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角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阐释、现实挑战与路径推进

2023-12-19 15:53闫静徐诗枧温雨竹
体育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水平共同富裕全民

闫静 徐诗枧 温雨竹

摘      要: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语境下,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可及,成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在明晰共同富裕的概念和解读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基础上,系统性厘清二者的内在逻辑。当前共同富裕视角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仍存在诸多挑战,如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方面工作还需改进,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全民健身资源配置及服务水平差异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待提高,人口老龄化及新型城镇化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出全新要求等。因此,依据现实情况,提出未来需要通过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以稳步缩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差距,加强模式方式创新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全民健身管理制度并动态调整公共服务清单和标准等途径,构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关  键  词: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6-0031-09

The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realistic challenges and path advancement of building a higher level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al fit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prosperity

YAN Jing,XU Shijian,WEN Yuzhu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2.Faculty of Educatio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3.Department of Graduate,Jilin Sport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ng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al fitness is the core task of national fitness work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n the context of solidly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improving basic public sports services and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accessibility of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building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al fitness. By  combing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two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cept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interpreting the connotation of building a higher level of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 system.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challenges in building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al fit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prosperity. For example, the venue facilities, event activities, fitness guida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national fitness still need to be optimize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alloca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resources and service levels among regions, urban-rural areas, and groups. The supply efficiency of public service for national fitness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public service of national fitnes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putting forwar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steadily narrow the gap of public service for national fitness,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model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ublic service for national fitness, improve the national fitn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dynamically adjust the list and standards of public services in the future, to build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al fitness with th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Keywords: national fitness;public sports services;common prosperity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之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并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内容”。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8次提到共同富裕,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任务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下高水平推进,这必然要求将全民健身的阶段性任务與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供给规模、治理方式与居民需求升级相匹配,做到普惠共享,从而将制度体系的显著优势有效转化为实际效能,以助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已有研究清晰呈现了全民健身发展成就、现实困囿以及路径策略,但鲜有从共同富裕的视角探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共同富裕目标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蕴含何种价值?共同富裕目标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存在哪些现实挑战?如何结合共同富裕的目标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本研究可能存在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深入挖掘共同富裕目标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多层次价值,为下一阶段全民健身行动与计划提供基本遵循;二是基于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既有问题的研判,提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实现路径,以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1  共同富裕视角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阐释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共同富裕是该工程的长远目标,在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推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化于共同富裕目标之中,发挥其公共性、保障性和渗透性作用,构成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1.1  共同富裕的概念辨析与引申

共同富裕属于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概念,指的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即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社会生产理论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反映了占有方式与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富裕”反映了对财富的拥有形态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共同富裕”包括“共同”的前提和“富裕”的内涵两个层面,“共同”强调的是人人拥有、人人享有、人人共有,指拥有平等机会且共享发展成果;而“富裕”则是指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富足状态。从唯物史观的系统论来看,共同富裕就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是静态价值目标与动态发展过程的有机统一,既有不变理论实质也有阶段发展性特征。科学理解共同富裕的时代意涵,对于准确把握共同富裕原则、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正确认识和解决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相对全社会而言的总体概念,强调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社会状态。共同富裕描绘的是全要素的积累图景,具有循序渐进性,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社会财富创造和分配体系的完善、契合与不断升级。共同富裕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价值内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与两极分化;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缩小差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授人以鱼”的同时富裕,不是“齐头并肩”的同步富裕,更不是“平均主义”的同等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是要沿着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循序积累进程。换言之,它可以被理解为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此外,共同富裕彰显的是全局性的大同理念,具有共建共享性,它是兼顾物质与精神的以人为本,是对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诠释和表达,因此也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平衡而充分发展、夯实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正是诸多“更高”要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解读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起草说明中首次完整提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一复合概念,具体是指“各级政府投资兴办的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公益体育组织网络、群众性体育活动系统、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身指导及信息服务系统为支撑和运作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基于学者对其概念的不同界定,本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为满足全体人民健身需求而提供的各种公共体育服务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也是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与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有机统一。“更高水平”说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衡量标准具有参照性、阶段性和动态性,即从“量”到“质”的积累与跨越。“更高水平”绝非“高水平”基础上的发展估量,而是由社会本质决定的发展性质,“更高在哪”是发展目标,“怎么更高”则是发展手段。

何以衡量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根据《意见》要求,要扩大公益性和基础性服务供给,提高参与度,增强可及性,切实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卡脖子”问题。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体手段是人、要素、体制机制、资源、健身载体、赛事活动、运动方式和社会氛围等“八个更”改革指向和29条新举措。“更高水平”宣言描绘的是“更美好生活”愿景,彰显人民性特质,立足人民,服务全民,致力于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传递的服务由“更多”向“更好”转变,覆盖各年龄层健身需求和满足不同群体健身权利,体现出社会包容性發展的人文温度和全龄友好的理念。衡量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可以考量以下方面:一是服务供给水平是否更高,例如,人均场地面积数量是否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是否提升,全民健身新载体与新空间是否拓展,各级各类群众赛事活动是否丰富,健身理念与精神文化宣传是否加强等;二是服务可获得性是否更强,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没有切实解决,群众体育生态圈有没有基本建立,多层级健身服务网络有没有逐步完善等;三是服务普惠性是否更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是否能有效衔接,是否向基础薄弱区域倾斜,是否从区域平衡、城乡平衡、人群平衡多个角度推动均衡发展。

1.3  共同富裕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生逻辑

共同富裕与全民健身是结果与过程、整体与局部、目标与手段的辩证关系(见图1),二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意蕴,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胜利后政策体系的延续。其逻辑关系在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研判依据,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终极价值目标,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公共服务体系的逻辑关系

1)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

首先,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实现共同富裕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前提,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是要通过有效配置全民健身资源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而充裕的物质资料,为破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促进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通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补给、全民健身管理组织的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普及、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与监测保障等,推进全民健身全要素驱动发展,激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满足人民群众更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壮大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等,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让人民群众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共享健康赋能的增值效益,共享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其次,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健全制度体系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群众体育制度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全民健身条例》(2016版)、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六条、《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都是新时代全民健身制度革新的产物。国家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制定和实施体育锻炼标准、定期开展公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一方面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与企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机制,明确国家、社会等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职责与地位,明晰对象的制度革新;另一方面,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范围,将全民健身融合化、产业化和制度化纳入更高水平体系的构想中,明晰制度的内容革新,从而将全民健身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最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缩小城乡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必要条件。我国二元结构性社会发展是否协调影响共同富裕目标能否实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65.22%,预计2035年将达到70%。即便这样,到2035年我国也将有至少4.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如果农村居民健身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全覆盖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空想主义。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引擎就是要切实解决服务均等化问题。一方面,助力全民健身惠及更多民众,解决好单一供给与多元需求不匹配问题、率先发展与相对滞后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推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通过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动态满足农村全民健身需求、均衡全民健身资源要素配置、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更多关注老少边岛地区和特殊、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的机会均等,推进区域协调的过程均等,实现成果共享的结果均等,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少,一个也不能掉队。

2)共同富裕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价值引领与长远目标。

首先,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主体力量。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这表明共同富裕的对象是人民,重点在人民,难点也在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人民性就决定了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决策意义与战略价值。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思想指导,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和迈向共同富裕作为根本任务。一方面,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共同富裕为引领,探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寻求人民群众合力共建的有效行动路径;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作为全民健身实施效果的标尺,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全民健身发展成果、全民健身治理成效,以全民健身文化涵养人民健康素养,让人民群众真正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

其次,共同富裕的循序渐进性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实现该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也是一个稳中求进的过程。要科学把握其中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梯度有序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这就要求在共同富裕语境下科学遵循全民健身发展的内在性规律,总体把握全民健身发展的个体性差异,要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精准化发展。一方面,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必须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厘清全民健身战略实施进程中短期目标及长远目标的关系,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基础上分时段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水平发展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另一方面,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特色、各区位优势和各群体力量,根据国家《意见》总目标制定出符合地区实际发展时间表、任务书与路线图,推动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最后,共同富裕的共建共享性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激活了发展动能。共同富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定盘星,指引着全民健身“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构建什么样的体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系列问题。要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做大做强并分好全民健身发展的“蛋糕”。数量与质量是衡量社会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如健身场地设施面积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大幅增加、群眾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的满意度与幸福指数提高等。在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为构建基础、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为构建目标、以不断提升供给水平和治理能力为构建过程。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供给体系、内容体系、评估体系等,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治理水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  共同富裕视角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现实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快速提升,全民健身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仍然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和挑战。

2.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场地、活动及指导亟需优化

在场地设施方面,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供给不足、规划落实不到位、资源整合不够、设施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截至2022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2.41 m,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的数据,美国、加拿大、英国该指标分别为35.4、33.8和28.9 m,我国远不及上述国家的1/10。究其原因,一是规划落地困难,全民健身各级各类体育设施规模、区位、服务半径等布局可优化,体育场、健身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建设用地需科学规划;二是资源分布不均,城镇多、乡村少的城乡差距明显,新区多、老区少的地域分布不均,同时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室外较多、室内偏少;三是产品形式单一,体现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主体和设施种类单一,设施投建基本由政府主导,缺乏多元力量主动参与运营,水上、山地、航空、汽摩等户外运动公共设施配备不足,少数地区甚至尚存空白;四是已有设施利用率待提升,现有体育场馆利用率低、功能异位、管理不善,如部分住宅区、商业区的设施设备闲置,个别体育中心场馆被出租经商。此外,场地设施资源整合共享不到位,少数场地设施不对外开放,公共场所体育设施配建缺失,存在有场地无设施现象。

在赛事活动方面,专业赛事、职业赛事、群众赛事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成年人与老年人中参加过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比例为35.8%,参加体育健身组织和赛事活动的“身边化”特征凸显,这一比例在未来还需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赛事活动应贴近群众,当前缺乏以社区运动会为基础,以全民健身大会、全运会大型赛事为牵引的全民健身活动载体,而诸如“三大球”“三小球”进社区活动、青少年体育促进活动、特殊人群赛事活动等均较匮乏。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安全保障存在一定隐患,应急管理与安全标准有待改进,尤其是要对群众性大型赛事活动建立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并分类制定办赛安全标准,落实安全责任。此外,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局势紧张等不可抗力因素给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带来巨大挑战,“线上+线下”“双线混融”“数智云”赛事活动举办方式亟待创新。

在健身指导方面,需要切实突破内容依据、人才队伍和智慧平台三方面的发展瓶颈。内容依据上群众健身方式亟待改善,盲目性、无组织且缺乏科学指导的健身活动需要改进,因不科学的运动习性造成运动损伤不仅无助于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老年人群体,《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显示,老年健身者曾得到过科学健身指导仅为44.5%。人才队伍建设上315.2万名全民健身指导员中大约270万余名业余成员的作用如何更好发挥,科学化健身指导人员存量庞大、現实操作缺失问题亟待解决。此外,智慧平台缺乏,例如运动处方库和体育高端智库仍需完善,尤其是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过程中,“体卫融合”的预警机制、干预机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在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中还应解决社区卫生室与健身活动中心的互动性问题、居民健康数据与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匹配性问题。

2.2  城乡、区域间的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水平差异仍然较大

从区域结构上看,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区域间、区域内和城乡间等不同差异。区域间的差异体现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拥有大量优先发展的体育资源,导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配置水平呈现“东高西低,中部趋平”的特征。区域内的差异体现在同一区域内城市间的差异以及同一城市内部空间差异。例如,省会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无论在人财物等有形资源还是信息、科技等无形资源的分配上,省会城市全民健身资源集中度优势均较明显。而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县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平衡,例如北京海淀区与门头沟区、上海浦东新区与崇明区、南昌红谷滩区与安义县、昆明官渡区与富民县等服务不均且差异较大。城乡间资源流动与统筹的矛盾导致二元结构严重失衡,城市长期作为各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上享有优先权,而相比之下广大农村地区体育资源严重偏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间服务资源配置差距被持续拉大。总的来看,县级以下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与利用不足并存,部分地区如偏远农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容和项目存在覆盖盲区,依然没有实现有效惠及全部群体。针对服务水平差异问题,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待进一步提升。

2.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存在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土地要素利用粗放、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引致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共同富裕推进的现实障碍。困因:宏观层面在于健身场地保障与满足群众需要还存在一定距离、健身路径管理不够规范、消费健身项目创新不足、缺乏专业化健身指导与培训,这都导致供给结构与体育健身需求脱节;微观层面在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较为单一,居民的收入水平、健身意识、运动偏好、全民健身信息的公开程度等掣肘服务供给“增效”的实现。提升要素供给效率,亟须盘活要素存量,做优要素增量,矫正要素扭曲,从而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求平衡。针对供给效率问题,政府也集思广益着力扭转“供给失灵”局面。例如为扩大场地设施供给,2022年财政部投入10.8亿元资金补助,用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未来还需深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创新供给动力。

2.4  人口老龄化与新型城镇化对体育服务需求提出新要求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还必须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世界卫生组织认定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大于7%为老龄化社会。截至2022年底,我国老年人数量规模达2.1亿,我国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连年下跌,已出现负增长现象,自然增长率为-0.6%。“十四五”初,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预计“十四五”末,60岁及以上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特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带来挑战。首先需考虑老年群体的系列健康问题,如慢性病患者增加、患病率高、免疫力下降、康复慢、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心理问题频发等,进而影响老年生活质量,阻滞共同富裕推进。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必须破除老龄化障碍,充分考量场地设施的“适老化”、老年健身组织建设及赛事活动平台问题,帮助老年群体树立主动健康意识,使老年群体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5个方面的功能良好保持,实现健康老龄化。

新型城镇化是撬动内需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潜在动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超过9亿,占比63.8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城市中心化伴随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将给全民健身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在城镇化过程中,老年人将脱离原有熟人社会,进入城镇中生人社会,对老年人参与群体性健身活动造成严峻考验。此外,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发展差异大、统筹规划协调不到位、综合承载能力弱、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势必会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大打折扣”。由此说明新型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体育融合发展遭遇现实桎梏。城镇化进程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不利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城镇社区现有健身场地设施数量有限,社区体育指导员和志愿服务组织的数量严重不足,城镇化加剧了生活资料的矛盾,不利于居民尤其是新市民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环节,居民日常健身的“一场难求”和“望价兴叹”问题,易堵塞城乡社区健身“毛细血管”。能否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龄友好,新市民能否积极参与享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成果,能否兼顾城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二者协调发展,都是新型城镇化对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3  共同富裕视角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推进路径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全民健身的新谋划、新路向、新布局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没有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支撑全民健身战略,就没有完全的、健康的共同富裕(见第37页图2)。

3.1  优化资源配置,稳步縮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差距

物质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显性形式,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务必处理好区域间、城乡间全民健身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第一,要优化全民健身资源配置标准,制定符合科层制经济基础、区域性资源条件的标准化配置方案。针对配置标准不统一,可参照生命周期理论,从健身资源投入到扩散普及再到全龄友好享有成果,最后过渡进入新一轮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平衡好资源配置“数量与质量”“试点与推广”“高效与规范”的关系,开展调研探寻居民健身标准诉求。第二,要突破资源配置的时空困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并及时调整地方全民健身资源配置,对配置水平较低的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乡镇人口集聚率调整和提高全民健身资源相应配置能力,同时可建立全民健身监测反馈平台,加大对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地方全民健身资源配置的支出、管理和实施责任。第三,加强全民健身资源精准化配置,全民健身资源精准化配置参照系统原理从需求端、系统反应端、输出端以及反馈端4个方面着手,既要保证配置公平性又要突出配置效果。首先,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在活动中收集资源配置的客观性信息,并准确把握民众健身的全面性需求;其次,相关部门要对需求端及时回应,参照马斯洛需求分层级调动资源;再次,对不同需求层次进行全方位系统分析,避免信息片面化、粗略化现象,制定精准化的配置方案给到相应部门;最后,建立及时、准确的反馈通道,为资源配置工作是否精准提供评判依据与改进方向。第四,依托“数智”技术驱动资源优化,缩小民众健身需求和实际资源供给之间的差距。对“数字+体育”技术的培植,进一步实现城乡全民健身资源信息的共通、共融与共享,缩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地域差距。

3.2  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要由单一政府供给向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等多元参与供给转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从供给侧改革向治理现代化转型,要发挥居民的“主心骨”作用,重点提升现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效率。一方面,要引入“服务受益者介入”机制应对质量难关,扩大公众参与度。以人民为服务导向,通过体质监测与健康数据动态流变,从纵向、横向“两条腿”充分丈量居民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值,灵活把握居民对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推进15分钟健身圈向10分钟健身圈升级,确保居民健身服务的可获得性,同时可以向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有偿个性化健身服务。针对特殊群体(残疾人、老年人、妊娠期妇女、流动人口等)提供更全面的特殊服务,通过人文关怀和贴心服务实现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要引入“三共一反馈”机制响应效率召唤,扩宽公众回应渠道。一是共建模式,强调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消解“能力贫困”,可以通过“一帮一(精准健身指导)”“以大带小(大市域帮扶小乡域)”“点线面结合(从试点到主线再到全域)”等形式,提升乡民群体健身参与能力,进而提升致富能力;二是共治模式,强调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纾解“权力贫困”,可以将体育治理、公共管理与服务重心权力下放基层,尤其是打造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城乡一体化式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三是共享模式,强调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全民健身成果,达到人人享有、全民共有、全面覆盖、均衡可及,释缓“精神贫困”,通过宣扬健康理念、拓宽健身渠道以及优化服务结构等途径,以物联网、大数据、新媒体为手段开辟“共享健身”新模式。四是引入“数字服务反馈”机制,着力打造以“国家-地方”全民健身平台为主,公众号、视频号及其他自媒体为辅的数字化服务反馈路径,掌握居民全民健身体验和服务民主评价。培育健身科技民族企业,协同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智慧体育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数字化转型,以改进可获得性服务方式,加大居民反馈力度,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3.3  完善管理制度,动态调整公共服务清单和标准

加强政策保障,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兜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管理红线,在做好自身服务保障的同时,制定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管理办法。参考国外对于草根体育发展评估的方法,规范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监督反馈和绩效管理。鼓励政府将权力“重心下移”,持续推动管理服务下移、权限下放、资源下沉,由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落实服务保障,基层组织更加熟悉本地区存在的特殊情况,而社会组织扎根民间、工作灵活,以此来提高服务保障机制的开放性和弹性。可以运用清单管理的办法,制定“放权清单”和“赋能清单”,变“治理末梢”为“治理靶心”,力求落实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基层责权利相匹配。对全民健身治理结构的调适与重塑,推进以城促乡的全民健身均等化和标准化服务,构建“市—县—乡—村”4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动态标准体系,以管理标准化和服务均等化固底板、补短板,保证基层健身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服务有人办。此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推广。研制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百姓健身房、社会体育场馆等配置的国家标准,健全完善健身设施配建管理标准体系,让人民对体育服务方面的感知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获得,而是逐渐转向获得方便且服务到位。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平台、多样化手段,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宣传范围,提升居民信息获取与反馈的便捷性,简化预约、申请、业务办理的繁琐操作。这就要求政府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数字信息服务业务发展,同时更加注重暴露的服务短板问题,力争构建全方位供给、多层次协同、立体化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新格局。

3.4  抓好关键节点,突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难点和亮点

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形成亮点。首先要推进制定全民健身的下一个“五年计划”(2026—2030年)以及各省、市、县新一轮《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快顶层设计的优化,新一轮《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将成为助力各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6—2030年)》、促进本区域“十五五”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其次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激励机制。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全运会项目配额等评选各地全民健身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和示范组织等。三是着力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扩大场地增量,盘活设施存量。重点针对人口密集区、老旧城区改造场地和配备设施,补齐乡镇(尤其是村庄)装备、器材、场所等身体活动工程短板,还要加大健身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力度,加强评估督导并进一步提升开放服务水平。四是构建和完善全域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国家、省、市、县4级要以“线上+线下”双线混合形式联动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以2023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为蓝本,推进社区、乡村形塑体育文化节、健步走、阳光慢跑、晨晚练辅导、健身交流展示、冬季冰雪健身等活动的高质量发展,并创新发展休闲娱乐类、形体健美类、水上运动类、球类、搏击类、气功类健身运动。五是推动构建群众体育赛事活動安全监管体系,秉持全民健身群体赛事活动的底线思维来谋划安全工作、筑牢安全防线、加强安全监管,以“白银马拉松事件”为警示,完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及志愿服务结合的应急管理与分级分类、事中事后处罚机制。六是要适当降低准入、扩大规模解决群众“如何健好身”的问题。切实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化健身指导作用,以水平及效率为标尺积极发动退役运动员进校园、进社区,可以鼓励现役高水平运动员兼职社会健身教练员工作,并积极打造全民健身公益性俱乐部。还要推广“第三部门”志愿服务,协同各体育单项协会共同推广运动项目,放宽证书限制扩大各项目人口,促进体育人口增加。最后切实把体育公园打造成为便民亲民、绿色便捷的健身新空间、新载体,让人民群众能就近享受更优质的健身环境,并积极鼓励“国球”进社区、进公园等活动,对标国家体育发展新图景。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内容。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在丰富精神世界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加深认识二者的内涵关系与现实价值。因而需要久久为功,要从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绿色的健身载体、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科学的运动方式、更浓厚的社会氛围、更强大的要素支撑等不同维度,持续优化全民健身资源配置,整体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效能,以此推进经济生产、体育生活与健康生态有机融合,力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从“有”向“优”转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要以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为指引,统筹运用好规划、政策、投资等多种工具,着力解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要通过精准供给协调配套服务基础性设计,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还要将全民健身资源向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以及特殊困难群众倾斜,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促成全民健身长效机制。争取到2035年,全面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EB/OL]. (2021-08-17)[2023-07-21].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17/content_5631780.htm?platform=win

[2]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2021-03-13)[2023-06-25]. https://www.gov.cn/xinwen/

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3]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 (2022-03-23)[2023-06-25]. https://www.gov.cn/

zhengce/2022-03/23/content_5680908.htm

[4] 秦玉友. 共同富裕语境下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概念重构与战略转型[J]. 教育研究,2023,44(3):87-101.

[5] 雷明. 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选择[N]. 中国青年报,2021-11-09(02).

[6] 李军鹏. 共同富裕:概念辨析、百年探索与现代化目标[J]. 改革,2021(10):12-21.

[7] 李实. 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实现路径选择[J]. 经济研究,2021,56(11):4-13.

[8] 中国政府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公开征求意见[EB/OL]. (2010-10-11)[2023-08-08]. https://www.gov.cn/gzdt/2010-10/11/content_1719248.htm

[9] 岳建军,李国,高升.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治理逻辑、困境及路径[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3,40(1):34-43.

[10] 国家统计局. 王萍萍: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EB/OL]. (2023-01-08)[2023-08-11]. http://www.stats.gov.cn/sj/sjjd/202302/t20230202_1896742.html

[11] 王禹,张凤彪.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意蕴、现实基础及路径选择[J]. 体育文化导刊,2023(4):56-63.

[12] 杨涛. 共同富裕目标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3,36(3):3-14.

[13] 肖坤鹏,刘长江.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内涵、基础与路径[J]. 体育文化导刊,2022,246(12):59-65.

[14] 史志乐. 共同富裕目标下全面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与推进策略[J]. 中国行政管理,2023(2):157-159.

[15] 国家体育总局. 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Z]. 2022-04-29 .

[16] 国家体育总局.《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发布——全民健身周 一起动起来[EB/OL]. (2022-08-10)[2023-08-12]. 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001265/n2006

6978/c24565130/content.html

[17] 戴健,史小强,程华.“十四五”时期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环境变化与战略转型[J]. 体育学研究,2022,36(5):1-8.

[18] 闫静,刘晓艳,赵丽妍.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5(9):5-8.

[19] 陈璐,王璐. 中国“生产性老龄化”的健康绩效研究[J]. 人口研究,2023,47(3):17-32.

[20] 任海. 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特色城乡体育融合发展[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1):1-8.

[21] 陈丛刊,王思贝. 习近平关于全民健身重要论述的逻辑旨归、时代意蕴与实践引领[J]. 体育科学,2021,41(12):39-47.

[22] 王先亮,马超,石振国.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供给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3):9-15.

[23] 王先亮,周铭扬,赵延军.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基层体育社团的下沉治理[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41(6):1-6.

[24] 徐诗枧,闫静. 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基于“主动健康”视域[J]. 体育文化导刊,2023(2):1-6.

[25] 史小强,戴健.“十四五”时期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形势要求、现实基础与目标举措[J]. 体育科学,2021,41(4):3-13.

收稿日期:2023-09-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TY020);吉林省教育廳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JJKH20200931SK)。

作者简介:闫静(1979-),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体育健康促进。E-mail:13401085999@163.com

猜你喜欢
高水平共同富裕全民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共同富裕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全民·爱·阅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可持续全民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