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腹泻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

2023-12-31 12:47徐彦军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流行性猪舍

徐彦军

清丰县农业农村局,河南清丰 457300

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环境和方式不同,生猪也会出现不同的疫病,其中常见的疫病有腹泻。腹泻疫病的发生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尤其是冬季和春季频发,同时,猪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腹泻,一旦发生则抑制生猪的生长,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腹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 生猪养殖中腹泻疾病概述

引发猪发生疾病的原因很多,腹泻就是最为常见的疫病之一,研究发现,腹泻主要是与消化系统有关,除了发生腹泻,还伴有脱水和呕吐等,同时,腹泻是有一定传染性的,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能传染到整个养殖场,还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春冬两季腹泻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对于仔猪,由于仔猪较小,免疫系统较弱,在发生腹泻疾病后容易脱水死亡[1]。研究发现,猪感染腹泻的原因不仅包括外部传染,还存在非传染因素,其中传染性因素主要是细菌和病毒,猪如果造成病毒或细菌感染则可能发生腹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猪的威胁也较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与养殖方式有关,例如冬季或春节保暖不足等。此外,猪发生腹泻还可能是因为饲养环境不良造成,如:没有定期消毒、猪的排泄物得不到及时清理或通风不足等,这些都造成细菌和病毒的扩散。因此,在生猪养殖中需要做好腹泻疾病的防治[2]。

2 常见的猪腹泻病类型

2.1 流行性腹泻

流行性腹泻主要是由流行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毒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流行性腹泻无论是什么品质的猪都可能发生,并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冬季和春季发病率略高。与其他流行性疾病相比,腹泻病的传播速度更快,致死率也较高,在仔猪身上发生流行性腹泻后容易死亡,成年猪通常在发生流行性腹泻后,一周时间可以恢复。猪发生流行性腹泻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体重会显著下降。从病理学分析,流行性腹泻主要是猪肠道感染病毒,小肠中出现肠壁变薄及出血等问题,肠黏膜充血严重,在生病一段时间后,病猪淋巴也会出现水肿的现象[3]。

2.2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可能造成传染性疾病,是生猪养殖中经常出现的腹泻病。目前,大肠杆菌病对猪的危害较大,并且对于仔猪的威胁更大。在仔猪中,最常见的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其中黄痢主要多发于仔猪出生的一周内,而白痢疾多发于仔猪出生的2~3周,水肿病多发于仔猪出生的6~15周。不同仔猪在出现腹泻病时症状是存在差异的,发病时间也不同,因此,疾病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研究表明,在猪发生大肠杆菌疾病后会出现体型变瘦,肠黏膜发生炎症,分泌黏性液体等。相对于仔猪来说,成年猪发生大肠杆菌病的概率较小,但如果发病也会伴随其他症状[4]。

2.3 轮状病毒感染

猪还可能感染轮状病毒而产生腹泻症状。轮状病毒主要是在猪的肠道中出现,随着排泄物进行病毒的传播,再经过土壤和饲料等扩散传染。不同年龄的猪感染轮状病毒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仔猪主要是消化道紊乱,成年猪是隐性感染。轮状病毒腹泻主要高发于冬季和早春时节。主要的症状是出现食欲减退和腹泻等,病猪的排泄物会出现黑色粪便,形状不规则,腥臭味明显,症状通常在一周内缓解。从病理学分析,轮状病毒主要在猪胃部感染,出现凝块,同时会造成肠壁变薄,甚至黏膜脱落,影响猪的饮食和生长。

3 猪腹泻病的诊断鉴别

目前,对于猪腹泻病的诊断鉴别方式主要是实验室诊断、典型症状诊断和流行病学诊断。其中流行病学鉴别是结合病学理论,深入的调查猪腹泻的原因,掌握发病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好腹泻病判断的依据。典型症状鉴别主要是依据猪的症状进行患病类型的划分。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检测猪的肠道和粪便,找到病毒抗原。猪腹泻病的诊断鉴别时,要了解猪腹泻症状的差异和相同点。例如:冠状病毒会引发流行性腹泻或传染性胃肠炎,这种腹泻方式较为相似,但治疗的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对猪腹泻的诊断,需要详细分析研究,采用试验的方式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

4 生猪常见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及时接种疫苗

对于腹泻病的预防主要手段就是接种疫苗,养殖户需要注重疫苗接种工作,对不同年龄的猪要接种不同的疾病疫苗。一是要提高疫苗接种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在当地畜牧兽医站的指导下进行疫苗接种,疫苗要保证合理的运输和储存,保证疫苗的真实性。同时,对于仔猪或母猪,更要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充分考虑流行病毒对其不利影响;二是仔猪可以从母猪中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在注射疫苗时要考虑致病菌病原体的多变性,避免疫苗接种时出现应激反应,影响猪的正常生长。

4.2 保证环境卫生条件

猪的消化道与呼吸道及呼吸器官等属于一个整体,如果在猪养殖过程中,不能保证良好的环境卫生,则为病原体的生长提供条件,导致细菌繁殖和病毒扩散,发生呼吸道疾病,而呼吸道系统发病后也必然影响消化道,增加腹泻的症状。因此,养殖场需要提高对环境卫生的重视。首先,在养殖场选址时应考虑养殖环境问题,尽可能选择人员稀少、干燥通风的区域,且养殖场附近具有良好的水源;其次,在养殖场猪舍建设时,需要科学的设置各种功能区,做好养殖场内各区域的消毒和防疫工作,要每日清理猪舍,保证猪的饮用水卫生,做好粪污的清理;最后,在春秋季疾病的高发期,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猪舍,所有的工具要进行消毒,同时保证空气的潮湿,保持猪舍的合理通风,在冬季由于天气较冷,要做好猪舍的保暖工作,同时也要进行科学的通风,为猪舍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干净卫生。

4.3 做好疫病监测及免疫工作

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生猪生长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掌握生猪的排便情况,发现可疑情况要采取治疗措施。同时,要定期消毒和隔离,避免猪生病。对于生病较为严重的猪要及时报告兽医及防疫人员,及时确定疫病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由于生猪在不同的阶段疾病发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养殖场实际,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治制度,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对于猪的腹泻疾病,还可以结合免疫接种的形式,实现猪的腹泻病防治。常用的疫苗有灭活菌苗、弱毒冻干苗等疫苗类型,可结合实际做好接种,避免出现免疫失效的问题。

4.4 加强饲养监管

优化饲料管理,可以提高生猪的肠道免疫能力,有效预防猪的呕吐和腹泻疾病。对于养殖户来说,需要提高对饲料的管理,做好生猪的饮食健康与卫生,按照不同类型和年龄的猪进行合理化喂养,要及时观察猪的进食情况,避免出现暴饮暴食或者个别猪抢食问题,对于仔猪可以单独喂养。此外,对于部分胃肠功能不完整,排泄不正常的生猪,需要提高保健看护,饲养中加入易于消化和排便的物质,或者加入黄芪或麦芽,提高猪的免疫力。在猪的饮用水上,需要对水中的菌落数量进行检测,设置合理的消毒及净化设备,提高水源的安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饲养的机械化水平,饮水槽实现了自动加热干燥等功能,避免冬季由于天气较冷,凉饲料影响猪的饮食。在饲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营养饲料,要注意对猪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避免存放在潮湿地方导致饲料腐败变质。同时,如果发生病猪,也需要上报畜牧兽医工作站,做好治疗工作的同时,加强病猪死亡情况的处理,避免疫病扩散。

5 小结

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是经常发生的。随着生猪行业的市场波动,做好猪的疾病防控工作,保证生猪的供应稳定性,这是国家需要关注的方面。在生猪饲养中,较容易出现腹泻等疾病。对于养殖户来说,腹泻疾病具有特殊性,对养殖户经济效益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决定了疾病的鉴别与诊治,今后要做好疾病鉴别和诊断的常态化管理。针对目前存在的流行性腹泻和大肠杆菌等,除了要进行科学的诊断,还需要依据诊断结果及时进行治疗,保证腹泻疾病的合理控制,提高工作的效率,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流行性猪舍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流行性感冒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