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到观念实践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课程建设案例分析

2023-11-22 03:56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郑天则
艺术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泥塑粘土雕塑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郑天则

立足与学院教育体系秉承开放、探索、创新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当下艺术雕塑的新趋势。以2019、2020 级雕塑班近三年开设的校内材料实习课《粘土造型》为例,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传统泥塑课使用的粘土(雕塑泥)的优势,作为一种终极材料在材料课课堂进行造型训练的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按照材料研究、造型研究、成型方法研究进行造型训练;在评价机制上,以造型结果、材料与造型的关系、材料语言研究来考评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升鲜明的学科特点,形成独特、完整的教学研究体系,呈现创新型人才的输出地。

一、学情建设基础

当前在全国各大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体系中,材料课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板块。材料课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方式越来越多样。现有高校雕塑专业的材料课多以三个方面展开相应的教学与研究:传统科目教学,如:石雕、木雕、金属、陶瓷等;综合材料、新材料的材料拓展教学,如:工业现成品、半成品、纤维、纸张等;基于新技术的材料教学,如:数字雕塑,VR技术、AR技术、人工智能等。各学校完成上述方向的材料雕塑教学中,多以在学院内建立相关的材料工作室进行材料课教学,或者建立相关材料实训基地、实习基地,教师带学生赴基地完成材料实习教学的两种教学形式展开。这些材料相关的教学与研究的大规模开展给当代材料课教学带来了诸多较有意义的探索,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扩大了材料雕塑的创作路径与实现手段,促使两者互相关联和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它充分显示了雕塑学科基础教学的多元化需求,为常规雕塑语言、新技术雕塑语言,以及新材料语言等不同面貌的雕塑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在这一背景下,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材料课教学更加注重可实施性,并根据课程设置与学院自身教学条件的关联性、教学难度、深度与学生实际基础能力的匹配性来设置教学内容。并强调从身边的材料入手,在完善雕塑材料课的教学条件与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材料雕塑语言的基础素养。本次课程既不是基地教学,也没采用专门的材料工作室教学形式,而是在原有的泥塑教室进行了材料教学的新尝试,且试图打破材料教学受客观教学条件限制的壁垒,以常见或常用的材料开展校内材料课教学,尝试以新的思维新的观念进行材料研究。实现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多维能力培养,实现材料研究作为雕塑语言的新突破,从而在教学中产生新的雕塑创作方法论。

二、人才培养的实施

(一)课程建设

教学题目设定为粘土造型。把常规泥塑写生课的雕塑泥扩充为粘土类材料的一种。以雕塑泥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塑造练习研究粘土类材料的普遍性规律与特殊性规律。教学过程中强调把雕塑泥(本次使用的粘土)作为终极材料面对,呈现的作品最终以泥的形态完成,不翻制,不做模仿其他材料效果的表面处理。

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以材料研究的角度对待粘土类材料从而实现材料语言多种可能性训练。教学过程中既会用到原有泥塑写生课的材料造型经验,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及研究新的解决办法,从而反思不同视角下面对材料和运用材料完成造型的区别与联系。

整个课程以实践为教学手段,以雕塑泥为研究媒介。在雕塑造型生成与材料语言表现这一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材料语言与材料雕塑创作的必然关系的认识,建立材料研究与观念表达的主动思考思维模式。培养在素质结构上,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及敏锐创新能力,寻求学生创作的个性特点;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知识结构方面,除具备本专业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基本知识和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交叉方面的综合人文的修养潜能。

(二)专业提升

1.观念重塑——建立材料语言概念

对雕塑材料的概念进行梳理,讨论雕塑与材料的关系、造型与材料的关系、雕塑语言与材料的关系,提出材料与造型的伴生概念。雕塑作品中造型的产生从始至终与材料发生着关系,区别于泥塑造型、翻模成型、制作表面效果的雕塑制作方法,材料雕塑由材料直接造型完成的雕塑创作也是雕塑创作的常规创作方法之一。所以本次教学实践将以认识材料、研究材料属性、材料的可能性探索、形成的材料语言为材料课教学主要内容。

2.图像识别——树立两个材料观念

其一是材料的平等性。以本次课程研究对象来说,粘土的种类很多,雕塑泥、陶土、瓷土、软陶、纸粘土等等,其中雕塑泥由于他的可塑性特征与方便获得,成为学院里的泥塑写生课的最常规材料。雕塑泥常被用于单纯的造型训练材料对待,或者说它只是个中间材料,雕塑完成要在石膏、树脂、金属铸造后才算终结。这样的材料观念常使大家忽略材料自身的价值。甚至以手工或儿童造型游戏的认知定位。然而,中国寺观雕塑史中现存的泥塑塑像就是以泥的方式留存千年,如山西双林寺彩塑①、晋祠彩塑②、崇庆寺彩绘泥塑③、苏州保圣寺罗汉彩塑④、紫金庵泥塑彩绘罗汉⑤、麦积山石胎泥塑⑥(图1)等等,中国民间雕塑史中现存的天津泥人张⑦、无锡惠山泥人⑧、河南泥玩具⑨、陕西凤翔彩绘泥塑⑩山东高密泥姑姑⑪等等,也是以泥作为最终材料存在的。这些以泥或粘土为最终材料完成的雕塑,在材料运用上与木雕、金属雕塑等其他材料类雕塑平等,所以确立平等的材料观是研究某种材料的基础。其二是材料的独立性。寻找泥塑造型的特有方法,使其显示自身优势是研究独立性的依据。粘土成型的已知经验都可能作为新的雕塑造型的方法和依据。例如北方六七十年代常见的房屋建造中把小麦杆掺入普通泥土使之成为外墙表面材料,来增加泥的附着力和强度(图2)。又如北方灶火常用陶土与头发混合后附于内壁,以防止高温火烤后开裂(图3)。鼓励学生以新观念来研究泥的新的造型可能性。后以当代泥为终极材料进行雕塑创作的艺术家作品案例研究。本课程的展开还需要建立在国内外以粘土为材料的雕塑作品观看和分析的基础上。例如:图5这些案例是一种洞见,会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一渗透,帮助学生进一步刷新对粘土这种材料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有价值的材料表现力和材料语言讲述方式。

图1 中国传统泥塑

图2 掺有麦草的墙面

图3 掺有头发的陶泥

图5 棉花糠皮与粘土的混合实验

3.实操实践——粘土与造型训练内容

在实操过程中建立观察—分析的思维模式。选取小型的物品(本次课程以果实为题)作为训练的参照,通过360度的观察完整把握此造型的基本型特征,感受造型特征带来的触感、重量感等方面的真实感受。从宏观到微观,从触觉到视觉建立多维的观察方式。在个别辅导中,根据学生选定的物体造型提出观察与分析的具体教学方向:(1)观察体积特征,体会体积的比例关系。(2)分析质感特征,找出质感与造型的关系。(3)研究结构关系等特有特征,体会单位模块造型与完整造型的关系。(4)思考特征带来的联想隐喻等综合感受。这些观察与分析的成果将会是接下来粘土造型实现的具体内容。

鼓励学生以粘土为材料做物的表现尝试材料实现的各种实验。具备一定写生训练基础的学生很快就会以常规的泥塑经验完成泥塑造型,教学过程中出现两种普遍问题,一种是在过程中不注意粘土为终极材料的目标,出现坍塌、干裂、或者程序性返工。另一种是对特殊质感无法找到对应的粘土表现力而显得特征不够强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设定了阶段小结与讨论,提出两个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1)粘土常规特性研究,总结常规泥塑写生中粘土的使用方式,骨架、加聚、减刻、按压的力度与方式造成粘土成型的差异。(2)粘土非常规性试验,新成型方法的实验(图5)例:非传统方式塑造——保持湿粘土成型痕迹(稀泥),干泥雕刻——粘土未完全干燥时段用雕刻工具雕刻成型(图6),预制件成型——粘土制成泥板泥条等二级预制件组合粘接成型(图7)。通过讨论与实践交替的教学手段将课程讲授与多样化评价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在雕塑材料研究中试错的习惯,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图6 雕刻技法运用

图7 预制件运用

经过80 课时的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体现出高涨的学习兴趣和饱满的热情。以作品完成结果来看,对于雕塑泥这种粘土类材料有了新的认识,对材料的深度表现力有具体的收获。由于对待材料有了平等的观念,人与材料的关系变得亲近,尊重材料得到材料表现力的反馈,粘土造型变得有表现力,独立形成作品。在探索材料独立性特征过程中,也收获到很多启发创造力的实践经验。比如张蕾同学的《橡果》张雪龙的《核桃》苏德尔的《橘子》这几个有凹凸造型的作品,在外层薄造型中加入棉花材料增加硬度和韧度得以实现。刘高乐的《火龙果》在果实内部加了糠皮增加实体造型干燥时的延展力,并运用分层包裹火龙果尖凸的果皮与果肉的方式使之整体均匀干燥成型。乌日力格的《柚子》和张娇的《松塔》制作了二级预制造型在粘土半干的状态下用泥来粘接完成。曹蒙的《菠萝》和胡廷佳的《碧根果》在粘土干到一定程度时运用了雕刻的手法实现造型。扈世强的《柿子》为了实现造型的膨胀与光滑的质感经过了多次反复,最后在硬质刮板与干湿间找到突破,闫奕竹的《山楂》在表面造型中运用最原始最基本甚至最笨的办法一点一点粘,一点一点刻,最终实现了山楂表面那种微微凸起的滞涩感。同学们得到了大量的材料研究视角下的新经验,进入了材料造型的新领域。也在失败与反复中认知了材料雕塑语言的魅力。体会了运用材料雕塑语言表达观念的思维形成过程。(图8)

图8 学生作品

4.创作感悟——材料启发与造型输出

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泥的美感,这种天然材料给我的感觉是充满了感悟和生命力的,质朴,亲切最能打动人。制作过程中留下的操作痕迹会产生不同的造型结果,带来意想不到的感觉。通过不同的手法制作能表达我们思想、观念、情感的造型作品;造型与材料并非是单独个体。材料本身有着自己的语言,当造型和材料语言融合在一起,这种表达会更有力量,更加能触动人心;材料可谓是一种物质,而人的意识被物质相左右并反作用于物质,所以,雕塑的造型与材料应相呼应,不是完全推翻材料本身而去塑造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在了解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顺应材料,将自身想法、造型技巧、材料,这三者相融合,才能创造出直击观者内心的作品;对于材料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就粘土而言我们通过对他可能性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学习,结合其本身特性的条件下,围绕果实类题材进行选材创作,通过对所选材料实物的观察和分析,把对粘土的研究运用发挥出来,加聚,减刻,在掌握泥土不同阶段特性的同时在各种工具的辅助下完成作品,总的来说,实现了对于材料的探索,从而有所收获,对于以后的粘土造型也会有很大帮助;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到材料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材料来制作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质感、不同的深度表现,以及工具的运用和泥的表现能力;工具的制作及不同质感的工具对于不同阶段泥的影响,如泥半干时用光滑坚硬的材料将其压平会产生一种紧实的饱胀感。通过物件本身体现出有造型,有比例,有质感,有深度可推敲的作品,感受雕塑的魅力。

三、教学反思

本课程是基于雕塑专业发展的材料雕塑语言方面的教学探索,是校内材料课的一种创新性实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构建对材料语言的认知。学生从中渐渐发现材料与造型之关系所在,探索材料语言与观念传达的方法与路径,体现了课程实验的主要意义和价值。

通过平等的材料观、材料的独特性等新理念的引入,克服了场地、工具、成本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品案例分析环节则打开了学生的视野,逐步建立艺术表达的自信。以雕塑泥为媒介延展为粘土类材料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转变视角以新思维方式面对一种熟悉的材料,启发学生找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来源。通过材料与造型探索实验的不断训练,学生掌握了材料语言的研究方法,逐步形成运用材料雕塑语言表达观念的创作思维。开拓创作思维,建立材料雕塑的方法论。材料与造型的探索实验令学生新奇且亢奋,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探求材料的可能性,并对主题与观念进行形式丰富的创新性表现尝试,材料雕塑表现能力和创意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从一维到多维的思维转变。

四、结语

本教学实践已经连续进行三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摸索教与学的关系,有两个方面值得反思:首先,每个学生对不同材料的敏感度不同,不能孤立以一件作品的造型结果、材料与造型的关系、材料语言研究所呈现的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一种材料进行教学设置旨在总结研究方法论,启发学生通过雕塑材料研究方法研究自己喜欢的材料才是材料课教学内容核心,从材料语言的认知到掌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材料语言的思维作为教学评价的总目标更为合理。其次,在设定主题进行的材料研究与造型研究中,作业显示,学生的思维认知主要是基于题材的再现,探索结果仅处于材料雕塑创作的第一层次即再现层面,而对于材料独立性反思层面的影响尚未体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纵深探索。教学案例中启发学生多角度看世界的理念,成为教学工作中的值得推广的重要经验。

注释:

①山西双林寺彩塑https://c.m.163.com/news/a/FOKKVRUC0514F1DO.html?from=wap_redirect&spss=adap_pc&referFrom=&spssid=47d3ea4d6a25382d9ad ⁃edc4c52b02e97&spsw=1&isFromH5Share=article.

②侯楠山《佛影禅境》崇庆寺彩绘泥塑公众号南山供秀。

③麦积山石窑泥塑公众号中山市方修书画院。

④⑤尚荣:《苏州保圣寺、紫金庵罗汉雕塑研究》苏州保圣寺罗汉彩塑公众号:旃檀精舍。

⑥《晋祠圣母殿彩塑:北宋现实主义雕塑的杰作》晋祠彩塑公众号:观中文旅美学文化。

⑦中国民间雕塑史中现存的天津泥人张 https://m.sohu.com/a/339844216_734399/?pvid=000115_3w_a_trans_=010004_wapwxfzlj.

⑧无锡惠山泥人江苏 https://m.sohu.com/picture/346821329?_once_=000022_shareback_wechatfriends_bdbo.

⑨《陕西凤翔十二生肖彩绘泥塑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来源于:中新网。

⑩山东手造|潍坊瓷叫虎:泥虎碰“瓷”老手艺焕发新生机公众号:山东广播电视台。

⑪《河南周口:‘人祖会’上的泥玩具,非人非兽,与八卦符号相似》来源于:建安视觉。

猜你喜欢
泥塑粘土雕塑
泥塑玩具
巨型雕塑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我的破烂雕塑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粘土玫瑰DIY
粘土多肉萌萌哒
化学溶蚀作用下红粘土微细结构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