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视阈下能源基地的嬗变与重塑

2023-11-15 07:17董传健张双戴郭子豪丁凯豪蔡慧琳
中国市场 2023年30期
关键词:双碳煤炭升级

董传健,张双戴,郭子豪,丁凯豪,蔡慧琳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和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中国许多煤炭公司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观也深化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煤炭公司的转型和现代化也对环境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

煤炭公司的转型和现代化与改善环境和适应中国能源结构密切相关。煤炭公司的转型和现代化仍然非常困难,将面临许多问题。本研究侧重于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进行转型升级。

1.1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目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要努力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各个国家在发展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国际上针对气候环境变化已达成了普遍共识,全球企业也开始提出碳中和或气候中性以及净零排放的战略与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之间辩证统一的客观规律,为开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奠定了重要理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世界气候变迁加剧的实际,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即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总体看来,低碳绿色转型升级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回应政策,顺应全球发展的趋势,许多煤矿企业需要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低碳、绿色。

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条件下,本课题小组具体调查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的转型升级,以了解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经过实地调研,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考察石家庄市井陉县冀中能源井陉矿业集团在转型升级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了解煤矿企业在国家政策下的转型情况,并进一步调查井陉矿区在转型升级当中遇到的困难。分析转型升级与企业自身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

1.1.2 意义

顺应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和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时代需求。全球的能源发展趋势和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是此次研究需要思考的一个大的环境。化石能源使用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2018年达到375亿吨。能源行业成为各国最重视的减排领域,实现能源的转型是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关键。从总体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结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是存在很大的挑战,也有潜在的各种机遇。要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清楚我国现在能源结构的现状。现如今,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煤炭,工业一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在能源消费方面,我国近几年来能源消费量增速较大,能源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需求量,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内需。在能源效率方面整体呈下降趋势,资源利用效率低。为此,我国也正在努力地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减少,其他行业有所提高。尽管如此,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还有很大的挑战,要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不断调整。

提高我国能源产业转型过程当中的资源利用率。 在全球能源发展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的一个大环境下,“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此次研究可以通过了解具体企业在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以此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使得其他各大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有所侧重,有所倾向。这样不仅减少了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能保证一定的能源供给安全。

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本课题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更好地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市场经济可以做到更好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对资源的再浪费,更好有效地发挥市场经济要素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整个市场经济体系获得良性循环,推动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

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我国一直坚持贯彻“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战略,在“双碳”目标下,可以更好地贯彻绿色的发展战略,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1.2 创新特色和实践意义

1.2.1 创新特色

立足于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环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本项目立足于“双碳”政策(即: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探讨传统矿物产业在国家政策下的倒逼进行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引擎。可持续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是一种有利于推动自然、科技、经济、社会协调永续发展的根本理论体系和基本战略。在2035年碳排放量达到顶峰的相关背景下,本课题对井陉矿区的转型发展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转型过程切入,以独特的视角将经济与国家政策相结合,达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目标。

推动转换传统煤炭基地能源企业的经营发展。新模式特别是转换传统煤电公司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煤电经济转型发展,升级改革步伐持续加快,煤电结构规模不断优化,煤电融合发展方式为保障我国电力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维护电力系统高效安全持续稳定运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以点带面。本次课题小组积极响应国家对于该政策的号召,抓住冀中集团井陉矿业集团在转型当中遇到的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进行调研和研究。

在调研过程当中选择冀中能源井陉矿业集团,该煤矿是冀中能源集团公司的直属子公司,曾投入生产运行的石煤机设备是我国采矿机械行业的一个主要支柱设备,该生产企业是全国现有8家大型重点煤矿机械企业集团之一中的大型老牌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大部分的石煤机被环保用车所代替,而该企业正是在此刻抓住机遇,积极转型,从而跨过转型时期的“尴尬期”。

1.2.2 实践意义

“双碳”政策叠加背景驱动下的企业全面转型优化升级将有利于民营企业开辟成长新路径,培育经济新源动能,形成国民经济新动能增长极,推动企业加速由纯资源依赖型经营向转型创新科技驱动型转变。而能源转型的最主要原因是应对气候变化,传统能源的转型升级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次课题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角,针对该集团转型当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针对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结构失衡以及技术水平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以冀中集团井陉矿业集团为试点,进而向京津冀地区进行推广。

2 项目研究主体部分

2.1 研究内容

为了推动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转型升级的步伐,挖掘井陉矿区的发展潜力、减轻发展能耗,本课题面向井陉矿区在“碳达峰”“碳中和”视阈下的转型升级过程,尝试对怎样解决融资困难、怎样保证生产安全、怎样合理利用废物、怎样保护生态环境、怎样保证运输安全等问题进行研究。

开展关于传统煤炭行业吸纳资金的研究。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资金是转型困难的重要因素。为了转型有长足的动力,课题组就井陉矿区的财政支持、金融扶持、银企对接、企业入驻等方面深入调研。

开展关于保证生产安全的研究。传统采煤行业仍属于一项高危行业,一旦发生事故,人员死伤率较大,财产损失难以估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传统煤炭企业若要转型升级,提高开采安全尤为重要。课题组将从安全管理观念、开采设备引进等方面就安全生产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开展关于开采废物利用的研究。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而开采煤炭所产生的副产物——煤矸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放的主要固体废物,煤矸石剥蚀发生自燃后,排放出大量的粉尘及毒性气体,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课题组实地走访企业,深入了解煤矸石的后续处理与利用。

开展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研究。煤炭的开采对于水资源、大气资源、土地资源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井陉矿区曾被通报扬尘污染问题严重,特别是粉尘中夹杂着大量危险的化学物质,其中颗粒大小小于10lm的可吸入颗粒物,可直接影响大气可见度。传统煤炭企业转型将直面废气处理的问题,课题组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开采所产生的废气情况。

开展关于保障运输安全的研究。井陉矿区开采的煤炭主要依靠敞口的汽车运出矿区,途中道路颠簸,会使车辆中处于表层的煤炭掉落在地上,不但给煤炭运输带来经济亏损和粉尘污染,还会对道路上其他车辆造成安全威胁。因此,课题组也将对企业的煤矿运输问题进行实地探访。

2.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国内外相关传统煤炭企业(基地)转型的文献资料,对传统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研究有一定的认识。

(2)实地调查法:通过对石家庄市井陉县冀中能源井陉矿业集团的实地调查,系统分析该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问卷调查法:课题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布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煤矿企业对于转型升级的看法、企业对待国家政策之下转型的态度、国家政策将给予转型升级的企业怎样的支持等问题。

2.3 研究结果

(1)实践结果。本课题组在对井陉矿区的转型升级的调查中,将调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国内外矿区转型中的困难,以及国家政策指导方向,为调研打下基础。并确定以石家庄井陉矿区矿产公司为调研地,提前与冀中能源井陉矿业集团相关责任人取得联系,以便进行实地调研与相关问题的采访调查。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深入实地,了解了井陉矿区在转型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在国家政策出台后面临挑战所做出的措施;了解了其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了解了井陉矿区在挖矿、运输和废物利用过程中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出的调整。

在总结收尾阶段中,总结本次调研的经验与不足,对自身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丰富和提高;向班级和学院的师生发表调研成果;将本次调研后的成果和报告上交学校相关负责人;发表论文,向社会公示,希望可以引起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及解决。

(2)理论结果。本课题小组现已深入调研冀中集团井陉矿业集团,取得初步调研成效。充分了解了井陉矿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以及该集团采取的应对措施,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催生出许多新业态,诸如“以渣定产”“节约生产能耗”等。

在初步调查和走访冀中集团井陉矿业集团后,本课题小组积极筹备针对传统能源基地发展新思路以及新兴能源技术路线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对两者的差异进行共性分析,再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深入了解,全面反映“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基地实现清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此后结合该集团的发展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该集团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政策。

2.4 研究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越发深入人心,揭示了经济与环境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客观规律,为开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为响应国家政策,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的传统煤炭企业要进行转型升级,井陉矿区集团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冀中能源集团的工作部署,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改革,挖潜降耗,全力保障井陉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打造“科技特钢城、品质新矿区”提供有力支撑。

井陉矿区正在努力摆脱资源枯竭城市的束缚,相信未来的井陉矿区是拥有现代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涵盖旅游、商贸、金融、信息等的现代化服务业,拥有省级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工业强区”“发展新区”,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转型发展示范区。

2.2 存在问题

井陉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统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运行存在缺陷,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并存。此外,新能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替代煤炭能源。当前,煤炭能源行业的科技发展迅速,以最小的煤耗生产更多的电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煤制燃料和煤制烯烃技术的成熟为煤炭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机遇同时伴随着挑战。碳中和的发展规划对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能源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目前,风电、核电、光伏等产业技术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产业链逐步完善,发电成本有效降低,设备增长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非化石能源消费的加速和煤炭能源利用效率的下降,煤炭能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2.3 未来研究方向

2.3.1 研究方面

(1)生态建设方面。煤炭能源产业的转型和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已确立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2)科技创新方面。无论是哪个行业,科技创新都非常重要。科技创新是碳中和的动能。因此,碳中和是井陉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关注工业革命的机遇加强煤炭工业基础理论研究,深入了解碳中和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为转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3)发展理念方面。遵循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是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煤炭工业转型的关键之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单一燃料转化为燃料和原材料,扩大了煤炭消费和使用范围。碳达峰和碳中和不是简单的不使用煤炭。煤炭仍然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也支持中国向低碳绿色经济转型。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为中国能源转型奠定了基础,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能源利用方面。近年来,中国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设备的容量有所增加。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因素具有不稳定性,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也有所增加。价格上涨对能源安全构成威胁。煤炭一直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稳定的基础。因此,在煤炭能源产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关键是适当调整煤炭产能,保持一定的煤炭资源储备,充分发挥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

2.3.2 研究策略

(1)在碳中和背景下,井陉矿业基地应实现转型升级,建立制度平台、创新体系。煤炭能源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全行业积极探索。完善执法监督体系,防止生态环境和监管部门统一行使职权,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社会责任制,全面落实碳减排和碳中和责任制,促进全民参与、会监督的环保模式。

(2)做好政治支持,完善中国煤炭产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的法律法规,实现碳中和。低碳发展,宏观调控机制考虑碳中和控制的目标,并制订相应的计划。丰富人才库存,加强煤炭能源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员配置煤炭转化人才保障方案。

3 结论

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的煤炭行业应抓住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机遇,促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立足大局,关注整个产业链和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关注煤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减排新途径,科学规划利用煤炭能源减排的可能性。未来,要建立高效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费的生态环境下的退出机制,正确解决矿区剩余资源的生态恢复和开发问题,结合实际发展,积极实施智能化生产。建立煤炭能源企业的转型机制,深入研究煤炭能源企业转型、发展和现代化的优势和基础。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促进煤炭和能源行业的现代化转型。

猜你喜欢
双碳煤炭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煤炭
回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