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片的演奏(组诗)

2023-12-12 01:23龚学明
诗歌月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灰瓦瓦片桑葚

龚学明

循环听一首歌

循环听一首歌,一首每次都同名的歌

仿佛时间没有向前流动

去了又回来,去了又回来

相同的文字,一样的旋律

听十遍也就是一遍

听着,听着,听出不同

听出新意,听出惊恐

流水在不停地流,伸出手

接住的水都是一样的

但你知道,它们来自各自的时间和空间

这首歌是《时光倒流》

嗨,是要倒流,逆行而非循环

少年时,在泾上村的一条水沟里

我清楚记得11 条鲫鱼

在河沟交界处逆着水上行

而都阻于水流的强劲和坡度的陡峭

我捉住它们,说“这不可能”

灰瓦

青瓦是一个雅词

其实是灰蓝瓦,我更愿意叫灰瓦

粉墙黛瓦,指的即是这瓦

我年少时,家里是三间瓦房

灰瓦与灰瓦挤挤挨挨

是有序的:或俯卧或仰躺,头靠头,手脚相连

就像所有的祖先:遥远的亲人都来了

“一起做一件事”

——庇护他们的孩子们,一个活在人世的

家庭,遮风挡雨

我们在屋底下唱歌、喝粥、哭泣

快乐不是没有,只是太少

屋内的暗和室外的亮

像燕子进出,春天很快长大

母亲只在哼唱民歌时放松

父亲不说话,烟头替他燃烧窘迫的滋味

贫穷像一只陌生的兽,看不见而摸得到

米缸里的空让生活见底

这些灰瓦总是湿的,晴天时

也眼泪汪汪,“有比风雨更残酷的”

那夜它们没有睡——

他们的孩子,我们的父亲多么害羞

他犹豫着不得不外出去借米

很晩很晚,他提着

一小袋米和沉重的脚步回来……

冬日晒背

我将南边的玻璃窗关上

外面的冷风已不能进入室内

搬来的椅子沐浴在阳光里

而我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

我的头型和肩膀被地面的光勾勒

陌生又熟悉,神秘又新鲜

我在晒背,让背上的

寒从迁延的冬日出走

咳嗽融化,像

压着的灰雪渐渐消失;热

在背上弥漫,这很珍贵:

在经历一丝躁动和不安之后

我的背部开始了土地松动般的

享受。这时

我在读菲利普·拉金的诗歌

一首叙事诗

读来很舒服。火车,五月

诗的意象引我离开眼前的寒冬天

春夏之交,身心愉悦……

合上诗集,我

背上的热越积越多。这种热

在童年时也有过:我

坐在墙角避风处,冷得发抖的

身体在半小时后暖了起来

但当我离开阳光,进入

透风的里屋,在

阴影和寒风中,似乎更冷了

冰上的声响

天寒地冻。泾上村东侧的

赵浦江结上了冰层——

不厚不薄,凝固了白色的

起伏。站在村头的木桥上

我们将瓦片扔到了宽大的

冰面上——奇迹般的

响声就此奏起:清脆、通透、稍稍的

尖锐

连贯而悠长……

厚度恰到好处的冰层连着两岸

底下有柔和的水共振

成为一台巨大的特殊乐器:

我们迷恋于这一年中难得

听到的美妙音响,一次又一次

展开瓦片的演奏……在

童年苦难的岁月里,美和快乐

也很朴实,庆幸还是能发现并得到的

花的道理

七年前的那个早春

我在泾上村的河滩边看到

枝上的白玉兰花朵正盛开

而地上也已积了不少白色花瓣

这些花瓣是赶在花盛前先行落下的

我不解于这花的现实

也不解于那年父亲刚刚离世

心中藏着大的悲伤

一年年过去了,我的悲伤渐渐平静

今年在楼下观赏新开的梅花

突然发现细小的白色花瓣又在落了,像一片片雪

两次花落其实都在告诉一个道理

世事不可能简单成“一”

你相信的事物要存有怀疑

欢乐之时悲伤已经开始

而突然也并不突然

痛,只能是痛

桑葚

孩提时糖果因珍贵而稀罕

我们渴望的甜来自大自然

一棵棵悲悯的桑葚树

在村野结出又红又紫的桑葚果

安抚我们这些乡村孩子

敏感的舌尖和少被关心的心灵

记得关生家茅屋西侧

有一棵高大的桑树——他

爬上树,边摘桑葚果边吃

树底下的那个女孩在干着急

她红着脸,喊着也想吃

这棵老桑树像一位仁慈的父亲

朴实而善良,让风

落下一颗又一颗桑葚果

比商店里的糖果色彩更多

味道更丰富,甜酸糅合

那女孩笑了,又哭了

——这时夕阳西照,镀红

三个孩子和

一棵树,是一幅图画

猜你喜欢
灰瓦瓦片桑葚
乡土建筑的单元式转译
——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创作实践
河湟地区城市旧建筑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宁市城西区贾小巷片区改造项目为例
一种基于主题时空价值的服务器端瓦片缓存算法
桑葚
惯性
用桑葚干解酒,靠谱吗
摘桑葚
又一年桑葚熟了
基于NoSQL数据库的瓦片地图服务
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