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2023-11-21 03:44
群众 2023年20期
关键词:高淳绿水青山核算

□ 刘 伟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桥梁。南京市高淳区坚持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大力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同步提升生态“含金量”和发展“含绿量”,成功创成南京市首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走出了一条将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新路径。

精准破题,书写生态价值绿色考卷。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美丽高淳建设为牵引,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以贯之维护绿水青山实物量,先行探索转化金山银山价值量。坚持筑牢绿色生态基底。把全域802 平方公里作为美丽花园来整体保护修复,深挖“两湖抱城、东山西圩、山清水秀”的独特环境禀赋,全面开展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下大力建设“慢城—游子山”百里生态绿脉和“游子山—固城湖”滨湖森林长廊,总投资30 亿元的固城湖退圩还湖项目顺利建成,河湖长制工作、生态环境工作多次获得国务院、省政府通报激励。率先开展生态价值探索。2020 年4 月高淳区全面启动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改革工作,选取辖区内东坝街道、砖墙镇先行试验并逐步推广到全区,构建一套核算指标、一项核算标准、一套核算表格、一个考核办法、一批应用场景“五个一”体系,发布全国首个县级GEP 核算体系、全省首个市级GEP 核算地方标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工作入选省“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纵深推进绿色改革攻坚。深入推进我区核算省级试点工作,继续升级完善GEP 核算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共发布728 项核算标准,其中国家标准203 项、行业标准190 项、地方标准108 项、团体标准1 项、制定内部标准226 项,有效填补了全省该领域标准的空白,成为全省唯一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区级地方政府,GEP 核算标准化省级试点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秀等次。

奋楫争先,推动生态资产量化增值。推动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化,在盘活生态资源资产上先行探路,着力推进生态产品的确权、量化、评估等工作,变无形生态为有价资产,推动绿水青山可变现、能交易、会增值。科学核算生态身价。制定发布GEP 核算标准体系,通过科学选取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人居文化3 个一级指标,以及农业产品、土壤保持、大气维持与改善等18 个二级指标,为蓝天碧水、公园绿地、河流湖库等生态资源贴上价格标签。精细划分产权归属。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探索整合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展开调查监测,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数据库和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对河流、湖泊、森林、山岭、湿地等展开调查监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进行确权赋权,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全区12.86万宗农房宅基地权籍调查基本完成,农房确权登记工作登簿率达100%。有序对接交易市场。积极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探索制定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规则、交易程序,推动生态资源一体化管理、开发和运营,在南京市推出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首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完成11个地块、10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完成抵押贷款4 笔、授信额度1.19 亿元,“GEP 生态价值信用贷”获国家发改委全国信用创新案例最高奖。

点绿成金,培育生态绿色发展动能。坚持向绿水青山要质量、要效益、要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持续发力生态旅游产业。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两个创建”为抓手,持续放大国际慢城中国总部的品牌影响力,联动开发山慢城、文慢城、水慢城,嵌入式发展农村电商、健康疗养、精品民宿等新兴业态,品牌化建设高淳老街、西舍“红色堡垒”等特色景点,先后创成国家4A级景区3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 个,获评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综合提升绿色农业质效。依托“三山两水五分田”的自然基底,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集中力量培育固城湖、国际慢城等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提高农产品生态溢价,全区螃蟹生态养殖比重达到100%,打造早园竹、品牌茶叶、优质稻米等特色产业基地近18 万亩。积极引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成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 家,成功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加速工业经济绿色转型。释放优质生态对战略资本的吸附效应,做大做强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成功引进创源动力、比克电池等一批优质重点项目,12 家企业入选南京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名单,医疗器械产业园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特色创新示范园区,高淳区成为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区。

改革赋能,求解生态转化创新路径。通过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探索,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高淳在生态优先的价值认同上更加深刻,在生态立区的路径选择上更加坚定,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共振。树牢绿色发展导向。把开展GEP 改革作为突破口,以绿色标尺丈量生态家底,将GEP嵌入到考核体系中,在全省率先出台GEP 专项考核意见,对全区部门、园区和街镇共29 家单位试行GDP 和GEP 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制度,对8 家单位予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工作先进表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有力调动了各级干部抓生态保护、抓绿色发展的积极性能动性,有效促进GDP和GEP的规模总量、转化效率实现两个协同较快增长。推动改革利民惠民。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过程中,始终把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摆在首要位置,精准对接、更好满足人民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594 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8 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镇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省政府点名表扬。通过GEP 改革,绿色发展指数与生态惠民水平同步提升,2022 年高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702 元,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7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1.98∶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高淳先后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试点单位、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通过把GEP 工作与各类试点改革相结合,有效放大生态价值、激发农村活力,比如创新“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绿色金融新模式,高淳区国华水草栽培专业合作社获得南京市首笔“GEP 生态价值贷”,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蹚出了重要一步。同时,推动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公共服务向下聚焦、资源要素向下倾斜。例如,漆桥街道高岗村创新探索对17.3 亩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入市交易,对2966 平方米闲置农房开展盘活利用,构建了产业策划、文创开发、高端民宿等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推动建立“人地钱技”等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新机制。

猜你喜欢
高淳绿水青山核算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深化“统、荐、联、树”四字诀 打造服务归国留学人员返乡创业高淳模式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绿水青山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绿水青山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绿水青山
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