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经典 具身的领悟
——《周总理,你在哪里》再解读

2023-12-25 06:46甘肃邱晓文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周总理领悟总理

◎甘肃/邱晓文

《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在2021 年被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之中,这篇课文的回归引起了学者和众多一线教师的关注。现代著名诗人柯岩的这一优秀诗篇,赞美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我们应怀着崇敬之情来解读,让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从而深切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面对经典之作,应追求通过深度解读去激活学生的具身领悟。笔者结合《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论证。

一、永恒经典的具身意蕴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追求学生的具身认知,从理论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从实践角度来看有其必然性。文本要想真正打动学生,靠的就是学生的具身认知。如果学生解读诗歌只是浮于表面,学生的解读节奏不能与作者发生共振,那么这样的解读过程必然是肤浅的,教师给予再多的观点,学生也只能是被动接受。《周总理,你在哪里》既然被称为永恒的经典,那就应当追求其具身意蕴。

《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回归语文教材,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民化——主旨是为人民服务;二是艺术化——给学生艺术的美感;三是永恒化——周总理形象的永恒。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解析,就能抓住这篇诗歌解读的关键。从人民的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只要提到“人民的总理”,人们所想到的通常都是周恩来总理。谈到“为人民服务”,在众多优秀共产党人代表中,周恩来总理最为典型。正是这样的原因,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诵读时总能让人感觉温馨、满心怀念,而“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则似乎就是读者心中的呼唤。当下的初中学生在很多地方接触过与周总理相关的故事,家里长辈的口耳相传也让“人民的好总理”这一印象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这使得这首诗的解读在追求具身意蕴时有了坚实的基础。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诗,只有从具身角度引导学生解读诗歌,才能拉近诗歌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如诗歌的第二段: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或许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山谷回音”的体验,但是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设身处地之感,那就能将自己置于“山谷”之境,在聆听“山谷回音”的心境当中感知周总理提出的“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可以说,所有这些认识的形成本质上都是对诗歌的具身体验,是对诗歌意蕴的充分领悟。

二、基于永恒的具身领悟

歌颂周总理的文学作品很多,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的地位却从来未被动摇过。这里所说的地位并不是指其在教材中出现或离开,而是指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当开始怀念周总理的时候,当心里呼唤周总理的时候,“周总理,你在哪里”总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在阅读者的心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当代性和具身性,让学生深入把握革命文化文本的审美特质。教师应以审美活动为核心设计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进而“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最终将先进文化植入学生心田。其中,具身性是特别需要关注的。诗歌是概括性最强的文学体裁之一,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只有具身领悟,才能领略诗中情感的永恒。对此,在解读《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可以紧扣“永恒”和“具身”两个关键词来进行。

比如,“诗中多次出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这种重复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通过解读会发现:“离去”实际上在告诉人们,亲爱的周总理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这种离去却是“‘刚’离去”,“刚”的内涵在于其描述了周总理与人民的心紧密连在一起。如果说周总理生前就以“人民的好总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话,那么在周总理逝世之后,人们从客观上认识到了周总理的离去,但在主观心理上又觉得总理只是刚刚离去。这种心理认知可以让文本解读者形成一个深刻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在解读时沉浸到相应的心理体验当中,于是相应的自身体验也就会自然形成。

比如,在不同的段落中,“他刚离去,他刚离去”的声音来源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有“山谷回音”,有“大地轰鸣”,有“松涛阵阵”,有“海浪声声”。这似乎没有“人”发出的声音,但实际上这又是“人们”所发出的心声。当这种声音没有借助于人之口发出来,而是借助于祖国大地、长城内外、江河湖泊而发出来的时候,既可以为读者营造一种宏大的叙事情景,又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情境当中获得具身体验。原来,怀念周总理的不只是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包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因此,在解读这首诗歌时,一定要对这些描写有沉浸感,要形成相应的沉浸式体验,只有有了这种体验才能够深入理解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景。

同样,深入解读这首诗,沿着上述分析逻辑还可以发现,在“他刚离去,他刚离去”的声音中,作者描绘出了沉甸甸的谷穗、宿营地上的篝火以及伐木工人、海防战士等场景,这里或明或暗的开始写人。这些人既可以理解为一个个个体,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个群体,而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所构建出来的又是一个能够引发体验的情境。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情境的构建,才能够促使文本解读者真正读懂这首诗歌的最后一段:所谓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实际上正是在每一个中国人生长的地方;所谓辽阔大地,其实正是祖国的一片大好河山;所谓深深的足迹,其实就是周总理个人魅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每一个角落的彰显,是人们对周总理足迹回音的企盼,是人们对周总理深情的呼唤……

三、经典价值照耀新语文

曾经有人说:“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显著的新意。”因此,当下的语文教学可以理解为新语文教学。或许,新语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或不同的语境当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但笔者认为,在面对《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样篇重回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之作来说,发掘文本的经典价值,并用其光辉来引领当下的语文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选择。

由此再来领略经典文本价值时的具身领悟,其实际上就是强调在面对经典文本时,一定要深入文本,走入作者的内心。譬如本文所追求的就是努力与作者柯岩心灵的共鸣,读懂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些诗句来抒发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的。一旦有了这样的阅读体验,学生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许多积极意义,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再费时费力地进行讲授。从这个角度来看,具身领悟是解读《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可靠抓手,是文本解读的坚实台阶。

总之,对《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的解读,需要巩固其经典地位,追求其具身体验。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后者是前者的依靠,这样一对辩证依存关系,应当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充分体现。

猜你喜欢
周总理领悟总理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新总理
多么痛的领悟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周总理的标准餐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