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教学的翻转课堂 在动物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3-11-14 12:35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张田田刘书伟
内江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动物学成果驱动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 张田田 刘书伟 王 燕

为探索动物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成果导向型教育理念指导下,以项目式教学为基础开展项目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探索,首先构建翻转课堂评价体系,然后设计“四驱”教学的翻转课堂,最后对课堂设计与实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动物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该翻转课堂可将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引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20世纪初出现萌芽[1],2007年美国林地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最早尝试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2],可汗学院的兴起则推动了“翻转课堂”的普及[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传统教学结构翻转过来,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课前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反馈学习效果,通过教师、同伴的帮助完成知识的吸收。2012年“翻转课堂”的概念进入中国后,与之相关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等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较少[4-5],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另一方面,“翻转课堂”的重点在于课前的自主学习,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并不重视,学习态度有日趋功利化的倾向,学习两极分化严重。因此在课前学习阶段设计课程任务,进行教学引导是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条件。基于翻转课堂的特点,项目式教学成为翻转课堂的重要举措,以项目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6]。

2 翻转课堂评价体系构建

2.1 教学理念

动物学翻转课堂遵循项目任务驱动的成果导向型教育理念,成果导向型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斯派狄(Spady)提出教学理论,又称产出导向教育、结果导向教育[7]。成果导向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而在于学习过程结束后学生真正拥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成果导向型教育的特征体现在互教互学和产出导向,并以关注学生和教学成果为教育核心的教学理念。成果导向教育强调教育成果,重视学生学习成效,并明确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

2.2 评价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成果导向型教育强调教育成果,体现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协助能力、组织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培养目标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因此,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不断挖掘学生的天赋,针对不同禀赋重点开展具体的能力培养,使每个大学生在多层次教学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发挥自己的特长。

(2)与时俱进原则。成果导向型教育是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变化的,因此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培养人才。

(3)开放性原则。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较自由,学习目标具有个性化,因此,评价标准要满足对学生评价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以包容心态对待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更具有个性化的人才。

(4)反馈原则。翻转课堂背景下,重点突出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以及与时俱进地人才培养方案,导致评价方法动态化、多样化和复杂化,难以避免有些评价标准不太成熟导致评价不够科学,因此,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纠正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2.3 评价内容

传统教学以“教”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强调理论知识教育,弱化了能力教育,教学评价仍局限于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讲授内容、工作量、学生作业、学生考勤和考试成绩等指标,而没有对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的质性指标进行评价,例如教育成果等的评价。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推向课堂的主角,成为课堂主要策划者和参与者,因此,对于翻转课堂的考核应该强调教学过程和教育成果的考核,通过考核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和积极性,可判断翻转课堂开展的质量。通过考核教育成果,分析教育成果的质量,从而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2.4 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量化的指标,虽然量化的指标更有利于比较和分析,但量化的标准未必科学,因为有些教学成果不能用具体的数据来评价,有些教学成果不具备统一的评价标准,甚至有些教学成果可能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展现出来,所以,评价方法局限在量化的指标上容易造成教学评价形式化和虚设化。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教学设计复杂和教学内容丰富,不能简单地采用量化的指标评价教学成果,需要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

3 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在项目式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项目任务驱动开展动物学课程“四驱”教学实践。项目任务驱动设计有“问题链”驱动、“课堂讨论”驱动、“辩论赛”驱动和“预习任务”驱动等主要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角开展动物学翻转课堂教学(图1)。

图1 “四驱”教学法

3.1 “问题链”驱动的翻转课堂

“问题链”驱动教学中的问题是相互联系并形成完整的问题系列,“问题链”的核心是问题本身及其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教学内容为牵引相互连接形成链状,所有问题均围绕教学目标,且符合教学情境。在动物学课程教学中,“问题链”驱动将学生设置为课堂的主角,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通过“问题链”驱动的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2 动物学课程“问题链”

3.2 “课堂讨论”驱动的翻转课堂

“课堂讨论”驱动是动物学课程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式的听课模式。课堂讨论时学生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3 “辩论赛”驱动的翻转课堂

“辩论赛”驱动是动物学课程翻转课堂的重要举措,课堂中的微型辩论赛能培养大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积极应对的能力,通过微型辩论赛促使学生在动物学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知识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预习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

通过设计和布置预习任务,可以使学生课前了解章节内容,提炼学习内容的精髓并在课堂上分享给同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项目式驱动的动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方案实施中,根据构建的翻转课堂评价体系,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育成果,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

4.1 教学过程评价

在动物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根据评价系统的评价指标从“问题链”驱动、“课堂讨论”驱动、“辩论赛”驱动、“预习任务”驱动和课堂效果五个方面综合测评教学过程,根据测评结果反映教学质量。

4.2 教育成果评价

教育成果评价是评价学生的被教育以后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很难对指标进行具体量化,甚至有些能力具有滞后性,所以教育成果不能及时评价,需要一个后续的检验。因此,教育成果的评价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根据学生具体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评价指标。

总之,项目式教学中的动物学课程翻转课堂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并对所实施的项目任务驱动的成果导向型教育进行评价,分析动物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育效果,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大胆探索,该教育方式可以将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动物学成果驱动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