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音乐疗法的运用进展

2023-11-11 06:14牛小芳侯洁陈静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精神分裂症康复

牛小芳 侯洁 陈静芳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精神科常见疾病, 近年来, 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 最终将走向精神残疾[1]。目前, 药物仍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 由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以及药物副作用等影响,较多时候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需采用长期的住院治疗,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速患者社会功能的衰退[2,3]。在此背景下,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 具有安全有效及无毒副作用[3], 进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下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音乐疗法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 音乐疗法的作用机制

音乐治疗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2], 它是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 由音乐治疗师针对特定的患者来设计治疗方案, 采用音乐、乐曲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消除患者的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3]。音乐疗法是综合教育、医学、音乐等学科, 通过音乐活动的形式, 利用声音来引导患者, 有效激发患者的躯体及心理反应, 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4]。

1.1 生理作用 音乐疗法通过声音刺激大脑, 改善机体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及消化系统, 增多体内有益的化学物质、调节血流量、兴奋神经[2]。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音乐可集中患者的注意力, 提高大脑正常皮质区的兴奋性, 促进脑电的正常活动。除此之外, 还可通过负诱导作用, 抑制大脑病灶区域的兴奋性, 减轻患者临床症状[5,6]。

1.2 心理作用 音乐疗法通过不同旋律、节奏、音调的音乐对大脑进行刺激, 可引起患者相应的情感反应及内心体验, 进而对患者产生心理治疗作用[2,3]。何艳等[5]研究表明音乐治疗是采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及心理效应, 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国外一项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通过音乐宣泄其心中抑郁、愤怒等情绪[7]。

1.3 物理作用 音乐是由不同音调发出的特殊振动,可对人体的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产生共振[4]。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 生理上的振动可与音乐上的振动产生共鸣, 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 减轻分裂症状[8]。

1.4 社会作用 音乐活动属于社会化的活动, 可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动性及其社会接触能力, 通过音乐疗法, 可恢复患者自信心及自尊心, 改善患者人际关系, 转移患者注意力。最终减少对他人或者自身的伤害[9]。

2 音乐疗法的实施方法

2.1 主动性音乐疗法 主动性的音乐疗法有自主唱卡拉OK 歌曲、小组集体合唱等, 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患者[10]。通过主动的声乐演唱, 活跃患者情绪, 调动患者的主动性, 增加患者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从而促进患者注意力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对于主动性的音乐疗法的实施, 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包括熟练的音乐技巧、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 为患者举办集体合唱, 进而提高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护理人员可在小组集体合唱时, 低声随唱并采用手打节拍, 从而营造活跃气氛, 达到治疗目的[11]。胡冬梅[12]学者采用双盲法将58 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 实验组实施团体音乐干预, 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调查量表(F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芳等[13]选择5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 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 另外5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实验组, 实施鼓圈音乐活动, 连续干预8 周。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PANSS 评分、自尊量表(SE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桂红等[14]随机抽取1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 给予常规药物干预)与观察组(50 例, 给予放松运动和音乐疗法干预),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充分证实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主动式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提高幸福指数。

2.2 被动性音乐疗法 被动性的音乐疗法包括音乐想象法、聆听讨论法、音乐处方法, 通过聆听音乐的方式, 使患者参与到音乐活动中[15]。在被动性的音乐疗法中, 患者属于倾听者的角色。实施被动性音乐疗法时, 应确保周围环境安静, 指导患者取舒适的体位进行短暂的沉思或者冥想, 采用适宜的音量播放音乐, 30~60 min/次[16], 可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治疗时间与治疗频率。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绪状态、个人爱好、欣赏水平选择音乐处方。若精神分裂症患者属于抑郁型, 可听取节奏缓慢、音调低沉的音乐, 使得患者抑郁情绪得以宣泄;然后听取充满希望的乐曲, 增强生活勇气及自信心。若精神分裂症患者属于兴奋型,可听取温婉缠绵的二胡琴声, 平息患者兴奋情绪, 从而达到控制兴奋的目的[17]。王立涛等[18]学者随机选取29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干预;再选取29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 实施被动性音乐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社会功能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了被动性音乐治疗可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 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2.3 即兴音乐疗法 即兴音乐疗法最先是由奥尔夫创建的, 其方法有音乐心理剧等, 可帮助患者探究内心世界, 促进心理成长[19]。此种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充分引导患者, 时刻关注患者情绪。集体的即兴演奏, 可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 转移患者注意力, 提高自控能力, 从而克服逃避环境及消除退缩的现象[20]。黄海红等[21]学者将86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3 例,给予常规的精神科护理)与研究组(43 例, 给予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 两组均连续治疗4 周,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唐娟等[22]将200 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通过奇偶数排列法分为对照组(100 例, 实施常规干预)与观察组(100 例, 实施奥尔夫音乐康复干预),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翁月莲等[23]按照住院编号排序将205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116 例, 实施常规干预)与干预组(89 例, 实施奥尔夫音乐康复干预), 连续干预20 周,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不同时限漏答数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充分证实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实施奥尔夫音乐康复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2.4 综合性音乐疗法 综合性的音乐疗法指音乐运动法、音乐电疗法、音乐游戏治疗、音乐戏剧疗法, 从多个方面调节患者情绪, 提高认知能力, 促进患者身心得到康复, 最终使患者回归社会[24,25]。郭玉兰等[26]将75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音乐游戏治疗组, 结果显示音乐游戏疗法组患者各维度的自制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性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社会技能及自我管理能力。

3 我国音乐治疗未来发展

我国音乐治疗发展相对较缓慢, 在理论及临床应用上存在以下不足及问题:①基础理论相对较薄弱。现阶段, 我国所出版的关于音乐治疗书籍及已发表的文章较多, 但主要为临床技术、实验研究、实际案例分析, 而对音乐治疗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 且音乐治疗中所应用到的理论多为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 对于音乐治疗自身的理论知识较少, 无理论基础的音乐治疗, 将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 要想使音乐治疗得到快速全面的发展, 可在音乐治疗的基础理论上深入研究,使得实践有理可依。②忽视了研究人群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教育水平、个人性格等, 加上音乐曲调的不确定性, 给患者所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 使得患者对音乐的理解体现出多样性。因此, 为了达到更高的治疗目的及效果, 旨在研究如何选取音乐。且从当前的研究内容来看, 研究相对较笼统, 缺乏对具体名曲的定性及量化指标, 限制了音乐疗法的可操作性。因此, 在后期研究中, 应从定性、定量上着手, 进一步推广音乐疗法。③重治疗, 轻预防。现阶段的音乐治疗应用范围多是辅助一些疾病治疗, 多是在发现疾病以后才使用音乐治疗, 而忽视了音乐治疗的预防作用。因此, 可大力宣传音乐治疗作用, 使全部人民对音乐治疗有所了解, 进而预防一些隐藏在内部不易被发现的疾病发生, 如心理障碍、应激障碍等轻微的心理疾病。④难以测评音乐治疗效果。由于音乐治疗需较长的治疗时间,使得治疗效果难以测评, 也就无法准确说明音乐治疗效果。因此, 在未来应突破音乐治疗的测评这一难关。

综上所述,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与心身护理方法, 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社会能力, 缓解患者精神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在未来的医疗、保健及社会生活中, 音乐疗法的实用性可得到进一步发展, 将音乐、心理、文化、美学、社会等理论知识引入到音乐治疗中, 拓宽音乐治疗范围,提高音乐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精神分裂症康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