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学数学

2023-12-11 08:29赵凯莉北京市门头沟区第一幼儿园编辑高婷
父母必读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企鹅积木正方体

文|赵凯莉(北京市门头沟区第一幼儿园) 编辑|高婷

指导教师|李杉杉、杨秀英(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

支持单位|北京市门头沟教委

在游戏中进行数学启蒙的关键,在于知识不是教给孩子的,而是他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探索和发现的。

在幼小衔接的准备过程中,家长最关注和重视的内容之一就是数学知识。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会提前教孩子学习数学,比如加减法的运算,但收效甚微,具体表现在孩子虽然知道1+1=2,但是一遇到具体的情境,并不会运算。

对此,幼儿园老师提醒家长,大班孩子是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也应该是在具体操作中完成的。因此,幼儿园老师设置了一系列让孩子可以体验、操作的游戏,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在游戏中理解数的运算

游戏一企鹅捕鱼——加法运算

游戏材料:木质小企鹅、木质小鱼、底纸、记录单、数字卡片

设置情境:

小企鹅出发去捕鱼了,今天有几只小企鹅要去捕鱼呢?

●1只小企鹅先来到了冰面上;

●紧接着又有4只小企鹅到了冰面上;

●请问合起来有几只企鹅要去捕鱼呢?

操作过程:

1 孩子分别将相应数量的木质小企鹅放在纸上,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小企鹅的数量,1只小企鹅就拿出卡片“1”;

2 用符号卡片“+”代表合起来,数一数合起来的企鹅数量,并用数字卡片表示;

3 记录加法运算,将2+3=5的算式记录在纸上,不会书写数字的孩子也可以用符号表示。

探究不同形式:

让孩子继续摆弄企鹅,用上述方法,寻找出不同的方式,让5只企鹅分别集合等待出发捕鱼,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记录单上。

游戏二企鹅吃鱼——减法运算

设置情境:

企鹅捕到了鱼,接下来就要品尝小鱼了。

●企鹅捕上来5 条小鱼;

●企鹅吃掉了一条小鱼;

●还剩几条小鱼?

操作过程:

1 孩子分别将相应数量的木质小鱼放在纸上,并用数字卡片5表示5条小鱼;

2 拿走一条小鱼,并用符号卡片“-”代表吃掉的一条小鱼;

3 让孩子数一数还剩几条小鱼,并用数字卡片表示;

4 记录减法运算,将5-1=4的算式记录在纸上,不会书写数字的孩子也可以用符号表示。

探究不同形式:

让孩子继续摆弄企鹅,并用上述方法,寻找出不同的方式捕鱼或者吃掉小鱼,并做记录。

游戏分析:

直接操作材料,能让孩子充分地感知运算的过程,在不停摆弄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

在游戏中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游戏三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游戏材料:正方体积木、长方体积木、记录单

游戏玩法:

1 看一看。孩子自主观察两种积木,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的名字。

2 画一画。孩子将长方体和正方体每个面分别放在游戏记录单上,用笔沿着积木画出每一面的轮廓。

3 数一数。让孩子数一数画出积木面的总数量,并用数字或符号记录。

4 说一说。让孩子说一说画出的每个积木面的形状,数一数不同形状积木面的数量,并用数字或符号记录。

5 总结。让孩子试着发现不同积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每个积木的特点,并通过对比长方形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游戏分析:

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活动中,孩子根据老师的小任务,通过自己摆弄积木、画积木面,以及观察总结,了解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总结和点评

大班的孩子是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在整个数学思维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父母要基于孩子的兴趣选择材料,在情境游戏中开展活动,并且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所有的操作,然后再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父母还可以仿照以上两个游戏,和孩子一起开发更多的数学游戏活动,比如计算家庭成员的数量,比较楼房的高度,寻找家里年龄最大的人,等等。

幼儿园孩子的学习应以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学习品质的培养。这样的游戏活动是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数学,还能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自主整理、收放材料、大胆操作和记录等。

猜你喜欢
企鹅积木正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多少个小正方体
小企鹅的成长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小企鹅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