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11-20 08:42王丽
康复 2023年17期
关键词:责任制缺血性神经功能

王丽

(山东省菏泽医专附属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下,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引起脑局部供血动脉出现阻塞及狭窄,造成血供及氧气供给不足而导致脑神经功能受损[1-2]。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对脑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运动功能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积极对患者开展对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低患者的残疾率[3-4]。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责任制护理干预,相比较常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5]。鉴于此,本文将探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护理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 2022年12月期间在山东省菏泽医专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的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段在46 ~ 75岁,平均年龄(65.49±5.68)岁;病程时间范围在4 ~ 24 h,平均病程为(13.45±1.53)h。观察组患者中的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段在48 ~ 74岁,平均年龄(64.76±5.09)岁;病程时间范围在4 ~ 24 h,平均病程时间为(13.27±1.48)h。对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对,组间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 所有患者入组时各项生命体征平稳;② 所有患者预计生存时间超过1个月;③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研究,并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① 伴有全身感染情况患者;② 存在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异常情况患者;③ 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患者;④ 脑卒中发病前存在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并且对患者的药物使用进行指导,开展辅助治疗护理措施以及常规康复锻炼指导等。

观察组则采取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详细护理措施如下。

(1)构建责任制康复护理小组。选择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共同构建出责任制康复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领小组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服务。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前,对护理小组开展培训工作,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护理需求等,为患者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患者实施科学性及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确定责任制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锻炼指导以及康复锻炼进展情况观察等多方面的护理内容。

(2)责任制康复护理内容。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责任制康复护理干预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的护理内容制作成“护理项目表格”,在确保患者完成一项康复护理内容后,则在表格中对完成时间以及完成情况等进行标注,便于及时掌握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及时对护理内容进行调整及优化。

① 健康宣教: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期间,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可采取面对面教育、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以及播放健康知识视频等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知识、有关治疗措施的作用及目的,相关护理措施对于促进疾病康复的积极作用等。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健康意识,促进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② 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波动,积极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通过加深护患交流沟通,同时叮嘱家属多给予患者安抚及鼓励;还可以通过引导患者以深呼吸方法调节情绪,或者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喜好,以听音乐、广播、新闻等多种方式转移注意力,以此实现调节情绪的效果。

③ 康复锻炼指导:对患者开展康复锻炼指导期间,指导家属共同参与其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开展康复锻炼。早期给予患者被动性的肢体锻炼干预,逐步过渡到主动锻炼,告知患者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步的提高锻炼强度,有效保证锻炼效果。康复锻炼内容可包括穿/脱衣、刷牙、洗脸、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锻炼方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期间,注意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动作,并且注意指导患者以正确方法开展康复锻炼,保证康复锻炼效果。

1.3 观察指标

(1)使用ESS(欧洲卒中量表)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此量表共包括14个项目,最高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神经功能越好。并使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值为0-42分,分数越低则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

(2)运用SF-36(生活质量评估表)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此表共包括8个评分项目,单项评分最高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 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数据以例(n)、百分比(%)表示;计量数据对比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χ2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的ESS评分、NIHSS评分

护理后2组的ESS评分比护理前提高,观察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的NIHSS 评分比护理前降低,观察组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ESS评分、NIHSS评分变化比较(±s)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ESS评分、NIHSS评分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0.05。

组别ESS 评分NIHSS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n = 40)55.67±5.3161.37±5.21*13.46±1.527.67±1.25*观察组(n = 40)55.46±5.1670.69±5.37*13.51±1.645.64±0.64*t 值0.1797.8780.1419.142 P 值0.8580.0000.8880.000

2.2 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护理前提高,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s)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 = 40)54.69±3.78*观察组(n = 40)57.86±4.36 63.25±3.78*52.39±5.16 59.79±5.38*55.36±4.37 62.34±3.15*53.58±4.29 63.15±4.28*54.68±4.96 63.58±5.21*53.15±4.64 58.76±5.31*53.14±3.19 58.97±4.03*50.24±3.26 63.49±4.17*t 值0.6417.1210.1755.7910.1768.2950.4455.9830.4495.2440.1306.1150.1445.9180.0699.889 P 值0.5230.0000.8610.0000.8610.0000.6580.0000.6540.0000.8970.0000.8870.0000.9450.000 57.25±4.15 68.79±3.15*52.19±5.05 66.75±5.37*55.19±4.28 69.75±4.69*53.15±4.35 68.79±4.15*54.21±4.37 69.79±5.38*53.02±4.29 65.24±4.09*53.24±3.06 64.39±4.16*50.19±3.17

3 讨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康复训练是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及恢复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促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ESS评分以及SF-36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则要低于对照组,数据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有效通过康复锻炼指导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及肢体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保证患者护理有效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通过在患者的康复护理中,积极指导患者开展康复锻炼,有效预防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7-8]。责任制护理模式时通过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为患者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且依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开展护理服务,有效保证护理干预有效性,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依据护理内容表格对患者开展各项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内容有效性,并且在护理中督促患者完成各项康复锻炼内容,有效保证患者康复锻炼效果,促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9]。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护理,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具有良好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责任制缺血性神经功能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