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一些见解

2023-12-31 12:47庞文武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瘟非洲

庞文武

靖西巿新甲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靖西 533899

当今社会伴随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群众对于肉制品需求数量大大提升,因此,刺激生猪养殖行业大力发展,现今各个地区生猪养殖规模逐渐提升,但是在提升过程中,应当注意对疫病方面把控,尤其是非洲猪瘟更应当提高重视。非洲猪瘟属于一种感染能力强、扩散快、致死率高的疫病,在刚开始出现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把控,很容易引发养殖生猪大规模感染和死亡的现象,这将会对养殖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市场肉制品也会受到影响,生猪肉制品也会相应减少供应,使价格上涨,影响群众生活质量。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养殖户应当重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制定相关措施,防止非洲猪瘟扩散影响到市场经济。

1 非洲猪瘟传播渠道

非洲猪瘟拥有多种传播渠道,自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后迅速波及到各省份,非洲猪瘟在我国传播如此迅速的原因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存在密切联系,同时一些养殖场在养殖阶段使用泔水喂养生猪,或者进出车辆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等均是导致非洲猪瘟迅速传播的重要因素。从非洲猪瘟的传播渠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在市场中人民群众对于猪肉的需求量非常大,猪肉以及猪源性食品是供给市场的主要产品,尤其是当前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总量更为庞大,为了满足群众对猪肉的需求、持续性地向市场供给产品,猪场将会养殖大量生猪,而生猪成本问题也属于考虑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养殖人员就会出现外地采购仔猪的情况,但是在购买阶段养殖人员并未考虑到采购猪体内是否含有非洲猪瘟病毒,因此在采购猪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那么非洲猪瘟疫病便会传播至整个养殖场,甚至会在短时间内蔓延至整个养殖区域。不同年龄的生猪在感染疫病后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会出现差异,当成年生猪在感染非洲猪瘟疫病后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临床表现,因此在采购阶段单纯地通过观察猪临床表现并不能判断出采购猪是否染病,但是此时病猪已经具有传染性,因此在采购完成后就会在养殖场内大范围传播,最终导致场内所有生猪全部感染;第二,非洲猪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非常强,饲养阶段一些养殖人员会使用一些饭店泔水或者厨余垃圾饲养生猪,当这些食品中带有非洲猪瘟病原体时也会导致生猪染病,并引发疫病扩散蔓延;第三,在运输阶段运输车辆会进出多家养殖场,当车辆携带非洲猪瘟病毒后且没有开展消毒工作,导致非洲猪瘟产生传播现象,使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时刻面临严峻考验。

2 非洲猪瘟防控难点

2.1 缺少完善的防控制度

现今,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缺少较为健全的防控制度,监管手段已经相对落后,工作人员自身缺少生产积极性。而在部分地域中,动物监督制度仍在沿用传统手段,无法与当前先进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工作人员对此缺少关注。没有根据相关标准开展与之对应的监管防疫手段,导致非洲猪瘟迅速蔓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无论是大规模养殖场,还是中小规模养殖场,都缺少相关防控意识。现今,中国的中小型养猪场占据整体市场输送的一大部分,但是整体养猪场环境与大型养猪场相对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养殖场领导人员不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没有提前规划相对应的防疫手段,造成非洲猪瘟疫情无法获得有效控制。

2.2 喂食生猪产生问题

在饲养生猪过程中为保证生猪能够正常生长,需要喂食饲料,但是一些养殖人员为节约成本,给猪喂食剩菜剩饭以及泔水等。泔水中拥有大量致病因素,造成非洲猪瘟快速传播。部分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之前几年所产生的非洲猪瘟病例,从调查结果中显示,接近50%的非洲猪瘟疫情是通过厨房剩饭剩菜产生。科学结果研究显示,厨房剩余食物饲养生猪是促进非洲猪瘟迅速传播的重要渠道。

2.3 食品市场把控不严

猪肉及其制品市场整体运作速度较快,相关防控措施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使非洲猪瘟疫情逐渐伴随经济流通而产生扩散现象,肉类和肉类产品销售速度加快。部分无良厂商把已经出现非洲猪瘟的猪肉或者间接感染病毒的猪肉以及猪肉产品销售进入市场,使其携带非洲猪瘟病毒,造成非洲猪瘟扩散。境外游客在归国途中,购买的当地肉制品,例如:香肠以及真空包装过的腊肉,在加工时无法将病毒灭活完全,就会将非洲猪瘟病毒带入国内,造成产生输入性非洲猪瘟疫情。

3 非洲猪瘟疫情现状

3.1 防控难度较大

非洲猪瘟疫病的防控难度非常大,在防控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非常多,当非洲猪瘟疫病出现以后必须将肉制品疫病检测放在关键环节,如在肉制品加工、车辆运输等方面均需要做好疫病检测工作,这就要求在防控阶段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但是受到防控不利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养殖人员仍然会出现贩卖带有非洲猪瘟疫病的生猪制品,这些都会直接增加疫病防控的难度。

3.2 排查困难

非洲猪瘟的排查会涉及大量的养殖场和养殖人员,因此排查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财力。在排查阶段需要重点排查养殖场养殖人员、生猪贸易车辆以及生猪屠宰部门,且在排查阶段还会接触到大量的从业人员,无形之中就会造成二次传播风险。

3.3 缺少防护

在非洲猪瘟防控阶段一些养殖人员并不具备疫病防控的能力,尤其是在日常养殖阶段缺乏防护手段,在生猪采购阶段没有严格落实防控制度,采购猪没有单独饲养;在养殖阶段没有做好消毒措施,仍然会使用厨房食品饲养生猪,这难以确保生猪的生长环境以及自身体质,同时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播类型较多,养殖人员的防控工作难以落实到各方面,且由于防控意识非常淡薄,因此也难以达到相关部门提出的防疫标准。

4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见解

4.1 猪场防控

挑选场址过程中应当挑选与水源、公路主干、居民机关直线距离超过500 m以上的位置。同时,应当位于偏高位置且整体处于干燥状态,方便排出养殖场内部积水、获得良好通风条件、阳光能够直接照射、交通便利、整体朝向东南方向比较宽广的坡地。环境布局应当按照东南风为标准,生产区建设于东南向坡地,则养猪场前后布局为从东南向西北,根据幼→育→成年猪舍等顺序规划,行政区、供应区应当处于风向平行的一侧,生活区通常建设在养猪场之外的地方,或在风向平行的行政区之后。养猪场的猪舍整体呈现东西走向、双坡双列,养猪场屋顶应当与地面距离较高,整体跨度较长,使猪舍内部空间充足,有助于减缓气温,实现冬暖夏凉,帮助猪群建立安逸生活环境。

建设防疫围墙。在位于地面以上1 m的位置钉上防鼠板,以防老鼠窜入猪舍内。规划大门消毒池,建立棚屋,盖住消毒池,避免由于风吹日晒而造成消毒池中的消毒液未达到有效的消毒浓度。定期调换消毒液,确保消毒液浓度符合标准,从而病毒不会产生抗药性。设计淋浴间以及换衣间和喷雾消毒通道,工作人员进入养猪场前,必须经过淋浴更换衣帽,并经过喷雾消毒通道,方可进入养猪场。

在选购仔猪时,应从没有疫情的养猪场进行选购,并对运输车辆进行彻底消毒。购买的饲料、兽药以及包装都要进行熏蒸消毒,才能放进储存室。工作人员在进出养猪场时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破坏规定而造成疫病传播。定期开展带猪消毒工作,合理规划免疫方案,并及时接种疫苗,在日粮中添加益生菌,猪舍内使用益生菌消毒,在粪房及化粪池中使用益生菌发酵。喂给新鲜饲料,保证饮用水干净卫生无污染,并确保生长环境安静。

4.2 推广宣传工作

使用各种手段以及途径宣传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知识,使公众能够充分知晓非洲猪瘟传播的具体过程,降低群众恐惧心理,避免因为公共卫生问题造成猪肉消费降低,使猪肉市场能够保持正常和稳定运行,生猪养殖行业能够正常发展。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属于一种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的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视,在短时间内将会造成巨大损失,并且受到疫情影响,市场形势同样会产生波动,使经济利益受到亏损。防控非洲猪瘟属于漫长而又久远的道路,需要相关部门认真把控,制定相应处罚标准,避免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肉制品流入食品市场。同时,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也应当重视对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制定合理养殖方案,选择条件合适的养殖地区,定期开展消毒工作,搞好生物安全,及时清除养殖场内的病虫害,车辆在进行运输任务时,应当及时消毒,避免携带病毒进入养猪场。严禁将厨房废水喂食生猪,使用健康安全饲料喂养生猪,并在其中添加维生素、益生菌等营养物质,提高生猪自身免疫力。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提升非洲猪瘟知识的宣传力度,消除社会恐慌,使消费者放心食用肉制品。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瘟非洲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非洲鼓,打起来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浅谈猪瘟防治