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传承视域下东阳非遗竹编线上
——线下博物馆的建设研究

2023-11-22 03:42赵艳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7期
关键词:活态竹编东阳

赵艳文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 东阳 322100)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深刻强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目前来看,至2025年所要达到的增强全国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的主要目标日渐趋近,各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截至目前,全国各地以区域为单位共开发数字博物馆568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数字博物馆已迎来了一片热潮。其中,浙江省在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收录数字博物馆的数量为47个,高居全国第二位。然而,位于浙中地区、素有“人才之乡”“百工之乡”“建筑之乡”之称的东阳市还未建立数字博物馆。纵观东阳悠久的人文发展历史,赫赫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传统工艺在大数据的趋势下急需建立具备本土风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机制。基于此点,本文在活态传承的视域下,以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下文简称东阳非遗竹编)为例,提出东阳非遗竹编数字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的建设策略,力求线上—线下博物馆同步发展,带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东阳非遗竹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1 东阳非遗竹编发展现状

凭借着“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的地理位置优势,东阳较早地进行了开拓,还利用竹子作为原材料进行工艺品的编织。在东阳生长的20多种竹子为竹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东阳竹编在殷商时期便初露端倪,至唐代时期闻名于世,明清时期一举成为皇家贡品。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便是清末民初的东阳竹艺大师马富进,他曾凭借一双巧手编织了一对活灵活现的托篮、两枚蜜桃、一只肥鸡,受到了咸丰皇帝的赞誉,自此名满天下②。1915—1929年,马富进编织的竹编工艺品在世界商品博览会中屡获大奖,也正式带领东阳人民走向了以竹编工艺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1949年以来,马富进编织的竹编工艺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东阳竹编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东阳市成立了73个竹编生产加工点,更有国家级竹编工艺大师的作品享誉世界,如中国竹工艺大师何福礼的《九龙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蔡平义的《渔翁》、中国竹工艺大师卢光华的《兰亭序》等作品,竹编工艺不断创新、日益精进,缔造了中国竹编工艺的一个又一个传世佳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阳竹编紧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竹编作坊700多家,投资20多亿用于竹编工艺的发展,提高竹木加工行业的产值。东阳竹编的制造分散在各乡各户,家家户户做起了竹编经营的买卖,已呈现出人人皆可竹编的态势。25个大类,3000多个花色,行销60多个国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东阳竹编赢得了全国手工艺领域的认可。2008年,东阳竹编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即便是这样,在东阳竹编传承人这一问题上,受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传统东阳竹编老龄化严重,东阳竹编技艺的传承人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上,纵使有何福礼、卢光华及卢孝强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亲自讲学,开办的竹编课程仍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年轻人的兴趣偏低,几乎无人肯学,上百位学生中,能够持之以恒潜心技艺、志愿成为继承人的学徒不过五六人。

2 活态传承视域下的东阳非遗竹编博物馆搭建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表现为不仅保护物质形态,更体现为对传承载体的认知体验和宣传弘扬,最终实现传承振兴,以此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③。传承人的知识和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核心的内容,以维持、保护这一身心一体的活态传承状态为抓手,融合现代科技及创新思维④。基于活态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东阳非遗竹编在年轻群众生活过程中的影响和传播极为重要,因此,东阳非遗竹编数字博物馆的构建应早日提上议程。

2.1 东阳非遗竹编数字博物馆的构建

数字博物馆,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在数字空间之上的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应该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博物馆,应该具备博物馆的基本特点;其二是虚拟的博物馆,现实中可以不存在⑤。数字博物馆主要以建设浏览网页为主,其中可以利用VR技术构建建筑三维模型和竹编三维模型,建筑三维模型应与线下实体博物馆虚实对应,同时辅以AR技术的应用,提升游客在云游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等真实体验感,使其如同身在真实博物馆中游览,打造沉浸式体验。

目前,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做出了具有参考性的进展,2019年8月,沃利创意携手钢结构博物馆打造智慧游览,以数字化力量助力钢结构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扩大钢结构博物馆在广东省的影响力,同时升级观览体验⑥。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线上参观路线是由浏览器进入主页面,点击“参观预约”,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官方线上参观小程序,全程手机客户端操作即可进行数字博物馆的参观体验(图1)。进入数字博物馆内部后,可以“360°左右”+“360°上下”进行全景观览。其线上模型及游览参观顺序值得借鉴,但该模式类似于百度地图的3D漫游体验,没有跟VR技术进行结合,偏向于知识体验,虚拟现实的实践体验还有待进一步扩充。VR和AR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开发较为关键,如数字敦煌博物馆相继在洞窟虚拟漫游和敦煌数字化研究过程展示等方面运用了该项技术(图2),受到了一致好评。东阳非遗竹编作为工艺品,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中应将重点放在博物馆内在摆设文物的基本信息、工艺制作、流程展示等环节,力图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传播,将文字、图像、视频等内容增设为文物赏析按钮,点击物品按钮之后会出现文字介绍或语音讲解。

图1 钢结构博物馆“云”参观流程图

图2 数字敦煌博物馆主页面

在建设线上模型与线下建筑时,可以参考BIM技术将线上与线下进行融合,VR技术构建之后即可完成全景游览,BIM技术所构建的模型为参数化的模型,点击相关构建可以得出其对应的相关参数,东阳非遗竹编数字博物馆在建设游览模块时可以借鉴这项技术,便于游客在参观文物的过程中完全处于实体博物馆的环境。成功的文化展示就像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演说者,故事内容不仅让人产生情感共鸣,更能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想象⑦。

2.2 东阳非遗竹编实体博物馆的建设

东阳非遗竹编博物馆实体建筑应首选具备竹编特色的方案:将外形构造打造呈竹编的编织形态,内部建设体现竹编文化特色,内外相呼应。东阳竹编本身极具审美价值,造型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立体特征。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国传统竹编工艺(图3),主建筑以木头为主,胶合木结构屋架,运用中国传统竹编意象进行屋顶的搭建,竹编网状结构确保室内透光率。东阳非遗竹编实体博物馆可以参考其形式。

图3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博物馆设计所需参考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地域因素、气候因素、政治因素等,更要依据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包括公共建筑设计规范、地基设计相关规范、建筑消防验收规范、建筑节能相关规范等。本文在仅考虑文化因素的情况下对线下实体博物馆的展示外观做初步设想。

东阳非遗竹编博物馆的线下实体建设应当与线上数字博物馆的建设相对应。在外观设计上,建议以下思路:参考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中国馆设计,建设类似竹编外形的博物馆,由竹编外形出发,参考建设外观类似的实体建筑(图4)。建筑设计中充分汲取东阳非遗竹编的特色和特点:条框外观+镂空处的玻璃填充。这种设计既满足了外观的相似,又弥补了镂空处的建筑密闭性要求。这种建筑在采光和节能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玻璃的选择也可通过色泽、强度、透光性、厚度以及其他特性进一步确定。经过特殊处理的钢材在可以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用于中间的条框结构。至于内部空间的设计,除了考虑博物馆要具备的基本功能空间结构外,还需要考虑展品放置、游览路线等要求。

图4 竹编外形的建筑模型

在建设重要性、纪念性的建筑时,可以征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或者发布公告征集民意等方式,综合考虑各类因素之后再做出最终的设计决策。线上—线下东阳非遗竹编博物馆建设同步进行,能够更有效地维系传统工艺不受冲击,同时与数字媒体传播共同发展,快速提高东阳非遗竹编的知名度,拓宽产业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文化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3 活态传承视域下东阳非遗竹编的持续开发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应抓住大数据时代的便捷优势,从人出发,逐步落实到村落,建设当地民俗民风,打造专属特色IP,形成电商经济与旅游经济同步发展的线上—线下路径。根据东阳地方特色,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博物馆建设中同步开发的项目建议,以期东阳非遗竹编的保护和传承达到良好的实行效果。

3.1 挖掘地域特色IP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战略部署,“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道理引领着各地方的产业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东阳非遗竹编始终跟随的最优线路。在特色手工艺、地域文化、自然资源、饮食或服饰文化等类目中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IP,将其与文创结合,能够有效吸引消费者,增加收益,实现文化与经济共荣⑧。东阳竹编可挖掘的IP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从事竹编工艺的各村落,目前已有73个村落参与打造特色IP,可以说每村每户每人都可能成为特色IP的代表。例如,2019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锡拉库萨建筑学院的35名师生来到了东阳市坑口村进行更新设计与研究,坑口村自然朴实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百年的竹编技艺吸引了学者的目光,师生们认真调研测绘、更新设计,并为将坑口村打造成为“网红村”提出了建设性方案。再比如早已成为竹编代表村落的东阳市北周后村,500年的竹编历史令其成为东阳竹编最出名的地方之一,北周后村的村民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会制作竹编用品,这点十分适合作为IP特色进行搭建并宣传。与此同时,肇庆堂也在逐步规划竹纤维馆和精品工艺馆等近10个体验馆,同时设置网红直播区和集体验、销售、创新为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区。种种村落的现状已经证明,东阳非遗竹编在互动的参与性、可变性和游戏性三个方面,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展示活动,并且能够发挥民俗民风的优势带动全体大众的参与。特色IP的打造也是汇聚大众兴趣点的所在,对于提升东阳非遗竹编数字博物馆的名气极为有力,二者互相促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响“东阳非遗竹编”的名号。

3.2 竹编文创产品设计

在文旅融合政策的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创新开发项目已有成功案例在先,如:浙江桐乡推出的研学旅游镇,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泰丰斋体验姑嫂饼的创作过程;彝族刺绣、傣族慢轮制陶的制作体验独具特色;丽江东巴造纸等多元文化的游客体验令人耳目一新;取材广东粤剧设计的衍生文创产品大受欢迎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有机融合的产品深受当下青年人的喜爱,激发了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据抖音《2023年非遗数据报告》显示,80、90后年轻人分别以35%和26%的占比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力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商品的购买率较去年同比增长668%,00后更是以959%的购买率高居非遗好物成交额榜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行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效手段。

东阳非遗竹编作为工艺品的代表,其色彩表现是设计的灵感来源,朱、黑、黄、金四种颜色在竹子的配合下,展现了鲜明的创作意图和美学特征。无论是竹编的纹样还是冷暖相间的色调,都是文创产品设计的视觉元素符号。从造型设计上来看,东阳非遗竹编的设计、剖篾、编织、造型装配和着色油漆等工序与当下盛行的手办制作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应将东阳非遗竹编的作品创意和制作工序优化到能够供游客体验的程度。还可以选取适当的人物、动物和器皿等类别,经过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的结合,设计出相应的文创产品,利用好数字博物馆和“三微一端”的电商平台,结合实体博物馆的旅游项目做好适时展示和售卖。

4 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饱经沧桑、遍布各地,是科技与创意缩短了我们与历史之间的时光,拉近了山水相隔的距离⑨。活态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坚持以融入生活、创新创意和释放价值为根本,文化与技艺的结合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活态”的关键所在⑩。深入贯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东阳非遗竹编数字博物馆的构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体系和数据库的保护,线下实体博物馆的建设保障了东阳非遗竹编的延续,同时适应媒体趋势,拓展传播渠道。加强青年传承人的培养,以村落特色IP的打造和文创产品的设计为契机,加强东阳非遗竹编的传播普及力度,为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东阳非遗竹编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1-08-12)[2023-03-31].http://www.gov.cn/xinwen/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

②东阳市文化局.东阳市文化志[M].东阳:浙江鼎立集团印刷有限公司,1998:377.

③梁保尔,马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J].旅游科学,2008(2):7-14.

④孙发成.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J].文化遗产,2020(3):35-41.

⑤李文昌.发展中的中国数字化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Z1):61-69.

⑥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EB/OL].(2018-11-02)[2023-03-31].http://www.ssmuseum.net/.

⑦张鑫.“非遗”活态化展示设计研究:以“徽州三雕”展示实践为例[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5:1-76.

⑧侯喆.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文化创意,2021(24):73-76.

⑨新华社记者.活态传承,国宝“破圈”:我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观察[EB/OL].(2022-03-28)[2023-03-31].https://www.moj.gov.cn/pub/sfbgw/gwxw/ttxw/202203/t20220328_451646.html.

⑩郑久良.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研究: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反思[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活态竹编东阳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活态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Underestimation of Oceanic Warm Cloud Occurrences by the Cloud Profiling Radar Aboard Cloud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