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2023-11-20 08:42梁艳
康复 2023年17期
关键词:血压心理健康状态

梁艳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民医院,陕西 汉中 723100)

妊娠高血压是指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的症状,主要包括血压异常升高、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等等。妊娠高血压症状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血压升高,下肢中通、头痛以及视物模糊为主[1]。临床中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以常规护理为主,但常规护理难以达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患者依旧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护理质量。本文认为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常规护理并未突出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心理健康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5例,年龄区间为22 ~ 30岁,平均年龄(26.37±4.18)岁。观察组35例,年龄区间为22 ~ 30岁,平均年龄(26.92±4.27)岁。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开展知识宣教以及生活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尤其是血压。倘若患者出现任何临床异常现象,则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观察组接受心理健康护理。

(1)建立心理健康护理小组:为确保心理健康护理质量,需要构建心理健康护理小组。心理健康护理小组由护士长、1名心理咨询师以及8名护理人员构成。由护士长亲自向每位护理人员讲解心理健康护理的各项流程,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明确心理健康护理的工作中心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同时还需要详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综合情况对原有计划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健康护理匹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

(2)入院心理健康教育:当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需要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知识宣传手册以及开展座谈会等多元化的方式,帮助所有患者建立起对心理状态的正确认知。向患者讲解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症状的发病原因,发病进展以及临床特征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3)分娩前心理健康干预:① 根据每一位患者心理状态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疏导,对于存在轻微不良情绪的患者,需要通过语言沟通、增强引导以及陪伴的方式及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疾病治疗的自信心,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需要引导患者开展有氧运动、穿着宽松的衣服、采用舒适放松的体位。在病房内放置多媒体设备播放清新舒缓的音乐,结合患者感兴趣的装饰品以及绿色植物装饰病房环境。② 根据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原因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如部分患者对妊娠高血压的危害存在严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需要通过心理疏导联合知识宣教的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其对病症以及治疗措施的正确认知。部分患者对妊娠高血压治疗药物产生的并发症产生焦虑心理,需要为其讲解药物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到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积极意义。

(4)分娩后心理疏导:当胎儿娩出后需要由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将胎儿与患者进行身体接触并告知新生儿的身体状况,通过语言激励的方式表扬患者在分娩过程中的表现。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期间,需要始终以耐心的方式认真倾听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

(5)哺乳护理:告知患者关于哺乳的正确技巧,并为其制订哺乳喂养路径表。鼓励患者尝试如何正确哺乳,帮助患者从哺乳动作中获得大量的成就感。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乳房护理方式以及自我情绪调节方式,明确良好心理状态对泌乳质量产生的正确影响。

(6)妊娠高血压护理:饮食生活方式、情绪是导致妊娠高血压病症发生以及进展的重要因素,妊娠高血压护理期间需要控制患者的饮食以及生活。每日需要加大纤维素和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减少高油盐食物的摄入。为避免情绪波动加剧病症对身体产生的影响,需要每周开展1 ~ 2次病友交流会以及娱乐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充分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结合成功案例以及病友优秀的心理健康管理经验不断调节自身情绪变化。每日需要至少保持室外散步或活动30 min以上,保持良好的卫生。

(7)并发症预防: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及时引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预防压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及充足的睡眠,严格遵医嘱服药,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并发症的影响。对于接受剖宫产术且伴有严重术后疼痛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镇痛药镇痛。

1.3 评价标准

(1)血压情况:观察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情况。

(2)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价量表进行分析,分值与焦虑抑郁程呈正相关。

(3)妊娠结局:观察剖宫产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4)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数据分析,分值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5)满意度:我院自研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数据分析,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应>85分、60 ~ 84 分、>60分。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软件包(SPSS 24.0)数据统计。(±s)表示血压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t检验。计数资料方式呈现妊娠结局、满意度。百分制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议。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对比[(±s),分]

表1 心理状态对比[(±s),分]

组别n焦虑水平抑郁水平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3563.98±8.7445.52±6.2456.62±8.2748.16±4.77观察组3563.28±8.1931.17±4.2756.23±8.1640.22±3.91 t值—0.345 711.227 90.198 67.616 0 P值—0.730 60.000 00.843 20.000 0

2.2 血压情况对比

观察组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血压情况对比[(±s),mmHg]

表2 血压情况对比[(±s),mmHg]

组别n收缩压舒张压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35154.72±9.23141.12±7.3390.58±8.1186.63±5.44观察组35153.27±9.87133.25±6.8490.27±7.9679.34±5.26 t值—0.634 84.644 00.161 45.699 4 P值—0.527 70.000 00.872 30.000 0

2.3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3 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n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5 71.45±2.56 83.35±3.65观察组 35 72.45±2.36 81.65±3.76 73.35±3.87 82.59±2.44 71.16±3.22 83.61±3.98 72.36±2.41 89.29±2.24 t值— 1.699 1 7.697 1 0.147 8 10.991 6 0.602 0 6.491 3 1.021 5 8.205 8 P值— 0.093 9 0.000 0 0.883 0 0.000 0 0.549 1 0.000 0 0.310 6 0.000 0 88.36±3.53 73.48±3.48 90.23±3.31 71.65±3.58 89.61±3.75 72.94±2.34

2.4 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妊娠结局对比(n,%)

2.5 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以及其胎儿的身心能够产生严重影响。当患者长期受到高血压病症的影响后,将会导致机体多个脏器的功能受损,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产后大量出血、全身小动脉痉挛以及胎儿缺氧缺血等严重并发症,显著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2]。当患者因多种因素致使自身情绪出现剧烈波动时,将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影响,导致各种病发展的出现对身心产生严重威胁[3]。常规护理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管理,大多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依旧较较差,难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4]。

本次实验中,在患者入院后对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以及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降低不良情绪影响。在本次实验中还采用了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并邀请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心理健康护理环节当中,又能够分别从互动活动以及多方支持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护理的效果。因此接受心理健康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减少剖宫产概率。本次实验中采用妊娠高血压护理,哺乳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又能够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控制血压[5]。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接受心理健康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并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剖宫产概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压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稳住血压过好冬
状态联想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