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杀虫剂对4种蓟马的毒力及对西花蓟马的田间药效评价

2023-12-28 06:23钱康华袁江江王京郑晓斌刘航吴青君
植物保护 2023年6期
关键词:毒力测定

钱康华 袁江江 王京 郑晓斌 刘航 吴青君

关键词:西花蓟马;花蓟马;瓜蓟马;烟蓟马;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总称,是一种具有预(前)蛹和蛹状态的过渐变态昆虫,世界上有6000多种,我国现已发现400多种。我国蔬菜作物上主要蓟马种类包括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花蓟马F.intonsa (Trybom)、瓜蓟马和烟蓟马T.tabaci Lindeman等,因寄主植物重叠,有时混合发生。蓟马不仅以锉吸式口器直接取食植物,还会传播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 TSWV)、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orthotospovirus,MYSV)、鸢尾花黄斑病毒(iris yellow spot virus,IYSV)、凤仙花坏死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vlrus,INSV)和烟草条纹病毒(tobacco streak virus,TSV)等多种植物病毒,造成病毒病的流行和暴发,损失更为严重。

目前对蓟马的防治包括农业防治如种植抗虫品种或利用栽培技术等,物理防治如安装防虫网或悬挂蓝色诱虫板等,生物防治如释放捕食性蝽类或捕食螨等,但生产中化学防治仍占主导地位。随着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导致蓟马对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蓟马体型微小,不同种类蓟马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类蓟马的不同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也有差异,了解不同蓟马对药剂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及剂型,对蓟马的科学防治非常必要且有重要实践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昆虫

西花蓟马和烟蓟马采自北京市昌平区(116°13'E,40°13'N).花蓟马采自河北省临西县(115'30'E,36°52'N),瓜蓟马采自北京市房山区(116°08'E,39°44'N)。采集的成虫直接用于毒力测定,针对测定需要的若虫,则将成虫置于透明养虫罐内,使用新鲜四季豆饲喂,让其产卵,生长至2龄若虫进行试验,饲养条件为(27±1)℃,相对湿度为65%,光周期为L∥D=16h∥8h。

1.1.2供试药剂

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1.8%阿维菌素乳油(EC),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EC),北京中农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EC)(以下简称甲维盐),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WG),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虫螨腈悬浮剂(SC),美国氰氨公司;10%氟酰脲悬浮剂(SC)、10%吡丙醚悬浮剂(SC),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SC)、48%多杀霉素悬浮剂(S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1.1.3试验地概况

田间药效试验地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南口试验农场,作物为大棚黄瓜,土壤肥力良好,黄瓜苗长势均匀,所有试验地栽培管理条件(土壤類型、水肥管理、种植密度、生育期等)均保持一致。

1.2杀虫剂对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毒力测定采用叶管药膜法。将每个药剂用0.05%曲拉通水溶液2倍稀释法稀释成7个浓度,0.05%曲拉通水溶液作为对照,将配好的药剂灌满1.5mL离心管,放置4h后倒掉药液,晾干,然后用剪刀在离心管底部剪一个直径为3~5mm的小孔,每个浓度设置4个重复,即为4个离心管。将新鲜的甘蓝叶片洗净擦干后用打孔器制成直径为1cm的圆形叶片,放进药液里浸泡10s后捞出晾干,把晾干的甘蓝叶片以及同样大小的滤纸片一同放至相应浓度的离心管底部,然后每管吸取15头左右试虫,用封口膜将底部切口封好,盖好离心管盖,置于(27±1)℃,光周期为L∥D=16h∥8h的培养箱中。48h后检查试虫死亡数,以细毛笔轻触试虫完全不动为死亡标准。

1.3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在黄瓜苗期进行,经分子方法鉴定,黄瓜上发生的蓟马为西花蓟马,农药剂量参考国家农药信息网上蓟马的田间推荐剂量,未登记防治蓟马的药剂,则参考其他昆虫的田间推荐剂量,以清水为对照。每处理设4个重复,小区面积为20m2,小区间设保护行,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施药,均匀喷洒至全株,每个药剂选取40株黄瓜苗进行调查,分别于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d和7d调查活虫数。因10%氟酰脲SC为公司馈赠产品,样品量少,未有足够量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因此田间评价了9种药剂的防效。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及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

室内生物测定计算相对毒力指数时,以毒力最低药剂的LC50为基准,其他药剂的LC50与之相比较。毒力指数=毒力最低药剂的LC50/其他药剂的LC50,其值越高,药剂的毒力越高。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杀虫剂对不同蓟马的室内毒力

不同药剂对西花蓟马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以LC50最大的5%甲维盐EC为基准计算各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相对毒力指数范围为1.7~285.9。对西花蓟马毒力最高的是10%虫螨腈SC、6%乙基多杀菌素SC和48%多杀霉素SC,其LC50均小于1.0mg/L;其次为1.8%阿维菌素EC、10%氟酰脲SC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其LC50范围为2.445~5.895mg/L;10%吡丙醚SC、25%噻虫嗪WG和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的相对毒力指数为1.7~6.4毒力最低(表1)。

4. 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花蓟马的毒力最低,以其LC50为基准计算其他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测试的10种药剂对花蓟马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毒力指数范围为8.7~22885.5。10%氟酰脲SC、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10%虫螨腈S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对花蓟马的毒力最高,其LC50均小于1mg/L,相对毒力指数大于900;其次为48%多杀霉素SC;10%吡丙醚SC、25%噻虫嗪WG、1.8%阿维菌素EC和5%甲维盐EC对花蓟马的LC50介于5.300~33.908mg/L(表2)。

5%甲维盐EC对瓜蓟马的毒力最低,以其LC50为基准计算其他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测试的10种药剂对瓜蓟马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毒力指数范围为1.7~73.1。6%乙基多杀菌素SC、10%吡丙醚SC和10%氟酰脲SC对瓜蓟马的毒力最高,其LC50约为1.0mg/L;其次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10%蟲螨腈SC、1.8%阿维菌素EC、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48%多杀霉素SC,其LC50介于3.057~14.151mg/L; 25%噻虫嗪WG的相对毒力指数为1.7(表3)。

10种药剂对烟蓟马的毒力均较高,其LC50均小于3.2mg/L。以LC50最大的25%噻虫嗪WG为基准计算相对毒力指数,相对毒力指数范围为3.5~69.4。对烟蓟马毒力最高的是6%乙基多杀菌素SC、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48%多杀霉素SC,其LC50均小于0.1mg/l.;其次为10%虫螨腈SC、10%吡丙醚SC、1.8%阿维菌素EC、10%氟酰脲SC、5%甲维盐EC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其LC50范围为0.165~0.892mg/L(表4)。

2.2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田间药效

试验结果(表5)表明,9种供试药剂施药后1d对西花蓟马防效为41.46%~56.38%,施药后3d防效为68.23%~87.73%,其中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48%多杀霉素SC的田间防效均超过80%。施药后7d药剂防效为76.91%~93.41%,其中25%噻虫嗪WG、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的防效均超过90%。施药后3d与1d相比,所有药剂的防效都升高,施药7d与施药3d相比,除6%乙基多杀菌素SC与5%甲维盐EC外,其他药剂防效都升高。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SC以及10%虫螨腈SC对西花蓟马、花蓟马、瓜蓟马和烟蓟马的毒力相对比较高。乙基多杀菌素是多杀霉素类药剂的第二代产品,活性高,对环境友好,一直是防治蓟马的优先选择药剂。樊宗芳等的研究表明,在5种杀虫剂中60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西花蓟马与花蓟马的毒力最高,王泽华等的研究结果发现6%乙基多杀菌素SC对瓜蓟马的毒力最高,赵永飞等也发现60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葱蓟马的毒力最高,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虫螨腈是一种作用于线粒体的吡咯类杀虫剂,其最大的优点是与其他药剂没有交互抗性,常作为克抗药剂。董丽娜等的研究结果表明,60g/L乙基多杀菌素SC和10%虫螨腈SC对烟蓟马成虫有较强的室内毒力,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也相对较高,本试验结果与其一致。

25%噻虫嗪WG对4种蓟马的室内毒力不高,但对西花蓟马的田间防效较好。噻虫嗪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植物中表现出良好的内吸性(通过根部),并分解为噻虫胺,有助于其在植物和昆虫中的持续或扩展活性,具有较强的持续药效,常被推荐在苗期灌根使用。在本研究中,25%噻虫嗪WG在药后7d对西花蓟马的防效达到90%以上,持效性优于速效性。王迪等的研究表明,25%噻虫嗪WG对黄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的防效达90%以上,本试验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本研究中,48%多杀霉素SC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较高,并且在田间防效上表现出了很好的速效性,多杀霉素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物杀虫剂,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具有快速杀虫效果,可作为防治西花蓟马和其他蓟马的主要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EC与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虽然都不高,但田间药后7d的防效都达到了90%以上,也可以作为蓟马田间防治的推荐药剂,上述3种药剂可与25%噻虫嗪WG轮换使用,防止单一使用造成较高抗性。溴虫氟苯双酰胺是一种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作用于Y-氨基丁酸门控的氯离子通道,目前在防治蓟马方面报道较少。王鹏等的研究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瓜蓟马的防效达到89%以上;Chen等的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瓜蓟马的田间防效高于乙基多杀菌素;其对鳞翅目昆虫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草地贪夜蛾S.frugi-perda的毒力以及田间防效都很高。作为一种新型杀虫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必要系统监测田间靶标害虫的敏感基线,为其科学使用提供依据。10%氟酞脲SC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对4种蓟马若虫的室内毒力都比较高,有望成为防治蓟马的优良药剂,但需进一步的田间药效验证。

试验中我们也发现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与田间药效存在差异的情况,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供试蓟马来源不同,不同地区防治蓟马的药剂种类和施药频率不同,蓟马对各种药剂的敏感性有差异。另外,室内毒力测定环境相对稳定,而田间药效可能受生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筛选防治药剂时,需要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特别是蓟马虫体微小,隐匿性强,更应结合田间实际情况来确定用药种类,做到科学选药。根据本研究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的综合结果,推荐4.5%高效氯氰菊酯EC和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为防治蓟马的首选药剂,可与25%噻虫嗪WG、48%多杀霉素SC、1.8%阿维菌素EC和10%吡丙醚SC等药剂轮换使用。

猜你喜欢
毒力测定
几种混配试剂对烤烟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烟蚜对6种杀虫剂敏感基线的建立
咖啡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毒力测定
氰氟虫腙与醚菊酯混配对水稻纵卷叶螟的增效作用与防治效果束兆林
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梨果采后青霉病、灰霉病的控制效果
海南椰子坚蚜对五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几种杀虫剂对甘蔗绵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等
5种杀菌剂对黄瓜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几种熏蒸剂及杀细菌剂对樱桃根癌病菌的室内毒力试验
9种杀菌剂对茄子褐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