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外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2023-11-22 01:58倪卿囡杨靖萱
全科护理 2023年32期
关键词:发文孕产妇图谱

倪卿囡,白 桦,杨靖萱,徐 博,伦 冰

随着中国2021年“三孩”政策的开放,家庭压力明显增加,这对伴侣间的二元应对提出了严峻挑战[1]。二元应对是指伴侣双方面对共同的压力性事件时(如妊娠和分娩),共同管理与决策的过程[2]。研究显示,夫妻双方因角色适应不良易导致在围生期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3]。而情绪困扰不仅影响孕产妇和配偶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对子代健康、夫妻亲密关系和家庭功能造成严重危害[4]。因此,良好的夫妻二元应对关系被认为是提升家庭功能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尽管二元应对在癌症[5]、慢性病[6]病人及其配偶人群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既往研究偏重孕产妇或配偶个体,缺少对两者相互依存的深入考虑。为了更加科学和直观地了解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研究选择近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以期为该研究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中,以TS=((pregnan* OR matern*)AND(couple OR spouse OR partner OR dyadic)AND(intervention OR coping))为检索策略进行高级精确检索,选取2002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的相关文献记录。文献类型限定为期刊论文和综述,且语种为英文。文献纳入标准:以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实证研究和文献综述。排除标准:会议论文、会议摘要、信函等非学术类报道;文献信息不完整、重复发表的论文。共检索到文献6 237篇,其中相关文献731篇,经CiteSpace 6.2.R2软件去重,删除10条重复文献后,共纳入721篇文献用于可视化分析。

2 结果

2.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趋势可以反映该领域在某一时段受关注的程度及动态发展趋势,并可帮助研究者预测未来研究的热点方向,见图1。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2009年发文量趋于平稳,2010年到达发文量的第1个高峰期,年度发文量为25篇。2010—2017年发文量呈稳步增长,2018—2022年发文量迅速上升。

图1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领域年度发文量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作者发文量通过节点的大小表示,节点越大,发表论文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了作者间的合作关系,连线宽度说明合作强度,颜色代表合作时间。根据合作网络大小及紧密程度排序,排名前3位的作者合作网络分别来自瑞士、德国、美国,见图2;发文量排名首位的是瑞士学者Bodenmann,Guy,其发文量为41篇。见表1。

表1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位作者

图2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作者合作网络

2.3 国家合作网络分析

节点越大,表示该国家/地区发文量越多;连线越多,表示国家/地区间合作关系越紧密。国家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图谱共生成79个节点,251条连线,密度为0.081 5。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329篇)、澳大利亚(69篇)、瑞士(61篇)、加拿大(58篇)和英国(54篇),其中英国的中心性最高(0.15)。近20年内,我国被WOS收录的相关论文有28篇,发表时间集中在2016—2023年。图谱中的节点外圈若出现紫色,说明该节点具有高中介中心性,如英国、意大利、瑞典、挪威和乌干达等。

图3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国家合作网络

2.4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为确保研究机构数据的准确性,研究者对同一机构或学校下不同部门的节点进行合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共生成172个节点,198条连线,密度为0.013 5,见图4。节点越大,说明该机构发文量越多;连线越多,表示机构间合作关系越强。通过对图谱的分析可见,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发文量为40篇。排名前10位的机构中,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佛罗里达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System of Florida)、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都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见表2。

表2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位机构

图4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2.5 关键词分析

2.5.1 关键词共线分析

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体现该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出现次数越多的关键词在图谱中的字体显示越大,节点也越大。为了更准确地对关键词进行共线和聚类分析,研究者将关键词中的同义词、缩略词、单复数形式等进行合并,并删除无意义或不相关的关键词。如postpartum depression、prenatal depression合并为perinatal depression,排除missing data、outcome、version、scale、trail等词。提取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出现频次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见表3。结合关键词共线图谱分析,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围生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夫妻关系和二元干预。另外,初产妇和不孕不育夫妇作为研究热点人群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较高。

表3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领域前10位高频关键词及中心性

2.5.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之上采用对数极大似然率(likelihood rate,LLR)聚类算法。关键词聚类图谱中聚类模块值Q(modularity Q)=0.778 3>0.3,平均轮廓值S(weighted mean silhouette)=0.912 7>0.7,表明聚类效果可信[7],见图5。共形成15个有效聚类,按照聚类ID顺序选取前10个,依次为#0二元应对、#1围生期抑郁、#2为人父母的过渡期、#3关系满意度、#4自我效能、#5压力、#6社会支持、#7男性参与、#8早产儿、#9母婴互动。不同类群之间相互重叠,关联性较强。

图5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2.5.3 关键词突现

通过分析关键词突现图谱中的红色线段部分,可以发现相应年份出现的爆发性引用关键词,突现长度越长,说明该关键词热度越持久,可用作预测未来研究趋势的参考[8]。关键词突现图谱见图6。“干预(interventions)”是突现强度最大和突现时间最长的词,“婚姻满意度(marital satisfaction)”是出现突现时间最早的词,“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和“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在2023年持续突现,这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图6 2002—2023年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论

3.1 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现状

2002—2023年国外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领域发文量呈总体上升趋势,可见夫妻间的二元应对研究一直深受国际学者的关注。在该领域中,就发文国家来看,美国以总发文量329篇占据了全球45%以上的文献。就发文作者而言,瑞士学者Bodenmann,Guy和德国学者Nussbeck,Fridtjof W对该领域的研究造诣颇深,贡献较大。就发文机构合作来看,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与多个国家机构间均有合作,这也印证了该领域目前发文量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2个国家。反观国内现状,我国被WOS收录的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的相关文献为28篇,发表时间集中于2016—2023年,究其原因可能是量表引入国内时间较晚。Xu等[9]于2016年汉化并基于474对中国夫妇检验了中文版二元应对量表(DCI),遂引起国内学者关注;同时,这为后续跨文化研究考察东西方文化之间夫妇二元应对行为的差异作基础。此外,我国文献的国际影响力不足,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提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续可考虑与欧洲等国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探讨。以上数据提示,国内对二元应对领域的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孕产妇及其配偶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度欠缺[10]。建议我国学者未来增加对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的关注,借鉴、引入国外前沿研究成果,促进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3.2 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3.2.1 拓展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探索

目前,孕产妇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和家庭研究等。国外学者们致力于探究二元应对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适应性,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二元应对相关模型:系统交互模型(the systemic-transactional model,STM)[11]、发展情境应对模型(the developmental-contextual coping model,DCCM)[12]和关系文化应对模型(the relational-cultural coping model,RCCM)[13]。学者们通过这些理论框架,借助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APIMeM)进行二元数据分析[14],以探索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随着护理理论和模型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我国科研人员在引入国外新的护理模型时,应充分考虑将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本土化,以探索出适合中国文化和护理实践的模型。本研究的关键词分析提示,围生期抑郁、风险因素、婚姻满意度、压力、二元应对、社会支持、二元调整、干预、关系满意度和妊娠等关键词是孕产妇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支撑点。由此可见,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集中于围生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夫妻关系质量和二元干预。

3.2.2 夫妻共同应对心理挑战,提升围生期心理健康水平

聚类#1围生期抑郁和聚类#5压力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常见话题,尤其初为父母孕产妇及其配偶在面对围生期阶段身体功能变化和与新生儿出生相关的各种挑战时往往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15]。一项Meta分析显示,心理教育干预对孕妇和产后夫妇的围生期心理健康、夫妻关系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16]。Pereira等[17]研究显示,初产夫妇可以通过以认知行为为基础的夫妻应对增强训练(CCET)和以应对为导向的夫妻治疗(COCT)等二元增强干预来积极应对伴侣的不良心理状况。此外,对于经历辅助生殖[18]、流产[19]等创伤性事件的夫妇来说,积极的沟通和正面的交流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夫妻双方围生期的心理健康水平,综合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沟通训练应贯穿整个围生期。建议国内学者可通过学习和借鉴高质量的研究方案,将其落实到临床实践中。

3.2.3 夫妻共同成长,提升婚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聚类#3关系满意度和关键词突现词“婚姻满意度”属于家庭研究领域,国外研究者最早将二元应对用于调查日常生活事件对夫妻间亲密关系的影响[20]。近年来,学者们将二元应对、婚姻满意度与孕产妇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相结合[21]。Alves等[22]的纵向研究证实,孕期采用共同应对策略的夫妻有助于提升产后的生活质量,且增加产后支持应对、共同应对及压力沟通能够正向预测其生活质量。提示国内学者未来可进一步探讨其他因素在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如性别、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等。

3.2.4 呵护婴儿成长,增进亲子关系和探索育儿途径

聚类#8早产儿和聚类#9母婴互动主要涵盖了母婴依恋、情绪调节、育儿压力与方式和儿童行为问题等主题。研究关注范围不再局限于孕产妇与配偶之间的二元关系,而是扩展至父母与婴儿亲子互动的三元关系[23]。父母间的共情关怀不仅提高夫妻双方的育儿支持[24],还能促进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25],并且对孩子的社会情感调整产生深远影响[26]。因此,重视家庭环境的质量对于特殊患儿的早期发育和预后至关重要[27]。尤其是在婴儿出生后的1年内,早期识别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体征和症状十分重要,通常在6~18个月时进行检测[28]。提示母婴保健人员需要协助孩子父母及时发现ASD迹象,并关注孩子在社会互动行为、注意力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发展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亲子关系,亲子心理治疗(PIP)[29]、亲子互动疗法(PCIT)[30]、亲子双向视频教学[31]等一系列家庭干预措施不断得到应用和探索,这为提升父母的育儿能力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提示未来医护人员可利用互联网和其他在线平台进行远程教学与指导,更好地辅助家长应对育儿挑战。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在文献检索方面,由于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到针对孕产妇及其配偶这一人群的二元应对相关文献篇数较少,不足以和国外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比,可在将来对国内文献作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发文孕产妇图谱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