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对出国访问学者英语有效交际能力的作用和影响

2023-12-02 07:40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0期
关键词:学者交际培训

张 瑞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引言

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每年有大量专家学者被派遣至不同国家出国访学。出国访问学者基本由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学者通过出国访学取得了显著的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不仅促进了教师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面提升[1]。Xue M.等[2]指出,出国访问学者的英语水平不高、跨文化知识有限,影响了访问学者与外方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李迎新等[3]同样认为,由于中国学者和外方导师之间存在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双方的交流必然受到影响,更难以在理解与共识层面上达成一致。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概况

(一)研究设计

基于对29名从事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工作的教师和277名出国访问学者的两项问卷调查,以及对6名出国访问学者的专题采访,采用以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对所有调研结果进行梳理,通过编码分析提炼核心观点,总结出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体系的现存问题,并分析此类问题对提升出国访问学者英语有效交际能力的作用和影响,最后运用ESP教学理论针对该教学体系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概况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出国访问学者。问卷部分选择了参加过短期英语强化培训并在教育部公派留学英语统考中取得合格证书,正在访学和已经完成访学且回国五年以内的出国访问学者作为调研对象,对访学国别未做限制,共回收有效问卷277份。采访环节从参与问卷调查的访问学者中随机选择了6名正在国外访学的中国学者作为访谈对象。为了提高调研结果的精准度,将出国留学英语培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共回收有效问卷29份。

277名出国访问学者的基本信息如下:学历普遍较高,其中博士占85.92%;职称以副高为主,占61.01%,中级职称占27.08%,正高职称占9.03%;所属学科多样化,以工学和理学为主,分别占38.27%和19.13%;访学国别主要是使用英语的几个发达国家,如美国(41.52%)、英国(32.49%)、澳大利亚(8.3%)和加拿大(4.69%),另外,日本、新西兰、德国、瑞典、法国等国家一共占13%。

某培训部29名出国留学英语培训教师的基本信息如下:学历以硕士为主,占93.1%;教龄普遍较长,其中15年以上教龄者占51.72%,10~15年教龄者占31.03%;72.41%的教师有出国学习进修经历。

6名采访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采访对象基本情况

二、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分支,和英语专业教学或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大区别,其实质是特定目的英语教学,简称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4]。根据ESP的性质与特点,基于问卷反映出的综合信息,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特征可总结如下:首先,培训目的明确,教师通过短期英语强化教学帮助学员提升英语有效交际能力,巩固学员在国外访学所必需的英语语言功底和相关跨文化知识;其次,学制短,学员有四个月的时间接受英语强化培训;再次,学情复杂,学员为非英语专业,来自各大高校及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他们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学历和职称普遍较高,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最后,学员在培训结束后需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英语统考,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积极性普遍较高。

近年来,关于出国访问学者的研究逐渐增多,访问学者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知识水平对访学收益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关于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研究很少,有少量关于优化培训内容的研究[5],也有一些关于改进培训方式的研究[6-7],基于听力、口语和阅读等单项科目教学的研究成果占多数[8-10]。总之,鲜有研究人员从宏观角度分析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所处的现实困境并分析其对出国访问学者英语有效交际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提升出国访问学者语言自信、文化自信、学术自信的现实意义。

三、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现实困境

通过对两项问卷内容的量化分析,笔者结合对采访内容的质性研究,以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员(参加短期英语强化培训的出国访问学者)作为观测点,基于ESP教学理论,纵观整个培训体系概括出以下若干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目的与学员的学习目的错位

ESP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员对所学专业领域英语的运用能力。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一方面培养学员的英语素养和有效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员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英语统考。调查显示,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学员英语素养的整体提高和通过统考的强烈诉求,大部分教师经常就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的一致性与学员沟通交流。与教师双管齐下的教学目的形成一定反差的是,学员普遍表现出只为统考而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学员的学习动机带有一定趋利心理,是学习动机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11]。在急躁心理和趋利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学员一味追求分数,无法真正认识到切实提高英语水平对适应出国访学生活及提升访学收益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安排难免受到学员趋利心理的反向制约,容易导致教学过程呈现出浓重的应试色彩,从而影响学员英语有效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员的实际需求脱节

ESP课程设计应遵循科学、系统的原则以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2]。根据ESP的语言共核理论和英语专业交际学(English Technical Communication)的教学思想,只要不同专业的学员掌握了在专业交际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则和通用技能,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本专业的交际实践,就能提高用英语进行本专业信息交流的效率[13]。

调研结果显示,首先,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和统考中所涵盖的学术英语和生活英语二者之间的比例存在偏差,尤其体现在阅读课和写作课当中。公派出国留学英语统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培训随之也强调学术性,但是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真正影响学者的是基本的听说技能,并非学术性内容。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过于强调学术性,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较大困难,过于学术化的定位也很容易导致学员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致使学员无法把学习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夯实英语基础知识之上,从而影响了英语有效交际能力的提升。其次,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依然有很大的提升余地与改进空间。好的教材能帮助教师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意图,提供理想的课堂实践模式[14]。真正的ESP教材的重点是语言,是训练学员在特定学科里的语言能力,而非传授学科内容和知识[15]。鉴于公派留学英语培训的特点,更应该强调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此训练和提升学员的英语有效交际能力。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员的学习方法有待改善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均显示,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多数教师仍然在大量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以何种教学方法论为指导是关系到短期英语强化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成年学员的特征,考虑到他们的特定目的、特殊需求及学习时间的短期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交际法为主,辅以其他可用的方法,使教学既有针对性又有灵活性,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4]。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教师应该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力求在四个月的强化培训中切实提高学员的英语有效交际能力。

参加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学员均为非英语专业的专家学者,很多学员虽然经常接触英语、使用英语,但是因为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导致英语水平始终保持在“哑巴英语”的尴尬状态。调研显示,学员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尤其在输入环节并未切实提高有效输入的总量。

(四)教师对教学的整体认知与学员对学习的整体认知有待大幅提高

培训部教师队伍对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工作的整体认知、创新意识以及国际化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修正和完善,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调研显示,少数教师忽略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而对于实施教学反思的教师来说,在反思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学员的角度来看,很少有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继续夯实在培训过程中所积累的英语知识。鉴于此,出国访问学者一方面要有将英语学习常态化的前瞻意识,另一方面应该合理安排参加英语培训的时间,尽量缩短从培训结束到出国访学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保证培训所学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转换为出国访学时的所用。

ESP的有效教学离不开ESP师资队伍的高效建设和学员的高效参与,只有教师把整个课程体系摸清吃透、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融入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ESP的教学效果。由于培训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学员情况复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定准方向,完善细节,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与学的不断磨合中切实提高培训效率。

四、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提升策略

为全面提升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培训效果,有效提高出国访问学者踏出国门时的语言自信与文化自信,更好地彰显学术自信,本文从科学性、一致性和前瞻性三个角度针对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首先,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应夯实科学性。科学的理念是任何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不论是教师的教学目的还是学员的学习目的,不论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学员的学习方法,都应该以对英语这门学科、对英语培训这项工作的科学认知作为基本前提。ESP教学应该确保学员在扎实的英语基础之上,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科英语的共核知识而不是专业知识,以使学员更顺利地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时刻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教学法等理论武装自己,秉持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对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机制的研究力度,用科研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建立并完善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模式。

其次,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应强调一致性。在整个培训体系中,教师与学员之间、教学与统考之间、教学内容与学员对英语的实际需求之间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英国应用语言学家Brindley指出,成人学员并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极大地影响着学习过程,学员应充分参与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当中[14]。在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时刻以学员为中心,密切关注学员的实时学习状态,对教学方式、教学节奏以及教学内容等及时做出调整,最大限度保证教师之所教即为学员之所需。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对学员有意义[16]。在培训内容的设置方面,所涉及的知识面宜宽不宜窄,应适当加大通识知识的比例,避免培训内容过于学术化;应注重教授学员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学术交流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全面提高学员的语言交际能力[17]。与此同时,对于准备出国访学的学员而言,跨文化知识的吸取是语言培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才能真正培养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8]。在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中西合璧,帮助学员在熟悉本国文化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以增强出国访问学者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彰显学术自信奠定必要的基础。

最后,出国留学短期英语强化教学应彰显前瞻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外语培训教师和出国访问学者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考得更深刻,在国际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塑造积极向上的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学者在国际范围的话语权。

教师和学员应该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持续保持一致,形成稳中有变、变中求进的良性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具备前瞻意识和创新意识,学员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尽量做到英语学习常态化。由于短期强化培训时间有限,教师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掌握最必需、最迫切、最适用的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17]。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培训部有必要建立对新入学学员的信息采集机制,力求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实现更好的培训效果。

猜你喜欢
学者交际培训
情景交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学者介绍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