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023-12-10 06:55段晓羚
戏剧之家 2023年30期
关键词:戏曲受众文化

段晓羚

(山东艺术学院 戏曲学院,山东 济南 250399)

我国戏曲文化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但在当前的新媒体背景下,受历史、社会以及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戏曲艺术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许多问题亟需我们深入研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护和传承那些经典的戏曲剧目和表演艺术[1]。本文首先指出新媒体背景下传承与保护戏曲文化的意义,然后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一、新媒体背景下戏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强戏曲文化的影响力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新媒体技术被人们运用到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新媒体文化的发展也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交流,还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发展等。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史已经很久,主要受众人群是中老年人,无法吸引很多的年轻人。实践表明,通过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文化传播和宣传作用,提升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效率,消除以往传统戏曲文化表演中的不良因素,利用新媒体路径,将戏曲文化传播得更远,使其影响力更强。

(二)戏曲文化和数字技术结合有利于文化传承与保护

如今,我国的新媒体形式非常多元,在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对戏曲文化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数字化发展。在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进行技术整合和归纳之后,就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戏曲文化的作用。例如,针对我国戏曲文化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合理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将优秀和典型的戏曲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人们提供可以在线观看和下载保存的作品,使大众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戏曲文化[2]。此外,实现戏曲文化的数字化展示,还可以给予其最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三)发展新媒体文化可以扩大戏曲的推广和传播空间

在部分大众的眼中,我国戏曲文化和表演产品并不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有些脱轨。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戏曲文化的现代化创新和发展,必须注意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应用新媒体文化传播渠道,实现传统戏曲文化和现代新媒体文化的协同发展,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促进创意戏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基于传统戏曲剧情和角色,创新和推出当代戏曲动画片,能在一定限度上吸引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进而推动戏曲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宣传和保护[3]。

二、新媒体背景下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我国传统戏曲包含的文化知识和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涉及文学知识、音乐艺术文化、说唱文化,还包含杂技艺术、舞蹈文化等,是多种文化的融合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4]。我们要想通过观看戏曲获取知识,必须具备丰富的背景文化知识,比如了解相关的历史典故,且要有较强的文化欣赏能力。戏曲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欣赏者必须花费时间和心思去了解,但在如今的现代化快节奏社会,人们往往没有什么耐心来深挖戏曲文化。如今的线上娱乐节目形态很多,戏曲表演往往跟不上人们的爱好变化的速度,且戏曲表演时间长、内容相对枯燥,受众往往是中老年人。与此同时,传统戏曲表演角色说的语言大多是方言,导致很多人听不懂,不利于受众的增加。如今,人们比较喜爱看短视频、直播等有趣的内容,也比较喜欢听带旋律的音乐,传统戏曲必须实现创新,才能让更多的大众感兴趣,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一方面,我国传统戏曲在唱腔、音调以及节奏等方面,都不大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戏曲唱腔虽然比较古典,但是,由于唱腔常常较长,无法广泛激发年轻人的观赏兴趣,且戏曲唱词复杂,不太容易理解,很多戏曲都是通过唱词叙述历史事迹,如果受众没有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欣赏水平,就无法掌握戏曲的内在含义[5]。欣赏我国传统戏曲也需要受众感兴趣,但年轻人喜爱学习多媒体文化,喜欢看现代电影和电视剧等,没有基本的戏曲欣赏基础,也没有被戏曲文化环境氛围熏陶,让他们爱上戏曲文化比较难。如今,真正喜爱传统戏曲表演的都是中老年人,但这些人也在逐渐消失,最终喜爱戏曲文化的人会逐渐减少,戏曲文化可能最终消亡。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戏曲文化表演形式创新变得十分迫切,这是促进戏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必经之路。

另一方面,如今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播模式比较陈旧,没有实现现代化创新,也不能激发更多受众的兴趣。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人们大都喜欢玩手机,或者进入一些娱乐场所,这就导致人们了解和学习戏曲文化的机会较少,阻碍了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传统的戏曲已经吸引不了年轻人的兴趣,而戏曲艺人大多年纪较大,他们更多欣赏的是现场表演,在新媒体背景下,我们基于网络技术传播戏曲文化是必要的,但很多戏曲艺术从业者不会运用网络渠道学习戏曲文化和传承戏曲文化,就算有些人会拍短视频,也不会进行后期剪辑和运营,导致戏曲文化网络传播受阻。多媒体网络信息平台,比如抖音、快手短视频等,都是重要传播渠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深受人们喜爱,但很多戏曲艺人并不懂得如何有效利用。戏曲表演对于表演者的要求很高,表演者必须有足够多的练习时间,且要了解其内部情感内涵,这是一大考验。如今的很多艺人都没有时间投入练习,也不肯吃苦耐劳,学习回报自然很少[6]。这导致戏曲文化的忠实爱好者和学习者只减不增,无法实现戏曲文化的大范围传承和有效保护。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平台,我们很难看到戏曲文化表演,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戏曲文化传播力度不够,且真正有时间和耐心欣赏长时段的戏曲文化表演的人很少,导致戏曲文化传播和保护出现问题。

三、新媒体背景下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一)丰富新媒体戏曲文化内容,增加戏曲受众

我国戏曲文化表演对表演艺人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现场表演中,如果艺人表演不到位或者录像师录像不到位,就算有完整的戏曲表演,也达不到预期的播放效果,导致观看表演的人减少。一部分戏曲表演摄影师和灯光工作者并没有真正了解戏曲剧情,无法选择最合适的灯光,无法将戏曲角色形象地表现出来,最终导致拍摄画面模糊,无法传递戏曲角色的精气神[7]。因此,作为戏曲文化摄像师和灯光师,必须不断学习戏曲文化知识,了解戏曲剧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在具体拍摄的时候,要抓住细节性问题,将戏曲角色的特点和剧情生动地展示出来,吸引更多的受众,不断壮大学习、欣赏、传承和保护戏曲文化的队伍。通常来说,在新媒体背景下,在三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就可以将戏曲文化编排成一个戏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戏曲文化知识,且将戏曲中的正能量传达出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丰富新媒体戏曲文化传承模式,加大宣传力度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的业余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无论是微信和微博,还是快手、抖音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作为戏曲制作人员和文化传播者,可以合理运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和软件,做好戏曲文化传承、宣传和保护工作。作为戏曲文化表演管理者,则可以合理创设专门的戏曲文化表演和宣传网站,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找和学习戏曲剧目。在新媒体网站上,我们可以有效创建戏曲文化教学模块和栏目,上传经典的戏曲文化教学视频,使人们可以即时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8]。制作戏曲文化网站的时候,要注意科学分类戏曲内容,将戏曲类别、适合的受众以及受众喜爱度等当作主要划分标准,也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创建新媒体戏曲文化部门,重点宣传戏曲文化设计内容、角色造型及配乐等,实现多种元素和内容的公开化传播,使人们直观了解戏曲艺术创作过程,激发欣赏兴趣,扩大戏曲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强其影响力。此外,我国相关部门还可以合理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在一些社区、公共娱乐场所和高校开展戏曲文化竞赛,选拔优秀选手,为他们颁发证书和奖品,给予他们专门的荣誉称号。学校也要专门设置一些与戏曲文化学习有关的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戏曲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为戏曲专业的学生讲解戏曲知识,引导学生分组协作,再现经典戏曲桥段。此外,也可以从公园戏曲文化宣传入手,开展公益性的戏曲文化教学活动,丰富中老年人的戏曲业余生活,这些都是传承和保护戏曲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激发戏曲演员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

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承和保护戏曲文化的主要成员是演艺工作者以及一些管理者,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给予这些主体一定的支持,健全相关奖赏机制。具体来说,对于这些戏曲表演团队,必须设定最低工资,给予他们资金保障和鼓励,并优化他们的绩效和待遇,结合戏曲表演艺人的具体表演技能和素质,做出综合评估,不断健全绩效评价制度[9]。与此同时,要严格遵循多劳多得、优胜劣汰的奖惩原则,时刻以高标准要求他们。此外,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戏曲演艺工作氛围,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基于新媒体平台,使演艺人员相互学习和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和完善自我。如果有人要离职,必须提前提出申请,提前引入高素质人才,避免出现职位空缺。团队内部必须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形成优势互补效应,打造出综合素质足够高的戏曲文化人才队伍。

(四)创作更能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戏曲表演作品,激发受众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看时间短、内容丰富的视频,但戏曲文化表演的时间往往很长,有的甚至长达几个小时,这会导致人们出现严重的视觉疲劳感,戏曲文化表演和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特征不契合。上面已经提到,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业余时间很少,没有耐心看长视频,更没有兴趣了解戏曲文化的内容。但是,作为我国国粹文化的戏曲文化,其内涵比较丰富,戏曲表演者妆容也很精巧,服饰多元,唱腔和表演都非常精彩,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传承与保护[10]。要想大范围宣传和保护戏曲文化,就必须通过科学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调整和创新戏曲文化传播模式,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例如,我们可以单纯选取和设计戏曲表演片段,在优化受众观看效果的基础上缩减内容,使更多的人有兴趣欣赏戏曲表演,实现戏曲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之一,也是我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相融的一大桥梁。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戏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途径更加丰富,表演便利性也逐渐提升,我们必须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在保留经典戏曲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化流行元素和创新性内容,不断创新戏曲文化表演模式,切实增强戏曲文化的竞争力,加强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促进我国戏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戏曲受众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