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 理念下多声部声乐作品表演形式在中学音乐第二课堂的运用研究

2023-12-10 06:55肖语桐
戏剧之家 2023年30期
关键词:声部歌唱声乐

肖语桐

(南宁师范大学 音乐与舞蹈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基于OBE 理念探寻多声部声乐在中学音乐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模式,可以为学校音乐第二课堂提供教育新尝试,使全体学生轻松地进入音乐课堂,这种教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基础音乐教学手段的更新,为发展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创新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定启迪。

一、探索与创造:OBE 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体验

OBE(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OBE 理念相对传统教学来说,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实现了从老师“教”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而音乐第二课堂在内容选择与教学模式上具有较大的自由性,音乐第二课堂作为一个融合艺术和教育的空间,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环境。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中,学生被鼓励探索各种音乐形式和风格,是基于音乐教材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和才能。例如,通过学习多声部声乐作品,学生们有机会学习正确科学的歌唱技巧、和声和作曲技巧等,并通过参与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同时,学生被鼓励参与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排练一部多声部声乐作品需要同学们进行小组或全班合作,学生可以探索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演方式。这种创造性的过程能使学生思考多声声乐带给他们的情感意义和作用,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体验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在OBE 理念指导下聚焦“以学生为本”,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为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音乐潜力。教师还要注重个别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反馈推动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OBE 理念下的音乐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与排练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这种音乐课堂体验不仅提供了学习音乐技能的机会,还促进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这种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体验,学生将获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音乐教育。

二、激发潜能:第二课堂中的多声部声乐教学方法

(一)明确学习成果

在多声部声乐作品的教学中,明确学习成果是确保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步骤。通过明确学习成果,教师能够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分阶段教学。教师可以将多声学习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多声部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例如,在第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声部独唱和小组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和声感知和合唱技巧,采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茉莉花》《春天的故事》《大海啊,故乡》《西风的话》等。在第二阶段,学生可以尝试演唱更复杂的多声部作品,并学习如何协调不同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很适合在这一阶段学习,中学生正普遍面临换声期,可以让一些音域不太高或处于换声期的学生保持长音来完成表演,这类民族音乐采用了固定低音的形式,固定低音形式主要采取持续的长音或者持续某种节奏的声音,或者是固定旋律跟上声部进行并置,从而形成一动一静的两声部形式。如侗族多声部声乐“侗族大歌”、纳西族多声部声乐“窝热热”等。最后,在第三阶段,学生的声乐技巧和音乐素养已经基本成熟,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一些教材之外的作品,流行音乐对于中学生有着很深的影响,对于流行曲目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歌词内容,内容要积极向上,符合时代主流。2.曲调合适,流行歌曲的曲调要是过高或过低,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移调,调整到适合学生演唱的区域。3.避免齐唱,学生根据流行曲调进行和声编配。参考曲目:《外婆的澎湖湾》《牧歌》《Count on me》《维也纳之声》等。

(二)设计学习活动

在音乐的第二课堂中结合多声部声乐作品表演形式,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参与度的学习活动,通过一些技巧性训练如音阶练习、声部练习和节奏练习等来提高基础。例如,学生可以合作演唱多声部歌曲《牧歌》,这部作品从头到尾都使用了模仿型多声部形式,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女高音声部在高八度上对男高音声部旋律进行模仿,一方面让学生感悟辽阔草原空旷的回声效果,另一方面锻炼他们对高音声部旋律的把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学习分部演唱技巧并学会聆听其他声部,掌握和声技巧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声部配合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们分成多声部的形式进入歌唱教学,将天生音色好、音域较宽的学生作为旋律声部;声音浑厚偏低的学生作为低声部,将节奏感好而音色较差的学生作为伴奏声部;尽量使每个人都能成为音乐课的受益者和学习歌唱的参与者,真正使音乐课成为受众广泛的传播手段,实现人人都有歌喉,人人都能歌唱的教学目的。

(三)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多声声乐作品排练过程中可以设立小组项目,让学生在指导下自主选择和准备多声部曲目,负责分部演唱的实施和组织,具体活动例如:目标设定、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展示等。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时,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从而加大学习的深度。在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素养,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挑战,给予学生选择曲目的自由、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音乐作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工具等,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支持。

三、和声之美:多声部歌唱教学的重要意义

就中国当今国内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实践情况来看,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中开展的多种音乐歌唱表演类活动只要方式方法得当,时间安排合理,不但不会妨碍学习,相反还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歌唱是通过大脑皮层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的,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对歌唱的表现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优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声声乐学生们要进行表演,尤其考验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这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教师要重视相应的态度,一是学生本身对于音乐的态度。调查表明,在校内,如果教师教得好,学生都会以积极、欣喜的态度去学习音乐。二是教师培养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要营造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刚开始尝试练习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小步反馈和正向鼓励,使学生充满学好音乐的信心。笔者认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之一是为一个个音乐作品编一个好的故事,使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公,这样的学习留下的印象也较深刻。例如,在学习《玛依拉》这首歌曲时,学生们成为西域探险家,去往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大漠深处,传闻,只有在月圆之夜,当清风吹过大漠,才能听到那首动人的歌曲——《玛依拉》的真正声音,学生成为故事主人公后,便会主动开启本次音乐探险之旅。

(二)拓宽音乐学习视野

多声部声乐作品涵盖丰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通过学习和演唱多声部作品,学生可以扩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具体音乐作品可以选择以下三类:1.古典作品:通过学习古典多声部声乐作品,如巴赫的合唱曲目或者经典的歌剧合唱片段,学生可以接触到西方古典音乐的丰富传统和历史。这些作品展现了不同的和声技巧和音乐表现形式,能帮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演进和多样性。2.民族作品:多声部民族合唱作品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世界。例如,学习中国的民族多声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独特的中国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如江南地区的《茉莉花》或内蒙古地区的《敖包相会》等。而学习其他国家的民族合唱作品,能够让学生了解其他民族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3.当代作品:多声部合唱作品不仅局限于传统的音乐形式,还涵盖当代多声声乐创作。学生可以接触到当代作曲家的多声作品,如登上2021 年春晚的《灯火里的中国》是由田地作词、舒楠作曲的一首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 周年的歌曲,歌曲火遍全国,引发各高校改编合唱。外国的如奥拉夫·奇拉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颂歌》。这些作品展示了不同的音乐语言和创新的和声处理方式,能拓宽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因此,在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作品,以学生的需求决定作品内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感受多声音乐的世界。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多声部声乐表演需要学生之间紧密合作。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如合理分配声部、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等。这些困难要求学生们相互支持、互帮互助,共同克服,他们会逐渐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不仅体现在音乐的技术层面,也体现在集体意识和责任感的建立上。每个成员都要意识到自己的声部在整个作品中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通过明确的指示、反馈和讨论,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实现共同的目标。在开始多声声乐表演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个集体目标,例如班级或团体的音乐会演出或参加比赛。这将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尊重彼此的努力和贡献。通过分享个人的进步和突破,学生可以建立积极的团队氛围,并相互激励,这种互相欣赏和尊重的氛围将有助于巩固团队合作精神。在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反思和总结。让学生讨论整个表演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体验,分享彼此的成长和收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演出的想法。这将促进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和理解,并为未来的合作提供经验。通过参与多声部声乐表演,学生不仅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互信关系。他们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各个领域中与他人合作、协调和共同成长。

四、结语

本课题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潮流,根据中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的差异,把多声部声乐作品表演形式作为一种对中学生群体性歌唱教学形式的补充和完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本文中我们了解到,OBE 理念下的多声部声乐表演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音乐体验,可以帮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取得更有意义的成果,并提供更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内容。这种综合性的音乐学习体验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他们的未来音乐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教师要共同努力,将OBE 理念下的多声部声乐表演形式运用于中学第二音乐课堂中,为学生带来更丰富、更有意义的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声部歌唱声乐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