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日语翻译理论问题及技巧研究
——以“2023 日本国际农业展览会”为例

2023-12-15 08:40张丽晶
核农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译法含义日语

日本的农业产业在二战以后迎来了较大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也随之改变,其中以水田为中心的农业活动全部实现了机械作业,花卉则全部实行了工厂化育苗与大棚无土栽培种植,生态化绿色农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应用。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借鉴日本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加多元文化交流,而打破文化壁垒的重要手段就是日语翻译,通过探究农业日语翻译理论及技巧,能够准确传递日语文化内涵,从农业背景、农业技术、农业精神等多方面加强中日文化渗透,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

“2023 年日本国际农业展览会”于5月24 日至5月26 日在日本千叶幕张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同期举办的还有日本国际花卉、园艺及户外用品、五金及工具等展会,在为期3 天的展览活动中,吸引了来自全球26 个国家的1233 位参展商及45000 位专业人士参加。展会内容包括:农产品、各类农机具、农作物运输设备、种苗与花卉、温室工程与设施、植物保护产品等各类农用物资及技术。本次展览会充分展示了日本的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水平,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日双方的文化交流,其中展会促成的大型国际农业商业贸易对于研究农业日语的翻译理论及技巧等问题有着实践性意义。对此,笔者将以农业日语翻译理论入手,分析其翻译技巧与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完善策略,拓宽农业日语的翻译思路,积极吸收国外技术优势,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日语翻译理论

在本次会议交流活动中,对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等内容进行农业日语翻译时,体现出了不同翻译理论的重要作用。首先,关联翻译理论主要强调日语语言表达中的情景缺失,在不需言明具体细节的同时依靠语言结构与特征进行关联翻译,形成这种翻译理论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国家资源共享文化背景下导致的语言表达主观性较强,其主要表现为省略关联翻译,即在翻译所思所想时通常将主语进行了省略,如例句:我认为小张想要参加农业展会/張さんは農業展覧会に参加したいです,将主语“我认为”进行了省略;语言行为理论主要强调翻译者应根据不同语境对语言表达主体在交际中表达的不同含义进行翻译,这需要翻译者掌握一定日本文化背景,基于农业角度,翻译者需要了解日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如例句“生物農薬の使用頻度增加の一途をたどっている”。

二、农业日语翻译技巧

1.反译法

日语在表达形式方面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常采用双重否定表达出肯定的含义,因此我们在进行日文翻译的时候就需要注意适当采用反译法。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在翻译时应直接采用肯定的表述来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而不需要再去进行双重否定的翻译,这样就会让我们翻译出来的内容不仅十分准确,而且看起来也更加的简练。如ず、ざる和ない的意思相同,均表示否定的含义。而当后面又一次出现了ない时,句子也就成了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的含义。

2.转译和变译法

转译和变译法不仅仅适用于日语翻译,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全部语种的翻泽,由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和我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许多词语在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的词汇,这时就需要采用变译或者转译的方法,利用其他类似含义的词语进行替代。如日语词汇:彼岸(ひがん)翻译后意思为春、秋分的前后三天;大根(だいこん)翻译后意思为萝卜。

3.直接翻译法

直接翻译法是日语翻译中最为常见与简单的翻译方法,直接将日语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即可。因为部分日语的句子结构与含义十分简单,不需要采用复杂的翻译技巧,一旦技巧应用不当反而会产生歧义。如“展覧会には大量の農業機械が展示されている”,直接翻译为“农业展览会展示出了大量的农业机械”即可。

4.分译法

部分日语句子存在较为复杂的结构,因此导致单一长句式的日语无法很好地用单一句式的汉语来进行翻译,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日语长句划分为短句或可移动限定性的语句,来保持日语原文涵义的准确性。如“日本の主な食糧作物は水稲で、平野部で栽培されることが多いが、毎年小麦やトウモロコシなどの農作物を輸入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可以用逗号分句,翻译为“日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多在平原地区栽培,但每年必须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5.加减译法

加译和减译的翻译方法并没有特殊规定,只要是在必要时进行的加减词汇,且不损害原文意义的都可以。从句子组成成分上来看,可以增加译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等;从词性方面来看,可以增加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从语言单位方面来看,可以增加词素、词、词组、短语、句子、甚至句群、段落等。

三、农业日语翻译现存问题

1.不够了解日本农业文化

本次展会中展出的农产品主要以水稻、大麦、小麦为主,这些农作物在古代就已经成为日本农耕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耕文化进一步衍生出来的日本民族特性与集团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语言的发展方向。以日本农作物产量第一的水稻种植为例,需要经历播种、插秧、收割、脱粒等一系列繁琐的田间管理措施,这使日本人形成了敏感、细节化的性格,延伸到语言翻译当中,出现了丰富的气候词汇,如关于雪的词汇就有さらめ雪、吹雪、粟雪、粉雪等等,如果翻译者不够了解日本的农业文化,那么可能会导致翻译词不达意,丧失日语本身的文化魅力。

2.缺乏对翻译语境的分析

由于农业日语具有专业性强、片假名多、同形意异等特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具体释义需要根据不同语境进行具体分析,还有一些日文词汇虽然与中文汉字相似,但是含义却相差甚远。对于中文而言,专业领域几乎都有相对应的专业词汇,而在日语当中,某个词汇可以出现在不同领域当中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翻译,而不是直接翻译,如“ドロ一ンは薬液散布の効率を向上させることができる”中的“散布”应结合农业日语语境翻译为“喷洒”,全句译文为“无人机可以让喷洒药水效率提高”。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没有结合语境,往往会使得句意不通,从而导致翻译出现重大失误。

四、农业日语翻译完善策略

1.深入了解日本农业文化

本次农业展会将日本农业文化传播给了其他国家,在文化输出方面产生了较大的积极作用的,其中涉及到不少农业日语的翻译问题,译者应在深入了解日本农业文化的基础上,对展会内容做出科学翻译。如在翻译展会中展出的绿色肥料以及绿色农药等,可以联系到日本的自然农耕文化,对日本东方哲学家冈田茂吉提出的自然农法中环境、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理念进行拓展翻译,能够便于其他人理解日本农业从“无机栽培”到“化学栽培”到“有机农业”的发展道路。

2.科学合理应用翻译技巧

要想准确传达语言表达者的真正含义离不开实用的翻译技巧,首先是语序翻译方面,受限于汉语语言思维,在翻译时需要注意日语并不是“主谓宾”结构,而是“主宾谓”,因为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如果要求跟原文一模一样,则某些翻译会显得太过于强求,且逐字翻译很容易导致翻译出来的句子语序杂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两种语言差异,适时地进行调整,才能够保证句子通顺流畅;其次是助词翻译方面,由于日语中常常依靠助词的粘着来表达词汇在句子中的真正含义,如“は、を、か、の、で、も、と、”等常见助词;最后,日语的朦胧特性,在翻译专业的农业日语文献时也可能存在表述不清的情况,即使这种表述备受国际争议但是日本仍然坚持沿用,此时应在翻译时予以注意,如“であろう”等不十分明确的表达。

3.增强汉语用词文化功底

在日语翻译中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汉语用词文化功底,在农业日语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与特定表达,以日语中的假名为例,其主要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是从汉语中的楷书发展而来的,平假名主要是在日本进行日常的书写和正式的出版物中运用的,片假名则是对外来文字进行标注的时候运用,我们从具体的日本出版物以及书籍中不难发现,在进行具体的记录的时候汉字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就连日本的官方杂志期刊也承认了,汉字对日本文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在日本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在日语形成的过程当中,汉字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农业日语角度,增强汉语用词文化功底对于农业日语翻译来说具有着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农业日语翻译不仅需要了解日本农业发展背景还要掌握一定翻译理论与技巧,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语言行为理论以及文本分析理论等内容,在翻译时根据语境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能够提高农业日语翻译准确性,科学传达农业发展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 年日本国际农业展览会”促进了中日双方农业友好交流与合作,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商家搭建了沟通平台,展示了先进的农业机械与农业科学技术,促进了世界农业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译法含义日语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