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商学知识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3-12-21 12:02魏航
上海管理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商学肉夹馍西学

编者按 2023年4月15日,在太仓顺利举行的“中国管理50人”2023年春季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的魏航教授在闭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自主商学知识体系建设的思考”的演讲。魏教授聚焦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详细回顾了已有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进而提出了关于如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看法,号召管理学者投身于自主设计、自主构建的知识体系建设中。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演讲,有删节。

中图分类号: C 93

文献标志码: A

0 前言

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中国自主商学知识体系”的话题,因为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后,中国人民大学倡议组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联盟成员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0所国内高水平大学。但我今天想谈谈到底该如何构建中国自主商学知识体系,这也是近来一直困扰我的问题。那么今天的演讲,我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展开。

1 西方知识体系的借鉴

“前30年”中国商学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1991年到2020年,从开设课程的院校、招生规模来说,中国商学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如果说作为MBA元年的1991年,我们商学教育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那么历经30年到了2020年,未来我们是否还能在胜利的道路上继续走向胜利?若想将成功延续下去,我们需要明确“前30年”成功的原因。

其实,我们“前30年”中国商学教育的成功主要是借鉴了西方商学体系。比如,我们借鉴西方标准进行高等商学教育认证(AACSB、EQUIS等)、对商学院进行国际排名(UTD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FT全球百强MBA等),包括我们的MBA培养方案、核心课程都是借鉴了西方的商学体系。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被大家诟病。比如,在管理案例中,人名上我们习惯使用小明、小胖等接地气的名字,而西方习惯使用Tom、Jack;西方所选公司也大多是西门子、可口可乐等老牌西方企业,而我们则更喜欢美的、元气森林等本土企业;所借鉴的知识体系也都大多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但我们希望有更多来自中国的知识体系参与进来。

2 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

在过去,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针对自主知识体系都做了很多的探索。在理论上,非常著名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华章教材引进了很多来自西方的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在此基础上,我总结了理论的相关学科,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西方知识体系的相关学科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的特色,而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相关学科更具备中国的本土特色,比如在会计中我们融入了来自本土的一套规制的体系。在实践上,同样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中国与美国的商业实践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商业实践案例中,中欧案例与百优案例都做了很多的探索。

3 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按道理来说,在做了这么多努力、探索后,我们应该已经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自主知识体系,那么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到底是一个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梳理了一下。

首先,议题获取方面,是否存在研究对象时空范畴的本土性?中国的商学是否存在完全区别于西方的研究议题?中国商学就是要理解、讨论和解决中国商业领域中突出的管理现象和问题。因此,中国商学的议题与西方完全不同,而不仅仅是应用场景的不同,需要进行重构。

其次,理论范式方面,是否存在中国与西方在商业文明起源上完全不同的差别,导致研究范式的完全不同?比如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我认为,中国商学的基础理论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从研究范式出发,就需要进行重构。

最后,应用场景方面,是否需要完全改变研究视角与分析工具来研究中国商学问题,并进一步考虑中国场景的特殊性?中国商学是否只是在世界商学理论框架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实践,或者说只是应用场景中添加或者改变一个元素?比如添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政治体制等。我认为,中国商学的应用场景因其不同而需要进行重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拿西方的汉堡与我们的肉夹馍做对比,是不是在我們的肉夹馍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的汉堡形成鸡肉夹馍,或者是在西方汉堡的基础上融合肉夹馍特色形成猪肉汉堡,才能构建我们的自主知识体系?这个例子可能有些好笑,但确实我们目前就是这么干的。

那么在上述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构建自主商学知识体系,从指导思想上来说,我认为其基础应该由“体”和“用”的关系点出发。如果说过去是“西学为体,西学为用”,那我们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到底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还是倒过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应该完全“中学为体,中学为用”?我们是借鉴“高铁模式”(集中力量自主研发关键技术)还是“大飞机模式”(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实现自主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那么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落实推进阶段,是实现“国际的本土化”还是“本土的国际化”?我认为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应该严谨对待,努力实现。在我们所呈现的自主商学知识体系的最终形式上,我认为可以形成类似“马工程教材”的知识体系,以及MBA管理案例形式。

用一句话概括中国自主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我认为是:由中国自主设计,我们自己去构建而完成中国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我们管理学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商学肉夹馍西学
我和我的微信公众号——『商学主义』
Case study of the steps a high school student must take to become an entrepreneur.
肉夹馍
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
肉夹馍
对商学一体的“衡中模式”说不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
西学大家系列丛书
襄阳市中医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合办西学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