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2023-11-26 21:44纪红业
婚育与健康 2023年19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

纪红业

【摘要】目的:浅析脑瘫患儿开展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每组20例,所有患儿均于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入我院,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与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5.00%)比参照组高(70.00%),P<0.05。结论:脑瘫患儿开展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自我运动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与借鉴。

【关键词】综合性干预;康复护理;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发育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JI Hongye

Nanjing Rehabilitation Center for Disabled Children, Nanjing, Jiangsu 2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Methods:40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using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using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blind selection method,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All children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3,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 (GMFM) and 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fine motor (PDMS-FM)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95.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70.00%),P<0.05. Conclusion: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improve self-motor abi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reference.

【Key Words】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ss motor function; Fine motor development

腦瘫作为临床儿科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因素相对复杂,指患儿脑部未发育成熟前发生脑损伤,出现日常活动受限以及中枢性活动异常等症状,同时伴有交流、认知、行为、感觉等多方面功能障碍,改变肌肉生理状态,对关节活动范围产生一定限制[1]。脑瘫患儿若未能及时得到救治,将会对其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后需要开展长时间的康复护理。脑瘫患儿的治疗不仅能够促进躯干形态功能恢复,补偿精神情绪、心理及生理,促进多功能发展,同时还可保障患儿后期拥有基本的自理能力[2]。临床以往实施的常规康复护理因护理措施较为局限,无法保障患儿得到专业且全面的护理。故开展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全面提升康复效果,降低患儿残疾风险,提高生存质量。鉴于此,本文纳入4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综合性康复护理,旨在分析该项护理模式的有效性,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分组方式选用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每组20例的参照组与干预组,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1:9,年龄最小5岁,最大12岁,均龄(8.94±1.14)岁,疾病分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与混合型各有4、3、5、8例;干预组男女各13、7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90±1.18)岁,疾病分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与混合型各有5、4、6、5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此次研究均在开展前获得患儿保育员家属同意及配合,并已签订自愿参加同意书。

纳入标准:(1)研究资料齐全、完整,无缺损;(2)诊断标准参考《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策略专家共识》[3];(3)无严重器质性病变、无先天性疾病;(4)近期未开展手术治疗;(5)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者;(6)主要照顾者理解与沟通能力良好。

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系统疾病;(2)肝肾或心脏等重要脏器衰竭者;(3)合并遗传疾病者;(4)存在皮肤溃疡、感染、破损或传染性疾病者;(5)合并精神状态异常、癫痫者;(6)存在严重的肌肉萎缩或肌无力。

1.2方法

1.2.1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膳食指导、用药干预,为患儿及家属开展康复护理知识宣教工作,告知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告知其谨遵医嘱服用脑神经营养药与肌肉松弛药物,视情况予以电磁疗法;护理人员温柔耐心地鼓励患儿坚持开展康复训练,纠正错误肢体姿势,定期观察其康复效果,予以适当调整。

1.2.2 干预组则开展综合性康复护理,护理内容具体如下:(1)中医护理:①情志干预: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及情志变化,采用暗示、以情治情、移情法缓解其负面情绪;②中医推拿:对关节处进行轻柔牵拉,适当按摩肌肉,对足运感区、运动及感觉区、平衡区、语言障碍等多个区域实施手法推拿,主要手法包括拉伸以及按压、点揉等,每次30min,同时结合捏脊手法,每次5~10遍,约10~20min,每次推拿需间隔2d;③水疗康复训练:告知家属训练前1h内停止进食,排净大小便;将游泳池内温度调整至37℃左右;为患儿佩戴游泳圈,在专业人员陪同下开展精细动作与平衡能力锻炼;1次/d,25min/次,5次/周。(2)院内康复锻炼:①语言训练:护理人员对患儿语言障碍情况展开详细评估,结合结果针对性为患儿制定训练计划,患儿在护理人员指导及协助下开展被动口舌操训练,训练次数尽可能达到每周3~5次,在此期间需要嘱家属在患儿训练时进行旁观学习,并嘱其在日常生活多与患儿进行交流沟通,以此促进患儿积极主动发声;通过语言刺激与感觉刺激来达到患儿发声的效果,纠正其错误发音;②智力训练:护理人员采用回合式教育法指导患儿认识人物及动物,告知家属适当带领患儿接触新鲜事物,通过训练方式(如简单游戏、习题),提高其智力与脑动力,嘱家属耐心教导患儿;③运动干预:患儿在护理人员耐心指导下进行行走、站立以及俯卧位肘支撑锻炼、手膝支撑训练、搭桥训练、体位转换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翻身训练以及竖头训练,对患儿锻炼过程中的异常姿势及时进行纠正,增强肌肉训练,训练时长控制在每次30~45min,每周6次,每日1次。(3)家庭护理:家属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学会正确的运动康复、肢体按摩、睡姿以及抱姿等方式,嘱其出院后定期进行居家康复训练,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抱姿,告知其随时纠正患儿错误睡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患儿进行主动交流及沟通,鼓励其主动表达内心感受与想法;患儿可在家属陪同及指导下开展四肢肌肉被动训练与肢体运动等。

1.3观察指标

1.3.1 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4]与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5]评价两组运动功能及精细运动改善情况,总分均100分,GMFM共包含跑步、行走与站立位、跪与爬、坐位、翻身与卧位等五个方面;而PDMS-FM包括视觉-运动、抓握整合2个项目。两种评分越高则表示患儿改善情况越好。

1.3.2 浅析组间护理满意度,评价方式:结合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属,采用百分制评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各为≥85、70~84分、<6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GMFM与PDMS-FM评分 护理后,干预组GMFM与PDMS-FM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5.00%)比参照组高(70.00%),P<0.05,见表2。

3讨论

脑瘫在临床脑外科属于一种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一般多见于小儿,可造成四肢受到累及,患儿普遍存在癫痫、智力缺陷、精神障碍、行为异常等,日常生活能力较差,可对家庭整体与个人生活的幸福程度造成严重影响[6]。临床目前尚未掌握脑瘫发病机制,普遍认为该病通常与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吸烟酗酒、妊娠期高血压、先兆流产、宫内窘迫以及胎盘宫内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几年,我国脑瘫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高度关注与重视的研究话题之一。人体大脑在发育成熟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发育后的可逆转性便会逐渐丧失,进一步研究表示,及时有效地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儿心理、智力以及运动发育。

临床以往所开展的常规护理主要对患儿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及用药干预等基本护理,虽采用电磁疗法帮助患儿改善脑部微循环,但护理随意性与盲目性较强,患儿主要以开展被动遵循医嘱为主,护理措施过于单一且無针对性,进一步影响康复效果。该次研究表明,护理后,干预组GMFM、 PDMS-FM以及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偏高,P<0.05。由此得知脑瘫患儿开展综合性康复护理,其肢体运动发育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改善生存质量。分析原因在于,综合性康复护理所具备的辩证用药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对症干预,充分帮助患儿改善临床症状,而情志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消除其负面情绪,提升依从性。水疗康复训练的开展能够帮助患儿调节呼吸频率,缓解全身痉挛症状,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改善肢体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纠正步态。推拿能够达到固本培元、调经通络与益气活血之效,可调节与改善脏腑阴阳及脾胃功能,促进患儿的神经协调能力恢复,在改善肌张力的同时,能促进肌肉营养代谢,帮助其改善痉挛症状,及时对其错误姿势加以纠正。智力与语言训练可极大程度提升其智力与语言功能。运动训练能够有效强化其核心肌群力量,促使其运动协调、粗大运动与平衡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强化肌力,缓解肌痉挛,提升动作执行力。与此同时,家庭康复护理能够循序渐进地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与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脑瘫患儿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升运动能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莹,赵方溶,王彦利.微信公众平台下的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7):1051-1054.

[2] 周灵芝,占婷婷,钟春梅.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的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7):640-643.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策略专家共识EJ3[J].中华儿科杂志,2019. 57(10):746-751.

[4] 曹颖,汤淑斌,林格芳.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术后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7):1170-1172.

[5] 孙艳萍,高艳,李文艳,等.核心肌群训练引导康复护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9,30(13):1760-1762.

[6] 王玉芬,刘娟.康复护理与高压氧联合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3):351-353.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探析康复护理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