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预防性保护研究

2023-12-16 04:49曹双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9期
关键词:库房古籍藏品

曹双双

(广州博物馆,广东 广州 510045)

预防性保护指在不危及物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的、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广义的预防性保护不但包括环境控制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包括管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理念①。近年来,受预防性保护理念影响,文献保护也逐渐转向预防性保护。区别于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文献保护方式,可以大量节省抢救性保护所耗费的人力、物力。

以“文献预防性保护”“纸质预防性保护”为检索词,通过“模糊”匹配检索查找到约22篇论文。这22篇文献预防性保护研究论文的主题可以分为理论研究、书籍介绍、实践应用。理论方面,其主要从纸质文物病害分析、预防性保护对策、预防性保护管理进行了研究。如曹晋通过对河南省博物院纸质文物的现状进行的调查分析,针对该院的预防性保护提出了建议②。马灯翠、王博等从环境因素角度,考察了温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等对纸质文物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纸质文物的保存条件和方法③。于炜炜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管理层面提出了对策④。实践应用方面,孙翠莲针对纸质文物展柜微环境控制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了控湿、防紫外线、充氮密闭的智能展柜⑤;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陕西博物院等馆馆员对本馆实践经验的总结。书籍介绍方面,主要有保罗·班克斯和罗伯塔·皮莱特的《文献保护问题与规划》、萨尔瓦托莱·罗鲁索的《书籍遗产领域的预防性保护措施》、Bogdan Filip Zerek的《图书馆馆藏的预防和保护抗菌实用指南》,分别阐述了预防性保护、普通文献保护和文献保护管理的思想,从书籍保存环境的控制、图书馆组织结构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风险地图的制订方面阐述书籍遗产领域的合理化预防性措施以及微生物侵害的防治方法。

目前,针对不同气候区域、不同规模博物馆的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的系统研究不够深入,多学科之间的融合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本文试对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的保存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预防性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广州博物馆馆藏文献类藏品资源丰富,纸质文物8000余件/套,雕版古籍40000余册,馆藏文献类藏品数量庞大,且非常脆弱和敏感,修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自然老化的速度。而据研究显示,纸张的老化、内部因素的影响占80%~85%,外界因素(与纸张保存环境有关)的影响占15%~20%⑥。影响文献类藏品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湿度、光照、空气污染和生物污染等。提升博物馆环境监测和控制能力,可以有效减缓环境因素对藏品的破坏,增强风险预控能力,是做好文献类藏品预防性保护的关键。

1 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保护现状

1.1 文献类藏品基本情况

广州博物馆库房位于南越王博物馆库房内,文献类藏品主要存放于纸质文物库房和古籍库房。纸质文物库房藏有字画、契约等纸质藏品,古籍库房藏有古籍、民国图书、报刊。古籍库房面积约100平方米,馆藏雕版古籍40000余册,历史文献价值高。古籍库房按入藏编号排列上架,柜子以钢结构为主,善本珍本则单独放于善本柜内,所有柜中隔层内均放置中草药包以防虫害。纸质文物库房面积约70平方米,馆藏精品字画、扇页、契约等8000余件/套,存放于抽屉式柜架中,柜子以钢结构为主。纸质类一级品放置于恒温恒湿柜中。但由于库房内无法24小时通电,夜间及周末恒温恒湿柜无法运行,不通电情况下只能利用恒温恒湿柜自动调节功能进行柜内温湿度调节。

古籍库房和纸质文物库房均有仓库大楼的空调系统对库内环境进行调控,并配备抽湿机,但由于仓库大楼建成年代较久,设备老旧,且无法做到24小时无间断运行,如遇系统保养维护等,环境调控系统暂停运行,会出现保存环境温湿度波动较大的情况。由于仓库大楼建成时间较长,部分墙皮出现脱落的现象,加之季节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库房内温湿度,存在一定的波动,不利于馆藏古籍文物的保存。目前,古籍库房和纸质文物库房使用配备的不同规格固定式柜架、木质柜和部分函套囊匣装具等存储设备以及人字梯、整理台、提取车等库房辅助设施,用于古籍碑帖等文献类藏品的存放和整理。

在日常工作中,广州博物馆采取严格的文物入藏入库保管方式,库内均安装摄像头,进入库房需要至少两人,并由总账人员保存钥匙;为每件入库文物藏品建立档案,可防止文物信息缺失与损害的风险,同时提高管理与利用质量、效率。保管员坚持履行每日库房巡查制度,并适时清洁地面和架面,以减少灰尘和降低湿度,尽其所能调控文物存放的库房环境,降低盗窃、文物蒙尘与遭受侵蚀的风险。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将部分脆弱与珍贵纸质藏品装入囊匣保存,以营造适合保存的微环境。同时,尽量降低珍贵文物的直接使用频率,以降低文物劣化增速的风险。

1.2 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现存病害分析

通过抽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纸张酸化变色、断裂、污渍等。其中碑帖和民国文献的保存状况较差。民国文献的工艺和用料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酸度较高,更容易发生脆化,损坏程度更深。

1.3 环境控制情况

库房环境控制主要是指对温湿度、光照、污染气体、有害生物的控制。不同质地馆藏文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文献类藏品的保存要求对古籍库房和纸质文物库房进行专门调查。

①温湿度。稳定、洁净是对藏品保存环境的基本要求。其中温湿度的稳定是环境能够稳定、洁净的前提。温湿度可以对纸质藏品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湿度过高会造成纸质藏品的受潮发霉,温度不稳定会造成纸质藏品的热胀冷缩等。目前古籍库房和纸质文物库房配备有抽湿机和吸湿盒对湿度进行控制。2022年7月,使用温湿度检测仪分别对广州博物馆文物古籍库房和纸质文物库房的局部位置以及室外环境进行了温湿度实时检测,记录了馆内的温湿度变化情况,数据结果见表1。可以看到广州博物馆温湿度控制基本达到文物局规定的要求,温度在15~20℃,湿度在40%~60%。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波动均与广州整体气候的波动较为接近,变化较为明显。广州地区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因此南方地区博物馆文物库房在湿度控制上面临更大的挑战,温湿度随区域整体气候特点的变化较为明显。

表1 温湿度监测记录仪监测结果

②光照。纸质等有机质地文物对光较为敏感,光照过强会使文物老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控制。根据国际博物馆学会的博物馆照明推荐亮度要求及国家标准《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对光非常敏感的藏品照度应小于50lx,年累计照度应小于120000lx·h,紫外线含量小于20μw/lm⑦。广州博物馆古籍库房和纸质文物库房均无窗户,库内配备有节能灯具。库房一般照明灯具都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进入库房工作时才会打开。库房多为四面封闭式建筑,仅两间陶瓷库有少量侧窗,基本不受自然光照射影响。读者阅览室、办公室、修复室等功能性区域采用日光灯作为照明光源。一般情况下库房光照度均能处于达标状态,均未超过300lx。2022年7月,使用紫外照度计,对广州博物馆的古籍库房和纸质文物库房等地点的光照水平进行了检测。广州博物馆文物库房照明紫外线相对含量基本能达到标准要求,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光照水平检测结果

③污染气体和颗粒物检测。污染气体主要指甲醛和VOC。甲醛和VOC主要产生于装修材料,在空气中会氧化成甲酸,对藏品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对广州博物馆古籍库房的甲醛、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从此次检测的数据结果来看,古籍库房内甲醛浓度的最大值仅为0.062mg/m3,表明上述区域的主要污染气体甲醛浓度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古籍库房内及展厅的VOC浓度含量最大值仅为211ppb,其明显低于标准,表明上述区域内颗粒物浓度指标合格。

表3 甲醛、VOC浓度检测结果

④生物污染。微生物、害虫和老鼠是危害文献类藏品的生物因素,会造成文献类藏品的腐蚀、破损,因此在保管和利用文献时,应尽量将有害微生物和动物的危害范围及程度降到最小。库房定期清理,保管员负责做好库内卫生;每排柜子均放置有中药驱虫包,并且大楼内库房和办公区、卫生间分离,库房内垃圾每天清理,近几年未发现有老鼠及害虫。但目前针对新征集藏品入库未有杀虫除菌等措施,不能保证新征集入库藏品是否会对库内藏品造成污染。

2 广州博物馆馆藏文献预防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数量较大、种类繁多,加之文献藏品的材质,对库房温湿度、光照、生物环境等要求较高,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其当前文献类藏品保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预防性保护制度不完善。广州博物馆制定了《库房安全管理规定》《图书借阅管理制度》等规定,但在温湿度控制、灾害管理方面没有相关规定,预防性保护制度不完善,对预防性保护缺乏整体规划和规范。②温湿度存在一定波动。广州博物馆的藏品保存环境温湿度存在一定波动,不能时时达到文物保存环境标准,不满足存放纸质类文献的温湿度要求。岭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湿热,文物库房内的温湿度会随季节变化而出现明显的波动,不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特别是雨水季节,保障恒湿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困难所在,在极端天气影响下,库房不能做到24小时通电,抽湿盒抽湿能力有限,抽湿机等机器无法持续使用,只能做到工作时间开机,恒湿无法保障。库房配备环境温湿度及空气质量监测和调控设施不足,藏品易发生氧化、褪色、起翘、霉菌等病害。③生物污染威胁。由于库房年代较久,设备不完善,容易遭到鼠害等侵扰。纸质文物出库展出较多,展出回库后进入周转库房,而馆内缺少用于对新征集文物、展出回库文物的消杀工作的装置,容易将虫害、霉菌等带入库房,污染其他藏品。古籍库房虽外出展览较少,但由于室内无窗并且翻动较少,容易造成虫害寄居的情况。④文物保存具有安全隐患。现有存放整理设备配置使用时间较久,设备数量、材质以及质量都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馆藏需求。文物库房柜子年久变形,有些柜门不能闭合;库房中的善本书无恒温恒湿柜保存,不少原装函套已破损,部分善本书更无函套。其他柜中不少文献也缺乏专用的装具进行保护,许多文献都是直接摆放于柜内,文献缺乏保护,容易受环境影响。纸质文物库房不少文物由于历史原因仍使用牛皮纸存放,存在酸化污染的风险。⑤民国文献酸化污染。民国部分书籍存在封皮脱落、书叶断损的现象,一些书的书脊、书口部位存在明显缺损掉皮,部分书籍老化较为严重,出现了破碎的现象。部分民国报纸酸化更严重,报面残缺,脆化掉渣等。民国图书的酸性程度较高,由于空间限制,与古籍一起存放,存在酸化污染古籍的风险,特别是在柜架已经使用很多年、密封性不够的情况下,风险概率更高。

3 馆藏文献预防性保护对策

针对上述各方面,从加强预防性保护的角度,结合广州博物馆特点,提出以下几点馆藏文献类藏品预防性保护对策。

①完善预防性保护制度。在广州博物馆制定的《库房安全管理规定》《图书借阅管理制度》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献出入库、文献保护和文献安全等管理要求,保障文献安全。不仅在环境控制方面,在地震、火灾、水灾、盗窃和人为管理失误造成的风险方面,也应建立风险评估与预控机制,做好风险防范预案,预料到库房所面临的各项风险,预防风险的发生;当风险发生时应将损失降低到最低。②加强环境调控。购置安装一批环境监测仪器,对古籍和纸质文物库房内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进行全天候监测,安排专门人员收集分析数据,及时查找文献病害成因。增加恒温恒湿柜,根据藏品级别将珍贵文物存放于恒温恒湿柜内,为藏品保存提供稳定、洁净的空气环境。新征集纸质品入库前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处理,如使用充氮熏蒸杀虫设备,或使用低温保存、缺氧保存的方法杀灭有害微生物与害虫,从源头上阻断微生物进入库房。更换现有库房门,提高密闭性,防止湿气进入库房。③改善文物储存微环境。在把控库房整体温湿度环境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文物存放的微环境,如对库房的柜架进行改造升级,更换原有老旧柜架;将原有部分开放式柜架更换为封闭式柜架,防止灰尘、微生物污染。同时定制一批纸质文物保存专用的无酸保护囊匣,为纸质文物保存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条件。④排架优化。在尽可能兼顾整齐美观、节省空间的同时,将不同类型文献藏品分开保存,柜门确保关紧密闭,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如民国书籍与古籍、碑帖拓本分区域放置,尽量减少民国书籍酸化可能造成的影响。⑤强化保管员预防性保护意识。保管员是直接接触文献的人员,是文献类藏品的第一道守门员。因此增强保管员的预防性保护意识至关重要。保管员应严格遵守藏品取用制度。同时博物馆要加强对保管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性。保管员要加强对库房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库房存在的各类隐患,利用抽湿机、抽湿盒改善局部湿度,如发现其他紧急情况应及时报告,经咨询相关专家后做相应处理。保管员要及时记录相关环境数据,为制定专业科学的预防性保护方案提供依据。⑥文献数字化处理。对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一方面可以保护文献内容不因文献受损而消失,另一方面有利于文献的传播利用。目前数字化处理方式有照相、扫描、缩微复制,其原理是将文献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数字化。在展出中可使用图片,阅读时可使用电子扫描件,存储时可保存电子扫描件和缩微复制件。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实现对文献类藏品更好的保存。此外,可对馆藏文献进行整理出版,一方面是对文献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文献的传播利用。

4 结语

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个馆所面临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不尽相同,应从馆藏现有条件出发,建立本馆的预防性保护机制,提升保管员预防性保护意识,加强预防性保护制度保障。预防性保护是保护文物最经济有效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控制文物的保存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其发生变化的程度。文献类藏品由于其特性,受环境影响更大,因此加强文献类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刻不容缓。

注释

①胡可佳.预防性保护对文献遗产保护的启示[J].山西档案,2012(1):48-50.

②曹晋.河南省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分析研究[J].创新科技,2016(3):94-96.

③马灯翠,贺宇红,王金玉.纸质文化典籍损害因素探讨及其环境控制对策[J].兰台世界,2012(10):57-58.

④于炜炜.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管理层面探究[J].智库时代,2018(30):176,178.

⑤孙翠莲.文物保存展柜微环境控制技术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5.

⑥刘苇,侯庆喜,刘泽华.数字印刷用纸的耐久性和耐用性[J].国际造纸,2006(5):33-37.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S].2009.

猜你喜欢
库房古籍藏品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罗妍妍藏品欣赏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