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基本原则及现实路径

2023-11-12 20:40张志元
学术探索 2023年9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民族建设

郭 涛,张志元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文脉、文运与国脉、国运相牵相连。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前瞻性地指出了新的文化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突出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遵循和实践指南。因此,新时代需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所承担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和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中国文化话语权中,书写彰显时代气息的中华文明新篇章,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

历史上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和强大的国家,都离不开繁荣、兴盛的文化支撑。在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需要依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发挥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大作用,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切实肩负起历史使命。

(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

在长期实践中,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强烈的开放精神和变革精神,在社会进步、民族融合、文化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艰苦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在文化的传承和孕育中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使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成为从未中断的文明。

1840年以来,由于文化冲突、社会动荡、西学东渐以及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面临着文化重构与文化重建、社会变革与社会变化的多重任务,面临着空前的文化转型和道路选择难题。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无数先进人物和仁人志士的一次次奋进与尝试,均遭遇了夭折和失败,中华民族在军阀混战中陷入到社会混乱和失控之中。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华儿女于1949年成立了新中国,以果敢的政治魄力于1978年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三大事件”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华儿女接受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2](P1470)具有显著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命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范式创新。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实践活动中,尤其重视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贯穿在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毛泽东于1940年在延安创办的《中国文化》杂志上发表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对新文化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建立提出了前瞻性的设想。毛泽东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发展而革命,又矢志不渝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持续革命,目的就是要建立起新国家。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在这个新国家中有新文化、新政治、新经济,要改变旧中国经济被剥削、政治被压迫、文化被统治的地位,从而建立经济繁荣、政治自由、文化发展的新中国。总之,在新中国我们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3](P663)毛泽东从整体上阐释了新中国的新文化、新经济和新政治,体现了文化建设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此外,毛泽东于1956年提纲挈领地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文化发展方针,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立足社会建设实践,突出强调了“两手抓”的重要性,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突出文化建设,立足于时代要求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4](P42~43)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变的梦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民族复兴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5]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凸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党中央将文化建设和文化问题置于空前的重要地位,将文化自信并入“三个自信”之后全面拓展形成“四个自信”。道路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路径,理论是中华民族继续成功的指南,制度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保障,文化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发挥制度优势、理论武装以及道路选择都需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可以说中华儿女要坚定“四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6]文化在推进“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建设中,文化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国家各方面和各领域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法治文化与法治思维提升、党内政治生态与理想信念塑造等都离不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这也都是“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推动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到中国必须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全面转为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要全面把握过去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区别,由高质量发展代替高速增长,由结构优化代替规模扩张,由创新驱动代替要素驱动,愈益凸显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只有依托高质量发展才能解决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化和发展动力的问题,依靠文化引领和创新驱动来推动中华儿女实现美好生活,进而切实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党中央根据各族人民多元化生活需要所呈现出的高品位、高舒适感以及个性化的特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持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彰显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既是物质层面的丰富,又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丰盈,致力于为各族人民创造和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新征程上必然会出现更多棘手的风险挑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应对这些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新时代全球急剧动荡,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中国处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目标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加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信心,有效应对新征程上的一切风险挑战,越是在艰巨任务和复杂形势面前,就越离不开文化的精神支撑和引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能够持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体现了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恩来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到新时代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以贯之坚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强国建设纳入现代化国家建设规划之中,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重要任务的新部署、新表述和新判断,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认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凸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民族复兴、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需要勇担文化新使命,以更有力的举措、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更清醒的自觉,着力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新时代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在“十四五”时期依旧着力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起好步、开好局,全面助推现代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的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8]的文化强国建设目标。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9]因此,在全中国大力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能够汇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

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原则

着力提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水平,需要坚定不移坚持整体性与发展性有机结合、世界性与民族性有机结合、先进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全面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建设水平。

(一)整体性与发展性有机结合

立足文化发展规律来分析,“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并走向整体化的过程”。[10](P317)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非孤立的单一事件,而是具有鲜明整体性的工程,需要着眼于整体性原则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整体性与发展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整体性原则,需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整体性”命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需要立足“整体性”来理解和把握其核心精髓。从结构上来看,需要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深刻认知文化建设与其他四方面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文化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需要着眼于当下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来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而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和气质对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从战略上来看,着眼于“四个全面”从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以及科教兴国战略来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地位和路径,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体育强国、文明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性战略目标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从价值上来看,要着眼于“四个自信”来整体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自信作为其他三个自信的现实基础,其深厚的底蕴深度滋养着其他三个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体现了文化自信,而且也体现了其他三个自信。二是文化自身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内部结构呈现出复杂性和整体性,需要立足整体性来处理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在新时代依旧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需要依托创造性转化使其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了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极具开放性、包容性和科学性的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在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促动中华文化的“两创”发展,增强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感召力,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的引领作用,使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性原则,需要全面把握传承、创新以及反思三个环节。一是在传承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发展的根基在于文化传承,这是文化历史不断发展的保障,脱离了文化传承,文化就得不到发展和创新。文化传承不仅需要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汉民族文化,还要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一切人类优秀文化。从根本上来看,文化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承过程,坚持文化自觉精神,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实实在在保留精华、剔除糟粕。二是根据新时代实践需求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源在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求变求新思想。文化创新并非只是主观层面的结果,它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才能得以发展。在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场域中,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为文化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坚持包容开放精神的同时,需要不断推动文化体制、文化载体、文化形式、文化内容等方面的创新。三是坚持反思原则。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个人,会对文化产生反思心理,“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11](P403)这一自觉精神引领我们理性认知自己文化的基本精神、特质以及内涵,理性把握自己文化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的价值、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唯有正确处理好继承、创新和反思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真正把握文化的发展性,才能在坚持整体性和发展性中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的原则。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民族性是世界性的载体,民族性与世界性紧密相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坚持包容性、开放性的态度主动融入全球化发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依托对话和交流打破多元文化隔阂,推动全球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融合统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坚持文化的“中国特色”,从文化制度层面体现“中国特色”,凸显文化的民族性特色。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2](P591)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特定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自然环境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深刻反映了各族人民的身份认同、心灵支柱和民族情感,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全面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性格、文化积淀和文化智慧。应该说,文化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民族性,一旦失去了民族性,文化将出现不可逆转的“空心化”。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性就是要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四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全面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品格和历史文化渊源。但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切忌将民族性误读为“回头看”,不能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性粗暴理解为复归中国传统文化。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不仅要凸显民族性,还要直面世界性。任何文明一旦陷入自我封闭圈层,就难以直面自己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形成强大的文明感召力。马克思早就揭示了这一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2](P35)对此,列宁进一步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13](P299)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高度警惕“关门主义”,主动融入全球文化发展之中,自觉回应世界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应对风险和挑战,树立世界性的文明发展理念。需要正确看待融入全球化发展将弱化文明民族性的论调,不仅要看到不同文明融合的情况,也要警惕掉入“文明陷阱”。在西方话语霸权背景下,世界文明存在以西方文明代替其他文明的倾向,西方文明主张“同质化”和“西化”,需要进一步加强批判和辨析,不能将世界性简单视为西方化,而是需要锚定不同文明的价值意义,厘清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全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着力建构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反对和抵制文明霸权主义和文明孤立主义。

(三)人民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坚持人民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原则。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来,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将人民的利益视为各项工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始终与人民群众深度结合在一起。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标和任务,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以深厚的文化滋养支撑和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文化发展唯有确实解决了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方能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大价值。新时代在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需要站稳人民立场,全方位服务各族人民。具体来说,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事业、文化力量的发挥主体以及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动力。各族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既源自物质层面,更来自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层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根植于人民群众,反映人文情怀,主动回应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重视人民群众高阶的文化诉求,确保各族人民的文化权益,发挥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主体性作用,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导向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实际上,人民性自身就反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先进性。此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先进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的。中国共产党全方位领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坚强领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思想上确保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先进性。中国制度则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夯实了制度根基,其具有的深厚制度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深深根植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着眼新时代发展需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作为特定时期的发展产物,每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由此形成的生活结构,是该时期历史层面、精神层面、政治层面不断发展的根基。无论哪一种文明的发轫和发展都紧紧围绕着时代的主题,文明的生机活力都需要依靠新的时代条件和环境,需要扎根伟大实践而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三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深刻彰显中国力量、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价值观是文明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丰富和激活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使其全方位地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彰显强大的文化力量。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遵循和实践指南。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依托改革文化体制,增强中国文化话语权,以此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一)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推进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高度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14](P95)“软实力”“文明冲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文化领导权”“文化的工业批判”“阶级意识”等诸多观点论证了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同构性。中国学者对于文化的认识,逐渐由过去“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全面转换到“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在长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载体,具有显著的政治性。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大变局的背景下,新的科技革命与人文交流复合叠加,意识形态斗争趋向隐蔽化,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开展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建设。

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铸魂立心”功能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把极其抽象的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工作。在全面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以及“行动理性”三个理性问题。第一,坚持“价值理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必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由系统的价值观体系来支撑和表述中国的制度形态,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为“价值理性”夯实了基础,实现智库平台的加速建设,使中国话语趋向系统性和专业性,实现了民众、业界、学界、企业、媒体、政府等跨界场域的话语联动,依托话语力量支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最大化地彰显“价值理性”。第二,“工具理性”体现在党把控媒介,进而推动意识形态建设。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作为形式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媒介承载的内容。[15](P586)在“媒介即讯息”的场域中需要树立大媒介观,当前社会呈现出深度的媒介化,网络社会使人们的交往处于“云端”,网络成为了意识形态建设和斗争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强调了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特别是以区块链为核心的网络建设指明了方向,借助数据思维,依托“工具理性”提高意识形态斗争能力,使互联网从“最大变量”转变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最大增量”。第三,“行动理性”旨在制定规则和推动规则的执行,借助意识形态推动实践,又通过诸如“乡村文化振兴”“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中华文明探源”等实践活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它来自深沉的文化自觉,费孝通着眼于中国的社会现实智慧性地提出了“文化自觉”命题,文化自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历史的认知过程,体现了在探寻历史集体记忆中的鲜明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是全面把握自己文化的过程,基于“文化自省”开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吸收,在诠释和对话历史中书写当代情境,实现新的文化形态的确立,依托文化的先进性和归属感达到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体认,在“共情”和“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对自己文化的长期探索过程中,从“文化无意识”“文化自觉”发展到了“文化自信”,在正确把握基本国情、文化积淀、历史传统的关系中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从而全面厘清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基础和历史渊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文化自省、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革命实践中发轫的,是中华民族能够凝聚强大力量的精神内核,要多方联动讲好革命故事和红色故事,多维度推进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全方位夯实各族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坚定各族人民的文化信仰,整体提高各族人民的道德素质,以正确的文化观、国家观、民族观等使各族人民的精神更加富足,在对主流价值的追求中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华文明具有浑厚的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在新时代依旧发出璀璨的光芒,助推文化“两创”的实践逻辑确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思维。创新发展实现了对历史轴线的延伸,依托文化遗存遗迹的挖掘和研究,深化历史文化的内涵,增强历史文化的可信度,通过场景再造、文化景观、全息场景等来活跃和更新文化基因。“两创”书写和叙述了文化遗迹和文化遗存,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6](P5)

“两创”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深度研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非遗热”“文博热”“考古热”等延续下去,持续建构文明史和史前史,深度推动中华文明与中国城市起源、中国农业起源以及中华民族起源等系统性探源工程的不断发展。例如,在三星堆文明的发现过程中,全面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探索由传统的“中原中心论”整体转向了“多元一体论”,使华夏古国的文明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在深化考古的过程中,重新激活了祖先的版图,依托考古确证了中华文明的无穷力量,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先进性、传承性与合法性的源动力。二是在时代语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话和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构国家意义和时代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发展中观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持续活跃、与时俱进的文化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注入创新性和创造性的中华文化基因,与新时代的数字文化、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文化产业园区、国家文化公园以及文化产业群和产业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得益彰,人文精神与现代气质交相辉映。三是基于叙事赋意和强化文化科技创新与线上线下展播、沉浸式体验、数字文化展示的融合统一,借助元宇宙、互联网平台、数字经济以及高科技,为文化创意内容的形成和发展赋能,实现文化场景的再造,推动文化科学建构和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特质就是一种展示出来的图景,依托新时代的文化景观发挥符号意象功能,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性、艺术性和体验性,依托穿越体验、全息影像、增强现实、虚拟化身、云游、数字博物馆等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四)以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体制是文化从业者、文化组织以及党委政府机构根据一定的逻辑和秩序,开展结构化的、联结的、有序运行的制度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在于制度的变迁,要求从边缘性的人事、薪酬等方面着手制度改革,进一步覆盖到产权、管理等核心制度的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对市场体制规律的适应程度,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需求侧协调统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文化体制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

文化体制深化改革能够推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一是在“有限政府论”基础上深化改革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有限政府”显著区别于“大包大揽”的计划政府,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它突出了政府所能发挥的宏观行政管理作用,在此引领下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需要采用“大文化”的先进管理模式,建构和完善“大部制”的科学性、系统性管理体制。在2022年制定出台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党中央强调了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的重要性,突出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推进文化领域行政体制深化改革,着力推动“放管服”深化改革,这些都表征着文化体制深化改革迎来了政府职能的深度转变。具体来说,政府职能需要由过去的具体行政事务、“管办一体”的微观事务整体转向宏观的公共服务、社会监管以及政策规划。在宏观的“大部制”“大文化”层面上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协同推动城乡和区域的统筹发展,着力建设文化产业群和文化产业带,建构不同区域间文化创新发展的机制。二是着眼于“新公共服务”理念,联动推动政企关系的深化改革。这种理念在“公共对话、社会资本、公民权利”层面上确保公共管理新范式的互动合作性、政企协商性和高质量服务性,以文化体制深化改革来推动文化管理体系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治理体系。因此,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必须基于国家财政投入,鼓励和支撑社会各方力量的全方位投入,优化文化产业分配和供给过程,推动文化产业的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改革。推动文化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使各部门职责清晰明确,推动混合所有制的稳妥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效益的多元化考评机制,多维度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五)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文化话语权

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需要深度研究文化传播的叙事范式,理性看待意识形态层面的差异性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解,而此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持续讲好中国故事,深度融入国际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推动“话语到话语权”“赋义到赋权”的发展,在中国故事的“赋义”中呈现程序合法性,也就是要注意“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符合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讲好中国故事要体现利益合法性,诸如“新冠疫苗”捐赠、“亚投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等就需要提供区域公共服务和区域发展功能性产品;讲好中国故事要体现价值合法性,坚持价值共创和多元对话原则,在持续与“他者”的深度融合中塑造全新的“我们”。在多个维度上柔化话语表达,借助互联网思维和先进科技来提高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文化品牌和文化产品。

讲好中国故事考验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媒体渠道和媒体外交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是单一依靠国家实力的自我宣示,还要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因此,需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进来,依托跨国文旅活动、文化产品交流、学术交流以及媒体交流等多种方式增强中国话语权。建构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塑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际舆论场域,依托媒体建设提高中国文化话语权。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努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17]依托国际主流媒体和国际一流媒体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助力中国故事的讲述、中国声音的传播。同时,借助“两微两端”新媒体平台的创新发展,弥补国际媒体建设中宏大叙事的弊端,依托“媒体勇士”等短视频、微视频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拓宽中国故事的传播渠道,以贴近年轻人生活和喜好的传播方式,使世界各国年轻人从多渠道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民族建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