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城市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2023-12-26 08:05黄靖怡张玉洁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指标体系

黄靖怡 张玉洁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学习型社会、实施终身教育,实现居民终身学习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立足于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特征、公众学习需求的不同层次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监测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成效与目标实现上的差距,并不断优化、完善我国学习型城市结构,对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 学习型城市及其评价研究

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于1968年所著的《学习社会》中,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在欧美国家逐渐普及,并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传入我国。21世纪以后,我国出台众多政策将学习型社会建设逐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当中。UIL认为一个国家的学习型社会只能通过一个个地区、一个个城市、一个个社区逐步建立,因而将学习型社会由大自小划分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五个层次[2]。

学习型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维护社会的稳定,继而推动社会各方面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其建设不仅要在国家层面实施,更要在地区和城市层面实施。学习型城市被定义为将创新和学习置于发展的核心,通过结合终身学习、创新以及创造性地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建设经济持续发展的城市[3],其面向城市中不同的学习人群提供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将学习与教育贯穿于所有公民、组织乃至所有社会经济活动,通过普及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使社会公民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与思维品质。因而,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1.1 学习型城市及其评价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求,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学习型城市作为学习型社会框架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统筹各种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保障居民终身学习与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重要责任。

1.1.1 学习型城市

诺曼·朗沃斯认为学习型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学习型组织,包括政府管理部门、机构、组织和公民。一个学习型城市应该具有一定的规划和战略,通过对所有市民潜能进行开发,在所有组织之间形成工作伙伴关系,来推动居民的个体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使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5]。因此,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上,使每一个居民有机会接受教育而获得生存、工作所需要的各种基本技能,继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居民的综合素质必须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相匹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需要人才结构的专业、层次、分布等能够支持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以城市作为典型的学习型组织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单位。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对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各类学习型组织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与专业化程度的期待值不断提升,因此如何对学习型城市的配套需要、学习模式等进行优化已成为当前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重点。

1.1.2 学习型城市评价

学习型城市评价的结果能够反映其建设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继而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完善与改革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因此开展学习型城市评价是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需求。对学习型城市进行评价的最终目的亦是希望帮助政府了解其提供服务的情况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评价、投入的人力物力、花费的成本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等信息[6],继而推动终身教育的效率提升以及居民学习效果的提升,这种推动的力度取决于政府不断完善政策以提升政策实施的效果。因此,本文认为学习型城市评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公共政策评估。

1.2 学习型城市的主体研究

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充分了解学习型城市运作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从本质上来说,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构建一个终身教育供求关系的平衡市场。在学习型城市体系中,政府、学习资源和居民共同构成了最主要的参与主体,其基本情况与特征如下。

1.2.1 政府

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政府不仅作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对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顶层设计,还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大量的财政支持。

首先,政府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倡导者引导社会群体参与终身教育,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设置、法规政策制定等方面对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行保障,如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吸纳教育主体单位并明确其责任、制定教育资源及教育培训服务清单等方式架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框架。其次,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财政支持。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场所的建设,各级别学校的建设和办学、社区图书馆的普及、居民自习室的建设等都需要政府为其提供财政经费保障,因而针对学习型城市设立专项保障经费,完善该保障经费使用管理条例,确保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学习型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

1.2.2 学习资源

学习型城市中学习资源的供给应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同时体现教育开放性、灵活性的特征。终身教育的实施有别于传统教育,其教育提供者可以是学校、培训机构、学习群体、交换式学习等,学习的方式也从单纯的课堂授课向结合网络授课、互助式学习等方式发生了转变。

首先,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校以及各类技能学习培训机构在内的教育主体,根据其教育职能的不同,在不同的阶段为学习型城市中的居民提供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教育服务。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学习资源得以在受教育者中共享,网络课程、远程授课等在终身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再次,各种公共学习资源如图书馆、文化场所等也为居民自我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1.2.3 居民

学习型城市强调教育应该作用于包含了在职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即将要就业的人员、处于生产劳动转型期的农业劳动者以及已经步入灵活就业区间的老年居民等所有居民。作为学习型城市的核心主体,城市居民根据其受教育需求选择是否参与终身教育,参与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而由于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居民群体间的学习意识和理念存在明显差距,因而终身教育的目的、层次、内容、方式等都与传统的升学型教育体系有着巨大的区别。

首先,终身教育体系中居民的教育需求是多样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居民能够随时提高自身的技能,继而产生学习、受教育的需求。因此,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居民都随时可以对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再一次提升(如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学习),也可以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兴事务的学习(如互联网、电子技术的学习)、对自身生活技能的学习(如育婴、家庭生活事务技能的学习)等。其次,不同的受教育需求来自不同的居民群体。比如,就业人群为自我提升或者增强工作中的竞争力可以接受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未就业人群或为了获得工作机会或者求职中的竞争力可以接受对生活技能、新兴事务的教育;老年人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可以接受的教育等。

2 我国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实现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而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巨大、幅员辽阔的国家,我国的学习型社会体系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构建一套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体现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指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2.1 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体现出了教育供需关系明显,政府、教育资源、市民三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的特征。立足于三个主体的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选择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1 客观性原则

创造学习型城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协调,因此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各个部门可能对学习型城市构建的客观影响。

2.1.2 重要性原则

学习型城市评价涉及的指标较多,在对评价指标进行选择时,不能仅考虑评价结果的全面性而对指标进行大量的罗列,更应该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其权重进行确定,以划分指标的层次。同时,由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存在数量较多的评价指标,因此应该根据其影响的程度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区分,使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

2.1.3 合理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中宏观面的指标建立应该考虑能够同社会统计(如统计年鉴)的口径一致,既能够体现具体的数据,又方便查找,同时能够在不同城市之间应用以体现学习型城市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2.2 我国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设计

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是在城市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多部门综合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受到城市居民的个人素养、受教育需求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影响。

2.2.1 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文在借鉴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特点,从学习型城市中的三个主体的维度出发构建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从政府为了促进全民终身学习而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角度入手,重点衡量在政策上做出的保障行为和为达到有效的终身教育供给而提供的财政保障行为。其次,从教育供给的角度入手,考虑现有的公共教育资源和公民自身在学习中投入的资源。再次,还应该从居民的角度入手,评估居民的学习需求是否被满足,以及学习需求被满足的程度,继而衡量学习型城市发展的程度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效果。

2.2.2 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以上基本框架,本文将学习型社会的主体定义为政府、学习资源以及居民,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评价指标、9个二级评价指标及若干三级指标的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请10位专家对指标权重进行了打分,最后在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使用APH分层分析对指标权重进行了确定。如表1所示。

将现有统计数据按照上述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代入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及“发展与民生指数”建立的学习型社会评价指标计算公式:

式(1)中,F为总目标实现程度,为指标Xi的标准化分值,Xi为实际值(其中i表示指标的编号,如X1、X2.....Xn等),Wi为指标Xi的权重[7]。计算结果可以根据已获知的统计数据,静态的综合判断一个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性(其结果介于0~100)。

但由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内涵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出现不同程度的深化,因此该指标体系在反应学习型城市的未来发展程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的建议

3.1 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对城市终身教育体制进行优化

当前,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政府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部门,对城市终身教育中涉及的各个部门负有统筹、协调和指导的重要责任。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相关领域的相关政策,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机构、组织的职责,以形成科学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8],提供财政保障,在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并推动各级教育的横向衔接与纵向衔接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终身教育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其次,政府应该引导居民参与终身教育,建立健全鼓励、支持、服务居民的终身教育机制,积极探索如何增强居民在学习型城市中的归属感,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引导企事业单位增强对终身教育成果的认可度,鼓励各种脱产、半脱产学习制度的制定,以促进学习型城市的建立和完善。再次,政府应该定期对学习型城市内各类教育进行评价,分析终身教育体系的不足,并结合居民学习需要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终身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

3.2 探索各类学习资源的“公建共享”,有效发挥数字化教学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与传统的学历教育不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教育涵盖了社会中的所有居民。因此,整合社会中包括各级学校、教育机构、学习组织、企业的现有师资、专业课程、培训项目等教育资源,做到教育主体与内容的“公建共享”(如大学职业课程、企业培训部门开展的技能培训课程等在终身教育中的共享),鼓励各级教师、具备职业技能的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根据居民的受教育需求来构建城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有效地减少重复建设并提高终身教育的有效性。跟随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数字化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数字化学习场所,实现各级信息化学习支持服务,发挥慕课等国内外优秀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在城市居民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3.3 引导市民参与终身教育,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改进终身教育体制

市民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核心主体。只有当市民能够积极参与终身教育,并且通过学习提高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能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成效才能够得以体现。首先,学习型城市建设应该普遍树立参与终身教育的理念,激发市民参与终身教育的学习动力。增加生活技能型、就业技能型培养项目,使市民产生主动学习愿望。其次,通过根据不同人群及不同受教育目的设置教育目标、学习方式和习惯,提升市民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最后,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学习评价,并利用学习评价的结果对现有终身教育的模式、教学方式、教育领域等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期提升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性。

4 结语

创建学习型社会,全民普及终身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创建学习型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充分整合城市的资本、人力、社会资源,才能够使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有效进行。同时,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学习型城市建设质量的评价依据和标准,为如何发展及完善我国学习型城市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立足于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原则、目标和实现途径,在对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进行选择和权重设计的基础上构建、完善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更全面的发挥学习型城市评价的作用,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提高终身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合理的依据。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指标体系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