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加强官兵“舆商”培育的思考

2023-12-13 01:19曾涛
政工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官兵舆情舆论

曾涛

“舆商”即舆论情商,就是在互联网舆论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新闻宣传、舆情处置中素材选择、尺度拿捏、分寸把握等方方面面的驾驭能力。全媒体时代,“处处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受到复杂舆论环境潜移默化的冲击和影响。增强全媒体时代宣传工作能力,抓好官兵“舆商”培育,理应成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充分认清全媒体时代提高官兵“舆商”的重要性

开放的社会没有封闭的军营。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媒体日益成为官兵须臾不离的新载体、新平台、新空间。身处信息网络变革潮流之中的官兵,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广泛,加强“舆商”培养愈发不可或缺。

一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这一数据表明,网民上网途径基本实现了由固定端向移动端的转换,我们已进入以智能手机为媒介的移动互联时代。在移动互联网中,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互动性强、全天候和全覆盖等特征,官兵时刻处在各种传媒触角的影响和包裹下。只有具备良好的“舆商”,才能更好地认识传播规律、掌握传播技术,提高用网治网水平,过好网络关、时代关。

二是塑造军队形象的客观要求。新形势下,官兵和媒体打交道越发成为常态。一方面,军级以上单位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账号,报道部队动态,展示军队形象;另一方面,官兵在参加重大演习、维稳处突、抢险救灾、军民共建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时,直面媒体采访、被民众围观的时机场合越来越多。官兵只有具备良好的“舆商”,知晓如何借助媒体发声、如何避免负面行为等,才能在全媒体时代满足媒体和公众新闻关注的需要,塑造人民军队良好形象。

三是处置涉军舆情的必备素养。涉军内容作为互联网上“自带流量”、影响较广的信息门类,一直以来都是网民关注的焦点。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的来源更加隐蔽、传播更加迅速、影响更加广泛,特别是涉军舆情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不仅有军人、军属、军迷,还有利用新媒体散布谣言、蛊惑人心、颠覆破坏的敌对势力,使舆情更加复杂多变。广大官兵只有具备良好的“舆商”,才能擦亮双眼,识别敌我力量,辨清信息真假,深入分析舆情传播规律,掌握舆情治理方法。

四是开展舆论斗争的重要能力。全媒体时代,舆论斗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平时,敌对势力采取歪曲抹黑、妖魔化宣传等方式对我实施舆论攻击,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立旗与拔旗的较量一刻也没有停止,只有具备较高的“舆商”,才能对各类信息进行充分的识别、分析、评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战时,如何改变敌方认知、争取国际舆论广泛支持、赢得政治主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作战进程,只有具备较高的“舆商”才能深刻认识把握舆论斗争的战法策略,在无形战场上克敌制胜。

二、全媒体时代官兵“舆商”情况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媒介业态的不断融合,日常生活中反映舆情的媒介、表达观点的声音日益多样化,极大地影响着社会舆论。面对全媒体时代新的特点要求,需要不断学习新闻舆论知识、了解舆情传播规律、提高媒介素养,但一些单位和个人也存在“舆商”匮乏的情况,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官兵认为自己离媒体很远、与舆情不沾边,对提高媒介素养、培养“舆商”敬而远之;有的对媒体不够重视,将媒体视为“典型宣传”的工具、“形象工程”的载体;有的认为和媒体打交道、培养“舆商”是上级领导、宣传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还有的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网络舆情是不良媒体和个人的“乱操作”和“瞎议论”,把舆情当成“洪水猛兽”,对舆情处置持反感、排斥、对立态度。

二是媒介应对不灵活。在多个单位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官兵对媒介的掌握仅限于低层次的基础使用,对媒体产品的生产、媒体的运营机制、舆情爆发的原因和传播的机理等知之甚少、认识不清;一些官兵缺乏媒介专业知识,不知道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媒体心怀警惕戒备,能躲则躲,接受媒体采访时不能从容应对,不会讲、不敢讲、不愿讲,语言不清、表达不力、神态紧张,一些不适当的言行被解读成负面新闻却不自知。

三是信息甄别不精准。当前,网络已成为官兵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的官兵对一些“小道消息”“奇闻”“惊天秘密”兴趣浓厚,经常在朋友圈转发分享,给身边战友思想带来冲击;有的对敌对势力精心包装的有害信息缺乏应有的甄别能力,对暗含抹黑攻击党和政府、煽动炒作内部矛盾、造谣传播涉军信息的文章跟帖转发、评论附和,成为敌对势力的“帮凶”和“助手”。

四是宣传报道不严谨。近年来,涉军新媒体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塑造军队和军人良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的内宣外宣不分,刊发装备翔实数据,发布指挥所或装备的内部图片,出现“拱手送密”现象;有的宣传典型时违背人性和人情,比如“一心扑在工作上,妻子生小孩不回家”,让受众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宣传把关不严,比如引用领导人讲话不全面不准确、引用名人名言不考虑时代背景等,出现政治性问题。

五是舆情应对不娴熟。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但有的官兵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囿于传统思想束缚,遇到网络涉军舆情时,首先想到的是靠“堵”和“捂”来应对,用“删稿”“封号”来消除声音;一些官兵缺乏舆情处置素养,应对舆情的知识能力、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欠缺;一些领导干部处置舆情时缺乏担当,习惯往后躲往后拖,等待上级批示指示,错过舆情处置黄金时间,甚至加剧负面舆情传播扩散。

三、全媒体时代加强官兵“舆商”培养应突出的重点

全媒体时代,官兵接触网络、接触媒体、接触舆情已成常态,不管是浏览网上信息、接受媒体采访还是开展新闻宣传、处置涉军舆情等,都需要具备较高的“舆商”。为此,应重点突出五种能力培养。

一是敏锐的政策把握能力。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在官兵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哪些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点难点,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把准政治方向。要注意研究透“大势”、把握住“全局”,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出主意、做工作。要熟悉舆论宣传、舆情处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一口清”“问不倒”,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严格按章办事,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理论上的清醒者和工作上的“政策通”。

二是深刻的网络认知能力。我们身处“万物互联”的时代,只有对网络进行深刻的认知,才能有效指导工作实践。要提高网络素养,熟悉网络操作基本技能,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学习,避免成为时代的“局外人”与“落伍者”。要增强网络思维,学习网络信息传播中议程设置、受众心理等基础理论,了解网络舆情传播规律。要强化法治意识,熟悉网络法规和保密要求,依法依规用网上网,不触碰网络底线红线,不该在网上说的绝对不说,防止网络失密泄密。

三是理性的信息甄别能力。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发展,日益复杂的舆论场不同价值观念交锋、不同意见主张对抗,冲击着官兵的理想信念、使命意识和价值取向。要廓清思想迷雾,学会从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判别真假,准确识别隐藏较深的舆论操纵,防止“偏听偏信”“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等问题。要提高鉴别不良信息的能力,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对凭空捏造、偷梁换柱、“低级红、高级黑”等信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要自觉抵制政治谣言和灰色信息,不在是非面前态度暧昧,不对恶意炒作人云亦云,更不能对小道消息、过激言论津津乐道。

四是熟练的媒介运用能力。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传播领域变革不断加深,给部队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要加强媒介认知,学习了解微博、微信、抖音、哔哩哔哩等移动社交媒体软件的特点、功能、传播途径等基本信息,掌握直播、H5、VR、AR、AI、“元宇宙”等舆论宣传形式。要加强媒介使用,熟悉信息采写、编辑、制作、发布全过程,像熟悉手中武器一样娴熟自如地使用新媒体。要加强媒介应对,学习掌握接受采访时的着装形象、语气姿态等注意事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面对镜头的心理素质。

五是审慎的舆情处置能力。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高位运行、话题多元、热点频现,如何正确认知、敏锐识别、有效引导涉军舆情,给官兵提出严峻考验。要密切监测舆情,通过“系统+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关注网上涉本单位、本领域的舆情,通过碎片化信息见于未萌,提高舆情预警质量。要准确把握舆情演变规律,认清舆情性质,预判舆情走向,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处置措施。发生涉军舆情后,第一时间快研、快报、快办、快处,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猜你喜欢
官兵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