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张力和空间问题

2023-12-10 06:55
戏剧之家 2023年30期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者乐队

裘 诤

(浙江省宁波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许多传统艺术与现代化社会相融合,迸发出新的光芒。戏曲当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乐队无论是在编制上还是表现力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所占据的地位逐渐凸显,作为西方古老的乐器,大提琴可以说在西方音乐史上充当着极为关键的角色,而如今大提琴同样被应用于戏曲乐队中,推动着戏曲乐队的发展完善,为中国戏曲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戏曲团队中大提琴扮演着重要角色,基本上所有的大型戏曲演奏都能够看到大提琴的身影,而对于戏曲乐队来讲,在前排使用大提琴的几位更是戏曲乐队中的牌面。作为大提琴演奏员以及作曲家,在戏曲音乐演奏当中最重要的便是掌握大提琴的张力,既不能影响其它乐器的演奏,还需要发挥大提琴的优势以达到更好地演出效果。

一、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张力

(一)传统戏曲下的西方元素

以赣剧为例,从明代时期开始发展,到了清代吸收了诸家的戏曲精华,融合昆曲的精髓从而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可以说赣剧是我国优秀传统戏曲的结合,而大提琴与我国传统乐器有着极大的不同,大提琴是由西方传入,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方乐器,被应用于传统戏曲初期难免面临一些摩擦,后来在经过多次探索之中开始慢慢融合,并且充分利用大提琴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戏曲的不足。大提琴是一种低音乐器,音色较为雄厚,在乐队中表现出极强的张力。就以目前我国戏曲的发展现状来看,大提琴在乐队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大提琴的张力体现

在每一次的演奏过程当中,大提琴演奏家都需要注意弓速的快慢,考虑其力度是否能够符合指挥所规定的情景当中表现出来,尤其是演奏过程中不能够出现噪音,这就需要考察演奏者的技巧问题。对于乐队来讲大提琴作为低音部分,需要能够承接好乐队其它乐器的演奏,与其它乐器能够相互呼应,但是也不会被其它乐器所淹没。这对于大提琴演奏者来讲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因为乐队当中最先考虑的是配合,大多数的乐队演奏之前都需要上千次的排练,为的就是将乐队之间每一个人的配合尽可能达到完美的状态,以此来确保乐队演奏呈现出最佳效果。而大提琴演奏者更是需要考虑到与队员的配合,这不仅仅是出于一个专业大提琴演奏者的素养,在乐队演奏中考虑队友,更是乐队协调的问题。

其次在演奏过程中低音作为音头爆发的主要部分,需要强而不爆,能够带动其他乐器但是也不能够使得人们只注意到大提琴而忽略其它乐器。还需要考虑到渐强演奏,许多乐队在渐强演奏过程中过于机械,背离了音乐演奏的意义,并不能够带给人们内心的震撼,失去了乐曲应当拥有的感染力。另外,在渐快演奏中容易出现过于公式化的情况。渐快演奏需要有一定的律动感,能够带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指挥官需要尽可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渐快演奏,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激情。

(三)大提琴的即兴伴奏能力

与交响乐队不同,戏曲乐队当中缺少各声部的配器分谱,这也就意味着大提琴演奏者需要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做到即兴伴奏。戏曲乐队中大提琴演奏者不但要掌握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对旋律做到全方位的了解,“手”和“眼”能够相互配合,而大脑也能及时做出反应,配合演奏。这种能力大多不是天生具备的,需要长期的演奏经验以及理论学习相结合,在实践与理论中积累而成。即兴伴奏不仅仅需要掌握大量的演奏技巧,还要对戏曲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配合戏曲乐队及时改变所要演奏的旋律。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情感共鸣,用演奏者所体现出来的情绪带动观众,这也是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张力的重要体现。

演奏者心理素质也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乐队的演奏者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任何一个演奏者拉出来都应当能够担任独奏家,而部分演奏员只注重在演奏技巧上的练习,却忽略了心理上的训练。好的音乐能够经过岁月的熏陶,在时间的流逝当中让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需要演奏者用心去演奏,将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呈现在人们面前。大提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每一个音符都要精心设计,在提高个人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优雅地将乐曲呈现给观众。且由于演奏的场地并没有固定的地点,这也就意味着演奏家需要克服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在日常练习中通过冥想的方式,调整呼吸,尽可能放松身心,以此来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

二、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空间问题

(一)思维方式上的空间局限性

我国艺术形式丰富多样,随着时间的洗礼被各个时代赋予了不同的演奏技巧,在传承当中戏曲也在不断变化,而有些人立足于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误差。思维定向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是一把双刃剑,就以乐器应用这一方面来讲,大提琴是交响乐当中常见的乐器,但是在我国戏曲乐队当中却很少出现,导致人们对于戏曲乐队产生了一定的误会,认为戏曲乐队的演奏乐器寥寥无几,甚至在后来大提琴应用于戏曲乐队中也被质疑其目的。这种思维定向使得人们的目光局限于固定的演奏模式当中,缺乏了创新意识,这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国际交流的不断密切,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国家也有了一定的融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我国传统乐器在西方国家的宣传,使得更多的国家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提琴在我国戏曲乐队中的应用从国家发展层面来看也是对现如今国际形势的一种体现,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平交流的举措之一。音乐面前无国度,任何一个优秀的国家都不会吝啬于在艺术上的交流,大提琴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为戏曲乐队前进提供了新思路。

(二)演奏形式上的空间局限

大提琴作为西洋乐器,其演奏方式与我国传统乐器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思维定向来看待某一项工具或者事情,这也就导致一些大提琴演奏者在戏曲乐队中不知道如何演奏,单方面用原有的演奏方式来进行,这不论是对乐队来说还是演奏者来讲都会造成分歧。正如前文所说,乐队当中配合是极为关键的,而作为西方流传过来的一种乐器,大提琴本身在最初传入我国时就引起了一定的争论,尤其是当其应用于戏曲乐队中更是引发了国内外的讨论。因此大提琴演奏者需要能够尽快适应戏曲乐队的节奏,改变原有的演奏形式,当然戏曲乐队的其他演奏者也需要尽可能配合大提琴演奏者,以此来保障乐队演奏时的默契不会受到影响。

(三)空间问题在乐队中如何解决

首先,最重要的是大提琴演奏者需要注意解决与主旋律的交流。要想使得乐队达到一定的默契,相互之间的配合更加完美,就需要日常进行一定的交流。没有对话交流便不会有织体,也就不会有合理的空间。因此不论是作曲家还是演奏者都要注重对话,可以通过多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感受其中的低音表现。

其次,就是休止符上的演奏,许多大提琴演奏者往往会忽略休止符在演奏当中的连接性,尤其是在慢四拍的演奏过程中余音的时长不够,导致在演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主旋律相违背的声音。最后音度上的控制也很重要,在演奏过程中一些演奏家会出现无端发力的现象,导致旋律变得僵硬,出现破音、爆音的现象,影响整个乐队的演奏效果。以此在表现空间当中需要尽可能注重音色的唯美以及音量的控制。

三、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实践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有着极强的包容性,而对于西方流传进来的大提琴也同样适用。大提琴要想能够真正融入到戏曲乐队当中,最重要的便是立足本土,在不改变大提琴的本质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与传统乐器相融合。对于大多数的大提琴演奏者来说,演奏方式是一个极为头疼的问题,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无论是演奏形式上还是乐器表现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受到社会发展背景以及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影响导致在演奏当中难免会出现较大的分歧。而大提琴在戏曲当中的实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元素融合的一种形式,而既然双方相互选择,就必须作出一定的改变,尤其是大提琴演奏者,需要在立足于本土的前提下对演奏方式以及相关技巧进行创新,以此推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其次,虽说大提琴在我国戏曲乐队当中已经有了半个世纪之久,但是西洋乐器对于本土实践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从艺术发展历史角度以及演奏方式来看,大提琴都不属于我国的传统乐器,许多人在看待大提琴上也不会将其与我国传统乐器相提并论,导致以大提琴为主的西洋乐器在我国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大提琴本身具有较强的艺术美感,但是由于一些大提琴演奏者在表演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自身感受,在发挥其技巧的当中没有过多考虑乐队的配合,导致伴奏效果并不理想,还会造成人们对于大提琴的误解。因此,对于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应用需要更多地考虑到乐队的配合,在实践当中磨练其配合的默契,以此进一步扩大戏曲乐队中对低音乐器的研究,促进戏曲乐队的完善。

四、结语

大提琴在应用于我国传统戏曲乐队当中就为我国的戏曲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应用为戏曲乐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要更加注重创新,重视解决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张力和空间问题。也要注重戏曲的创新,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吸引观众的关注,从而不断推动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提琴演奏者乐队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花的乐队
花的乐队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克服对策探讨
FOLLOW FOLLOW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