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和肝储备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3-11-20 08:42王玲莉
康复 2023年17期
关键词:储备肝癌功能

王玲莉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7)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当肝癌病症发展到中晚期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极为严重的威胁。临床中针对肝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以肝癌介入治疗为主,虽然肝癌介入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患者依旧会因并发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影响预后生存质量,因此需要开展护理干预[1-2]。临床中常规护理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却无法达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本文重点探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将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0 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70 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15 / 20),年龄65 ~85岁,平均年龄(75.58±9.81)岁。观察组男女比(17 / 18),年龄65 ~ 85岁,平均年龄(75.34±9.26)岁。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开展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关于肝癌以及肝癌介入治疗术的各项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不能熬夜以及过量饮食。手术完毕后,需要为其开展疼痛护理并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倘若生命体征指标出现异常则需要立即抢救。

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

(1)护理干预小组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配备6 ~ 8名护理人员和一名营养师与心理辅导师。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详细分析护理重心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结合现代医疗护理理念对传统护理干预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匹配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开展护理干预前还需要接受系统性的培训以及考核,只有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成绩达到相关标准后,才可以开展护理工作。

(2)术前认知行为干预:向患者发放知识宣传手册,要求患者详细了解肝癌及肝癌介入治疗术的相关知识。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方式,全面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共同发挥合力作用,循序渐进地引导患者认知各项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都需要护理人员积极耐心地为其解答。同时也需要采用半开放的提问方式,引导患者主动分析护理干预对病情缓解和身心健康产生的重要影响价值。

(3)术前心理护理干预:遵循差异化的原则,根据每一位患者的行为动机以及临床表现为其制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例如部分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护理人员要及时转移其注意力,与其探讨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当患者情绪相对平稳后,再将话题转移到病症以及治疗环节当中;也可要求患者家属与其进行沟通探讨,在家属的陪伴下引导患者描述自身的感受。对于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强的患者,可以采用知识宣教的方式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自信心。

(4)术中护理干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的6 h 内禁止食用各种食物,2 h内禁止饮水。提前将手术室的温度调节25 ℃,并准备好毛毯等各种保暖材料。患者进入手术之后,首先核对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准确无误后协助患者保持手术体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感受进行轻微调整。协助主治医师完成气管插管麻醉、手术器械传递等常规手术操作。手术完毕后,需要继续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一段时间内尚未出现波动现象,可将患者送至病房静养。

(5)术后疼痛护理:对于存在轻微疼痛的患者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于存在中度疼痛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以及体位护理的方式减轻疼痛影响。对于存在重度疼痛的患者,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镇痛治疗。

(6)术后体位护理:为避免压疮发生,每隔2 h为患者翻身一次,并向患者讲解如何正确呼吸及咳嗽。当患者血压指标平稳时,引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运动训练。首先,可要求患者握拳、曲肘以及屈伸下肢髋关节。其次,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要求患者自助起身或者在床上做起。最后,当患者的身体恢复较好时可以协同患者下床活动。

(7)术后生活护理:在患者术后24 h内给予流质食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每次进食量需要在50 mL以内,每2 h进食1次。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不能熬夜。当患者身体恢复较好时,每日外出活动30 min左右。

(8)并发症护理干预:大多数患者术后普遍会存在恶心呕吐以及穿刺区域红肿渗血等各种并发症,要根据患者身体实际状况为其提供胃黏膜保护剂,并定期观察穿刺区域情况。

1.3 评价标准

(1)术后恢复:观察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时间越长越说明术后恢复效果越差。

(2)肝储备功能:观察吲哚靛青绿15 min潴留率,分值与肝储备功能正相关。

(3)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数据分析,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4)并发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软件包(SPSS 24.0)数据统计。(±s)表示术后恢复、肝储备功能、生活质量,t检验。计数资料方式呈现并发症。百分制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议。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对比

观察组术后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对比(±s)

表1 术后恢复对比(±s)

组别n排气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h) 排便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563.85±4.2764.47±5.225.41±1.1317.52±2.46观察组 3536.62±3.6855.38±5.793.68±1.2712.24±2.66 t值—28.578 36.898 36.020 78.621 5 P值—0.000 00.000 00.000 00.000 0

2.2 肝储备功能对比

观察组肝储备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肝储备功能对比(±s)

表2 肝储备功能对比(±s)

组别n肝储备功能(分)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3511.24±7.5813.27±4.57观察组3511.36±7.2118.58±5.24 t值—0.067 94.518 2 P值—0.946 10.000 0

2.3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对比(±s)

表3 生活质量对比(±s)

饮食(分)活动(分)角色(分)社交(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5 69.37±2.61组别n 83.35±2.68观察组 35 69.42±2.48 78.82±3.34 70.27±2.19 76.63±2.54 72.43±2.55 80.81±3.52 71.52±2.54 92.27±3.14 t值— 0.082 2 5.882 5 1.023 1 9.438 4 0.064 7 12.746 8 0.948 9 12.783 2 P值 — 0.934 8 0.000 0 0.309 9 0.000 0 0.948 6 0.000 0 0.346 1 0.000 0 84.61±4.77 70.85±2.54 83.62±3.57 72.47±2.62 91.72±3.64 70.98±2.21

2.4 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肝癌介入治疗能够有效缩短肿瘤体积,并且显著降低术后复发概率,已经成为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大多数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依旧会因并发症的发生而影响生存质量,因此需要在肝癌介入治疗后对其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才能够达到预期疗效[3-4]。临床中常规护理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疗效,但却无法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肝储备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患者依旧会出现较高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需要进行护理干预。本次实验分别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多个维度开展护理干预[5]。实验结果表明护理干预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术后恢复情况较好,肝储备功能也得到了有效恢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接受肝癌进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术后恢复以及肝储备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储备肝癌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