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下的教育家精神:内涵、践行与创新①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综述

2023-12-28 20:37张云婷李笑笑何雨菲
中小学德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家师德精神

◎张云婷 李笑笑 何雨菲

2023年10月21日,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港澳台办、广东省教育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华南师范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在香港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师范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下的教师专业操守”主题,以主题报告、TED故事演讲、专题研讨、圆桌论坛等形式,共同探讨如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广大教师厚植家国情怀,深刻领悟教师专业精神,强化职业操守和正确价值观,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守正创新: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内涵的“变”与“不变”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教育家精神是对新时代中国教师群体精神特质的凝练升华,也是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更加崇高的使命,是所有教师都应追求的职业理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教育家精神来指引自己的职业行为。”与会人员围绕“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意蕴和逻辑演进”“师德师风与教育家精神”“教师专业操守与教育家精神”等话题开展了深入探讨。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在“四有好老师”之“有理想信念”“四个引路人”之“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基础上的深化与发展,凸显了教育家精神的中国特色。多位内地及港澳专家学者一致强调教师要全面了解国情和湾区教育发展实际,吸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精髓,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融合,培育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做出更多更积极的贡献。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认为理想信念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也包括对教育事业、对党的教育方针的信念与忠诚。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先生提出,教育家精神指引教师忧国忧民,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以教育家陶行知为例解读教育家精神,认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即陶行知先生所讲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对“四有好老师”之“有道德情操”的具体化,是对“四个引路人”的价值意蕴和行动路径阐释。任友群提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中国自古以来对教师的要求。顾明远认为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在于能够用自身魅力、人格魅力、高尚品德、博学知识感染和影响学生,学生总是把教师作为最高尚的最信赖的学习榜样,教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的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所以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香港五邑邹振猷学校校长郑丽娟提到“心中有尺,行事有度”“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基广则将教师比喻为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对教师成为“四个引路人”之“做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的师能素养要求,是“有扎实学识”的师范性和专业化要求。正如任友群所认为的,教师在学习本体知识的基础上,既教知识,也开发脑力,启发智慧。顾明远还强调,教师要能引导学生从已知知识的学习,到未知新知识的探索创造。

(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对“四有好老师”之“有扎实学识”的本体性、学科性和创新型要求,是“做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的前提。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强调,勤恳和专业的团队是香港教育赖以成功的关键。如陶行知所言,“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更加明确了教师“仁爱之心”的对象和方式,是教师成为“四个引路人”的基础和保障。蔡若莲认为教师需时时以照顾学生福祉为己任。顾明远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真正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尊重、相信每一个学生。香港大学程介明教授提出师德的第一层次是一切以学生为重,第二层次是让每名学生充满希望,第三层次是以身作则。疫情期间,香港教师应对全港延长停课难关彰显出“维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以学生为先是教师的本能”的精神。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指出在师生交往中,立德树人是教师始终不变的职责,也是教育不变的使命,无论技术怎样变化,把学生培养成真人、善人、正人、能人和个人的教育本源永远不会变,感悟心灵、点亮生命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永远不会变,教师作为道德精神的示范引领者、心灵情感的呵护陪伴者、默会知识的言传身教者永远不变。

(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彰显了中国特色教育家的核心精神,是对“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及“大先生”的拓展。任友群认为,弘道追求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来的智慧,是从古至今中国文人和知识分子精神体系的元素。顾明远引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孔子“有教无类,仁者爱人”、陶行知“爱满天下”等名言警句阐释弘道追求的内涵。杨瑞清认为,该精神同样与陶行知的“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高度统一。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教授认为,今天的师道要求教师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社会进步、国家振兴、人类未来发展紧密关联。

二、时代选择: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源自于广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孜孜以求并不断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和崇高品质。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教师坚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让看得见的“教育家精神”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发出无限光芒,照亮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循历史:教育家精神的发展与演进脉络

专家学者回顾了教育家精神的发展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再到要成为学生为学为师为人的“大先生”,直至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写信时提出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任友群提出,“教育家精神是从总书记的‘四有’好老师中化开的,是聚焦人民教师的职业定位,也吸收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的精髓,是对新时代中国教师群体精神特质的凝练升华。”顾明远认为,“教育家精神继承发扬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又反映了新时代教育理想信念、人格品质、专业修养、教育态度、教育能力的全面要求。”东北师范大学安相丞博士提出教育家精神沿袭我国传统教师文化根脉,凝结着从古至今无数教育家的精神内核,并且扎根于当下,有着为党为国育才的大格局。

(二)展未来: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使命

顾明远指出,当前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已从过去的数量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的强国建设轨道,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各项工作特别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蔡若莲局长指出,“教育兴即国家兴,教育强即国家强,强教必须强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学养以及专业的教学技能。”针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什么需要教育家精神”这一命题,吴颖民指出,“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和转型,这个转型对社会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当前世界格局下,我们要更好地、更自主培养出支撑我们国家更加强大发展的人才。所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质量观问题、人才标准问题一定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彰显出新时代提出并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大局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双重使命

大湾区发展与教育家精神怎么联系起来?怎么在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弘扬教育家精神?吴颖民指出,“最关键一点就是要心有大我。人才培养、教育发展要借鉴经济融合发展经验,要敢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人才成长的道路,探索培养加工育人的新模式。弘扬教育家精神对于探索在‘一国两制’制度背景下,培养更有国际视野、有文化适应性,能够理解未来更开放世界的建设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香港教育大学甘伟强博士指出:“要真正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深度融合之路,需要有教育家精神的支撑,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和情怀。”尹后庆表示,“首先大湾区教育发展比较迅速,整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迎接挑战的这些经验将对整个中国的教育带来启示。其次大湾区九城之中,香港、澳门和内地‘一国两制’,不同城市在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政策下所形成的现有教育体系,大湾区协同发展教育的经验不仅对全国,而且对世界都具有借鉴意义。”

三、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

(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融合型师德建设

澳门中华教育会副理事长陈志峰博士介绍了澳门“自下而上”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公约的经验。由于超过95%的学生都在私立学校读书,澳门多采用公费私办的办学模式。基于政府、教师、学校的三角劳动关系,政府难以自上而下地用教师专业守则规管教师的师德,所以在起草公约时,主要通过微电影宣传、组织学校讲座、教师马拉松比赛宣传“生命影响生命”等活动唤醒教师群体师德意识,共同合作制定公约。协会采访了近四十所学校的两千多名教师,其中近90%的教师同意设立公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超过85%的受访者也认为教师的个人诚信很重要,而近80%的人希望此次会议能将教师与学生公平平等地联系起来。这种自下而上的纪律制约,通过激发教师内驱力来提升师德的知情意行。

香港教育大学邹秉恩和郑美红教授介绍了香港自上而下制定《教师专业操守指引》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框架》的经验。香港目前教师专业操守培育模式为:学分科目与联课/课外活动结合;科目内容加入教师专业操守元素;推行实习/学校体验历程档案,并以教师道德及操守作为其中一项评核准则;相关要求与学科、毕业生素质(GAs)及共通学习成果(GILOs)对应;通过工作坊进行价值观教育,以教师培训课程检讨工作小组检查为保障。达到教师专业操守与道德要求的路径分为五个年级三个阶段,最终帮助教师成为具有公共责任、德才兼备、专业效能的师训课程毕业生。香港模式集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所长,通过制订教师专业操守与道德要求的细节,自上而下全方位地进行师德建设。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建议设立湾区教师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每年监测大湾区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为国家深度了解和支持粤港澳教师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二)区域与学校多层级共治型师德建设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建设机制。任友群强调,教师工作司将通过“三位一体”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家精神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和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教师培养层次;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育引导、制度建设、师德考核、师德核处、警示教育等,强化底线约束,落实好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华南师范大学郑航教授以专业认同促进教师价值观教育角度出发,提出要提高教师对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独特性和专业性的认识;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理想、明晰专业性向、坚定教育信念;增进教师对学校作为特定场域和教学作为专业活动的诸种关系及其意义的理解;促进教师形成由社会角色向社会身份转变的责任意识。

邹秉恩以教师专业重塑视角论述师德师风建设与展望:“师德、专业伦理虽然是外控,但也应该由专业内驱力去达成。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倡导利用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加强校长、中层管理以至所有教师对专业操守和专业标准的认识;筹备教师教育课程革新,推广师德及价值观教育;政府必须从教育的根本入手,在中小学课程内加强品德与价值观教育,而在师资培训课程中必须加入专业操守及专业道德的元素。”张基广介绍,学校的校训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发展大德是师德的首要层面,每年国庆前夕学校举行“我与国旗合影”师生活动,每学期开学典礼全校师生在国旗下共同回答“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是!你爱中国吗?爱!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学校还组织师生学习亲近母语、经典诵读、书法练习等校本课程,让师生扎下中国根,拥有中国心。

(三)教师师德—育德一体化的关怀型师德养成模式

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修己”而后“安人”“为己”而后“为人”。在教育家精神培养上要以心育心,以人育人,促进师德与学生德育一体化发展。

香港大学程介明教授提出,“涵养师德应一切以学生为重,关心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成长、重视学生的学习,让每名学生充满希望,并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守护天使’。”香港教育大学罗乃萱女士通过教育故事,分享“学生教育中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生命的感染力、亦师亦友的关爱”的教育真谛。

首都师范大学李敏教授在关于小学教师德育素养结构要素的研究中,论证了“责任心”“行动力”是教师德育素养的两个支点。香港教育大学李子建教授分享了关怀型师德养成模式:重视故事研修、案例探究及优秀教师示范,重视优化导师与学员关系、同事及学生关系等,并在现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推出关怀素养发展计划、关爱老师奖等。澳门培正中学副校长杨珮欣博士在管理实践中深入关注员工的归属与福祉,通过教学设计奖励计划等努力满足教师自我超越的需求,办出了一所有信念的学校。

教育家精神培养要以关系育关系,让教师在被关怀中学会关怀。广州大学蔡辰梅教授从教师专业责任的关系性影响因素研究的量化数据来支撑关系如何影响老师,教师责任问题不是教师的“个人问题”,而是关系问题,教师责任需要实现从“个体责任”到“关系责任”的转向;高连接的关系会让教师有责任感,提升教师内驱力。华南师范大学左璜教授基于全国中小学师德调研数据的深度分析探索师德发展的内核动力机制。在职业投入、职业幸福、社会情感素养和职业信念四维指标下讨论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发现学校层面的工作形式主义影响了教师的职业投入度以及幸福感,基于多维度数据分析提出师德建设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条件,引导专注工作内容。鼓励老师能够把职业理想和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强调引导教师能够在工作中获得幸福,建立价值感。

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教授倡导将超越性德育思想落实到日复一日的学校生活之中,依托超越性价值引导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味,促使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积累持续追求远大理想和人生意义的生活经验,走管理的超越之路。

(四)标准引领、形式创新的师德评价与改进

师德评价是教师评价改革的核心内容,师德评价与改进要基于科学的测量工具和数据分析。华南师范大学王晓莉教授研制了开发指向发展性、赋能型、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师教学专业伦理情境判断测验工具,有助于拟定中小学教师的师德议题,探究教师教学专业伦理实践的过程,促进德育实践能力提升。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黄佑生以湖南省为例介绍了区域师德评价模式,该模式针对传统评价方式中师德内涵区分度不明显,重形式轻内容,重负面评价轻发展评价等问题,提出基于关键行为描述的师德评价方式,从教师与国家社会、与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大维度,对应《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行师德关键行为描述,让师德评价指标具体化、行为化和可测量、可观察,让基层学校可操作。不仅改变了师德评价笼统、不好操作的问题,而且为师德培训提供了内容依据。

四、智慧赋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育变革大背景下,从最早的电脑辅助教学到机器学习,再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功能强大,应用广泛。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余立人副教授认为,ChatGPT人工智能对话模型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动传统教育教学实践从“教师-学生”二元结构向“教师-智能体-学生”三元互动模式转变。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挑战。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伦理挑战亟需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

宋萑认为,在学习者和人工智能系统互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数据,存在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面临算法偏见、算法歧视等伦理风险。在教育领域,由于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可能出现数据不平衡、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有偏见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存在影响教育公平和以人为本教育目标达成的风险。另外,学生生长在一个可以通过网络等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时代,如果没有正确道德目的的引领,必然会使学生模糊甚至忽视社会的道德伦理法则,不利于成长。余立人提出,当下人工智能时代的风险,一是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含有错误、偏见甚至非法内容;二是人工智能推理与数值计算能力弱,难以跟学生讲明知识背后的原理;三是师生对人工智能产生虚幻的沟通依赖,彼此疏远进而削弱言传身教的育人价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石连海副研究员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伦理危机表征为:数字全景敞视下的教育规训风险;数字力量遮蔽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人工智能对教育主体地位的冲击性;大数据分析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双面性。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永刚教授认为,当前ChatGPT背景带来了教师过于依赖从而导致思考能动性降低、师生交往异化与情感缺失、知识盲区与信息茧房等算法伦理问题,大体上分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主体向度的伦理问题和关系向度的伦理问题三方面。以上伦理问题和挑战亟需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教育教学、师生关系、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变化。

(二)以践行教育家精神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伦理挑战

其一,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强化教师的不可替代性。与会者一致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类教师角色的地位永远无法被替代。宋萑教授从Gert Biesta提出的“教育的美丽风险”视角分析,指出当下通过智能技术甄别不足,比较偏向强势教育,但教育的本质是互动、复杂、不可预测的,应体现教育之弱。人之为人,是因其有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人”的尊严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能够以人特有的共情能力、洞察力、内在感受能力、联系分析能力等对学生进行情感健康教育,成为“学生心灵的对话者”。宁夏银川市永宁三沙源上游学校刘历红副校长通过探讨人机之间的差异,认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有爱,有自我意识、原创能力和问题意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具有艺术性,因此教师是无法被机器所替代的。

其二,教师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学习利用人机融合赋能专业发展。张永刚指出要将智能技术置于德行伦理视阈之内,秉承教育向“善”的目的论,直面个体伦理、社会伦理、技术伦理三者如何有效致“善”,回归育人本位与教育初心,提升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真正明确教师之德。石连海认为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健全科技伦理制度体系,加强教育数据治理以及提升师生的智能素养。刘历红从比格斯对人思维结构划分的五个层次分析,认为机器人思维结构有限,只能执行单个知识点任务,不能完成关联结构和总结归纳性任务,所以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将创新发展思维作为教学重点目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课堂质量,提升学生举一反三、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弘扬“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等教育家精神内涵。余立人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推动教育大模型孵化,将整合教、学、评、管功能,体现“全过程、会学习、能理解、懂管理”等特性。践行教育家精神能够为AI技术赋能教育提供方向引导与合法性保障,将师德融入“三算”(算据、算力、算法)以应对AI技术对教育的冲击,师德通过重塑教育形态的数字化给算据生动的灵魂;通过生成教育决策为教育保温;通过算法定义教育,为算法立心。此外,由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道德活动范围将扩大,师德的内涵将从关注教师个体行为规范的“私德”扩展至如何在整体教育治理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公德”,教师应从“教书匠”“引路人”升华为教育公平环境的创造者,要形成更强烈的教育意愿与承诺,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等教育家精神要求。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王红教授在论坛总结中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心之所向,行之所至。”任友群强调,“虽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通过努力成为教育家,但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追求教育家精神。”正如杨瑞清所言,“名师是有名额的,但良师是没有名额的;专家是有名额的,但大先生是没有名额的;教育家是有限的,但教育家精神是人人都可以追求的,在教育的点滴行动中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幸福。”

猜你喜欢
教育家师德精神
教育家与儿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