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讽喻·幽默:门泽尔早期电影中的“东欧性”

2023-12-10 06:55王卧龙
戏剧之家 2023年30期
关键词:捷克喜剧诗意

王卧龙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在东欧电影的版图中,捷克电影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小国,捷克对世界文化艺术领域的贡献令世人瞩目。伊日·门泽尔被视为与米洛斯·福尔曼、薇拉·齐蒂诺娃比肩的“捷克新浪潮”电影大师,受到世界影坛的广泛认可,他的《严密监视的列车》曾获第40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失翼灵雀》曾获第40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97 年3 月,由于对捷克电影的长期贡献,门泽尔荣获捷克电影电视学院金狮奖。

目前国内外学界较多探讨的是门泽尔后期的长片创作,其早期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拟对其早期5 部短片进行初步剖析。1958 至1962 年,在布拉格电影学院(FAMU)学习电影制作的门泽尔师从捷克著名导演奥塔卡·瓦夫拉,在电影学院需要定期拍摄短片作业的要求下,从1960 年开始门泽尔共制作了5 部短片。他先后完成了《预制板公寓》(1960)、《布拉格电影学院新闻片:第一期》(1961)两部学生短片以及毕业作品《我们的费尔斯特先生去世了》(1962),毕业后拍摄了纪录短片《65号音乐会》(1965),此后还合拍了《底层的珍珠》(1965)这部集锦片中的短片《巴尔塔扎先生之死》。这个时期,门泽尔从独立短片到集锦片中的短片,从纪录片到故事片,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长篇叙事能力的成熟导演。

总体而言,《预制板公寓》、《布拉格电影学院新闻片:第一期》、《我们的费尔斯特先生去世了》、《65 号音乐会》、《巴尔塔扎先生之死》5 部早期短片,初步确立了门泽尔一生的主要创作风格:首先,对大自然景物的优美呈现和平民主义立场所带来的强烈诗意;其次,通过“看客”形象构建的政治讽喻策略和说书人叙事视角;最后,以讴歌人性和礼赞生命为主题的喜剧内涵。这三个元素共同构成了门泽尔电影的“东欧性”。

一、诗意:自然景物与平民视角

门泽尔电影的诗意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大自然风景的浪漫呈现,其二是关注小人物的平民主义视角。对大自然风景的浪漫歌咏使得门泽尔电影区别于卓别林戏剧化浓厚的喜剧,因为在卓别林喜剧中外部环境往往只作为人物生存的残酷情境,比如《淘金记》中的暴风雪和悬崖峭壁,又如《摩登时代》中巨大的齿轮和机器等。门泽尔后来的“生活喜剧”如《反复无常的夏天》、《森林边缘的寂寞》、《我的甜蜜家园》等都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在诗歌或欢快音乐节奏衬托下的移动摄影造就了强烈的诗意,同时对捷克乡村风光的浪漫呈现也创造了空间上的真实感。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了后来门泽尔电影的重要特征。

例如,在门泽尔的早期短片中,《预制板公寓》就显现了导演对金色的油菜花田、草坪以及充足的阳光的喜爱。成片的油菜花海让人直接联想到门泽尔后期“生活喜剧”中对大自然的歌颂,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花草树木、动物、甚至是机械都充满的感情色彩。除了对“乡村”的影像探索,门泽尔还对“城市”中的诗情画意进行了很好的表现。与维拉·希蒂洛娃等四年级学生合拍的纪录短片《布拉格电影学院学报:第一期》(1961)中,虽然拍摄的场景是布拉格街景,但这部短片显然更加充满了实验性质。当时比较流行的快速剪辑、跳接等电影语言在这部影片里得到了大胆尝试,影片的卡点节奏显得十分成熟,富于想象力。比如将摄影机化作机关枪、往里面装载子弹的画面就极具诗意的幽默,预示了门泽尔后期的“黑色喜剧”中的典型风格。

在平民主义视角方面,门泽尔在与赫拉巴尔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底层的珍珠》中便强化了对社会普通人的关注。这种“抛开重大历史事件及英雄人物,聚焦于大历史中无关紧要的普通小人物,表现他们的日常行为尤其是家庭生活琐事的叙事倾向”,是门泽尔早期短片中诗意的重要来源。在叙事手法上体现为将大事件和大人物后置,将生活小事和广大的普通人前置,在对比中突出对普通人的人文关怀和诗意怜悯。在当时的文艺创作条件下,这样的创作理念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突破。由此可见,平民主义的视角,决定了大人物在门泽尔电影里往往被有意地从前景放置到后景,在画面中心的永远是旁观的普通人。他们是在“伟大时代垃圾堆上的小人物”,他们是赫拉巴尔笔下“巴比代尔”式的凡人。对弱者和普通人的关注使得门泽尔一生的创作都具有悲天悯人的诗意情怀。从人性的角度怜悯普通人、揭露世道的不公又使得门泽尔的喜剧多了一重厚重感,从而在艺术品位上远离了普通的滑稽喜剧。英雄人物的生活是传奇,而普通人的生活则是日常的琐事,门泽尔不仅关注普通人,而且对其生活中的诗意充满着向往。

二、讽喻:“看客”情节的反思意味

在1963 至1965 年,除了《底层的珍珠》以外,赫拉巴尔的《巴比代尔》(1964)、《中级舞蹈班》(1964)、《严密监视的列车》(1965)等作品纷纷问世,并在国内屡次获奖。门泽尔深受赫拉巴尔文学的影响。门泽尔等人以集锦片的形式合拍了《底层的珍珠》,其中,门泽尔的短片《巴尔塔扎先生之死》通过“看客”情节,塑造了一部政治讽喻艺术的典范,表达了对极权体制的微妙隐喻。短片只讲述了观看摩托车比赛这一个事件,具体可以分为开车去看比赛、观看比赛和散场回家三个部分。作为叙事短片,《巴尔塔扎先生之死》共23 分钟,其中有15 分钟描写观众的观看和散场。影片最精彩的段落也正是对于这样一群“看客”的白描。观众席被摩托车赛道大致分为了两个群体:少数上层阶级观众坐在赛道里的正规观众席上,而更多的观众则站在赛道外面的荒郊野地。毋庸置疑,广大群众对面的是社会地位优于他们的少数“权力精英”,而大众所在的地方“景色尽收眼底,废土就在脚下”。门泽尔最关注的是远离舞台中央的这样一批旁观的大众。正如影片结尾那个失去双腿的老人问道:“为什么我永远是旁观者?我自己的两次事故,法利拉的事故,比罗王子在我眼前冲进观众席,博萨奇尼就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因为赛道油渍送了命,还有黎波里大奖赛,小狗冲向车轮,每次我都在”。影片中的“看客”本应对摩托车赛充满着兴趣,但当最厉害的赛车手巴尔塔扎车祸身亡之后,所有的人群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散场,甚至没有为这场摩托车赛最后的胜利者欢呼。赛场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摩托车手,而是大量的观众人群,在导演眼里,他们这样一群“看客”才是这场比赛的主角。

正是通过一个个“看客”形象的构建,门泽尔割裂了斯大林极权体制下捷克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紧密联系。“看客”们高谈阔论着自己看过多少英雄的事迹,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摩托车比赛,摩托车赛车手巴尔塔扎在欢呼中出场、比赛、遭遇不测后竟然无人问津,大量的人群和观众在高昂欢快的乐曲中散场,似乎刚刚目睹的惨剧从来不曾发生。门泽尔建构“看客”形象是有特殊的历史环境的,自1948 年4 月的“民族文化代表大会”提出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创作的主要方法”以来,捷克政府开展了日益严格的审查运动。

总体而言,在《巴尔塔扎先生之死》这部短片中,门泽尔进一步刻画了“看客式”的人物,并且将他们的日常生活琐事作为影片的主要内容。这些人做的事情、聊天的内容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在部分影片中甚至是苦涩和悲伤的,但是他们行为和表达方式却富有想象力。由此,门泽尔电影的讽喻风格逐渐形成,门泽尔对“看客”形象的构建符合捷克在重大历史中一贯的被动地位,具有捷克的民族特色,也体现出鲜明的“东欧性”。

三、幽默:人民美学与生命礼赞

门泽尔认为“笑是生存的艺术”,“幽默是捷克人的生存方式”,以喜剧的幽默形式写悲情故事是门泽尔的常用手法。1958 年,捷克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捷共召开了第11 次代表大会,宣布捷克斯洛伐克已基本消灭了人剥削人和建成了社会主义基础”。在高唱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文艺大环境下,门泽尔这个时期的创作也遵循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要求,充分吸收了社会主义美学中描绘工农群众的长处,这使门泽尔的喜剧区别于大量热衷描绘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商业喜剧,体现出鲜明的大众性和更高的艺术品位,面向大众情感与底层生活,呈现出“人民美学”的特征。

“人民美学”喜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门泽尔的处女作《预制板公寓》。该短片歌颂了劳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并以一个母亲和小孩的视角保留了对底层生活的描绘和对平凡小人物生活情感的关注。随后阳光下崭新的公寓出现在观众眼前,两间破旧的公寓的爆破意味着旧的社区的消失。新公寓的大门打开,小孩和妈妈搬入新的预制板公寓,孩子们在新小区宽阔而明亮的草坪上愉快地奔跑、玩耍。影片完成的第二年,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洋溢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兴奋,门泽尔作为曾经的新闻工作者,通过这部纪录片表达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自然也不足为怪。虽然这部影片的配乐和镜头语言还略显生涩,但是门泽尔对光影的敏感、对孩童和妇女等普通群体的关注、对乡村的热爱,就已经有所显现。

除了“人民美学”的喜剧之外,门泽尔的喜剧性还体现在“礼赞生命”的乐观主义主题上。以短片《我们的费尔斯特先生去世了》为例,虽然片名指向了精英的悲剧,但实际上是以底层大多数人的视角去观看了伟大人物的去世,这本身就冲淡了悲剧色彩,而且在肃穆致敬之后众人又投入到了对生活的热爱之中。这种辩证的喜剧主题在门泽尔“生活喜剧”中非常多,如《我的甜蜜家园》中反复出现的墓碑下的聚会镜头,《森林边缘的寂寞》中葬礼后的狂欢和聚会,等等。而影片人物面对悲剧事件时只是稍作停留,而后就走向了狂欢和庆祝,似乎全然没有经历过葬礼。其实这正是捷克人向死而生的乐观主义生活态度:生命是短暂的,面对悲伤要庄重,但是悲伤之后就应该珍惜生命,投入到对生命的礼赞之中。

类似的“生命礼赞”的主题在门泽尔后期喜剧中进一步得到体现,尤其是“生活喜剧”。《森林边缘的寂寞》中祭祀之后就是啤酒盛宴,按照格雷马克老人所言,对这些去世者,他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了,于是一群参加完祭祀的人一起去愉快地参加晚宴。又如《我的甜蜜家园》中经常出现在墓地旁边愉快地喝啤酒、开玩笑的场景。在这个意义上,门泽尔的电影具有着哲学上的辩证思维,正是由于对去世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才使得人们更加热爱生活,而不是沉溺在悲伤之中。对生与死、渺小与伟大等主题的思考,从《我们的费尔斯特先生去世了》开始,贯穿着门泽尔的电影创作生涯。门泽尔曾在采访中将自己的电影比喻成“生命的盛宴”,正如《我们的费尔斯特先生去世了》开头说的:“我怀念所有生命之中的事情,即使有些我可能还没有做过,但是我庆幸还活着”。在面对一个重大历史人物的去世时,门泽尔影片中的人物仍然是洗衣服、晾衣服、晒太阳以及插科打诨式的聊天,体现了捷克人乐观主义的生命态度。

四、结语

总体而言,门泽尔的5 部早期短片创作从电影叙事技巧和影片风格上都逐渐成熟:从学生记录短片、实验短片、故事短片到合拍片,从纪录片、商业类型片到现实主义影片,门泽尔似乎并没有刻意选择成为一名实验导演或者商业导演,就这样走上了专业电影导演的道路。正如门泽尔所言,自己身边的人都有共同的兴趣,自己进入电影界是自然而然的。这些短片无一不是喜剧的结局,门泽尔在逐渐成长为成熟导演的过程中也建立了以大自然风景和平民视角为特征的诗意风格,尝试了反思时政的讽喻表达,探索了散文化叙事的喜剧叙事风格。随着“布拉格之春”的来临,包括门泽尔在内的“捷克新浪潮”电影干将们的黄金时代正随着日益自由的文艺政策而到来。

猜你喜欢
捷克喜剧诗意
诗意地栖居
捷克Helfštýn城堡重建
我的捷克朋友
《红楼梦》年画在捷克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喜剧世界
被耽搁的诗意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欢乐喜剧人》
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