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的应用探析

2023-11-10 08:59黄智仙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三新技术推广化肥

收稿日期:2023-07-15

作者简介:黄智仙(1977—),女,广西钦州人,本科,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526945876@qq.com。

黄智仙.钦州市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的应用探析[J].南方农业,2023,17(16):-11.

摘 要 近年来,为促进北部湾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广西钦州市人民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积极治理。为了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促进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结合钦州市实施的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術及其应用情况,阐述了化肥减量增效实施的必要性,探讨了化肥减量增效关键技术,同时从农用化肥施用量减少情况和农作物产量方面分析了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效果,表明在确保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苗科学使用配方肥料,按需供应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可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农民经济效益。

关键词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广西钦州市

中图分类号:S1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6.003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户由于过分追求高产,存在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和盲目施用的情况,并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污染、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产生。化肥减量增效是在确保作物稳产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施肥技术和方法,最终达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减少面源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关于化肥减量增效的研究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减少作物化肥的施用量和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经济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北部湾优良的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严重威胁。根据广西钦州市生态环境局的相关监测数据,2013—2015年,北部湾9个海域44个监测站点中有35个活性磷酸盐浓度上升,平均上升率达223%;有9个无机氮浓度上升,平均上升率达77.3%[1]。为改善钦州市入海河流断面水质状况,近年来钦州市人民政府不断加大对茅尾海清理整治力度,同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2019年,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开展控制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产品工作方案》,通过推行控制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产品的措施,包括农药、化肥、洗衣粉等,减少含磷污染物的排放,解决钦江、南流江、大风江、茅岭江等江河流域总磷超标的问题,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2]。此外,根据《2020年全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目标,2019年6月,钦州市钦南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

《2019年钦南区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并相继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的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班的举办,落实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措施,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有效减少了含磷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2 主要技术措施

目前,钦州市推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模式为“测土配方施肥+叶面肥+无人机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水溶肥料+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

种植绿肥+机械翻压”,主要是通过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叶面追肥技术等一系列化肥减量增效措施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促进养分还田,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发展。

2.1 关键技术

2.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受不同地区地形、土壤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养分的含量也不尽相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先对农作物种植地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基于对土壤肥力情况的精准调查结果,结合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来建立相应的施肥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规划施肥分区及肥料参数,严格把控投入肥料的养分配比,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肥料配比失衡的目标。研究数据表明,采用配方施肥方式的水稻的N、P、K的平均利用率与传统常规施肥方法相比分别高1.86、2.01、6.59个百分点,且能实现水稻增产2.24%[3]。

2.1.2 叶面肥施肥技术

叶面肥施肥技术是借助农作物叶片表面角质层下的叶肉细胞及其气孔结构,将农作物所需的养分直接施用于叶面,以达到农作物叶面吸收养分的目的,叶面肥施肥技术具有见效快、利用率高、用量少、操作简便、增效明显等优点。试验数据表明,在相同的叶面肥施肥技术下,采用0.1%尿素、0.1%磷酸二氢钾的番茄地上干重大于采用0.2%或0.3%尿素、0.2%或0.3%磷酸二氢钾的施肥处理[4]。

2.1.3 无人机施肥技术

无人机施肥技术是以农用无人机为施肥工具,根据农作物在不同生育进程对养分的吸收规律,通过无人机多光谱监测、田间作物生长持续监测等技术,进行农用无人机分次精准施肥,在满足农作物植株养分需求的同时,减少肥料用量。

2.1.4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即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通过水肥一体化管道设备系统,对农作物种植地实现供水、供肥一体化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的主要方式是滴灌施肥,采取滴灌施肥能够将水、肥精准施于农作物的根部,与常规的施肥方式相比,滴灌施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节省30%~50%的肥料,且通过滴灌管道的铺设,施肥过程中的下地、开沟、覆土等劳动量明显减少,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几十公顷耕地的施肥在1 d内即可完成,不仅减少了人力劳动,还大大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关键措施。

2.1.5 种植绿肥、机械翻压技术

将土壤中新鲜植物就地翻压、异地使用或沤堆发酵用作肥料,以达到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提高农作物品质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种植绿肥、机械翻压可利用绿色植保机械进行作业。

2.2 实施模式

1)“测土配方施肥+叶面肥+无人机施肥”模式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地确定氮磷钾施用量及施肥配比,并采用叶面肥等新型肥料和无人机喷施的方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施肥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和实现增产增效。2)“测土配方施肥+水溶肥料+水肥一体化”模式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采用水溶肥、有机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和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施用,以促进作物生长。3)“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

肥+机械翻压”模式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術,并利用种植绿肥和机械翻压配合的施肥方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3 实施效果分析

3.1 实施内容

2022年钦州市各县(区)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好示范片建设,整体推进示范区的建设,示范作物选择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玉米、甘薯等粮油作物,包括钦南区核心示范区400 hm2,辐射带动推广施肥“三新”技术0.53万hm2。钦州市强化施肥全程管理,注重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跟踪,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观测。加强技术指导培训,推进科学施肥技术培训行动,充分发动各方力量,扩大技术培训范围,围绕推广“三新”技术模式,组织系列培训。采用印发科学施肥技术宣传手册、技术挂图等方式,通过室内授课、现场观摩和线上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利用各类媒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促进技术落实落地。

3.2 实施效果

3.2.1 农用化肥施用量减少情况

根据钦州市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2020年钦州市农用化肥实物施用量为80.73万t,其中N肥

22.90万t;P肥24.47万t;K肥12.08万t;复合肥21.28万t;折纯后,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21.83万t[5]。2021年钦州市农用化肥实物施用量为77.79万t,与2020年相比减少了2.94万t;其中N肥22.21万t,同比减少0.69万t;P肥23.59万t,同比减少0.88万t;K肥11.53万t,同比减少0.55万t;复合肥20.46万t,

同比减少0.82万t;折纯后,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21.24万t[6]。

2021年钦州市的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与2020年相比,减少了2.7%;其中N肥、P肥、K肥、复合肥与2020年相比分别减少了2.3%、3.8%、2.1%、3.0%;2021年广西全区的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6%,其中N肥、P肥、K肥与2020年相比分别减少了4.2%、3.3%、4.5%,而复合肥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1.1%,见表1。尽管2021年钦州市的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比广西全区的平均增速低4.3个百分点,尤其是复合肥的施用量,在广西全区农用复合肥的施用量增加了11.1%的情况下,钦州市农用复合肥的施用量却减少了2.9%,但钦州市的N肥、P肥、K肥施用量的减少速率却高于广西全区的平均水平。综上所述,2021年钦州市农用化肥的施用量的整体控制水平优于广西全区的平均水平。

仅2022年上半年,钦州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18.74万hm2,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为

0.48万hm2,绿肥压青面积为0.78万hm2,增施有机肥面积为4.63万hm2,举办技术宣传培训班24期,培训人数1 07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8万份[7]。截至

2022年7月,钦州市新增绿色食品认证29个,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完成了3个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3个有机农产品再认证的工作。

3.2.2 农作物产量

尽管2021年钦州市的农用化肥用量与2020年相比有所减少,且增速低于广西全区的平均水平,但2021年钦州市的粮食生产总量(包括稻谷、玉米的生产总量)增速却高于广西全区的平均水平(见表2),由此可见科学施肥促进降本增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叶面肥+无人机施肥”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水溶肥料+水肥一体化”模式、“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机械翻压”模式,对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农民经济效益,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钦州市生态环境局.钦州市生态环境局对钦州市人大五届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的答复钦环发〔2019〕9号[EB/OL].(2019-02-28)[2023-06-18].http://sthjj.qinzhou.gov.cn/zfxxgk/fdzdgk/bmwj/t13915361.shtml.

[2]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控制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产品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19-09-06)[2023-06-18].http://www.qinzhou.gov.cn/zfxxgk/zcwj/bjzfwj/qzbd/t13600883.shtml.

[3] 吴春娥,易宗建,李海露,等.测土配方施肥对慈利县中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23(4):50-54.

[4] 徐丽荣,葛长军,闫良,等.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对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4):97-98.

[5] 钦州市统计局.钦州统计年鉴202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6] 钦州市统计局.钦州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3.

[7] 自治区土肥站肥料科.自治区土肥站到钦州市、灵山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调研[EB/OL].(2022-06-27)[2023-06-18].http:

//nynct.gxzf.gov.cn/gxtf/xwdt_85167/xwkb/t12653132.shtml.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三新技术推广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