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瓜达尼诺的电影音乐分析
——以《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为例

2023-12-10 06:55
戏剧之家 2023年30期
关键词:卢卡里奥奥利弗

孙 旭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江苏 南京 210000)

意大利导演卢卡·瓜达尼诺以优雅、富有美感的导演风格以及深刻在血液里的意大利浪漫风情为人所知,不乏《我是爱》《假日惊情》《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骨有所及》这样的佳作。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作品中,卢卡结合了大量的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用古典乐曲带给观众浪漫唯美的情感,以现代流行音乐带给观众动感和激情的感受,二者相得益彰,使电影音乐更加生动、多样化。

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改编自作家安德烈·阿西曼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983 年夏天,意大利北部的某个地方,讲述了17 岁少年埃里奥爱上暑期为史学家父亲做助手的美国博士生奥利弗的故事。

一、音乐是情感的表达

影片在美国作曲家约翰·亚当斯的双钢琴曲目《Hallelujah Junction》中开始,配以近20 张文明世界的雕塑和铜像照片,这些雕塑和铜像包括《拔刺的少年》《女神头像》《塔罗斯之死》等,卢卡巧妙地用《Hallelujah Junction》衬底,将音乐与画面动静结合。看似平凡的开场音乐,背后却透露了大量信息。“Hallelujah Junction”名称源于一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具有历史色彩的铁路横穿口,预示着两位主人公的命运相交。这首曲子由一系列简短的双钢琴即兴段落组成,而此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节奏。它基本上是4/4 拍的,但有一些小节是3/4 拍,而且这两种节奏经常混用,使这首曲子听上去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融合感。另外,约翰·亚当斯还在其中融入了很多摇滚元素,他使用了很多平行和弦,这种和弦在摇滚音乐中是常见的,但在古典音乐中却比较少见。之后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古典音乐与摇滚乐交织使用,而这一切似乎在开篇的音乐中就已有暗示。在之后的剧情里,主人公去加尔达湖考古打捞铜像时,背景音乐也是这首《Hallelujah Junction》,呼应开场。值得一提的是,卢卡导演在2009 年导演的电影《我是爱》也选用了约翰·亚当斯的作品作为插曲。

影片中埃里奥是一位爱好弹琴和作曲的内向少年,在电影里他第一次演奏的作品是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于1916 年创作的《Sonatine Bureaucratique(官僚小奏鸣曲)》,剧情里埃里奥其实已经对奥利弗初有好感,又因一晚上都没见到他有些闷闷不乐,在家人再三“要求”下勉强同意起身为大家演奏。这首作品是萨蒂戏仿意大利作曲家克莱门蒂的《C 大调小奏鸣曲(Op.36.No.1)》,《官僚小奏鸣曲》的开头两小节保留了原作《C大调小奏鸣曲(Op.36.No.1)》开头的节奏,但和声走向却反着来,颇有几分叛逆的意味。这首生动、可爱中又带有斗争的音乐,完美表现了埃里奥的内心情绪。该曲随后又以配乐的形式出现:奥利弗邀请埃里奥游泳,埃里奥倚靠在泳池边,佯装写曲子,却偷偷地观察奥利弗。暧昧的小动作配以俏皮的旋律,将懵懂少年活泼、害羞却又单纯美好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埃里奥坐在花园石桌上用吉他弹奏巴赫的经典作品《Capriccio in B-flat》(BWV 992 on the departure of a dear brother)吸引了奥利弗的注意,他请求埃里奥再弹一次,而埃里奥酷酷地起身让不知所措的奥利弗跟着他,一路走回屋内,埃里奥三次模仿了不同作曲家可能演奏的不同个性版本,前两次故意不演奏奥利弗想听的版本,最后在奥利弗假装离开时又用他最想听到巴赫原版留住了奥利弗,奥利弗听得入迷。这一段埃里奥扭扭捏捏地与奥利弗调情,是电影的一段高光,卢卡导演选配《Capriccio in B-flat》可谓神来一笔。从标题便可知,乐曲描写的是一位好朋友的离去,乐曲中带有苦涩,埃里奥此时不知是否要对奥利弗表达真实情感,这份寄托的结果是未知与茫然的,结果往往是悲观的,而当奥利弗主动想要再听他弹奏时,他又瞬间有了一种心上人乐意与自己互动的喜悦,他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尽情地抓住这种互动的机会,享受着自己“小把戏”成功后的愉悦。

影片从此刻起,埃里奥对奥利弗的情感由暗转明。转场后,埃里奥伏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大意为“我以为奥利弗不喜欢我”的一段文字,随后又转场到奥利弗坐在花园石桌前,听着耳机,写他的谱子。这两段转场,卢卡导演选用了巴赫的《Zion hört die Wächter singen》(From“Cantata Wachet auf,ruft uns die Stimme”,BWV 140),伴随着转场,音乐由配乐转为画内音。这段音乐的使用,既交代了主人公的内心的幸福感,又巧妙地衔接了画面。《Zion hört die Wächter singen》是巴赫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改编自他1731 年创作的一首福音合唱《唤醒吧,召唤我们的声音》,全曲描绘了宗教节日的高兴气氛,又带有强烈的抒情感。

二、音乐推动情节发展

随后,影片连续出现了两首流行音乐。夏日夜晚的露天舞池,奥利弗与基娅拉跳贴面舞,埃里奥坐了一阵后,也跳进了舞池,当着奥利弗的面,与玛兹亚牵手热舞。在这里,卢卡导演分别选用了意大利歌手乔吉奥·莫罗德尔的民谣《Lady Lady Lady》和英国迷幻皮草乐队的经典摇滚风歌曲《Love My Way》,两首流行作品在年轻的男男女女间穿梭。《Lady Lady Lady》是1983 年风靡一时的作品,是当时年轻人追捧的“顶流”,歌词“在面具后面跳舞,只有微妙的哑剧/画面揭示了孤独的心所能隐藏的一切”像是专门为两人而写的。此时两人的关系和情感都是秘密的,因此他们自己的“对话”通常也带有密码,音乐里就藏了不少秘密信息,导演又通过音乐将这些信息透露给观众。影片的后段,临别前在罗马的最后一个午夜,二人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偶遇三五个青年在车载音乐中跳舞,巧的是音乐还是那首《Love My Way》。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首流行音乐作品并不是影片中最早出现的流行音乐。大量20 世纪80 年代的流行音乐被导演深思熟虑地嵌入场景中,看似随意,甚至不太引人注意地散布在影片的场景中,如酒吧、电视、收音机、排球场、大街上,它们源源不断地从各种扬声器里流出来,或加强了剧情中的情绪,或强调了浓郁的地域、时代特色,成为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从这些年代感十足的流行音乐选配中,我们可以看到卢卡导演的一丝不苟,他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精雕细琢。

从加尔达湖考古归来后,埃里奥独自一人坐在钢琴前,弹奏的乐曲是《海上孤舟》,这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作品,是他的钢琴组曲《镜子》中的第三首。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一艘孤独的小船在大海上航行的场景。拉威尔利用紧凑而复杂的音型,为乐曲创造出了一种清新而充满空灵感的节奏,仿佛孤舟在大海中移动。而卢卡导演将这首乐曲作为表达埃里奥内心孤独感的专属乐曲,在需要表现埃里奥独自面对自己感受时使用。从影片第33 分钟埃里奥首次钢琴独奏开始,此曲之后多次在埃里奥与奥利弗短暂分开时作为配乐出现。影片中著名的4 分半的表白长镜头中,卢卡导演三次使用到这首曲子。第一次是埃里奥与奥利弗骑车来到小镇广场,奥利弗走进小店买烟,埃里奥在门口等候,从埃里奥的视角看,奥利弗离自己不过10 米,并未从视野里消失,但随之响起的《海上孤舟》中的短短两个乐句,将埃里奥的不舍刻画出来。第二次是二人走到小镇广场中央,分别依靠在栅栏边,中间隔着一块小小的花园,花园里有纪念一战皮亚韦战役的雕塑,雕塑矗立在一座小假山顶,形象为一个军人手举石块向下扔去。奥利弗称赞埃里奥无所不知,而埃里奥却回答“我对真正重要的事情一无所知”,奥利弗追问“是什么事?”埃里奥在短暂沉默后回答“你知道是什么事”。奥利弗似乎瞬间明白了,问到“为什么要告诉我”,埃里奥低下头轻轻摇了摇,说道“因为我觉得你应该知道”接着连说了四次“因为我希望你知道”,第一次是回答奥利弗的提问,后三次更像是自言自语,这段问答发生的同时,二人都各自沿着栅栏向小镇广场的另一端慢慢踱去,恰巧被花园中的假山阻绝了彼此的身影,此时《海上孤舟》中的乐句再次响起。仿佛是扔巨石的铜像给足了他扔掉心中巨石的勇气,在绕开假山与铜像又看见奥利弗后,埃里奥走向他说到“因为除了你之外,我没有别人可说”,把一切朦胧和遮遮掩掩都扯掉了。奥利弗没有立刻给埃里奥答复,而是留下了一句“别走开”后径直去做这趟进城的正事——去打印店拿稿件。埃里奥再次自言自语“你知道我哪都不会去”,镜头随着埃里奥望向奥利弗走进的建筑,屋顶有一座象征救赎的十字架,《海上孤舟》第三次响起。每当在埃里奥的视角里,两人短暂分开时,卢卡导演就让配乐《海上孤舟》出现,强化埃里奥的不安、不舍、一秒也不愿离开奥利弗的情绪以及又不知道这份情感是否可以得到响应的迷惘。奥利弗从打印店出来后,表示这个话题不能继续下去,似乎是表白失败了,二人沿着意大利郊野小道骑行,由近及远,最后消失在视野里,背景又响起《海上孤舟》,这一次,二人没有分开,但在埃里奥看来,表白失败与分离也没多大区别,自己的内心是一样的孤独。卢卡导演巧妙地以一首乐曲中的2—3 个乐句,达到了表现人物情感与性格、暗示和渲染剧情、提供情感色调等多重作用。

三、非原创音乐的巧妙融合

卢卡导演还选用了日本作曲家坂本龙一的两首作品为配乐。一首是《Germination》,《Germination》是1983 年日本导演大岛渚的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中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由大卫·鲍伊和坂本龙一主演,表现了一位日本上尉和英国陆军的暧昧情感,坂本龙一还亲自操刀,为该电影写了配乐。卢卡导演选择了其中的《Germination》用在埃里奥给奥利弗写纸条“摊牌”时的背景音乐,来描绘两人之间萌芽的爱情,而germination 正是萌芽的意思。同样的1983 年,同样的萌芽。卢卡导演在此致敬了坂本龙一。这首乐曲前后对比强烈,前半段抒情、舒缓,后半段如运动后激烈的心跳。衬托出奥利弗写纸条时的矛盾心情,他渴望见到奥利弗,与奥利弗对话,害怕短暂的暧昧是这段情感的全部,他担心奥利弗会无视他的留言。他的纸条是饱含深情的,但内心是恐慌的。另一首坂本龙一的作品是《M.A.Y.in the Backyard》,出现在影片开始不久,奥利弗与埃里奥一家讨论“杏”这个词在各种语言里的拼写和发音,埃里奥的父亲故意抛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以此试探奥利弗的真实才学,奥利弗耿直地纠正了埃里奥父亲的“错误”。《M.A.Y.in the Backyard》据说是版本龙一写给自家三只小猫的作品,全曲活泼、顽皮又带一丝紧张,与影片此段想表达的氛围完美契合。

卢卡导演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使用到的大多数音乐都是非原创音乐,但每一首作品的选用都能表现出导演在策划电影配乐时的用心。而留给影迷冲击最大的、让人一听到音乐就仿佛回到1983 年意大利北部的夏天的,是卢卡导演邀请音乐人苏菲洋·斯蒂文斯为电影创作的三首歌曲。三首歌曲都在几乎没有对白的场景中出现,从技术角度上讲是配乐;但从观众观感来看,三首歌曲都与画面、场景实现了深度融合。

首先出场的是《Futile Devices》,在两位主角的心思都被挑明后,埃里奥坐在大树下等奥利弗归来,从黄昏等到深夜。《Futile Devices》的歌声陪伴着埃里奥。这首歌曲原本采用轻快的吉他伴奏,苏菲洋将吉他改为了钢琴,使歌曲情感更加忧郁。原本这首歌曲要使用在影片中认真工作的场景中,但当卢卡导演重看影片时,突然意识到这首歌曲放在埃里奥深沉思念奥利弗时更加适合,结果验证,这次改动是正确的。

第二首,也是最著名的《Mystery of Love》,埃里奥和奥利弗前往贝加莫,在深山里、瀑布前自由奔跑和喊叫时,《Mystery of Love》响起,苏菲洋空灵的歌声穿过曼陀铃和吉他,仿佛耳语。两人在贝加莫的几天,是1983 年夏天中,完全属于他们的几天,是最自由、最值得永远怀念的日子,却也是即将走向分离的前夕。《Mystery of Love》甜美、欢快的节奏中隐含哀伤。如同歌词中唱的那样,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挚友赫菲斯提安,从小生活在一起,长大后又一起南征北战,虽然经历无数,但赫菲斯提安始终是亚历山大一生的挚爱。这一幕和这首歌苦乐参半,因为埃里奥和奥利弗都知道,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即将结束,贝加莫是他们的离别之旅,这个夏天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这首歌曲被第90 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61届格莱美奖提名为最佳原创歌曲和最佳影视歌曲。

第三首,也是整部电影最后一幕的插曲《Visions of Gideon》。最后一幕中,埃里奥接到奥利弗即将结婚的电话,心碎地坐在壁炉前,沉思、流泪、微笑、又流泪……“埃利奥坐在火炉前,一会儿落泪,一会儿抿着泪水笑了,一会儿眼睛里又恢复了冷漠,仿佛在短短几分钟内,他把那个夏天又度过了一次,且此生还要度过很多次。”影评中常常出现的这段文字,生动描述了埃利奥这一刻的内心活动。卢卡导演从苏菲洋那里收到歌,听完后就立刻决定这将是影片的最后一首歌曲,他认为这首歌曲对电影至关重要。剧本中结尾是这样描述的“埃利奥凝视着火焰,回想着他的生活”,卢卡导演坚持用一个固定的长镜头来表现这个画面,在没有收到这首歌前,他考虑过不同种类的歌曲,但这些想法都在收到这首歌后消失,他认为这是埃利奥回想自己生命时的完美背景音乐,在拍摄这个镜头时,埃里奥耳机里播放的就是这首歌曲。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电影音乐的贡献。卢卡导演精准地选用音乐作品,让音乐“包裹”这部电影,音乐不仅渲染场景,推动情节,刻画人物,更传递着信息。

猜你喜欢
卢卡里奥奥利弗
大象奥利弗
轮椅上的“大明星”
“雾都孤儿”奇遇记
马里奥奇遇记
奥利弗的伙伴们
杰米·奥利弗教你巧煎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