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心育德 用心育人
——学思践行班华的积极育人之道

2023-12-15 09:36崔景贵
江苏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关怀育人

崔景贵

班华先生一直倡导教育要“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在积极育人的创新实践中自觉地融为一体,主张实施积极的心理教育,努力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之道。概言之,班华先生的积极育人理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育人必先育心

班华先生是我国现代心理教育的奠基者、倡导者和开拓者,主张主体性、发展性心理教育,“我们实施的发展性心理教育,也是一种积极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心理素质,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受教育者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他认为,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教育的不同之处是心理教育就是要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机能,其宗旨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他指出,主体是人,在我们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人”是大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体—发展性”心理教育要在缓解现代人的心理焦虑,预防和矫治形形色色的“现代病”方面起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发挥人的心理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心理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服务,就是要帮助人们处理好“心理与人生”的关系问题。心理教育是时代性课题,既要有全球视野,又要关注本土化探索,从人的建设的需要、社会转型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开展研究。班华先生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主合作参与,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适合自身的最优化发展。班华先生最为关注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信、乐观、希望、坚韧之心,总是无条件地关爱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成长。

二、育人重在育德

班华先生在国内率先论述德育“隐性课程”,提出德育与心育融合的思想,为构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班华先生强调教育要以德为先,德育应以人为本、人性关怀,形成了有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他说:“我特别强调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因为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都应当是最具人性化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二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班华先生倡导创办并连续举办“心理—道德教育”高层论坛,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从学术交流研讨、“心理—道德教育”丛书编写到中小学校实验实施,对心理教育与德育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与课程教学的默默奉献,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道德教育”育人之路。班华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育主张总是充满活力、富有魅力。他总是乐意做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和精神关怀者,着力培养和鼓励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德技双修、德艺双馨的教育学人,成为精神高尚、崇尚品格、人格大写的教育真人。

三、育人贵在用心

班华先生常说,心理教育是精神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精神教育。教师应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心理—道德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教师应当首先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即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当然,关怀是相互的,教师在关爱学生中也会得到学生的关爱。师生在相互关怀中共同发展。他主张的铸魂育人之策,是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精神对精神的影响,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班华先生坚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他的心中总是装着他人。我们在生活细微处总能感受到先生常为别人着想,总是在关心别人、关爱他人、关怀后人。班华先生总是知行合一、以身立教,始终给我们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谈及先生真心、爱心、潜心、用心、育人之心,身教、言教、以德立教、育人之德,总让人心中顿生敬意、无限敬重。依笔者之所见,以人为本、为学而教,助人自助、育人至上,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育心与育德有机融合,这就是班华先生的教育智慧之魂,积极育人之道。他的积极育人主张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体验快乐幸福的教育生活,构建创新实践的学术生活;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更加积极阳光,潜能和优势得到充分开发;让每一个学生的人性德性之美得到陶冶,现代化人格得以提升,都能个性化的专业卓越发展。

积极育人其实是真正做好教育的学问、艺术和智慧。班华先生对积极教育的深入思考,完全浸润到他堪称典范的教育人生与创新实践中。他自觉扎根中国教育大地,坚持恪守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育心与育德真正融为一体,相互滋养、双向赋能,用赤诚之心、仁爱之心和奉献之心,用心书写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积极育人篇章。“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教育者,能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的教育”,我们要大力弘扬班华先生的积极育人理念,树牢“为积极而教、与积极同行”的实践信念,自觉“育积极之人、更积极育人”,努力“做积极教育、积极做教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积极教育学新格局。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关怀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