基础性作业、选择性作业、整合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 作业不仅是评价手段,更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数学素养生成、数学生命生长的载体.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双减”背景;作业研发;作业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识. “双减”不仅要“减负”,更要“提质”“增效”.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有效管理作业,遏止传统的机械性作业、无效性作业,杜绝重复性作业、惩罚性作业.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优化的作业克服“作业排斥症”“作业恐惧症”. 作业应当充分彰显其促进和发展的功能,淡化其甄别、选拔的功能. 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充分地发挥育人的作用,彰显育人的价值.

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基础性

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设计作业,要以目标作为根本性的导向,要将“教学评”融为一体. 当下的作业,往往存在着评价与目标的“两层皮”现象. 有些教师更喜欢在基础目标上人为地拔高要求,有些教师则无视教学目标,等等. 这样的脱离目标、游离目标的作业设计与评价,让作业变成了一种随意化、零散化、低效化的选拔工具.

以目标为导向,就是要让作业紧紧围绕目标而展开,就是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基础、有参照. 围绕目标设计作业,就能让作业走向科学、走向规范、走向合理,就能让作业不偏航、不偏道,就能让作业有效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1]. 当然,基础性作业,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学“平方差公式”后,笔者先设计了一些基础性作业,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变式性、应用性作业,不仅让学生掌握一般的平方差方法,还让学生能灵活进行因式分解,比如“25x2-64”“-16x2+64”等. 这样的一些基础性作业,就是围绕基础性课程目标设计的,不仅富有针对性,而且富有实效性,能让学生有效通过作业实践,实现学习目标. 在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笔者把这些作业进行简单的“变脸”“变形”,如“让系数变一变”“让符号变一变”“让指数变一变”“让因式变一变”“让底数变一变”等. 通过“变”,引导和助推学生灵活变通地分解因式. 在熟悉因式分解结构、改变因式分解形式、检查因式分解结果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发展学生分解因式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分解因式的质量,不断优化学生分解因式的品质,让学生有效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熟悉因式分解的策略.

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基础性作业,能让学生的学习具备效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围绕目标设计作业,学生围绕目标完成作业,师生围绕目标共同检测作业、评价作业. 如此,作业能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评一体化”的活动.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始终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赋予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 通过作业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基础性活动经验.

以兴趣为导向,设计选择性

作业

兴趣是学生作业的先导,是学生作业的动力引擎. 对于同一个知识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是可能不同的、有差异的[2].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关照学生的兴趣,设计相关的基于学生兴趣的分层作业,让学生有选择作业的空间. 作业分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进阶,将学生数学思考、数学探究不断地引向深处. 以兴趣为导向的作业能真正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

以兴趣为载体,能让学生有效克服传统作业的机械化、盲目化等弊病,能让学生走出“题海战术”的误区. 传统作业,往往是一味地刷题,这样的作业样态会让学生生笨、生厌,也就是常说的“熟能生笨”“熟能生厌”. 以兴趣为载体的作业,能让学生走出传统的“刷题”误区,让学生作业自主化、智能化,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发生. 以兴趣为载体的作业,能让学生数学学习走进一种新的“思维时代”. 思维是学生作业的灵魂,探究是学生作业的内核. 以兴趣为导向的作业,不仅面向全体学生,更面向“具体个人”;以兴趣为导向的作业,旨在促进全体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认知、思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面的兴趣性作业,让作业能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一部分内容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一是基础性作业,旨在有效巩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能力提升性作业,即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系数为分数或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含有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三是思维提升性作业,即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增加一些绝对值. 设计的作业具有选择性,不同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完成. 同时作业也具有进阶性,完成“低阶作业”后,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选择“高阶作业”. 基于兴趣设计作业,应关注学生作业的心理需求. 如果学生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还有积极探究与思考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能力提升性作业和思维提升性作业,从而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不断地去“跳”,不断地去“摘桃子”. 对于做基础性作业都感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紧紧围绕课程基础目标来完成作业,量力而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基于兴趣的作业,不是对学生的歧视,更不是对学生的偏见.

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基于兴趣的作业,目的是让学生选择比自己现实水平高一些的作业,从而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促进数学学习能力不断进阶. 基于兴趣的作业不是传统作业的“一刀切”“齐步走”,也不是“标准化”“无差别化”,而是让作业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基于兴趣的作业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积极的、良好的体验,能让每一位学生产生获得感、成就感.

以素养为导向,设计整合性

作业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素养生成为内核,设计整合性作业. 相较于传统作业,以素养为内核的整合性作业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变化的、复杂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这样说,整合性作业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尺. 作业的质量、效能是作业设计的生命线,关乎學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一般而言,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发展、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在综合性的、变化生成性的情境中才能得到有效检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整合性作业是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试金石”.

整合性作业要求教师减少作业的量,增强作业的质、提升作业的能. 整合性作业往往是结构性作业,为此,教师要丰富作业的内容、创新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敢于做作业、善于做作业、乐于做作业. 比如教学“锐角三角函数”这一部分内容后,笔者就设计了一些测量建筑物、旗杆、大树等物体高度的作业. 这些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例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准备各种测量工具、实验工具等,要依据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进行实验探究. 这样的整合性作业,超越了传统的纸笔作业,能帮助学生着力解决生活实践问题. 在整合性作业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积极探究相关的实践方法. 实践证明,基于学生主体的整合性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有学生构造相似线段比解决问题,有学生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还有学生尝试构建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等等. 整合性作业往往能将诸多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因而能充分唤醒、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展开自主性、自能性的探究.

整合性作业,不偏于数学知识之一隅,而是将相关的数学知识整合起来. 整合性作业,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等,培育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的认知变得深刻起来. 整合性作业,应当凸显相关的思想方法,应当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认知水平的深化.

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拓展性

作业

“双减”不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降低要求,相反,“双减”是要在有限的时空下,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设计拓展性作业、延伸性作业,从而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助推学生通过作业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问题是学生作业的驱动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引擎. 以问题为导向,就能让作业从传统的“刷题”时代步入“思维”时代. 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数学思考、数学想象和数学探究.

比如教学“函数”这一部分内容后,笔者就设计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拓展性作业、延伸性作业,即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以及已经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列举两个有关函数的例子,并着力思考、探究以下问题:一是说出例子中的变量和常量,说出变量中的自变量以及由此形成的函数,探究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通过自变量的一个值说出相应的函数值;二是说一说对函数的理解;三是说一说对函数的一些认识困惑;四是说一说还想怎样研究函数. 通过这些问题,将学生数学学习从课堂引向课外. 问题构建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时空,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相关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拓展性作业,找准学生的数学认知现实起点,把握学生的数学认知现实样态,帮助学生厘清数学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辨析数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拓展性作业,是一种有意义的作业,能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

以问题为导向的作业设计,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数学学习向数学学科本质、关联等纵深处拓展、延伸. 在“双减”时代,教师要将学生所学的知识问题化. 问题化的作业,是一种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作业,是一种有效能的作业. 利用精简化的问题、精致化的问题、精当化的问题,建构拓展性作业,有效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思维的发展.

沈子兴教授说:“作业犹如蛋白质,必须有,但不能过量. ”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不仅不能“过量”,而且必须“优质”. 作业就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优质初乳”. 作业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业不仅是评价手段,还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数学素养生成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张学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J]. 辽宁教育,2021(17):92-93.

[2]王映学,孙颖美. 试论知识之功能:生态心理学的视角[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4):3-8.

作者简介:李兴东(1978—),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