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023-12-08 15:34张红梅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7期
关键词:想象力写作能力想象

张红梅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借助概念转化进行想象与创新,属于思维发散的间接形式。作文作为学生接触写作的基础环节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工具与方法,保障资源充足,营造适宜的情境,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为他们的创新型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意义

1.调动写作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想象力也比较丰富。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调动他们写作积极性的同时逐渐提升其写作能力。小学作文主要以写人物、叙述事件等为主,且在写作时需要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经验与想象,确保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这一环节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保持他们的写作动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使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学生营造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主动写作。

2.培养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未认识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过多讲解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这是难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学生只能掌握简单的写作技巧或是积累写作素材,不能有效地将其运用到写作中。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且想象力与创造力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帮助他们把存储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在及时调整与创新中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3.促进个性发展

因成长环境不同,学生在个性特点与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面对相同的事物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与想法,加之受到想象力差异的影响,不同学生在写作方法、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需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机会,在激发他们潜力的同时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小学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措施

1.在写作课堂上培养想象力

(1)创设写作情境

课堂作为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场所,教师需要确保方法的多样性,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适宜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供感知事物的机会,借助写作情境调动学生想象的欲望。只有营造出合适的情境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避免学生思维受到约束,在想象的过程中找准写作方向。营造写作情境时还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动画、视频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降低写作难度,引导他们主动想象。如在要求学生书写推荐地点类型的文章时,需要从清楚描述推荐地点、推荐理由等方面进行指导,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走进自然,感受自然风景的美好。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结合以前学习的文章,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认为美好的风景、地点等写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需要发布观察任务,要求学生书写观察记录,结合自身喜好积累写作素材。在观看视频资料以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谈一谈对视频的看法,了解视频中的地点,找出值得推荐的方向。随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对话,分享生活中的美色等,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形成良好的想象氛围,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的内容写出来,以自然的状态进入到写作中。借助思考与想象,学生能够构建文章框架,进而主动写作。

(2)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開展读写结合训练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基础,系统化的训练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水平,帮助他们获取丰富的想象资源。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在教学中主动开展训练活动,挖掘适当的资源,为读写结合做好充分准备。开展阅读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征集不同的意见,筛选合适的资源,让学生深入地阅读与学习。如小学生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而且童话故事具有情节曲折离奇、生动形象等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借助阅读能够促进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为写作顺利奠定基础。一是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掌握默读与略读的方法,在反复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二是借助阅读替代讲解。对于理解难度不大的部分,可以开展多次阅读活动,引导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素材。三是开展随笔训练,感受材料之间的联系。语文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是互相联系的,借助阅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联系,产生深刻的体验,在深化习作主旨的基础上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阅读可以进一步丰富写作素材,实现语言积累目标。如果学生语言积累量不足,就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所以想把写作素材转变成为个性化语言,需要积极开展语言运用训练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进行故事续编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逐渐发展阶段,习惯用童话般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其认知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运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借助故事续编等方式开展写作教学。利用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而学生也可以由此产生不同的想法。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抓准学生的特点,提供续编童话故事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发挥想象的基础上完成故事续编,能为想象思维的发展提供支持。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续写《陶罐与铁罐》,思考:如果找到了铁罐,又会与陶罐之间怎样的故事?当陶罐与铁罐被找到以后会有产生怎样的心情?可以向学生提出多角度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欲望,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深入想象与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写作欲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学生提供创编故事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读写能力,引导他们打破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逐渐提升想象能力。

2.在素材积累中培养想象力

(1)主动观察积累

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需要让学生针对生活进行观察与积累,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做好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工作。生活中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生活中的资源,逐渐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感知生活中的事物,可从不同角度观察,激发想象力与好奇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让学生产生观察热情,在主动观察中把真实体验转变成书面语言,进而提升写作能力。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在引导学生观察时需要从过程、目标等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如在观察花朵时需要从外形、味道、触感等方面出发,利用多种感官优势,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促进他们思考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需要观察的事物带到课堂,便于学生直观观察与体验,对于难以呈现的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以便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如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指导时,可以从班级中选择一名同学,但是不能直接写出同学的姓名,而是要将其特征描写清楚,让同学们能猜出描写的是谁。这一作文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写作。

(2)重视体验积累

作文中的想象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而且应当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开展“我学会了______”的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导入环节出发,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为主,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启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回忆,引导他们充分想象自己擅长的某件事。因为这一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所以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

猜你喜欢
想象力写作能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