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红寺堡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策略

2023-11-28 09:26加伟伟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红寺堡羊肚平菇

康 磊 加伟伟

(1.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宁夏 银川 750011;2.吴忠市红寺堡区科学技术局,宁夏 吴忠 751999;3.宁夏佳辰云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宁夏 吴忠 75199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设施农业,是利用工业化生产理念和工程技术手段,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其发展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设施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脱贫攻坚计划,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而实施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1998年开发建设,2009年设立市辖区。行政区域面积2767平方公里,累计开发耕地70余万亩(1亩≈666.67m2),搬迁安置移民23.5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扬黄扶贫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各族干部群众为深入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奋力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红寺堡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当地区情,本文以食用菌产业作为突破口,对在红寺堡区种植推广食用菌的可行性展开了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开展以羊肚菌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

1 红寺堡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

1.1 适宜的自然环境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罗山西麓,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1 240 m~1 450 m,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7℃,日温差13.7℃,适合种植食用菌。

1.2 丰富的生产原料

红寺堡区大力发展“3+X”产业(葡萄、枸杞、草畜三大主导产业,瓜果、蔬菜等特色产业)。2021年,红寺堡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9.2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31.8万亩,特色产业酿酒葡萄、枸杞、黄花菜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了10.8万亩、5.6万亩和8.02万亩①。农作物规模扩大,农作物废弃物也随之大量增加,将这些废弃物二次加工,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营养包原料和菌棒原料,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降低农作物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一举多得。

2 红寺堡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可行性调研

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继粮食、油料、果品和蔬菜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产业。据统计,2020年,全国食用菌年产量4000多万t,约为全球总量的七成以上,且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宁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90年代后期食用菌产业作为扶贫开发项目重点在南部山区各县(市、区)推广,主要栽培的品种有平菇、香菇、双孢菇、杏鲍菇、金针菇等,栽培面积较大的县(市、区)主要有青铜峡市、兴庆区、贺兰县、彭阳县等[1]。为分析红寺堡区种植推广食用菌的可行性,本文对红寺堡区设施农业现状进行了调研,此外还针对食用菌栽培面积较大的彭阳县进行了调研,并针对经济效益较高的羊肚菌进行了种植技术总结。

2.1 调研结果

2.1.1 调研红寺堡区设施农业现状

由于气候原因,在西北地区种植食用菌离不开设施农业。截至2022年底,红寺堡区现有设施农业4 189座,共8 039亩,其中日光温室5 727亩,数量2 128座;拱棚2 279亩,数量2 060座;玻璃温室1座33亩。在日光温室中,以种植辣椒(792座)、小番茄(400座)和韭菜(264座)为主。辣椒、韭菜等已经在红寺堡区种植多年,由于缺少轮作,土地板结严重,病虫害较多,同时市场趋于饱和,利润较低。小番茄虽然利润高,但前期投入大,人工成本高,不适合针对农户进行大规模推广。

2.1.2 调研彭阳县羊肚菌大棚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基地

彭阳县城阳乡刘河村的羊肚菌大棚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彭阳县基地”)是宁夏较早种植成功羊肚菌的食用菌基地之一,现有羊肚菌日光温室21座。彭阳县基地依托厦门市东西部科技协作项目,开展了羊肚菌日光温室母种、原种规范研究、栽培种制作流程等关键技术研究,同时,还对羊肚菌种植实用技术进行了本土优化研究。

2.1.3 调研彭阳县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

彭阳县长城塬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是闽宁对口扶贫县(区)援建、自治区科技厅和彭阳县政府共建的宁夏唯一的以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为主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主要生产杏鲍菇、平菇、双孢菇、香菇等食用菌,年产鲜菇1 500余t。园区现有标准化出菇室360间,现代化生产线2条,配套自动化控温控湿设备,实现了多种食用菌产品的全程化生产。采取企业生产菌袋、农户管理出菇、企业回收产品统一销售的生产模式,生产的鸡腿菇、杏鲍菇等通过了有机认证,并打造出了“六盘山珍”品牌。同时,园区充分利用菌菇废料生产有机饲料和有机肥料,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2.2 红寺堡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在生产主体方面,缺少龙头企业,农户认同度低。虽然在个别乡镇栽培了小面积的平菇和木耳,但属于家庭作坊式生产,产量少,生产分散,且一家一户小农户生产模式缺乏技术指导,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红寺堡区相关生产主体缺乏对食用菌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单纯凭借经验进行种植,导致生产效益不高。红寺堡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流动资金不足,没有出口企业,造成中间环节多,获得的利润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另外,在技术方面,食用菌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受资金、技术、科研实力等因素影响,红寺堡区在菌丝提纯复壮、新产品开发、品种分析化验等方面的研发实力不足。县镇两级没有专门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的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缺乏贮藏保鲜技术及深加工工艺,只能采用传统的快速冷却技术对鲜菇进行保鲜处理,难以满足长距离运输的需要,很难进入高端市场。

2.3 羊肚菌种植技术

2.3.1 菌种和营养包选择

菌种是羊肚菌种植的基础。使用种源不明、伪劣、老化的羊肚菌菌种会出现出菇不稳定甚至不出菇问题。营养包是决定羊肚菌产量的重要因素,使用基质配方不恰当、灭菌不彻底的营养包,会出现因营养供给不足而出菇量少甚至不出菇、杂菌感染菌床等问题。应使用种源清晰、具备羊肚菌菌种生产资质厂家的合格菌种和配方科学、灭菌彻底的营养包。

2.3.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种植羊肚菌的关键。应根据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在羊肚菌出菇的不同阶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满足其对温、光、水、气、土的需要,促使羊肚菌正常原基分化和幼菇健壮生长发育。

控制温度。温度对羊肚菌生产影响显著。菌丝体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低于3℃或高于28℃将影响其生长;原基形成期及幼菇生长阶段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剧烈温度波动会造成原基消失、幼菇死亡问题。因此要提前做好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预案,实时监测棚内温度,采用通风、适时喷水、购置增温块、在日光温室内二次覆盖保温膜等方式减少温度波动对羊肚菌产生的不良影响[2]。

注意通风。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氧气,缺氧会导致羊肚菌菌柄长且细,子囊果小而壁薄,品质降低。要在日光温室中设置大小适宜的通风口,若是反季节种植羊肚菌,而且出菇期正处于元旦、春节期间,此时气温较低、CO2浓度较高,更需要做好通风工作。

选择合适地块。地势低洼、土壤瘠薄、土质板结、排灌水困难的地块不适宜种植羊肚菌,会因菌床积水、覆土层透气性差,出现羊肚菌菌丝因缺氧而生长瘦弱、出菇少甚至不出菇等问题,土壤pH值在6~8之间为宜。

田间水分调控管理。当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应加强水分管理。首次浇水应在营养包内营养物质基本耗尽且清除营养包后进行,采用大水漫灌,浇透耕作层。子实体形成和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并增加空气湿度,视情况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喷水,严格控制喷淋时间在10 s~15 s,最大限度降低二次补水对羊肚菌幼菇的不良影响。

注意光照。羊肚菌对光照的要求不高,在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照,在暗处或微光条件下,菌丝生长会更快,光线过强会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一定光照,羊肚菌子实体有很强的趋光性,子实体朝着光线方向弯曲生长。另据相关研究,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pH值、光照条件是:温度25℃、pH为6~8、光照65 Lux~310 Lux[2]。

2.3.3 有害生物防治

羊肚菌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土传病害的影响,出现菇体腐烂和畸形等问题。要在播种前翻耕暴晒土壤,及时清除田间植株和污染源并用石灰彻底消毒,淋水出菇前及时清除剩余营养包,以减少病虫害孳生。在出菇管理阶段,加强菌床的通风降湿,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对栽培地块实施轮作,出菇棚架内挂置黄板诱杀害虫,增设粘鼠板灭鼠,以降低病菌、虫害和有害动物基数。

2.4 红寺堡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议

相关部门应持续培育新的市场主体,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积极示范推广食用菌产业。以“企业-平台-农户”的模式,引导广大农户参与到食用菌产业中来。并为愿意在红寺堡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提供政策支持、宣传推广、技术帮扶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积极打造红寺堡区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补全菌棒生产、菌种培育、营养包配方研究与制备、废旧菌棒和营养包回收再利用、鲜菇二次加工等食用菌上下游产业链,努力扩大红寺堡区食用菌产业影响力。同时,积极争取各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为红寺堡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4.1 加强新品种驯化选育,完善栽培技术

以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加大食用菌特别是羊肚菌品种选育力度,筛选出适宜在红寺堡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羊肚菌品种。同时,加强食用菌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研究,针对羊肚菌,解决连作、病虫害、高低温危害等问题,提高羊肚菌栽培技术的精细化水平。

2.4.2 进行产业扶持和菌种场配套

日光温室、菌种和营养包是食用菌的主要生产资料,也是最大投入。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产业规划与引导,对日光温室建设、菌种选育、营养包制作等环节进行支持。并通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提供相关农业保险等措施,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风险,促进产业发展。同时,针对羊肚菌,联合技术部门积极建立羊肚菌菌种场,缩短菌种调运距离,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菌种质量。

2.4.3 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技术培训

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特派员-农户”等组成的“五位一体”食用菌产业服务体系,在菌种选育、播种、营养包制作与摆放、菌丝管理、出菇管理等关键环节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

3 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

3.1 工作进展

2022年5月,红寺堡区科学技术局在完成食用菌产业市场调研、专家咨询、企业洽谈、沟通协调等工作的基础上,在红寺堡区大河乡乌沙塘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立了红寺堡区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宁夏佳辰云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佳辰公司”),开展羊肚菌、平菇、榆黄菇3个食用菌品种的种植与科技示范工作。7月,佳辰公司购置10.5万枚菌棒,种植了6棚平菇和榆黄菇。经过1个多月的发菌,8月底,6棚平菇和榆黄菇陆续开始出菇,9月中旬进入采摘期,采摘期持续6个月,累计可采摘5茬平菇和榆黄菇,主要销往红寺堡区及周边县区。10月,佳辰公司利用反季节技术种植12棚羊肚菌,12月底开始陆续采摘,以鲜菇形式销往四川、广东、上海等地,抢占2023年元旦、春节市场。并在12月中旬种植18棚羊肚菌,以鲜菇和干菇形式进行销售。

3.2 项目支持

红寺堡区科学技术局依托自身优势,组织佳辰公司积极申报各级科技项目,以项目资金推动食用菌产业在红寺堡区发展壮大。在各级科技项目支持下,佳辰公司在红寺堡区开展羊肚菌、平菇和榆黄菇的技术成果展示及技术培训等科技示范推广工作。以羊肚菌种植为例,佳辰公司对“羊贵妃5-8”“金秋5-2”“新疆大圆黄”“美味羊肚菌”“羊贵妃3-2”等5个羊肚菌品种进行试验,筛选适宜于红寺堡区气候、土壤条件的羊肚菌品种。同时按照“菇-瓜-菜(玉米)”种植模式开展羊肚菌轮作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以红寺堡区当地特色产业的农业废弃物黄花菜秆为主料,筛选适宜羊肚菌栽培的高产营养包配方。

3.3 示范效果

截至2022年底,佳辰公司共种植羊肚菌30棚,平菇及榆黄菇6棚,项目总投资70多万元,累计雇佣周边村民800余人次,发放劳务费12万元。随着食用菌产品知名度的逐步提高,佳辰公司所种植的平菇、榆黄菇和羊肚菌已经在红寺堡区5个乡镇产生了积极的带动效应,多个部门和乡镇自发组织了多次现场观摩与交流活动。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及村民都表达了种植食用菌的强烈愿望。在佳辰公司的带动下,红寺堡区已有约130座日光温室计划在下一年度种植羊肚菌。食用菌产业示范引领效果初步显现,以羊肚菌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在红寺堡区发展取得初步成功。

3.4 红寺堡区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

食用菌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珍馐,其中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同时具有助消化、益肠胃、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由于品种、种植条件、种植技术的差异,羊肚菌的产量也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亩产在250 kg左右,也有300 kg~400 kg甚至更高纪录。每棚羊肚菌菌种、营养包、人工、水电、棚租和其他成本约为1.5万元,可收获250 kg左右的鲜菇。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羊肚菌鲜菇发货价格最高达到360元/kg。如不能及时发货,也可以制成干菇,干鲜比约为1:7,2023年初干菇最高市场价格达到1 300元/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平菇和榆黄菇属于常见食用菌品种,价格随行就市,波动较大。以目前的市场价格和产量计算,每棚平菇或榆黄菇的菌棒、人工、水电、棚租和其他设施成本约为3万元,每个菌棒大概能产1 kg平菇或榆黄菇,每棚净利润在5 000元左右。

4 总结

食用菌产业是快速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短平快产业,当年投入当年收获,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在日光温室内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同时,食用菌产业也是高效利用农林废弃物、发展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在红寺堡区发展食用菌产业有着较好的前景。在做好田间管理、算准上市窗口期的基础上,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适宜在红寺堡区这种亟须解决设施农业闲置或利用效果不佳的地区推广。其中,羊肚菌属于珍稀菌种,产量低、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但田间管理难度大,在种植过程中,不能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盲目投入,应在掌握羊肚菌种植技术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技术水平、经济能力和劳动力状况综合评判,适度种植。

注释:

①数据来源:红寺堡区人民政府网,“红寺堡区基本概况”(https://hongsibu.gov.cn/zjhsb/hsbgk/202103/t20210329_2640935.html)。

猜你喜欢
红寺堡羊肚平菇
羊肚菌“飞天记”
平菇生长记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共享合作,共赢未来
平菇种植记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
入眼平生几曾有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新疆发现巨型野蘑菇重3.6公斤属于无毒类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