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动态吞咽障碍评估及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

2023-11-20 08:42刘静
康复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中风神经功能障碍

刘静

(昆山市康复医院,江苏 苏州 21530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以及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老年相关性疾病发病率显著提升,以脑卒中最为显著。该疾病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一度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二大疾病,且具有显著的“四高”特点,即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尽管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地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却很难完全消除,例如吞咽功能障碍[1]。吞咽障碍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引起较多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有窒息、吸入性肺炎、脱水等[2];这不但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促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还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了家庭经济支出的压力。前期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日常护理,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鉴于此,此次研究将围绕着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动态吞咽障碍评估及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论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90例同意参与研究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8 ~ 73岁,平均年龄(58.68±4.34)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8 ~ 75岁,平均年龄(59.07±4.20)岁。2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 符合临床脑卒中诊疗标准;② 病史资料齐全;③ 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晓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口腔、咽喉占位性病变;② 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病症;③ 精神病史;④ 拒绝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向患者和家属明确注意事项,注意对患者的病情护理等。

观察组行动态吞咽障碍评估,并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见下:

(1)早期筛查评估。动态化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依据评估结果,对饮食方案进行切实调整。

(2)心理护理。受疾病影响,患者自身很容易有不良情绪,这种情况会降低患者配合度,不利于临床康复。针对此种情况,临床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医务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就疾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向患者进行耐心讲解,解答患者疑问,并引导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多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最后还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和家属的认识,解答患者的疑问,保证患者康复。

(3) 吞咽训练。① 冰刺激训练。对患者实施冰刺激训练,借助对口咽部的应激刺激,加强患者咀嚼肌功能恢复,以便缓解患者吞咽肌群紧张的改善,以便使患者吞咽反射改善,促进吞咽力度提升。② 舌肌康复训练。通过收治包裹纱布,协助进行伸舌,促进舌部运动改善。③ 口唇闭锁训练。协助患者面对镜子,进行鼓腮、紧闭口唇等训练。④ 进食训练。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引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进食训练,每次进食的时间,应控制在45 min左右,进食时,要避免与患者进行交谈。饮食的类型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糊状的食物,在对患者实施进食训练时,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防止隐性误吸的发生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效果。包含吞咽功功能(洼田式饮水试验,分数越高障碍越严重)、神经功能(NIHSS 量表评估,分数越高神经功能越差)、口腔卫生(MBOAS评定,分数越高卫生越差)。评定生活质量,应用WHOQOL-BREF 量表测定,分数和生存质量为正相关。并发症包括误吸、吸入性肺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发生数/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为百分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为均数±平方差(±s),t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

护理前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s,分)

表1 对比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s,分)

吞咽功能评分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453.64±0.312.12±0.27对照组453.54±0.282.86±0.34 t值—1.60611.434 P值—0.1120.000组别例数

2.2 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口腔卫生

护理前2 组患者的NIHSS、MBOAS 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组间NIHSS、MBOAS 评分比较(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口腔卫生(±s,分)

表2 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口腔卫生(±s,分)

NIHSS评分MBOAS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4514.34±2.337.71±1.4717.31±1.179.36±0.66对照组4514.51±2.259.31±1.2417.27±1.0412.14±0.71 t值—0.3525.5810.17119.238 P值—0.7260.0000.8640.000组别例数

2.3 对比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

护理后2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比较(P<0.05)。见表3。

表3 对比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s,分)

表3 对比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s,分)

组别例数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观察组4579.10±1.1380.17±1.3878.28±2.1380.13±2.25对照组4574.62±1.3676.25±1.1274.16±1.6776.34±2.31 t值—16.99614.79610.2117.884 P值—0.0000.0000.0000.000

2.4 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后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见表4。

表4 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在急性期之后的恢复状况应引起重视。中风后6个月是最好的康复时间。因此,早期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3-5]。当前,临床除了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之外,还主张利用康复训练等手段,使患者的饮食功能得到恢复,优化其机体营养状态,防控相关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以此达到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应对这类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介入。因此,对于中风后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积极进行早期地筛选、评价和康复治疗[6-7]。

首先,中风后患者可能会有失望,情绪低落,心理负担重,有强烈的依赖性,对生活失去信心,容易情绪激动,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疏导,以解除患者内心的疑虑。尽量获得患者及其家人的合作和信赖,让他们积极地参加并坚持锻炼,对他们所取得的进展进行激励,刺激他们的恢复意愿和潜力,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因此,应该对患者所提出有关于生理和心理层面的需求,尽量予以满足,以使其形成积极心态,促进其疾病更好的康复[8]。另外,对于存在进食困难的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也能够增强患者克服苦难的信念与信心;通过心理暗示法,强化其康复信心;日常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患者通过表达来抒发内心不良情绪,并耐心倾听;指导并鼓励患者尝试用健手进食,以予以其成就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依从康复治疗和干预。

其次,进行吞咽训练,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一些基本训练方式有颊肌训练、咽部冷刺激等。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冰冻刺激可增强患者的下颌骨、咽骨等部位的感知,并可增强患者对下颌骨和咽骨的感知,增强患者对上颌骨和下颌骨的感知能力。患者进行舌肌康复训练和口唇闭锁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其舌、咀嚼肌以及咽缩肌力量的提升,同时还显著提升其吞咽反射弧灵活性[9]。根据相关的资料,患者重复进行吞咽运动的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加强吞咽运动,逐步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从而缩短康复期[10]。

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动态评价和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吞咽功能的动态评价与康复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猜你喜欢
中风神经功能障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