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句有表现力

2023-11-17 13:33齐东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43期

齐东风

技法点拨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作文发展等级“有文采”的第四条要求“文句有表现力”,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思想内容的丰富性

即文句哲理丰富、韵味悠长。作文是为交流而存在的,我们要交流的是什么呢?是思想。而思想的高下又是衡量作文价值大小的标尺。思想由观点和形成这个观点的原因构成。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既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让读者明白自己的观点,也要让读者明白观点形成的过程,从而认同我们的观点。观点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富有逻辑性和哲理性的,讲清楚这个过程,文句自然就有了更深刻的表现力。在这方面,考生可以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学习其思想与逻辑。

2.语言形式的形象性

即通过生动的语句表现事物的状态、性质或人物的言行、思想,等等。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者画面,可以增强文句的表现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选用文体的特征,选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如衬托、象征、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写、实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对比、联想、想象、类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铺垫、寓情于景、托物起兴、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开门见山、伏笔、点题、首尾呼应、以声(动)衬静,等等。

范文分析

【文题呈现】

(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维分析】

这道作文题内容平顺,颇接地气,让不同地区的考生都有话可说。笔者认为,除了议论文,这道作文题目也适宜写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考生只要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句,再调动平时的积累,写出一篇好作文不是难事。在具体写作时,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层次清晰,先分后总

开头、中间、结尾等关键部位的句子,要起到对应的作用,这样的文句才是有表现力的。考生可以这样安排:开头提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可以有好故事的中心论点;然后就好故事的作用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总结论点,升华主旨。材料中“好的故事”的作用——“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都是分论点可以选取的角度。此外,材料中的“……”表示考生还可以从其他角度阐述“好的故事”的作用。结尾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什么样的行为表现都是‘现场直播’”总结论点后,可以回扣材料中的总述句——“故事是有力量的”,表达每个人的好故事汇聚成国家、民族的好故事。

2.选好文体,综合运用表現手法

假如写的是记叙文,考生可以写自己的好故事,也可以写别人的,还可以借他人之口写自己或我国的故事,更可以写企业、社会的故事,写国家、民族的故事。行文时应该尽量运用一些手法,如写人写景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等。假如写的是议论文,观点必须明确,可以运用并列式、递进式(由小到大等)、对照式等结构,设置不少于三个分论点,论证法也可运用例证、引证、喻证、对比及类比论证,因果、假设、让步转折说理等。

在作文拟标题时,考生可以根据文体,尽量让其更具表现力,从而为作文加分。比如:这故事,怎一个“妙”字了得;故事好,人生妙;美好故事,精彩人生;品味故事,书写人生;人生岂能没有好故事;好故事改变命运;故事有力量;那时花开月正圆;梅花香,故事醉……

此外,考生要想使自己的作文中文句更具表现力,可以参考下面的金句,或引用,或化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

——柏拉图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女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

——林语堂

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

——佚名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高考作文能否具有深厚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对优秀文化借鉴、吸收的多少。如果能合理借鉴名言警句,作文会显得很有文学味,也会更有表现力。

【写作示范】

品味故事,书写故事

◎江苏一考生

从古至今,故事以真情动人,以真理启发内心,有着磅礴之伟力。

故事能够直达内心,很大程度上在于人与人经历的相似、情感的共通,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像是保尔于《牛虻》中获得坚守革命的信念,像是范成大以苏武牧羊的故事为高标,写下“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的豪壮诗篇。无论儿女情长,抑或是家国情怀,好故事都能引起共鸣。

好故事历久而弥新,总是能跨越时空,给人以启发。从反方向看,即使是某种意义上的“坏”故事,也同样警醒我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醒我们观照自身、躬身而行。故事也会因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局限,比如儒家的“三纲五常”于今人而言已不再是圭臬,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核却跨越千年而不见衰颓。

故事好坏的评判标准不在于结局是否完满,甚至也不全决定于读者是否喜欢,而在于它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作为表达的方式、传播的手段,故事的魅力往往在于其含蓄内敛、意味悠长。故事就是人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深蕴其中,而非将内涵都袒露在表层的叙事。故而,于作者,如马尔克斯一般将拉丁美洲的奇绝瑰丽暗含在《百年孤独》的晦涩之中;于读者,需善于感受故事背后折射出的光芒。

好的故事不只是创作者、经历者单向的输出,也有受众给出的反馈,二者共同创作,才实现了好故事的价值。“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有人从中看到的是哈姆莱特的忧郁与沉思,有人窥见的是哈姆莱特的善良与正义。好的作者予以启发,继而读者作回馈,这是从一个圆心向外扩展开来的过程。在双向互补的过程中,故事的内涵被挖掘得更深。

故事或虚构或真实,或浪漫或现实,都包含了情感与态度,从个人到集体,再上升到一个国家。一方土地养一方人,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的气韵与情致。我们要书写民族故事,展现国家形象。“天问”问天,“祝融”探火,卡塔尔世界杯满满的中国元素,我们将中国故事书写在各个领域,将大国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国故事赋予我们软实力、硬实力上的自信,让我们获得更多执笔书写时代答卷的勇气。我们的创作体系也不再拘泥于一隅,而是将中国故事推广开来。

站在新时代的猎猎风口,我辈青年当用好故事传情达意,用好故事书写美丽篇章,用好故事展现大国形象。

◆点评

这篇议论文有层次、有重点地剖析了故事带来力量的途径、故事的作用、中国故事的发展等,内容扣题紧密。对于故事的好坏以及故事的时代局限性,考生能辩证看待,并用作者与读者的双向性加深了故事对双方的影响这一分论点,紧接着上升到中国故事这一宏大命题,奏响了新时代青年应该用心书写中国故事、展现国家形象这一时代主旋律。作文整体脉络清晰,运用了例证、引证、喻证、对比及类比论证,可以说手法多样。文中的例证点面结合,对比论证说理思辨,还通过联想与想象进行了类比,说理流畅,表达凝练,富含哲理,颇具表现力与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